在读中感悟美

来源 :中国教师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wei0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学生阅读能力只有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与提高。”结合语文教学特点,我在教学中以学生自读自悟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验、感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欣赏、升华。倡导学生的个性阅读,珍惜学生的独特体验。以《搭石》为例,谈谈笔者教学感悟。《搭石》这篇课文语言文字优美,笔者紧紧抓住“搭石,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一中心句,采取情境体验式教学法,以“美”作为教学的主线,贯穿课堂始终。
  1.以“寻找美”贯穿全文
  这篇课文语言文字朴实无华,浅显易懂,但其间传递信息的情感却是丰富的。这正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开课伊始,我就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为美的切入口,让学生在体会搭石的自然美的基础上,挖掘出其蕴涵的情感美。接着,出示问题:“请细细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文中的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美呢?”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透过文字直抵内心的引子。学生潜心全文,完全可以得出各具个性的阅读体验。学生带着任务读课文,读书目的性自然体现,又增加了语言的积累。以美为切入点,带着学生走进了家乡的小村庄,开始感受“搭石”,欣赏“搭石”,寻找美的画面。
  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助人之美
  课例:
  师:走搭石的声音像什么?
  生: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师:音乐会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愉快的感觉。
  师:那么,轻快的音乐会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让人总是沉浸在幸福之中。
  师出示句子: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和谐之美
  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谦让之美
  要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尊老之美
  为了将学生的真实体会在朗读中一次次的升华,所以在学生每次交流感悟之后,齐读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有了真切体验,有了情感铺垫,有了机会倾诉,学生的情感正如这搭石一般,在不断的延伸、传承。美是永衡的主题,学生的自读自悟在寻找美,欣赏美的同时,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谐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2.以“欣赏美”感知文本
  学生在诉说这些美的画面时,脑海里已经生成了丰富的人物形象,此时,老师适时地指导朗读,力求通过感情地朗读进一步强化这种细腻的情感体验。读书是师生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在学生对“搭石”有了一定的了解感悟后,再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进行不同层次的读书活动,使其感悟体会“搭石”的美,欣赏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从而实现教师、学生与课本对话的目的。在教学中,我就根据不同内涵的美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诠释,以达到学生与文字的心灵对话。如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种和谐之美,我就采用男女生轮读后齐读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在体验行人走的和谐,更使学生亲身感受朗读中的和谐之美;在体验“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的助人之美时,我请了一个善于表现的学习小组来了一场模仿,亲身体验之后,教师以记者的身份对其进行了采访,让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
  3.以“发现美”延伸课文
  我对学生说:“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发眼睛。”美无处不在,就连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在我们身边发现的小事中哪里也可以找到美?使学生的情感又进一步得到升华。读书是师生,尤其是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在学生对搭石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便组织学生运用自由朗读、集体朗读、欣赏朗读、品味朗读、对话朗读、赞美朗读等不同层次的读书活动,学生朗读的兴趣一次比一次高涨,对搭石的情感也一次比一次深厚。使其感悟体会“搭石”的美,欣赏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从而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目的。
  “是啊,美无处不在,就连搭石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你认为什么是美?在我们身边哪里也可以找到美?”知识拓展是本节课又将诠释的一个层次。我在引导学生寻找美,珍藏这些细微之处见真情的美,这一延伸活动给教学搭石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师生共同感受到搭石默默无闻的美,共同感受到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才能真正领悟到人间真情的美。
  美的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美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美的淙淙的溪流,滋润万物的成长;美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学生们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
其他文献
【摘要】在思品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视的。思品教师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非智力因素,为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良好、心理健康正常、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强;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新型人才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情感;品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
期刊
【摘要】语文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闼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朗读;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
期刊
三年级作文是小学作文写作的转折点,从看图写作的基础上逐步向命题或半命题作文转化。这为作文教学确立了一个新的方向。三年级也是学生练习写作的重要阶段,要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消除惧怕的心理,教师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抓住学生兴趣的切入点,唤起写作欲望  学生只有对事物产生了兴趣,才能更好地去了解、认识事物,也只有对事物充分理解,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比如说,“六.一
期刊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应以学生主体为本,重视情感教育目标和策略,才能提高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在新课改大力推行和素质教育大力提倡的今天,新时代的教育呼唤情感教育。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了探索尝试,情感教育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创建轻松和谐课堂 建立情感释放平台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主张建立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新型的师
期刊
如今的小学生,写作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材料严重匮缺,无论是日记还是作文,提起笔来无从下手,即使勉强成文,往往也是平浅空洞之作。久而久之,有的学生谈文色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当从兴趣入手,让学生从害怕作文到乐于作文。  1重视阅读,培养兴趣   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包括感知、理解词语的能力,记忆、储存词语的能力,遣词造句的能力,修饰词句的能力,修改词句的能力,这些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表达。而这些
期刊
没错,范文应该如何利用,的确是值得商榷的一件事。我也碰见过这种事,我们习作的第三篇——是我的好朋友,在写这篇作文时我也是把写的不错的作文当作范文读了读,没想到这一读,全班一半以上的学生写出的作文与其相似,什么:她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我们关系一直很好,一同回家。有一次闹矛盾了,我喊他,他没理我,我生气了,最后又和好如初。这时我感觉很苦恼,心想这些孩子真够笨的了,那么费劲的给他们讲,应该如何写,怎么
期刊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搞好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现结合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经验,谈一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生通过阅读,在语言环境中能读准字音,准确地理解字义。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准备大量的听、说训练,
期刊
所谓身体语言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体位变化而构成的非语言的特定身体姿势。它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现象,很有必要对体育教师教学法进行深入研究。  1.体育教学中身体语言的分类  1.1通用性身体语言。身体语言泛指人们在长期交际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自然符号。这种身体语言 具有普遍特征。例如:在生活中,手指放在嘴唇上,表示“嘘、小声点、不要说话
期刊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发,我园积极组织,学习贯彻落实《指南》,作为一名任教多年的班主任,我感到: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为孩子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让他们快乐健康成长,是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知识经济的到来,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家长逐步意识到知识对于一个人未来生存的重要性。因此,现代社会人们对教育的关注达到了空前的重
期刊
我们幼儿园全体教师在专家组织下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认真学习中我对《指南》的最新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指南》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是对《纲要》的细化,为一线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对各年龄阶段幼儿大致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参考。进入多元、开放、迅速变化的21世纪,我们同样面临挑战:如何根据时代的需要和《指南》的精神实质,来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