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极力倡导学生作文远离纯技术训练,回归本真状态。在此本文就学生本真作文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本真 作文 学生
“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极力倡导学生作文远离纯技术训练,回归本真状态。高举“本真”旗帜,呼吁作文是学生心灵的遨游,让学生的稚笔率性喷涌他们的欢乐和苦恼,自由倾诉对自然、社会的真切体验以及对人生的独特感悟,成了作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兴趣作辅翼
1.广泛开展采风活动。经常组织学生走出校门,通过参观采访、社会调查等途径,广泛接触社会生活,使学生产生创作冲动,进而秉笔直书,记录耳闻目见,抒写心灵之声。
2.及时亮出学生佳作。让学生保持恒久的写作兴趣,莫过于对学生作文予以肯定。例如,鼓励学生每周写500字的读书笔记或生活手记,并在下一周固定的时间进行检查,当场表扬出色完成任务的学生;读书笔记的精品、优秀习作,或朗声诵读,或上墙展示,或推荐校刊发表等等。只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就是好的方法。
3.多加包容俚语村言。因受生活阅历、认知水平和写作技巧等方面的限制,学生作文极大多数不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更不可能是意蕴丰厚的大手笔。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应该以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视野,以学生的逻辑去考究他们的思想,以学生的心扉去解读他们的情怀,并涵养长者的豁达气度,去包容学生暂时性的狭隘与浅薄。惟其如此,语文教师才能处于平等地位与学生沟通,热情洋溢地盛赞学生作文的成功所在,温和委婉地评点学生作文的不足之处,并以商谈的口吻向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厚积夯基础
1.让自然景观激荡学生的灵气。大自然是个精美绝伦的画册,它收集了不计其数的风格迥异的山水画:初春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盛夏的“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深秋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寒冬的“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凡此种种,无不让人身临其境而情移其中,也必将让走进大自然怀抱的学生们浮想联翩,文思泉涌。
2.让日常生活开启学生的耳目。关于生活与作文的关系,叶圣陶老先生切中肯綮:“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很多学生的活动被局限在“家庭——学校”这种半封闭状态的狭小天地里,在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生活的丰富性。但是,只要学生开启耳目,善于观察,善于倾听,“两点一线”式的平淡生活,诸如自身努力拼搏的坚韧、创造佳绩的喜悦、获得荣誉的激动,家长的殷切期望,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的无私帮助等等,依然能“咀嚼”得有滋有味。艺术大师罗丹在《艺术论》说道:“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3.让大众传媒丰富学生的视听。过着“两点一线”式生活的学生,即使有机会走出家门,远离校园,但这样的机会肯定不多,这就使得学生在狭小天地之外的亲历亲为和耳闻目睹非常有限。但信息时代先进的大众传媒,却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学生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同时,照样可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广播、电视和网络,是高倍率的“望远镜”和“助听器”,它们让学生有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魔力,轻而易举地做到足不出户却能了解千古之人,听闻万里之事,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效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像“新闻联播”“狂野周末”“探索与发现”之类的电视节目,知识性与时代性都很强。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与电脑、手机的普遍使用,学生还可通过搜索引擎获得自己想要知晓的内容,有力突破了时空对人的认知范围的限制。
4.让广泛阅读补充学生的营养。
(1)勤读文史名著。文史类名著反映了某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生活,凝聚了作者对人生、时代或社会的独特思考,渗透着作者的强烈情思。通过阅读名著,学生心灵经受“真、善、美”的洗礼,对于学生提升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多看报纸杂志。闲杂书的选读,既要重视报刊品位,又要照顾学生胃口,做到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
三、求真是良训
作文的发端,缘于表达情感的需要。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由此可知,好的文章,情感真实是应放在首位的。“情动于中而行于言”的文章,才会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相反,缺乏情感投入的文章,读之则味同嚼蜡。敢说真话,肯吐心声,才能以真情吸引读者的眼球,因为“对于作文可以首先要求它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少搬‘公式’,少说废话”。吕叔湘这话告诉我们,动不动就地抬出名人的那种不关乎“情”的套路,例如,项羽不肯过江而尽显英雄本色,司马迁遭受宫刑而身残志坚,陶渊明“带月荷锄归”的淡泊,李白“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等等,“作”的只能是冷漠的“八股文”。
可见,作文的生命在于一个“真”字,也就是“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诉真情”,即便是“抒发对清风冷月的独特感悟,或淡淡地吐露因挫折而引发的迷茫及惆怅心绪,咀嚼岁月的种种滋味”。现实生活是绚烂多彩的,学生内心自然会有相应的喜怒哀乐的变化,那么反映生活、抒写心灵的学生作文,怎能不允许“灰色调”的存在呢?
总之,教师不能以“标准件”的规格对学生作文求全责备,而应该让学生心灵之泉率性喷涌,在作文中张扬自我、怡悦性情,享受创作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本真 作文 学生
“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极力倡导学生作文远离纯技术训练,回归本真状态。高举“本真”旗帜,呼吁作文是学生心灵的遨游,让学生的稚笔率性喷涌他们的欢乐和苦恼,自由倾诉对自然、社会的真切体验以及对人生的独特感悟,成了作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兴趣作辅翼
1.广泛开展采风活动。经常组织学生走出校门,通过参观采访、社会调查等途径,广泛接触社会生活,使学生产生创作冲动,进而秉笔直书,记录耳闻目见,抒写心灵之声。
2.及时亮出学生佳作。让学生保持恒久的写作兴趣,莫过于对学生作文予以肯定。例如,鼓励学生每周写500字的读书笔记或生活手记,并在下一周固定的时间进行检查,当场表扬出色完成任务的学生;读书笔记的精品、优秀习作,或朗声诵读,或上墙展示,或推荐校刊发表等等。只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就是好的方法。
3.多加包容俚语村言。因受生活阅历、认知水平和写作技巧等方面的限制,学生作文极大多数不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更不可能是意蕴丰厚的大手笔。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应该以学生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视野,以学生的逻辑去考究他们的思想,以学生的心扉去解读他们的情怀,并涵养长者的豁达气度,去包容学生暂时性的狭隘与浅薄。惟其如此,语文教师才能处于平等地位与学生沟通,热情洋溢地盛赞学生作文的成功所在,温和委婉地评点学生作文的不足之处,并以商谈的口吻向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厚积夯基础
1.让自然景观激荡学生的灵气。大自然是个精美绝伦的画册,它收集了不计其数的风格迥异的山水画:初春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盛夏的“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深秋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寒冬的“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凡此种种,无不让人身临其境而情移其中,也必将让走进大自然怀抱的学生们浮想联翩,文思泉涌。
2.让日常生活开启学生的耳目。关于生活与作文的关系,叶圣陶老先生切中肯綮:“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很多学生的活动被局限在“家庭——学校”这种半封闭状态的狭小天地里,在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生活的丰富性。但是,只要学生开启耳目,善于观察,善于倾听,“两点一线”式的平淡生活,诸如自身努力拼搏的坚韧、创造佳绩的喜悦、获得荣誉的激动,家长的殷切期望,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的无私帮助等等,依然能“咀嚼”得有滋有味。艺术大师罗丹在《艺术论》说道:“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3.让大众传媒丰富学生的视听。过着“两点一线”式生活的学生,即使有机会走出家门,远离校园,但这样的机会肯定不多,这就使得学生在狭小天地之外的亲历亲为和耳闻目睹非常有限。但信息时代先进的大众传媒,却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学生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同时,照样可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广播、电视和网络,是高倍率的“望远镜”和“助听器”,它们让学生有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魔力,轻而易举地做到足不出户却能了解千古之人,听闻万里之事,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效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像“新闻联播”“狂野周末”“探索与发现”之类的电视节目,知识性与时代性都很强。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与电脑、手机的普遍使用,学生还可通过搜索引擎获得自己想要知晓的内容,有力突破了时空对人的认知范围的限制。
4.让广泛阅读补充学生的营养。
(1)勤读文史名著。文史类名著反映了某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生活,凝聚了作者对人生、时代或社会的独特思考,渗透着作者的强烈情思。通过阅读名著,学生心灵经受“真、善、美”的洗礼,对于学生提升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多看报纸杂志。闲杂书的选读,既要重视报刊品位,又要照顾学生胃口,做到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
三、求真是良训
作文的发端,缘于表达情感的需要。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由此可知,好的文章,情感真实是应放在首位的。“情动于中而行于言”的文章,才会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相反,缺乏情感投入的文章,读之则味同嚼蜡。敢说真话,肯吐心声,才能以真情吸引读者的眼球,因为“对于作文可以首先要求它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少搬‘公式’,少说废话”。吕叔湘这话告诉我们,动不动就地抬出名人的那种不关乎“情”的套路,例如,项羽不肯过江而尽显英雄本色,司马迁遭受宫刑而身残志坚,陶渊明“带月荷锄归”的淡泊,李白“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等等,“作”的只能是冷漠的“八股文”。
可见,作文的生命在于一个“真”字,也就是“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诉真情”,即便是“抒发对清风冷月的独特感悟,或淡淡地吐露因挫折而引发的迷茫及惆怅心绪,咀嚼岁月的种种滋味”。现实生活是绚烂多彩的,学生内心自然会有相应的喜怒哀乐的变化,那么反映生活、抒写心灵的学生作文,怎能不允许“灰色调”的存在呢?
总之,教师不能以“标准件”的规格对学生作文求全责备,而应该让学生心灵之泉率性喷涌,在作文中张扬自我、怡悦性情,享受创作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