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如今,“儿童视角”已成为很多人都在谈论的热词,但这些儿童视角大多都是成人试图站在儿童的角度去代表儿童。如何让成人的儿童视角更接近于儿童自己的视角呢?首先要尊重儿童;其次,要去观察儿童、解读儿童;最后,还要与儿童平等地对话,通过具体的观察活动去解读儿童,这样才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儿童视角”。四川师范大学鄢超云教授带领的学生团队长期探索建立“儿童视角”,他们开展了一系列有趣的研究,让我们更好地走近儿童、理解儿童,帮助我们建立真正的儿童视角。
在了解了幼儿对陌生人的定义和判断标准后,我们接下来对幼儿提出了更加深入的问题,对幼儿从行为上“如何与陌生人相处”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在接受访谈时,由于访谈对幼儿的控制性较小,幼儿对有的问题提供了一个以上的信息,对有的问题却一个信息也没有提供。因此在对幼儿访谈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时,研究考虑了幼儿所提到的信息总量和幼儿的总人数,以百分比的方式进行统计分析。
幼儿对陌生人的处理方式
面对陌生人的食物
当提问幼儿是否会吃陌生人的食物时,没有幼儿表示会吃。绝大部分(91%)幼儿坚决果断地表示不吃,有很少部分(9%)的幼儿认为自己会有选择性的考虑是否会吃陌生人的食物,幼儿对陌生人进行了进一步区分,表示“好人的(食物)才吃,坏人的(食物)不吃”。
而當访谈者以陌生人的身份给幼儿糖并观察幼儿反应时,幼儿表现出的行为与之前的回答差异明显。大部分(60%)幼儿都接受了访谈者的食物,拒绝访谈者食物的幼儿比例大大降低。在接受访谈者食物的幼儿中,幼儿主要表现出两种行为:直接吃与询问家长。
当询问幼儿拒绝吃陌生人食物的原因时,大部分幼儿的理由是糖有毒,他们说:“万一他给我的糖是假的、有毒的呢。”“可能他给我的糖里放了药。”“陌生人的是有毒的。”也有少部分幼儿谈到其他的原因,比如:“不能随便偷人的东西,警察叔叔会杀死。”“妈妈会骂。”“牙齿坏了。”
和陌生人玩
访谈者提问幼儿“是否愿意和陌生人一起玩”时,表示不愿意(55.6%)的幼儿多于愿意的(33.3%)幼儿。有小部分幼儿认为自己会有选择性地考虑是否会和陌生人一起玩,幼儿的回答对陌生人进行了区分:“因为有些是好的,有些是坏的,只和好的玩。”
当访谈者以陌生人的身份和幼儿一起玩,并观察幼儿反应时,愿意和陌生人一起玩的幼儿比例达到了81.8%。有的幼儿与访谈者一起玩沙,有的幼儿甚至愿意教访谈者跳舞,给访谈者表演舞蹈。幼儿的行为与访谈时的回答同样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仅有小部分(18.2%)幼儿对访谈者“一起玩耍”的行为表示拒绝。
与陌生人的交流
当提问幼儿“是否愿意和陌生人说话时”仅有小部分(14.3%)的幼儿表示:“可以说。”而近一半(42.9%)的幼儿表示不愿意,也有相同比例的幼儿(42.9%)区分了陌生人,有幼儿回答:“好的才可以说。”
而当访谈者以陌生人的身份与幼儿交流时,所有幼儿都与访谈者进行了交流。我们把访谈者与幼儿的交流进行归纳,发现在非隐私问题上,所有幼儿都进行了回应。在涉及隐私的问题上,幼儿关于隐私信息回答的比例如下表:
关于父母的名字、自己的名字、幼儿园、年龄等信息,全部幼儿都进行了回应,令人意外的是,关于家庭住址的问题,所有的幼儿都进行了回应。而涉及关于父母的工作、父母的电话、自己所在班级的信息的提问时,都有小部分幼儿不回应或是表示不知道。
跟陌生人走
在访谈者向幼儿提出“如果陌生人请你和他走,你会去吗”的问题时,大部分(62.5%)幼儿的回答是拒绝的;有少部分(25%)幼儿同样区分了陌生人,认为自己会有选择性地考虑是否会和陌生人走,比如:“不能跟他走,你认识名字,你就可以跟他走。”还有一小部分(2.5%)幼儿没有对这个问题做出回答。
然而当访谈者以陌生人的身份提出带被访谈幼儿走时,幼儿的行为与回答同样表现出差异,大部分(66.7%)的幼儿跟访谈者走了,仅有一小部分(33.3%)幼儿不随访谈者离开。
当访谈者问及幼儿不和陌生人走的原因时,接受访谈幼儿的回答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幼儿认为陌生人是坏人,担心自己受伤害。比如:“……我不带他去,他肯定不带我去呀……我打得赢陌生人,真的!”“因为我是妈妈的宝宝。我去了,妈妈就没有宝宝。”“他如果是骗子怎么办?”第二,以访谈者“太大了、太高了”为理由。比如:“你们两个太大了,我带不走!”“可是,你们长高了,应该自己找到了,我还没长高呢。我也是自己上厕所的。”
对于跟随访谈者走的幼儿,研究者问其言行不一致的原因时,部分幼儿沉默,部分幼儿解释:“因为你是姐姐!”
跟陌生人发生身体接触
在访谈中,在幼儿回答“是否愿意与陌生人身体接触”时,所有幼儿都拒绝,均表示“不愿意”。
但是当访谈者再次以陌生人的身份与幼儿发生摸摸头、拉拉手等接触时,幼儿同样表现出较明显的言行不一。有87.5%的幼儿都以不同的形式接受,其中有的幼儿自然接受并不排斥,有些幼儿虽有些退缩但最终也接受;只有12.5%的幼儿表现出拒绝,比如有的幼儿会轻轻地撇开访谈者的手。
当提到为什么拒绝与陌生人接触的时候,有幼儿回答“有些是好的有些是坏的,好的才可以”。
帮助陌生人
研究者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情景:“如果你走在路上,一个老奶奶摔倒了,你会去扶吗?”回答的幼儿中大部分(75%)都表示会去帮助,只有小部分(25%)表示不愿意。当研究者提问:“可是老奶奶是陌生人呀,你也要帮助她吗?”大部分的幼儿回答:“老人嘛。”还有一位幼儿自发提道:“我回家的时候有一个老爷爷在那里弹琴,他需要钱,我就给他一个钱。”
当研究者以陌生人的身份创设情境请求幼儿帮助时,部分幼儿表现犹豫,但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对研究者的请求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幼儿帮助研究者从包里拿出纸巾;给研究者指路;甚至有幼儿接受研究者带路的请求,给研究者带路。 幼儿对陌生人处理方式的原因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幼儿对待陌生人的方式出现“言行不一致”的现象。当研究者提问幼儿对陌生人的处理时,大部分幼儿的回答都是拒绝,而当访谈者以陌生人的身份与幼儿接触时,大多数幼儿都与访谈者进行了交流和身体接触、接受了访谈者的食物、积极帮助访谈者,甚至跟随访谈者离开。在对陌生人的处理方式上,幼儿的回答与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结合以往研究文献,研究者推测造成幼儿应对陌生人行为的原因如下。
第一,幼儿在对陌生人处理方式的认识上,受生活中成人教育的影响较大,所以当研究者提问时,大部分幼兒对与陌生人产生的种种行为接触都采取了拒绝的回答。
第二,幼儿的认识能力和经验具有局限性。由于年龄、认知能力有限,幼儿对陌生人的认识还没有真正内化,还停留在成人所讲的道理的表面,且常局限于某种具体的情境。同时,成人对幼儿行为缺乏适宜的教育引导,对幼儿进行的行为教育过于简单化,幼儿很难将没有内化的道理迁移到不同的场景中去。
第三,幼儿社会经验不足,自控能力较差,也是导致其出现说与做脱节现象的重要原因。
第四,幼儿未将研究者定义为陌生人。由于研究者与幼儿已有一些交谈经验作基础,可能导致部分幼儿从心理上有了一定的亲近感,进而调整了自己的应对策略。
研究建议
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成人应引导幼儿建立对陌生人的正确认识,加强安全教育。成人要重视对幼儿的日常安全教育,清楚明确地告诉幼儿陌生人的概念,确立与陌生人交往的界限,并反复演练。在幼儿表现出对陌生人的理解及看法有误时,成人要及时指正;在幼儿正确对待陌生人时,要及时强化。成人要注意引导幼儿从具体的行为方面对陌生人进行判断,而非仅根据外部特征进行判断。
第二,避免因防卫过当对幼儿进行不正确的引导。幼儿关于陌生人的经验大多来自成人的教育及成人平时的做法。当成人要教育幼儿某些知识时,应注意不能因自己惧怕幼儿被陌生人伤害而“防卫过当”,对幼儿进行不正确的引导,这不仅无法帮助幼儿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反而可能混淆幼儿对陌生人的判断,进而阻碍幼儿正常社会交往的意愿和行为。
第三,成人要帮助幼儿从认知到行为的转化。在陌生人的处理方式上,幼儿的回答与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由此可见,当我们教育幼儿时,单纯的说教所能达到的效果是值得怀疑的。因此,成人在教育幼儿时要注意为幼儿做出言行一致的榜样,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的影响,养成言行一致的好习惯。成人也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尽可能给幼儿提供一些具体形象的素材,例如提供多种情况下与陌生人相处的不同经验,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建立对陌生人的正确认识,帮助幼儿实现对陌生人认知的内化,并将其积极转化为适宜的行为。
在了解了幼儿对陌生人的定义和判断标准后,我们接下来对幼儿提出了更加深入的问题,对幼儿从行为上“如何与陌生人相处”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在接受访谈时,由于访谈对幼儿的控制性较小,幼儿对有的问题提供了一个以上的信息,对有的问题却一个信息也没有提供。因此在对幼儿访谈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时,研究考虑了幼儿所提到的信息总量和幼儿的总人数,以百分比的方式进行统计分析。
幼儿对陌生人的处理方式
面对陌生人的食物
当提问幼儿是否会吃陌生人的食物时,没有幼儿表示会吃。绝大部分(91%)幼儿坚决果断地表示不吃,有很少部分(9%)的幼儿认为自己会有选择性的考虑是否会吃陌生人的食物,幼儿对陌生人进行了进一步区分,表示“好人的(食物)才吃,坏人的(食物)不吃”。
而當访谈者以陌生人的身份给幼儿糖并观察幼儿反应时,幼儿表现出的行为与之前的回答差异明显。大部分(60%)幼儿都接受了访谈者的食物,拒绝访谈者食物的幼儿比例大大降低。在接受访谈者食物的幼儿中,幼儿主要表现出两种行为:直接吃与询问家长。
当询问幼儿拒绝吃陌生人食物的原因时,大部分幼儿的理由是糖有毒,他们说:“万一他给我的糖是假的、有毒的呢。”“可能他给我的糖里放了药。”“陌生人的是有毒的。”也有少部分幼儿谈到其他的原因,比如:“不能随便偷人的东西,警察叔叔会杀死。”“妈妈会骂。”“牙齿坏了。”
和陌生人玩
访谈者提问幼儿“是否愿意和陌生人一起玩”时,表示不愿意(55.6%)的幼儿多于愿意的(33.3%)幼儿。有小部分幼儿认为自己会有选择性地考虑是否会和陌生人一起玩,幼儿的回答对陌生人进行了区分:“因为有些是好的,有些是坏的,只和好的玩。”
当访谈者以陌生人的身份和幼儿一起玩,并观察幼儿反应时,愿意和陌生人一起玩的幼儿比例达到了81.8%。有的幼儿与访谈者一起玩沙,有的幼儿甚至愿意教访谈者跳舞,给访谈者表演舞蹈。幼儿的行为与访谈时的回答同样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仅有小部分(18.2%)幼儿对访谈者“一起玩耍”的行为表示拒绝。
与陌生人的交流
当提问幼儿“是否愿意和陌生人说话时”仅有小部分(14.3%)的幼儿表示:“可以说。”而近一半(42.9%)的幼儿表示不愿意,也有相同比例的幼儿(42.9%)区分了陌生人,有幼儿回答:“好的才可以说。”
而当访谈者以陌生人的身份与幼儿交流时,所有幼儿都与访谈者进行了交流。我们把访谈者与幼儿的交流进行归纳,发现在非隐私问题上,所有幼儿都进行了回应。在涉及隐私的问题上,幼儿关于隐私信息回答的比例如下表:
关于父母的名字、自己的名字、幼儿园、年龄等信息,全部幼儿都进行了回应,令人意外的是,关于家庭住址的问题,所有的幼儿都进行了回应。而涉及关于父母的工作、父母的电话、自己所在班级的信息的提问时,都有小部分幼儿不回应或是表示不知道。
跟陌生人走
在访谈者向幼儿提出“如果陌生人请你和他走,你会去吗”的问题时,大部分(62.5%)幼儿的回答是拒绝的;有少部分(25%)幼儿同样区分了陌生人,认为自己会有选择性地考虑是否会和陌生人走,比如:“不能跟他走,你认识名字,你就可以跟他走。”还有一小部分(2.5%)幼儿没有对这个问题做出回答。
然而当访谈者以陌生人的身份提出带被访谈幼儿走时,幼儿的行为与回答同样表现出差异,大部分(66.7%)的幼儿跟访谈者走了,仅有一小部分(33.3%)幼儿不随访谈者离开。
当访谈者问及幼儿不和陌生人走的原因时,接受访谈幼儿的回答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幼儿认为陌生人是坏人,担心自己受伤害。比如:“……我不带他去,他肯定不带我去呀……我打得赢陌生人,真的!”“因为我是妈妈的宝宝。我去了,妈妈就没有宝宝。”“他如果是骗子怎么办?”第二,以访谈者“太大了、太高了”为理由。比如:“你们两个太大了,我带不走!”“可是,你们长高了,应该自己找到了,我还没长高呢。我也是自己上厕所的。”
对于跟随访谈者走的幼儿,研究者问其言行不一致的原因时,部分幼儿沉默,部分幼儿解释:“因为你是姐姐!”
跟陌生人发生身体接触
在访谈中,在幼儿回答“是否愿意与陌生人身体接触”时,所有幼儿都拒绝,均表示“不愿意”。
但是当访谈者再次以陌生人的身份与幼儿发生摸摸头、拉拉手等接触时,幼儿同样表现出较明显的言行不一。有87.5%的幼儿都以不同的形式接受,其中有的幼儿自然接受并不排斥,有些幼儿虽有些退缩但最终也接受;只有12.5%的幼儿表现出拒绝,比如有的幼儿会轻轻地撇开访谈者的手。
当提到为什么拒绝与陌生人接触的时候,有幼儿回答“有些是好的有些是坏的,好的才可以”。
帮助陌生人
研究者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情景:“如果你走在路上,一个老奶奶摔倒了,你会去扶吗?”回答的幼儿中大部分(75%)都表示会去帮助,只有小部分(25%)表示不愿意。当研究者提问:“可是老奶奶是陌生人呀,你也要帮助她吗?”大部分的幼儿回答:“老人嘛。”还有一位幼儿自发提道:“我回家的时候有一个老爷爷在那里弹琴,他需要钱,我就给他一个钱。”
当研究者以陌生人的身份创设情境请求幼儿帮助时,部分幼儿表现犹豫,但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对研究者的请求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幼儿帮助研究者从包里拿出纸巾;给研究者指路;甚至有幼儿接受研究者带路的请求,给研究者带路。 幼儿对陌生人处理方式的原因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幼儿对待陌生人的方式出现“言行不一致”的现象。当研究者提问幼儿对陌生人的处理时,大部分幼儿的回答都是拒绝,而当访谈者以陌生人的身份与幼儿接触时,大多数幼儿都与访谈者进行了交流和身体接触、接受了访谈者的食物、积极帮助访谈者,甚至跟随访谈者离开。在对陌生人的处理方式上,幼儿的回答与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结合以往研究文献,研究者推测造成幼儿应对陌生人行为的原因如下。
第一,幼儿在对陌生人处理方式的认识上,受生活中成人教育的影响较大,所以当研究者提问时,大部分幼兒对与陌生人产生的种种行为接触都采取了拒绝的回答。
第二,幼儿的认识能力和经验具有局限性。由于年龄、认知能力有限,幼儿对陌生人的认识还没有真正内化,还停留在成人所讲的道理的表面,且常局限于某种具体的情境。同时,成人对幼儿行为缺乏适宜的教育引导,对幼儿进行的行为教育过于简单化,幼儿很难将没有内化的道理迁移到不同的场景中去。
第三,幼儿社会经验不足,自控能力较差,也是导致其出现说与做脱节现象的重要原因。
第四,幼儿未将研究者定义为陌生人。由于研究者与幼儿已有一些交谈经验作基础,可能导致部分幼儿从心理上有了一定的亲近感,进而调整了自己的应对策略。
研究建议
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成人应引导幼儿建立对陌生人的正确认识,加强安全教育。成人要重视对幼儿的日常安全教育,清楚明确地告诉幼儿陌生人的概念,确立与陌生人交往的界限,并反复演练。在幼儿表现出对陌生人的理解及看法有误时,成人要及时指正;在幼儿正确对待陌生人时,要及时强化。成人要注意引导幼儿从具体的行为方面对陌生人进行判断,而非仅根据外部特征进行判断。
第二,避免因防卫过当对幼儿进行不正确的引导。幼儿关于陌生人的经验大多来自成人的教育及成人平时的做法。当成人要教育幼儿某些知识时,应注意不能因自己惧怕幼儿被陌生人伤害而“防卫过当”,对幼儿进行不正确的引导,这不仅无法帮助幼儿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反而可能混淆幼儿对陌生人的判断,进而阻碍幼儿正常社会交往的意愿和行为。
第三,成人要帮助幼儿从认知到行为的转化。在陌生人的处理方式上,幼儿的回答与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由此可见,当我们教育幼儿时,单纯的说教所能达到的效果是值得怀疑的。因此,成人在教育幼儿时要注意为幼儿做出言行一致的榜样,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的影响,养成言行一致的好习惯。成人也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尽可能给幼儿提供一些具体形象的素材,例如提供多种情况下与陌生人相处的不同经验,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建立对陌生人的正确认识,帮助幼儿实现对陌生人认知的内化,并将其积极转化为适宜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