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代最有成就的记者之一”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11月10日,几乎所有的美国报纸都在头版以图片新闻的方式报道了一位新闻工作者去世的消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60 Minutes)的主持人布莱德利(Ed Bradley)因患白血病在纽约曼哈顿西奈山医院(Mount Sinai Hospital)去世,终年65岁。“以报道天下新闻为己任”的《纽约时报》也在头版右下角用较大篇幅加以报道。《华盛顿邮报》头版还加边框突出了这一消息,给出的版面甚至远大于“布什约见新当选的民主党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这条热点新闻。而纽约长岛的《每日新闻》(Newsday)更是在杂志封面似的头版以布莱德利的照片做主图。
  CBS电视台11月10日在晚间黄金时段的新闻节目中,特别为布莱德利制作了一个纪念特辑。新加盟CBS的天价女主播凯蒂·库里克在节目中说:“布莱德利是一位随和、冷静和出色的记者,获得CBS新闻部所有同事的爱戴和尊重。”CBS《60分钟》享誉全球的资深新闻工作者华莱士(Mike Wallace)称赞布莱德利是“这一代最出色的记者,是记者中的记者。一个亲切、温和、强大的人。一个顶级记者,顶级的人”。
  
  成绩卓越的黑人主持
  
  布莱德利出生于1941年6月22日,在费城一个贫民区长大,尽管父母为了养活一家人,每天工作近20小时,但他们却鼓励布莱德利追求自己的梦想,努力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布莱德利考取宾夕法尼亚的cheyney大学教育学专业。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教师。1967年,他到费城wdas电台做记者并兼职当爵士乐DJ,首次踏足传媒界。音乐对他一生有着重要意义,直到去世前,他仍然主持着一档每周在全国240家电台播出一次的爵士乐节目。
  1971年,而立之年的布莱德利进行了他人生中意义重大的旅游,到巴黎游山玩水,直到把钱花光,才在CBS驻巴黎的办事处找到了一份工作,从此与CBS结下不解之缘。一年后,他被公司派到越南做战地报道。经过两年多的磨练,1973年4月,布莱德利正式成为CBS的新闻记者,此后不久,他在柬埔寨一次采访中受伤,回国治疗。1975年3月,他又主动要求重返亚洲,报道柬埔寨和越南的情况。他对柬埔寨难民困境的报道在多家媒体节目中播放,包括CBS的《晚间新闻》、CBS的《星期日早间新闻》,赢得了乔治POLK新闻奖。
  经过战争洗礼的布莱德利进步很快,一年后的1976年,他荣幸地成为CBS第一个驻白宫的黑人记者直至1978年。他在白宫的不懈努力和优秀的业绩,不仅为他的记者生涯留下宝贵经历,也为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盟《60分钟》之前,布莱德利就已经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主要撰稿人,他还主播了《哥伦比亚新闻周七夜》(1976年11月至1981年5月)。
  1981年,机会降临到不惑之年的布莱德利头上:CBS金牌节目《60分钟》王牌主持人丹·拉瑟离开了该节目去担任《CBS晚间新闻》主播,布莱德利接替了丹·拉瑟的工作,正式加盟《60分钟》。在“老生”当家的《60分钟》,布莱德利显得年轻而有活力。
  世界上很少有哪一档电视节目能够像《60分钟》这样成功:至今已经连续播出了38年,是美国新闻历史上资历最老、收视率最高的十个电视节目之一,连续24年高居收视率前10名。1999年,《60分钟》甚至创下了同时在1423家电视台黄金时段转播的纪录。王牌主持人的推出与明星记者的塑造是《60分钟》傲视群雄的重要法宝。《60分钟》每一位记者都是美国新闻界的“腕儿”级人物:迈克·华莱士(Mike Wallace),丹·拉瑟(Dan Rather),莫利·塞弗(Morley Safer),女记者莱斯丽·斯塔耳(Lesley Stahl),斯蒂夫·克劳夫特(Stevey Kroft)……《60分钟》的记者名单简直就是一份美国名人录。这些名记者同时也是名主持人,他们成为了《60分钟》长盛不衰的神话。
  布莱德利在《60分钟》一干就是26年,直至去世。布莱德利的努力使他成为成绩卓越的黑人主持,也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明星记者。
  作为电视新闻记者,布莱德利以报道技巧精湛、工作方式独特而荣获无数奖项,其中包括4次George Foster Peabody奖和19次艾美奖(Emmys)。最近获得的艾美奖(Emmys),是对上世纪50年代密西西比州一宗种族谋杀案的重新审理的报道。
  2003年是布莱德利记者生涯最辉煌的一年。这一年,他关于脑癌病人的报道以及对罗马天主教会内的性虐待报道,使他一举拿下三个艾美奖。这一年,他获得了终身成就奖。布什总统曾称赞他是“我们时代最有成就的记者之一”。
  
  人道关怀的采访特点
  
  对采访对象的高度尊重与同情是布莱德利采访的特点。他擅长以充满人道关怀的、试探的方式向采访对象发问,但又可以保持温文和轻松的风格,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也令他成为《60分钟》26年屹立不倒的台柱。
  布莱德利曾采访过他的同龄人——因患帕金森氏综合征而不停颤抖的一代拳王穆罕默德·阿里。采访结束前,他对阿里说:“你能不能用你颤抖的手打我一下?”阿里高兴地做了一个拳击的动作。这情节,让人感动。人道关怀永远都是一个记者的第一要务。
  布莱德利的其他报道也获得广泛的称赞。
  早在1979年,他的《The Boston Goes to China》“波士顿走向中国”(1979年4月)报道了波士顿交响乐团对中国的历史性访问,赢得艾美奖、peabody奖、俄亥俄州立奖。
  1985年,他在《60分钟》栏目中作的人们对精神分裂病人的误解的有关报道《Schizophrenia》“精神分裂症”获得艾美奖。
  他的《塞特林的故事》(1992年11月)调查了聋哑儿童家长与聋哑协会之间的争议问题,获得艾美奖。
  他的有关美国暴力的纪录片《CBS Reports:In the Killing Fields of America》“美国的杀戮场”(1995年1月)获得罗伯特肯尼迪新闻奖。
  他的《Big Man,Big Voice》“大男人大声音”(1997年11月),是描述一个德国人尽管天生就有生理缺陷却经过艰苦努力成为成功歌手的感人至深、催人向上的故事,获得peabody奖。
  他关注患艾滋病的非洲人,并帮助说服制药企业捐赠或优惠提供给他们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并得到及时的反应;他的《Death by Denial》(2000年6月)荣获peabody奖;他的《Unsafe Haven》“不安全天堂”(1999年4月)促使美国联邦调查局对国内最大连锁精神病医院进行调查;他报道一个小镇向有毒废料开战的《Town Under Siege》“围城”(1997年12月),被《时代周刊》评为1997年十大最佳电视节目。
  他的这些获奖报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体现出浓厚的人道关怀。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将他们生活的真相报道给观众,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并给他们以力所能及的关心与帮助,呼吁政府和社会力量彻底解决他们的问题。
  采访中,始终尊重被采访对象,即便提问尖锐,对方也能理解。这向来是布莱德利的个人特色。他曾经从事过许多令人难忘的采访,其中包括对天王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娈童案的采访、对用炸弹炸毁了俄克拉何马市政府大楼的嫌犯迈克维(Timothy McVeigh)的采访,以及被指控轮奸女大学生的杜克大学曲棍球队员的采访。
  前CBS新闻主播克朗凯特(Waltel Cronkite)说:“布莱德利在采访中咄咄逼人,他总是坚持获得采访机会。同时,当采访结束之后,采访对象虽然受到布莱德利的犀利问题的刺伤,但在离开时,他们却能成为好朋友。布莱德利就是这样一种人。”
  华莱士说:“他笑的时候,是从心灵深处发出的由衷的笑。他完全是个令人快乐的人。”在采访中,提出尖锐问题最后还能让被采访者“快乐”,这是布莱德利采访的魅力。
  
  令人钦佩的敬业精神
  
  2006年11月10日的《纽约时报》对布莱德利的报道中说:“其实,早在几年前布莱德利就知道了自己的病情。”可他最后一次出镜却是在10月29日——去世前10天,可谓为新闻事业奋斗终生。
  敬业,是《60分钟》的光荣传统,在布莱德利加盟之前,《纽约时报》对此就有相关报道。1978年《纽约时报》曾这样评价《60分钟》的主要记者迈克·华莱士、哈里·里森纳、莫利·塞弗和丹·拉瑟等:“他们有着已经是灰白的或正在变成灰白的头发,他们有着因年龄而显得松弛的面部肌肉却充满对社会关注的神情,他们的特征是无数次地为采访而穿梭于世界各地、为迫在眉睫的截稿时间而忙碌……”1986年华莱士采访邓小平时,已68岁。2000年他再次来到中国,在北戴河采访江泽民主席的时候,他已经是82岁高龄的老人了。2006年8月13日,已经宣布退休的88岁的迈克·华莱士又传奇般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迎面而坐的是新闻热点人物艾哈迈迪·内贾德;而执行主编丹·休伊特则从《60分钟》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这里工作,他的目标是“死在办公桌上”。这是一批让人肃然起敬的新闻老人。
  布莱德利曾在2003年接受过心脏搭桥手术,康复后他仍然活跃在《60分钟》的镜头前。心脏病医生瓦伦汀·弗斯特说:“布莱德利知道自己患上白血病已有很多年,但直到最近受到感染时,这一疾病才对他的生命构成威胁。”
  迈克·华莱士等一些跟布莱德利相熟的同事都不知道他患有白血病,也不知道他的健康状况在过去几周里急剧恶化。布莱德利在《60分钟》节目中的最后两次露面分别是在2006年10月15日和29日。就在他的最后一期节目播出当天,他住进了医院。
  布莱德利的病情一直秘而不宣,直到他去世前几天,一些密友才在接到他和妻子的情况通报后,赶到医院陪他最后一程。11月8日,布莱德利去世的前一天,从夏威夷赶来的歌手吉米·巴菲特告诉布莱德利,“民主党人赢了”。布莱德利对此报以微笑,当时他已不能说话。
  布莱德利的密友、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记者查莱恩·亨特·戈尔特说:布莱德利一直在默默同疾病作斗争,他不想让人们知道,不想让人们为他感到难过。她说,布莱德利在住院之前还在忙工作,虽感疲惫,但坚持要把事情做完。
  布莱德利是首批走上美国大电视网前台的黑人之一,从越南战争、教会性丑闻到校园枪击案,他和几代美国观众一起见证了风云激荡的岁月。在接受心脏手术后的3年中,布莱德利在60多期节目里出现,次数为该节目各主播之最。
  
  参考文献:
  ①《Tributes To Trailblazer Ed Bradley》,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网站,2006年11月9日:http://www.cbsnews.com/stories/2006/11/09/national/main2165871.shtml
  ②《CBS著名记者布莱德利因病逝世》,美国侨报网站,2006年11月10日:http://www.chinapressusa.com/meiguo/200611100078.htm
  ③《解读历久不衰的电视新闻神话》,中国·安徽电视台网站,2004年11月26日。
  ④瑜虹:《美国<60分钟>首名黑人主持病逝》,《信息时报》2006年11月11日。
  (作者郭建良为青岛市莱阳农学院传播学院副教授、影视技术教研室主任,徐秀丽为北京东燕郊防灾科技学院外语系教师)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作为河南唯一一家教育专业报,近年来,《教育时报》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努力探索,在教育新闻宣传和报纸发行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被评为全省新闻系统精神文明示范单位,蝉联全省十佳报纸,连年被评为省一级报纸,报纸发行量两年翻两番,在服务全省教育工作大局、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树立先进典型、塑造河南教育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首《教育时报》创新改革的实践,引发了我对教育专业报宣传与发行工作的几点思考。
期刊
记者:当前,都市报的竞争十分激烈,同质化倾向越来越严重,一家报纸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进而做大做强,都会锐意创新,运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去打造报纸品牌。《江南都市报》经过数年的不断创新,现在已经成为江西省日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在南昌招招领先。请问,《江南都市报》迅猛发展的“招数”是什么?  王晖:南昌市只有190万人口,但南昌的都市类报纸就有6家。在这些平面媒体中,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的迅速传播,
期刊
2005年的夏天,被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电视“选秀”活动搅动得沸沸扬扬,来自央视的“梦想中国”,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星空卫视的“舞动中原”,还有各式各样的模特大赛、DV大赛、少儿大赛等,为郑州原本燥热的夏天又增添了另一种热度。由河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主办的“新声带”影视歌手大赛在这场“秀”中,独树一帜,以其原创、新颖、平和、参与性强等特质,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电视活动中脱颖而出。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电
期刊
《对话》栏目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2000年7月全新改版之后推出的一档演播室谈话节目,每次时长60分钟,为目前中央电视台播出时间最长的严肃节目。它以时代前沿的思考,重量级的嘉宾和创造性的表达方式构成其独特魅力,据央视索福瑞调查结果显示:《对话》栏目已经成为央视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栏目之一。  《对话》的节目定位是关注经济生活的经济界精英人士。在媒体都追逐于平民化的时候,《对话》独树一帜,将节目的主要
期刊
2006年,东口村被评为省级卫生村。对温县东口村的村民来说,这无疑是个天大的喜讯。  从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乱村,到如今的环境优美,经济繁荣,东口村在短短几年内经历了由蛹到蝶的巨变。而这场巨变的领头人——东口村党支部书记马海棠,则因一以贯之的雷厉风行敢闯敢干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爱戴。近年来,她辛勤的汗水也换来了累累硕果:2004年被授予焦作市建设希望学校特别贡献奖,2006年被评为焦作市巾帼科技致富带
期刊
2006年7月以来,襄城县阳光社会福利院院长牛志远成了河南省的又一个名牌,他的名字他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国内各大媒体上,央视《新闻会客厅》央视《共同关注》新浪网新华网搜狐网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湖南卫视凤凰卫视上海卫视等媒体都给予了极大关注。然而,引起他们关注的线索都来源于《河南日报·农村版》2006年6月28日一版的两篇报道,一篇是消息《襄城县阳光福利院17个孤儿考上大学》,一
期刊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生活类时尚专刊作为新闻媒体的一部分,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它不仅能够指导我们提升生活质量,而且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和谐,所以探讨如何办好生活类时尚专刊显得非常迫切。  关于生活类时尚专刊,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根据其不同的性质,生活类时尚专刊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的针对消费群体的有自己的刊号的自负盈亏的综合类时尚刊物,如《时尚芭莎》《瑞丽》《男人装》等。另一类则是栖身于
期刊
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评选结束后仅10余天的时间,经济与科技类金奖获奖作品《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就被质疑为合成照,最终被取消了参赛和金奖获奖资格。其原因是,该获奖结果公布后引起网友的强烈质疑,认为获奖者用电脑软件对照片上的内容进行了结构性剪贴,并在网上登出了当时《深圳特区报》、《晶报》、《南方日报》和作者在《深圳商报》上发表的照片,以及与获奖照片所作的比较。这个消息立即引起了同
期刊
编者按:  1月11日,湖南省郴州市转发市委宣传部《关于进一步支持新闻媒体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到设立舆论监督奖专门奖励记者。此意见一出,立即在各媒体引起了热议,有质疑的,有支持的。现将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选摘如下,以飨读者。    (1)对丑恶现象加以披露也是重大贡献    1月11日,湖南省郴州市转发了市委宣传部《关于进一步支持新闻媒体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到设立“舆论监督奖”。据1月13日《新京报
期刊
2006年11月30日上午10时45分许,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杨波同志致电文汇报党委书记吴谷平同志,转达温家宝总理对本报11月28日一篇报道的好评。温家宝总理29日打电话给杨波同志,说他28日夜里阅读文汇报时,在第五版“新闻点击”看到《信任是最强的凝聚剂——杨福家教授以亲身经历谈国家领导人对知识分子的信任》,称赞这篇报道写得好。报纸记者从中央台新闻节目获取信息后再进行深入采访,也说明在目前电视媒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