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福建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u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朴优雅,唱腔丰富,带有南戏意韵的莆仙戏;表演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提线木偶戏;格律自由,节奏强烈,闽南乡土气息浓郁的芗剧……地方戏是福建文化的瑰宝,福建现存20多个剧种,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成为中国戏曲史的缩影。
  梨园戏惊艳欧洲
  应法国MC93剧院的盛情邀请,作为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重点文化活动,2014年6月2日至25日期间,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远赴法国巴黎、里昂、希腊雅典三座欧洲名城,进行梨园戏精品剧目《董生与李氏》的巡回演出,一共演出12场,巴黎8场,里昂2场,雅典2场。演出取得很大成功,受到欧洲文艺界的很高赞誉与观众的热烈欢迎,极大地推广了福建省博大精深的地方戏剧文化。
  特别是2014年6月6日的首场演出,在两个小时的演出中,法国观众凝神屏息,沉醉于舞台上的一科一曲。演出结束后,在长达8分多钟的时间里,台上的演员反复出场谢幕多达10次,台下的观众仍纹丝不动地坐于原处,掌声雷动,久久不愿离去,高声大呼“梨园戏明年还要来法国!”最后,灯光师只好采取收光的方式,观众们才意犹未尽地走出剧场。
  梨园戏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已有800年的历史。梨园戏因保留了许多早期南戏的剧目,故有“宋元南戏的活化石”之称。从表现形式上看,梨园戏尽管古老而传统,却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和艺术价值。《董生与李氏》一剧,法文名《寡妇与才子》,表现了中国古代人关于爱情与婚姻、道德与伦理的观念。剧情充满悬念和冲突,演员表演精雕细琢,感情充沛富于变化,闽南方言的唱腔细腻婉转,生活化的对白幽默诙谐,译成法文字幕后不失风味,令法国观众不时爆发出会意的笑声。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在法演出的布景道具简洁而优雅,灯光美轮美奂,富有层次,细节之处体现出中法两国技术团队对梨园戏这门古老艺术的尊重与热爱。
  闽剧情连两岸
  闽剧流行于闽中、闽北、闽东及台湾等地。福州是闽剧的故乡,台湾则是闽剧的第二故乡。福州与台湾一衣带水,往来方便,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同属一个文化圈。近一个世纪来,闽台两地闽剧在台湾影响之大,传播之广,观众之多,感情之深是十分感人的,它是乡情乡音的凝聚,是闽剧艺术魅力的表现。
  早在上世纪20年代至上世纪40年代,福州闽班“旧赛乐”、“上天仙”、“三赛乐”、“新赛乐”、“新国风”等,曾先后应台湾福州同乡会的邀请,赴台湾巡回演出,深受台湾同胞的欢迎。
  “希望有机会可以跟你们有更多的交流。”台湾宜兰高商戏曲社团长简育琳在观看了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的《宝珠缘》等闽剧节目演出后,如是殷切期许,而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院长周虹也热情回应,邀约戏曲社有机会到福州演出、交流。
  这是2014年6月5日闽剧台湾校园行首秀赢满堂彩的生动一幕。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院长周虹说,宜兰高商的戏曲社,成立于1976年,多年来一直坚持歌仔戏的表演与创新,保持着良好的戏剧传统,交流中其社员们也表演了创意版《白蛇传》及耍枪。
  此次访台,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特聘广西戏剧院著名导演卢浩创编《牵草坊——闽剧折子戏欣赏专场》,由陈洪翔、周虹、陈琼等三位“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领衔演出,对闽剧的唱念做打进行全面展示。
  应中国时报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邀请,福建省实验闽剧院一行30人2014年5月下旬到6月初首次展开为期一周的“闽剧宝岛校园行”,先后走进“国立台湾海洋大学”、“国立台湾戏曲学院”、桃园至善高中、桃园中兴国中、新北市景文科技大学、桃园永平工商、新北市能仁家商、宜兰高商、宜兰高中等九所学校进行公益表演及交流。
  莆仙戏的世界级亮相
  应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邀请,仙游县鲤声剧团于2013年10月19日至10月29日,二度赴法国参加第六届“法国中国地方戏曲节”演出,并将在法国巴黎市蒙福乐特剧院表演莆仙戏“目连戏”之《开荤咒誓》,在世界艺术之都再次展现莆仙戏的魅力。
  这是被誉为千年“活化石”的莆仙戏二度受到邀请,走出国门赴法国参加演出。作为一个地方剧种,连续两次受邀到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的法国巴黎演出,这在全国戏剧艺术界尚属首次。仙游县鲤声剧团团长张挺说,上次走出国门后,看到我们传统的表演受到世界认可,更明白莆仙戏作为南戏“活化石”的宝贵之处。作为新一代“鲤声人”,我们责无旁贷要把这个古老剧种传承好、发扬好。
  据悉,巴黎中国戏曲节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办,每两年一届,自2003年创办以来,在法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2011年,鲤声剧团作为受邀的五个剧团中唯一的县级剧团,首次赴法演出《白兔记》,一度惊艳巴黎,并摘走最佳传统剧目大奖。
  “莆仙戏的演出,和越剧、婺剧、川剧等剧种演出不一样,非常有特色,音乐、表演都与众不同。它的表演程式丰富而独特,如青衣的‘蝶步’、老生的‘三节弯’等,为该剧剧种所独有。”巴黎中国戏剧节主席让·皮埃尔·于尔斯如是说。
  莆仙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唐,形成于宋元,兴盛于明清,辉煌于当代,至今有近千年的历史,较完整地保留着宋元南戏的古风遗制,该剧形式和表演特点,享有“宋元南戏活化石”之美誉。
  台湾歌仔戏与闽南芗剧的渊源
  1928年,台湾“三乐轩”歌仔戏剧团,横渡海峡,来到角美白礁祭祀先师——大道公,并在“慈济宫”前演唱台湾歌仔戏,揭开了台湾歌仔戏传入闽南的序幕。从此,歌仔戏这朵凝集着台湾同胞心血的艺术奇葩,就在闽南各地生根、发芽、开花,它以累累的硕果,架起一道灿烂的彩桥,横贯海峡两岸,沟通了闽台两地人民的心灵。
  1948年,南靖县都马乡改良戏剧团,在临往台湾演出之前,也来到角美白礁“慈济宫”进香,并向乡亲作告别演出,他们从白碓下船,经厦门、金门转赴台湾。从此,闽南改良戏在台湾生根开花,这种来自闽南都马的“杂碎调”,台胞称它“都马调”,因为它和台湾歌仔调同属漳州锦歌一脉相承,所以这两种声腔先后在闽台两地合流,交融一体。   1951年在“戏改”时,经文化行政部门批准,“改良戏”正名为芗剧,漳州市芗剧团是第一个成立的芗剧团,芗剧的称谓一直沿用至今,同时也是福建五大剧种之一。
  闽南芗剧与台湾歌仔戏这对并蒂姊妹花,在长达40多年的分别中,曾沿着各自的生存轨道,几起几落,形成了不同的音乐特色与表演风格。闽南芗剧由于新音乐工作者的加入,从传统的填词、配曲改为作曲、配器,并发展了和声、伴唱,乐队也随之扩大,还引进了西洋管弦乐。这一发展使闽南芗剧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表演艺术方面,则从早先较多受四平、梨园、京戏、竹马等剧种影响,到完全以京剧科班的教材为主,进而逐渐创造和发展了自身的一整套表演艺术程式和要求。而台湾歌仔戏在此期间,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衍生出不同的生存模式。一类是草台戏,依托乡村,较完整地保留原生态,歌仔戏的音乐和表演方面导入许多现代的时尚元素。还有一类则依托电视,走影视化的道路。
  多年来,闽南芗剧与台湾歌仔戏能够互相借鉴,互相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促进、发展的良好态势,并成为闽台割舍不断的文化渊源关系中的一条重要的牢不可破的情感纽带与沟通桥梁。
  木偶戏异彩纷呈
  只见身着红、黑、绿、白四色盔甲的四将士凯旋,配合着铿锵的京剧打击乐,威武亮相。他们的出场时间长达3分8秒。全球40多亿观众,都欣赏到了泉州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泉州木偶剧团团长王景贤回忆,当时决定用泉州提线木偶时,张艺谋先是看了《四将开台》在联合国演出的说明书和剧照,接着观看视频。“他指着视频上的‘四将’爽快地笑道:‘太好玩了!就是他们了,这4个演员一个也不能换!’”王景贤说,张艺谋看后就开始描绘木偶在舞台上的效果,“泉州小木偶能演出大气派!”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线戏”、“木人戏”等,泉州及闽南语系地区,习称“傀儡戏”、“嘉礼戏”,有学者称之为“泉腔傀儡戏”。其源头,与远古巫文化关系甚密,本为“丧家乐”,汉代成为宾婚嘉会中的独特表演艺术。晋唐时随中原士族南迁入闽,据唐末五代泉州籍道士谭峭所著的《化书》等文献,可知至迟于唐末五代即在泉州地区流行。
  泉州傀儡戏历经千年而不间断的传承,积累了丰富的传统剧目,拥有独特的剧种音乐“傀儡调”和多达300余支的传统曲牌唱腔,包括“压脚鼓”、“钲锣”等古稀乐器及一整套相应的演奏技法;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理线功法——线规,以及丰富精湛的表演技法与成熟完备的演出规制;同时,兼备了特具“唐风宋韵”的偶头造型及精美绝伦的雕刻、粉彩、偶像结构、服饰盔帽等制作工艺。泉州傀儡戏当代主要传承者泉州市木偶剧团自1952年建团以来,创作演出了许多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剧节目,以其独特的技艺和精彩演出,数十次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中获得殊荣,泉州傀儡戏已成为当代中国提线木偶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2002年,经中国艺术研究院推荐,泉州傀儡戏同南音、梨园戏、昆曲、古琴、藏戏等共10个项目被联合国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2005年2月7日,中国泉州市木偶剧团应邀在联合国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艺术家的精彩演出赢得了联合国官员、各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及家属的高度赞誉。2012年12月泉州市木偶剧团、晋江市掌中木偶剧团和漳州市木偶剧团捆绑申报的《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
  高甲戏屡登春晚
  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独树一帜的高甲戏是闽南地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海内外有着极大的影响。
  安溪县高甲戏剧团创建于1952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安溪高甲戏创下了二度进京献演、荣获三项国家级大奖、12次应邀参加春晚、多次出访东南亚等诸多辉煌成绩。
  高甲戏的剧目分为大气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以武戏、丑旦戏和公案戏居多。它有600多种传统剧目,包括《大闹花府》《困河东》《斩黄袍》《林文生告御状》《管甫送》《杏元思钗》《孟姜女》《番婆弄》《唐二别》及连台本戏《三国》《岳传》等。高甲戏的音乐曲牌属南音系统,大都来自南音和木偶戏,但节奏、旋律有所变化。演员演唱时用本嗓,行腔雄浑高昂,也不乏清婉细腻的音韵。高甲戏使用的乐器分文乐和武乐两种,文乐以唢呐为主,辅以品箫、洞箫、二弦、三弦、琵琶等;武乐包括百鼓、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响盏、小叫等,显示出浓厚的地方特色。
  高甲戏的脚色行当原只有生、旦、丑三个行当,后来陆续增加了净、贴、外、末和北(净)、杂等。这些行当中,以丑最为突出。丑行有男丑、女丑之分,男丑又分文、武丑。文丑有长衫丑和短衫丑,武丑有师爷丑和捆身丑。女丑则有夫人丑、媒人丑、老婆丑、婢丑等几十种。丑行表演艺术丰富多姿,艺人们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创造设计了公子丑、破衫丑、傀儡丑等表演类型,以对不同人物典型行为的拟示或以对木偶戏和动物动作的模仿作为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段,轻松幽默,妙趣横生,夸张而不失实,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高甲戏的武打中吸收了提线木偶和民间舞狮的技艺,形成“冷煎盘”、“大碰场”、“凤摆尾”等动作,别具特色。
  打城戏老戏新生
  打城戏,流行于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方言区。它是由民间宗教仪式活动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剧,俗称“法事戏”、“师公戏”、“和尚戏”。打城戏的表演艺术重在武功、杂耍,这是从京剧武打程式中学来的,而音乐曲调是在佛曲、道士腔的基础上吸收了本地梨园戏、高甲戏音乐曲牌和伴奏乐器。
  它的早期剧目以《目连救母》为主,共有12部连台本戏。后期大量吸收京剧剧目。打城戏走上舞台,渐渐地形成自己一套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剧目。新中国成立以来,创作一批新的剧目,如《郑成功》《龙宫借宝》《岳云》《宝莲灯》《潞安州》等。
  2013年9月1日,泉州打城戏市级传习所挂牌仪式暨泉州打城戏剧团首场演出在泉州南音艺苑举行。这是号称“天下第一团”的泉州打城戏剧团,在2008年解散后,重返舞台。   当晚7时,泉州南音艺苑里座无虚席,甚至过道都站满了观众,还有不少戏迷专程从菲律宾赶来,也有戏迷从香港、江苏南京等地赶来,争睹打城戏的魅力。当晚8时,泉州打城戏市级传习所挂牌仪式举行,泉州市文广新局林育毅副局长高度评价了打城戏的艺术和历史价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天乙接牌时表示,“我一定要尽力恢复打城戏的传统剧目,并记录下来存入国家数据库。”
  首场演出的第一个剧目是《四海祝寿》,当饰演“罗汉”的演员们连续高难度空翻时,现场观众掌声雷动;随后是《目连救母》的一折《双挑》,当演员使出打城戏绝活“掷铙钹”时,观众叫好声连连……一个多小时的演出,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达二三十次;演员谢幕时,全体观众起立,久久不愿离去。
  四平戏 戏曲的“活文物”
  屏南位于福建东北部,隶属宁德市。屏南四平戏,又称为“庶民戏”、“闽北四平戏”,现存于该县的龙潭村。由当地陈姓家族自明末开始世代传承,谱系可考。其渊源于明代“稍变七阳”的四平腔,戏曲界称其为“中国四平戏活化石”和“明代四平腔的遗响”。四平戏自明后时传入屏南以来,至今已传15代。
  屏南四平戏一直保持唱白皆用“土官话”的传统,前自干唱,后白领帮腔的高腔传统,唱腔结构形式属曲牌体,常联缀演唱,旋律高亢激越,朴实流畅,间以滚唱、滚白、曲词通俗、行腔自由,发声以本嗓为主,假嗓交替,一唱众和。同时还保持着大量宋元杂剧的表演体制。
  屏南四平戏保存原始的弋阳高腔特色,古朴传统的南戏表演风格,文本与表演的雅俗组合特征以及与宗教民俗关系密切之等显著特征。以前我国戏剧界专家均认为四平腔已在我国绝种消失,并被写入《中国戏曲曲艺辞典》。想不到在20世纪80年代初,却意外在屏南县被发现,一时轰动全国戏剧界,被视为四平腔的活文物。尤其是至今仍保存大批宋代南戏与明清传奇剧目的清代手抄古本。此外四平戏由于“错用乡语”以及随意性、即兴式“插科打诨”表演保存了大量民间口头文学与科诨动作以及研究古音韵发声、古声腔唱法以及武打套路等都是极为难得活资料。
  杨源是福建省政和县的一个偏远山村。每到农历二月初九这天,村里总要在祭祖之后,上演三天的四平戏。该戏虽说在全国谈不上独一无二,但在其他地方确为罕见。
  四平戏是由明代中叶时期流行的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演变而成,嘉靖年间盛行于徽州(即现在的安徽歙县)一带。明末清初,四平戏随商人、官员等传入福建的政和、屏南以及福清、长乐、漳州、南靖等地。清中叶后,四平腔为徽调、婺剧等所吸收,成为常用腔调之一。
  大腔戏 渐行渐远
  “前台唱,后台帮。一人起牙,众人帮腔。大锣大鼓唱大戏。”大腔戏传承人熊德钦介绍大腔戏。
  从闽西山城永安出发,经一个小时高速到达青水畲族乡,再沿着蜿蜒的山村公路行进一个小时,便来到了海拔1000多米的丰田村,这里群山环绕、竹林密布,是大腔戏唯一存留的地方。
  明朝景泰年间,大腔戏的开创者熊明荣把在江西石城学来的杂戏与当地道教、佛教舞蹈、音乐、山歌、民谣、小调、地方方言和语系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腔戏戏曲艺术声腔和音乐。2006年5月,大腔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乐器很简单,声音很高,老了就唱不起来。”熊德钦介绍了大腔戏的特点,大腔戏每一本都有四句开台,整本的意思都在里面,演出时开场就把这四句唱出来,区别于其他剧种。
  “丰田村地处高山峻岭,交通极为不便,与外界少有往来。大腔戏以父传子、子传孙,口传身授办法进行,很少受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相对而言变化不大。”青水乡文化站站长胡仕廉说,据专家考证,大腔戏是中国唯一原始的弋阳腔戏曲艺术声腔体系,大腔戏《白兔记》剧种剧目是中国360多个地方剧种剧目中最古老的。
  如今,这个戏曲艺术“活化石”却面临失传的危险。“没几个人会唱了,现在的人都爱看现代歌舞,没人愿意看,也听不懂大腔戏,没市场了。”邢承榜说,剧团现有19名演员,最年轻的30多岁,最老的70多岁,他们是仅存的会唱大腔戏的人。
  让戏曲变得时尚些
  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上演了青春版的戏曲《红楼梦》,有黄梅戏、越剧、粤剧等剧种,演员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人物形象青春靓丽,舞美灯光古典优雅……特别是白先勇导演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把西方歌剧的音乐大胆融入东方戏曲音乐之中,有人说这使“昆曲观众平均年龄下降30岁,打破了年轻人很难接受传统戏剧的局面”。
  尚光一以此为例,说明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策划、经营,以保证福建传统戏曲的整体风格,内容创意更贴近年轻受众的需求。传统戏曲要夺回失去的观众,就要具有“全媒体”理念,开发戏曲网游产品、动漫产品等延伸产品。
  福建省文化厅主办的“海西文化信息网”,将闽剧、歌仔戏、高甲戏等15种福建传统戏曲,以“在线点播”的方式进行网络推广。尚光一认为,福建今后还要重视“手机点播”这一新载体,以培养新一代的传统戏曲受众。
  三明地处闽中西部,“八方风雨会中州”,这里的传统戏曲种类繁多,戏曲文化生态保存较好。因此,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教授邓天杰提出一个构想:三明要建一座地方戏曲生态博物馆,包括一个资料信息中心和多个展示区两大部分。资料信息中心借助计算机虚拟技术,提供戏曲人物造型等展品的三维演示、虚拟戏曲的演出。
  “在泰宁梅林戏、永安大腔戏等展示区,可开设旅游接待户、戏曲接待户,让社区居民成为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受益者。”按照邓天杰教授的设想,社区居民负责展示区的演出,组建一支稳定的成年、少年演出队伍。
  “看戏屏南班,下酒老鼠干,零吃地瓜干,配粥豆腐干”,这是旧时闽东北百姓理想中的诗意生活。在回味儿时逛庙会、看大戏、吃炸豆腐的记忆时,一些学者说,“存活而不消亡”是传承、开发地方戏曲的前提条件,只有在保护中再发现和再创造,才能将遗存的文化资源优势转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其他文献
近年来诸多媒体报道母语滑坡的文章越来越多,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质疑的文章越来越多,就连小学语文学会的会长崔峦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费时多,收效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课改后师生负担没有减轻,课堂教学效益仍然不高,‘分数不低能力不强’的状况依然存在。”(见《北京晨报》2010.4.15《语文教学到需要‘拯救’的时候了?》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一方面,课改的新理念在深入人心,探索在继续,取得不小成绩;
期刊
2014年9月16日至22日,由文化部、福建省政府主办的“庆祝新中国六十五华诞·同圆中国梦——福建戏剧优秀剧目进京展演”活动成功举办。同时,知名专家学者近50人齐聚一堂,为福建地方戏剧目创作、舞台表演、人才培养等建言献策。  福建经验 弥足珍贵  仲呈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优秀剧目的题材都是福建地方戏曲资源宝库中的优质资源,都得到了当今时代先进思想观照下的优化配置;而编、导、演、音、美等创
期刊
49岁的英国男子托尼·葛洛夫近日培育出重达8公斤的洋葱,被收录进《吉尼斯世界纪录》,此前最大的洋葱纪录是4.5公斤。看到超市里卖的洋葱都不足1斤,托尼表示很欣慰,觉得辛苦没有白费。
期刊
闽剧起源于明末,迄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流行于福州方言语系的20多个县市和台、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华人旅居地。闽剧历经数百年的变革,形成了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的艺术风格,是福建主要的地方剧种之一。  闽剧又称福州戏,福建汉族戏曲之一。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地区,并传播到东南亚各地。明代末年,弋阳腔传入闽中,与当地的方言小调逐渐融合,形成江湖调,随后出现了
期刊
北路戏原为“福建乱弹”、“横哨戏”,曾流行于闽北、闽中及闽东等地,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的稀有古老剧种之一。乱弹进入福建后产生了上路班、下路班、北路班、南路班等戏班,其中以北路班最为强盛,其他各路戏班相继解散后,北路班仍活跃在闽东北一带,北路戏即由此而得名。  北路戏是代表清代乱弹系统声腔的珍稀剧种,流行于闽东、北、中一带,俗称“福建乱弹”、“横哨戏”。明末,闽东北各地的民间戏曲颇为兴盛
期刊
从梨园戏现存的文献资料和活态资料,可窥探到南戏文化、闽南地域文化,以及本土民间艺术的精华。从历史文化的意义上来说,梨园戏是一座无形的综合艺术信息库。  发祥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并流播于广大闽南语系地区的梨园戏,因保存有宋元明南戏的很多剧目、音乐及表演形态,被称为“活化石”,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南戏及泉州古代文化的滋养,使梨园戏具有和谐、细腻的艺术风格与对古代社会生活的丰富表现力。其剧本文学、
期刊
一、引言  异读字是字形相同而音义有别的字。韵书中的异读字中蕴含着丰富的语音、词义信息,可以为我们研究语音演变、词义孳乳、方言以及辞书编纂提供宝贵的材料。  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以下简称《王三》)的异读字,已有一些专题研究成果问世,但还没有展开全面的综合研究。2007年以来,由张渭毅先生主编的中华书局韵书整理重点项目《校编互注王仁啕(刊谬补缺切韵)》对异读字的形音义做了全面的整理和研究。本文依
期刊
打城戏,流行于以福建泉州为中心的闽南方言区。它是由汉族民间宗教仪式活动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剧,俗称“法事戏”、“师公戏”、“和尚戏”。作为中国仅存的宗教剧种,打城戏的文化魅力和独特的舞台艺术令人叫绝。  南音、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被称为泉州戏曲的“五朵金花”。其中,打城戏是我国唯一的宗教剧,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享誉世界。  在泉州今年开春首个推介会上,作为此次推介会中唯一的演艺项目,泉州
期刊
高甲戏发源于福建泉州,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汉族地方戏曲剧种,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所以也称为“宋江戏”。2006年5月20日,高甲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高甲戏遍布福建南部沿海闽南语系地区
期刊
闽南传统的布袋木偶戏根据表演的乐调、词调与戏路划分,可以分为南、北两种不同的流派,它们之间主要的区别在于音乐唱腔和表演风格上。漳州的布袋戏归属于北派,唱的是北调,如昆腔、京调等,表演上采用的是京戏做派。  漳州布袋木偶戏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中国古老珍稀的优秀汉族文化艺术,南宋时兴盛于漳州,明末即流传到广东、台湾布袋木偶戏和东南亚一些地区。清中叶以来漳州各地大量出现专业布袋戏班社,形成若干不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