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介绍大千世界、万物生灵为基础的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具有无穷的探索奥秘,这样看来,生物学应为学生所喜爱的一门学科之一,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却并非如此。究其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可能是我们众多的生物教育者在长期的生物课程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了生物学理论上,忽视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过于重视传授生物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的备课、上课都以学生是否掌握书本知识和能否通过学业考试为目标,很少考虑将生物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教育结合起来,只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和在学科体系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过多的局限在生物学事实和概念的记忆上。大多数学生几乎不可能将学到的生物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因而学生虽然掌握了很多理论知识,但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却束手无策,导致出现了知识不能够用于实际的问题,久而久知,学生对生物的学习也失去了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在现今中国的高考制度下,生物学科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地位,在高考中,生物所占的分数比例较少,学生为了在高考中获得更高的分数,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科上。所以在这些情况下,学生对生物越来越不感兴趣。作为生物教师,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原因,改进教学方法,将生活教育充分渗透到生物教学中,让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运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解释生活实际问题。
一、时代呼唤中学生物教学应当重视生活教育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生物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有关的知识,还要促进其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等等。也就是说,新的课程标准对生物学教学的生活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实际上,生物学中每一章节的内容中都蕴含着大量的生活教育的素材,只要我们从大教育的背景下去分析、领会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可以在生物学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当前,人类缺乏生活意识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的生存环境被严重破坏。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为了眼前的利益,往往不尊重和关爱植物、动物的生活。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失衡、生活垃圾、能源危机、核战争等一系列问题威胁着人的生活的存在。二是青少年中他杀与自杀现象严重。近年来,世界各国的青少年暴力,自杀、杀人现象十分严重,我国亦不例外。一起起触目惊心的恐怖袭击和自杀事件都反映了人们对生活愈来愈冷漠的现实。事实表明,增强人类的生活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又十分紧迫的工作。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注重对他们的生活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生物学科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方面,生物学是研究生活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让学生认识和掌握生活和生活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尊重、关爱生活。另一方面,二十世纪,生物科学涌现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其它学科的影响很大。国家颁发的《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因此,我们要在生物教学中注重渗透生活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热爱生活的意识。
二、人类生活与生物学知识的联系
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应用十分广泛,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生物。
(一)衣与生物
我们所穿衣服的材料来自于很多生物,例如棉花就是制作衣服的原料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农民在棉花种植中一般使用喷洒农药来防治棉花长虫,然而农药的的喷洒对环境破坏和危害极大,因此,当我们学完食物网之后,就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来代替农药来治虫,既可改善环境,又能提高效率。又如衣服的另外一个原料之一--化纤,化纤的原材料则是煤炭和石油,而煤炭和石油是几千万年到几亿年前植物或动物因地壳运动被掩埋于地下慢慢形成的。
(二)食与生物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这样的一些现象: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口腔中会有甜味;不吃早饭,上课头晕眼花,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肝炎病人怕吃油腻食物;白萝卜裸露在地面上的部分是绿色,而埋在地里的部分是白色;水稻必须晒干后入仓才能较长时间进行储存等等,这些都能利用生物学知识进行解释: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口腔中会有甜味,这是因为馒头的主要成分淀粉开始被口腔消化为麦芽糖;不吃早饭,上课头晕眼花,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是营养物质提供能量;肝炎病人怕吃油腻食物的原因是胆汁分泌过少(胆囊炎、肝炎);白萝卜裸露在地面上的部分是绿色,而埋在地里的部分是白色的原因是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水稻晒干后入仓的原因是若未晒干,则有利于呼吸作用,水稻容易腐烂发霉。像这样在生活中的现象无计其数,但我们几乎能运用生物学知识进行解释。人们吃的米饭还是面食、肉、菜,都是人们取自生物体的一部分经加工而成。
(三)住与生物
人们住的地方用到电,电大部分是烧煤发出来的;用的家具用要到木材;家中的地板瓷砖要用煤来烧制等等,都离不开生物。树木在我们的国土上被大面积地种植,可是由于木材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树木被不断地砍伐,或许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树木对人类的重要性。当我们学了食物网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后,我们可以知道如果地球上没有植物,那么人类将直接或间接地缺少食物来源,最终将走向死亡。因此,我们要植树造林,保护我们的环境。
(四) 行与生物
人们出行坐的车要烧汽油或柴油,这些需要从石油中提炼出来。就算走路、劳动所消耗的能量也需要靠吃下的生物来提供。在学完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与生物圈之后,就可以知道,生物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人类活动会影响环境,同时也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平时的生活中,力保护生态环境。
生物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应用十分广泛,在生物学小课堂上反映的是多姿多彩的大社会。作为一名生物学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理解学习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认识生物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更要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的最新发展,使学生将所学生物知识与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坚持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观,利用生物学知识拖动社会和谐发展,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三、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生活教育内涵
生活教育就是使学生认识生活,引导他们欣赏生活,尊重生活,爱惜生活,建立正确的生活价值观。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生活
自然界中生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斑斓。在传授生物形态与结构等知识时,让学生感受生物所具有的形态美、结构美,通过对生物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等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生物及生物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最终使学生感受或体验生活之美,从而欣赏生活。
(二)教师要期望学生尊重生活
当学生认识了生活,领悟了生活的奥妙,感受到生活之美,就会欣赏和赞美生活,进而逐渐形成一种尊重生活的信念。通过生物与环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关注所有生活所依存的环境,尊重生活,保持其安全性和自然性。作为教师要言传身教,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学生就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是有价值的,从而尊重自己的生活,同时也会尊重和关怀他人的生活。
(三)教师要鼓励学生爱惜生活
生活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爱惜生活”,真正地付诸行动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从爱护生活做起,教育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学习,不浪费资源,保护环境,不过度消费,使他们养成爱惜生活的习惯,在生活中真正体现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
四、利用生物学科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活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生物学科优势,渗透生活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活是最为奇妙、最富魅力的一种自然现象,认识人与其它生活必须和谐相处,认识人的生活是宝贵的,从而培养学生尊重、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活。
(一)引导学生生活是伟大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
本世纪以前人们还沉浸在改天换地掘取越来越多财富的激动心情中,但一夜醒来,忽然发现地球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许多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一去不返的。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永远是养育人类的母体,也是人类发展的最后界限。例如教师在讲解《生物与环境》和《生物圈中的人》时,可以指导学生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
(二)引导学生认识人生活的短暂,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活
例如教师在讲解《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一节时,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生命来到世界上是一个极偶然的机会,每个生命总是包含出生、成长、死亡的过程,这一生命过程是短暂和宝贵的,在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人生短暂,一个人怎样发挥使自己生活得有意义,实现人生价值?通过热烈讨论,让大家认识到,要积极向上,关爱他人,珍惜时间,学业有成,为国家做一番事业,生活才有意义和价值。
(三)通过课内外结合,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模式
实施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在生物教学中,既依托教材引导学生学好教材内容,又不要被教材内容所局限,要将教材内容与生态环境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学生加深对生物与环境的认识。同时丰富教学形式,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绿地,让他们听到清脆的鸟叫,看到争相吐芳的花朵、枝繁叶茂的植物,感受到大自然的恬静、可爱。通过实地观察、欣赏,让学生认识到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生物,它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与人类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
(四)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利用课余、节假日围绕生物学的内容,根据周围生态环境和自己的兴趣进行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项目,对研究活动进行自主设计,对研究过程进行自主安排;让学生通过亲身观察、调查,写出论文,将生物学知识与周边生态环境紧密结合,较为深刻地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了热爱生活的情感。
生活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遗漏的一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未来公民的需要。因此,每一位生物教师都要不断充实与生活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将生活教育融入于生物教学中,与学生分享自己对生活的情感和体会,使学生能充分地感受生活的活力与喜悦,从而热爱生物、热爱生活。
一、时代呼唤中学生物教学应当重视生活教育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生物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有关的知识,还要促进其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等等。也就是说,新的课程标准对生物学教学的生活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实际上,生物学中每一章节的内容中都蕴含着大量的生活教育的素材,只要我们从大教育的背景下去分析、领会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可以在生物学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当前,人类缺乏生活意识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的生存环境被严重破坏。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为了眼前的利益,往往不尊重和关爱植物、动物的生活。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失衡、生活垃圾、能源危机、核战争等一系列问题威胁着人的生活的存在。二是青少年中他杀与自杀现象严重。近年来,世界各国的青少年暴力,自杀、杀人现象十分严重,我国亦不例外。一起起触目惊心的恐怖袭击和自杀事件都反映了人们对生活愈来愈冷漠的现实。事实表明,增强人类的生活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又十分紧迫的工作。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注重对他们的生活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生物学科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方面,生物学是研究生活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让学生认识和掌握生活和生活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尊重、关爱生活。另一方面,二十世纪,生物科学涌现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其它学科的影响很大。国家颁发的《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因此,我们要在生物教学中注重渗透生活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热爱生活的意识。
二、人类生活与生物学知识的联系
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应用十分广泛,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生物。
(一)衣与生物
我们所穿衣服的材料来自于很多生物,例如棉花就是制作衣服的原料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农民在棉花种植中一般使用喷洒农药来防治棉花长虫,然而农药的的喷洒对环境破坏和危害极大,因此,当我们学完食物网之后,就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来代替农药来治虫,既可改善环境,又能提高效率。又如衣服的另外一个原料之一--化纤,化纤的原材料则是煤炭和石油,而煤炭和石油是几千万年到几亿年前植物或动物因地壳运动被掩埋于地下慢慢形成的。
(二)食与生物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这样的一些现象: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口腔中会有甜味;不吃早饭,上课头晕眼花,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肝炎病人怕吃油腻食物;白萝卜裸露在地面上的部分是绿色,而埋在地里的部分是白色;水稻必须晒干后入仓才能较长时间进行储存等等,这些都能利用生物学知识进行解释: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口腔中会有甜味,这是因为馒头的主要成分淀粉开始被口腔消化为麦芽糖;不吃早饭,上课头晕眼花,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是营养物质提供能量;肝炎病人怕吃油腻食物的原因是胆汁分泌过少(胆囊炎、肝炎);白萝卜裸露在地面上的部分是绿色,而埋在地里的部分是白色的原因是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水稻晒干后入仓的原因是若未晒干,则有利于呼吸作用,水稻容易腐烂发霉。像这样在生活中的现象无计其数,但我们几乎能运用生物学知识进行解释。人们吃的米饭还是面食、肉、菜,都是人们取自生物体的一部分经加工而成。
(三)住与生物
人们住的地方用到电,电大部分是烧煤发出来的;用的家具用要到木材;家中的地板瓷砖要用煤来烧制等等,都离不开生物。树木在我们的国土上被大面积地种植,可是由于木材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树木被不断地砍伐,或许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树木对人类的重要性。当我们学了食物网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后,我们可以知道如果地球上没有植物,那么人类将直接或间接地缺少食物来源,最终将走向死亡。因此,我们要植树造林,保护我们的环境。
(四) 行与生物
人们出行坐的车要烧汽油或柴油,这些需要从石油中提炼出来。就算走路、劳动所消耗的能量也需要靠吃下的生物来提供。在学完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与生物圈之后,就可以知道,生物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人类活动会影响环境,同时也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平时的生活中,力保护生态环境。
生物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应用十分广泛,在生物学小课堂上反映的是多姿多彩的大社会。作为一名生物学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理解学习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认识生物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更要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的最新发展,使学生将所学生物知识与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坚持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观,利用生物学知识拖动社会和谐发展,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三、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生活教育内涵
生活教育就是使学生认识生活,引导他们欣赏生活,尊重生活,爱惜生活,建立正确的生活价值观。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生活
自然界中生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斑斓。在传授生物形态与结构等知识时,让学生感受生物所具有的形态美、结构美,通过对生物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等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生物及生物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最终使学生感受或体验生活之美,从而欣赏生活。
(二)教师要期望学生尊重生活
当学生认识了生活,领悟了生活的奥妙,感受到生活之美,就会欣赏和赞美生活,进而逐渐形成一种尊重生活的信念。通过生物与环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关注所有生活所依存的环境,尊重生活,保持其安全性和自然性。作为教师要言传身教,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学生就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是有价值的,从而尊重自己的生活,同时也会尊重和关怀他人的生活。
(三)教师要鼓励学生爱惜生活
生活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爱惜生活”,真正地付诸行动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从爱护生活做起,教育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学习,不浪费资源,保护环境,不过度消费,使他们养成爱惜生活的习惯,在生活中真正体现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
四、利用生物学科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活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生物学科优势,渗透生活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活是最为奇妙、最富魅力的一种自然现象,认识人与其它生活必须和谐相处,认识人的生活是宝贵的,从而培养学生尊重、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活。
(一)引导学生生活是伟大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
本世纪以前人们还沉浸在改天换地掘取越来越多财富的激动心情中,但一夜醒来,忽然发现地球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许多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一去不返的。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永远是养育人类的母体,也是人类发展的最后界限。例如教师在讲解《生物与环境》和《生物圈中的人》时,可以指导学生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
(二)引导学生认识人生活的短暂,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活
例如教师在讲解《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一节时,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生命来到世界上是一个极偶然的机会,每个生命总是包含出生、成长、死亡的过程,这一生命过程是短暂和宝贵的,在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人生短暂,一个人怎样发挥使自己生活得有意义,实现人生价值?通过热烈讨论,让大家认识到,要积极向上,关爱他人,珍惜时间,学业有成,为国家做一番事业,生活才有意义和价值。
(三)通过课内外结合,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模式
实施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在生物教学中,既依托教材引导学生学好教材内容,又不要被教材内容所局限,要将教材内容与生态环境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学生加深对生物与环境的认识。同时丰富教学形式,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绿地,让他们听到清脆的鸟叫,看到争相吐芳的花朵、枝繁叶茂的植物,感受到大自然的恬静、可爱。通过实地观察、欣赏,让学生认识到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生物,它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与人类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
(四)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利用课余、节假日围绕生物学的内容,根据周围生态环境和自己的兴趣进行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项目,对研究活动进行自主设计,对研究过程进行自主安排;让学生通过亲身观察、调查,写出论文,将生物学知识与周边生态环境紧密结合,较为深刻地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了热爱生活的情感。
生活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遗漏的一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未来公民的需要。因此,每一位生物教师都要不断充实与生活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将生活教育融入于生物教学中,与学生分享自己对生活的情感和体会,使学生能充分地感受生活的活力与喜悦,从而热爱生物、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