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2018年广东客家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协同育人中心招标课题“小学生公民素养养成研究”(编号:GDKJ1811)的研究成果。】
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公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栽培具有社会主体性人格的现代公民,不仅是社会发展现代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国家发展的价值追求。基础教育阶段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塑造个体人格的重要阶段,对学生进行公民素养教育也更为有效,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公民素养就成为现代社会所提出的全新要求。那么,该如何培养新时代背景下的现代小公民呢?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与研究,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做法:
一、多途径,孕伏素养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青少年法治素养和道德素养的关键载体。新课标也指出:“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要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基于上述的认识,本次课题的开展将以“道德与法治”为研究对象,积极探索新途径。面对全新的教材,教师该怎样进行教学,将公民素养的培养渗透于课程之中,我们是这样做的:
1、研透教材,领会编写意图。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此我们曾多次组织参加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网络培训会,要求全体教师准时到场,并将感受记录下来,尝试运用新理念来进行教学。除此之外,我们还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组织多名骨干教师到發达城市、地区观摩学习,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回学校,上一堂精彩的示范课,谈谈一些心得体会,然后再请老师们进行评课、议课、辩课,深刻领悟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方能做到“学有所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2、集思广益,打磨精品课程。再先进的教学理念,如果不付诸行动,都等于零。如何才能快速开发出实用的精品课程呢?我们是这样设计的:以各年级备课组为单位,先梳理与公民素养有关的内容,进行内部备课;再组织同课异构活动,各年级要推选代表进行公开展示,并将示范课的课件、教案、录像纳入校本资源库,供全校老师观摩学习使用。这一举措减少了老师一些不必要的重复性工作,通过集体备课充分地利用了集体的智慧,取众人之长,舍一己之短。思政课的教学质量自然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教育改革最终受益的是我们学生。
3、重视反思,记录心得体会。我们鼓励老师上完课后,把课堂上最精彩或最失败的地方进行记录。如:当提出一个问题,课堂上鸦雀无声时,我们怎样引导、学生怎样回答或学生还是不能回答时,采取怎样的方法才能打破僵局,只有这样一直坚持下去,将来的德育课堂才会越上越精彩。
二、多举措,内化品德
生活是多种多样的,只有通过实践、体验才能不断超越自身,从而使心灵世界得到拓展和丰富。近年来,我校以加强小公民道德建设为立足点,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为着力点,充分挖掘生活中鲜活、动态、立体化的课程资源,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把思想道德内化为自身素质,自觉变成“学校的好学生”、“家庭的好孩子”、“社会的好公民”:
1、文明礼仪宣讲员。我们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努力肩负起培育时代新人的使命,而“文明宣讲员”就是落实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中年级学生以“给新生的第一堂课”为主题,他们通过讲课及互动的形式,给弟弟妹妹讲了常用礼仪知识,让同学们明白了少儿礼仪的重要性以及校园礼仪的场合和规范;高年级学生以“我和你们谈谈心”为主题,针对有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贴乱画、乱穿马路、破坏公物、攀折花木等陋习的孩子,给他们提出好的建议,从而严格规范言行,提升全体学生的文明素质。
2、校园文明巡察员。为了营造“人人学文明,人人讲文明”的良好氛围,我校成立校园文明监督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检查,及时纠正学生的不文明行为。我发现巡察员大多都会以理服人,详细地讲明不良行为背后的危险。受到批评的孩子大多都会进行反省,改善自己的不良行为,原来顽皮的学生在他们的监督、帮助下,也收敛了不少。除此之外,我更鼓励孩子用纯的心灵去看待,用美的眼睛去发现,他们发现了会主动捡垃圾的、拾金不昧的……这些行为被如实地记录下来,形成神秘的档案,不定期公布、进行宣传。久而久之,学校里的不文明现象果真少了很多,孩子们大多都能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个文明学生,积极为创文明班级、建设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3、小小阅读家。我校深入开展了多种读书活动,形成了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校斥巨资购入了大批新书,让图书室、读书吧、图书角流动起来,孩子时时都能闻到书香,随手能拿到书,随时有书读。我们还坚持在每年的假期里,都布置孩子完成一篇读后感,并于开学初进行读书心得交流,并以此作为评选学校“阅读之星”的条件之一。我们多次上送优秀作品参评“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每年均有多篇读后感获省级奖励,学校也因活动组织得力,连续三年都由省教育厅授予优秀组织奖。
4、小小朗读者。我们还多次组织了相关主题的演讲比赛,要求学生围绕“文明礼仪,从我做起”或“文明礼仪伴我行”的主题写演讲稿,进一步去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培养学生端庄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行为举止,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正是有了这样的良好氛围,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孩子们都成长了很多,品德上互相浸染,行为上互相影响,公民素养也正在不断提升。
三、多践行,深化品格
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公民素质的试金石,因此我们鼓励孩子走出校园、迈入社会。我们精心设计了七色阳光评价卡,以时间、对象、内容、评定等级、改进点为主体,让家长进行逐项评定,并以此作为评选文明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的标准之一。有了这样简单、易操作的评价卡,家长们很方便地对孩子的表现进行评定,比如乘车礼仪、排队礼仪、文明用语。在真善美的教育和引导下,我校涌现出了一批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好学生,拾金不昧、公交让座、顺手捡垃圾,结合表现共评选出了六名时代好少年,将他们的事迹制成精美海报。我校已掀起了一股“懂礼仪、讲文明”的热潮,学生讲文明、懂礼仪和遵守行为规范蔚然成风。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面对着这一个个鲜活、生动、跳跃的生命,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显得多么地微不足道。我们仍然要为孩子们成长提供甘甜的雨露和肥沃的土壤,努力做优秀道德的示范者和传播者,让每一个孩子成就最好的自我。
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公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栽培具有社会主体性人格的现代公民,不仅是社会发展现代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国家发展的价值追求。基础教育阶段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塑造个体人格的重要阶段,对学生进行公民素养教育也更为有效,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公民素养就成为现代社会所提出的全新要求。那么,该如何培养新时代背景下的现代小公民呢?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与研究,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做法:
一、多途径,孕伏素养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青少年法治素养和道德素养的关键载体。新课标也指出:“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要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基于上述的认识,本次课题的开展将以“道德与法治”为研究对象,积极探索新途径。面对全新的教材,教师该怎样进行教学,将公民素养的培养渗透于课程之中,我们是这样做的:
1、研透教材,领会编写意图。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此我们曾多次组织参加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网络培训会,要求全体教师准时到场,并将感受记录下来,尝试运用新理念来进行教学。除此之外,我们还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组织多名骨干教师到發达城市、地区观摩学习,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回学校,上一堂精彩的示范课,谈谈一些心得体会,然后再请老师们进行评课、议课、辩课,深刻领悟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方能做到“学有所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2、集思广益,打磨精品课程。再先进的教学理念,如果不付诸行动,都等于零。如何才能快速开发出实用的精品课程呢?我们是这样设计的:以各年级备课组为单位,先梳理与公民素养有关的内容,进行内部备课;再组织同课异构活动,各年级要推选代表进行公开展示,并将示范课的课件、教案、录像纳入校本资源库,供全校老师观摩学习使用。这一举措减少了老师一些不必要的重复性工作,通过集体备课充分地利用了集体的智慧,取众人之长,舍一己之短。思政课的教学质量自然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教育改革最终受益的是我们学生。
3、重视反思,记录心得体会。我们鼓励老师上完课后,把课堂上最精彩或最失败的地方进行记录。如:当提出一个问题,课堂上鸦雀无声时,我们怎样引导、学生怎样回答或学生还是不能回答时,采取怎样的方法才能打破僵局,只有这样一直坚持下去,将来的德育课堂才会越上越精彩。
二、多举措,内化品德
生活是多种多样的,只有通过实践、体验才能不断超越自身,从而使心灵世界得到拓展和丰富。近年来,我校以加强小公民道德建设为立足点,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为着力点,充分挖掘生活中鲜活、动态、立体化的课程资源,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把思想道德内化为自身素质,自觉变成“学校的好学生”、“家庭的好孩子”、“社会的好公民”:
1、文明礼仪宣讲员。我们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努力肩负起培育时代新人的使命,而“文明宣讲员”就是落实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中年级学生以“给新生的第一堂课”为主题,他们通过讲课及互动的形式,给弟弟妹妹讲了常用礼仪知识,让同学们明白了少儿礼仪的重要性以及校园礼仪的场合和规范;高年级学生以“我和你们谈谈心”为主题,针对有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贴乱画、乱穿马路、破坏公物、攀折花木等陋习的孩子,给他们提出好的建议,从而严格规范言行,提升全体学生的文明素质。
2、校园文明巡察员。为了营造“人人学文明,人人讲文明”的良好氛围,我校成立校园文明监督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检查,及时纠正学生的不文明行为。我发现巡察员大多都会以理服人,详细地讲明不良行为背后的危险。受到批评的孩子大多都会进行反省,改善自己的不良行为,原来顽皮的学生在他们的监督、帮助下,也收敛了不少。除此之外,我更鼓励孩子用纯的心灵去看待,用美的眼睛去发现,他们发现了会主动捡垃圾的、拾金不昧的……这些行为被如实地记录下来,形成神秘的档案,不定期公布、进行宣传。久而久之,学校里的不文明现象果真少了很多,孩子们大多都能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个文明学生,积极为创文明班级、建设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3、小小阅读家。我校深入开展了多种读书活动,形成了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校斥巨资购入了大批新书,让图书室、读书吧、图书角流动起来,孩子时时都能闻到书香,随手能拿到书,随时有书读。我们还坚持在每年的假期里,都布置孩子完成一篇读后感,并于开学初进行读书心得交流,并以此作为评选学校“阅读之星”的条件之一。我们多次上送优秀作品参评“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每年均有多篇读后感获省级奖励,学校也因活动组织得力,连续三年都由省教育厅授予优秀组织奖。
4、小小朗读者。我们还多次组织了相关主题的演讲比赛,要求学生围绕“文明礼仪,从我做起”或“文明礼仪伴我行”的主题写演讲稿,进一步去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培养学生端庄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行为举止,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正是有了这样的良好氛围,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孩子们都成长了很多,品德上互相浸染,行为上互相影响,公民素养也正在不断提升。
三、多践行,深化品格
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公民素质的试金石,因此我们鼓励孩子走出校园、迈入社会。我们精心设计了七色阳光评价卡,以时间、对象、内容、评定等级、改进点为主体,让家长进行逐项评定,并以此作为评选文明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的标准之一。有了这样简单、易操作的评价卡,家长们很方便地对孩子的表现进行评定,比如乘车礼仪、排队礼仪、文明用语。在真善美的教育和引导下,我校涌现出了一批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好学生,拾金不昧、公交让座、顺手捡垃圾,结合表现共评选出了六名时代好少年,将他们的事迹制成精美海报。我校已掀起了一股“懂礼仪、讲文明”的热潮,学生讲文明、懂礼仪和遵守行为规范蔚然成风。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面对着这一个个鲜活、生动、跳跃的生命,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显得多么地微不足道。我们仍然要为孩子们成长提供甘甜的雨露和肥沃的土壤,努力做优秀道德的示范者和传播者,让每一个孩子成就最好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