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发挥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法治化建设中的职能作用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13006467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包括检察机关在内的全国各级政法机关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三大任务之一,备受关注。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法治力量,检察机关必须有所作为,以保障社会管理创新行走在法治的轨道上,从而结出法治的硕果。本文试图从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的弊端分析入手,转而得出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推行法治主导的结论,进而提出检察机关如何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些设想。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法治化建设;检察职能发挥;具体设想
  一、社会管理创新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必要选择
  回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所取得的成就,可谓举世瞩目。在感受物质生活的巨大进步的同时,许多人也越来越感到我们这个社会已不那么安全了。一再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们忧心忡忡;各地屡发的医患纠纷事件让医患关系失去了应有的信任,人们的就医环境失去了安宁;各地频现的暴力强拆事件又让公民的生命权和财产权保护面临着灭顶之灾;不时发生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在提醒人们,我们随时可能被这些身边的公共安全事故剥夺生命和健康;而高昂的教育、就业、医疗成本又让贫困家庭失去了改变命运的信心和希望;执法机关执法标准不一,社会各阶层分配不公,腐败的丛生等等问题似乎让人们对我们社会的公平正义失去了信心,等等。我们的社会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越发展矛盾和问题越多?说到底,这其实是我们的整个社会管理出了问题,我们的社会已到了不得不进行社会管理纠偏的时候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大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一直涉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导致我国的社会管理依旧停留在传统的“大政府小社会”这种以行政管制为主的管理模式上,已经明显地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种社会管理模式的主要弊端在于:一是封闭性;二是粗放性、低效性;三是随意性;四缺乏科学性,等等。以这样的缺乏公开、公正、透明性、科学性的社会管理模式,去应对今天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转型期或曰社会矛盾凸现期所可能出现的各类矛盾问题,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能是无端浪费社会资源,增加管理成本,却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管理中的根本问题,反而会使矛盾越聚越多,社会危机越来越严重。
  中央适时提出了社会管理创新的战略部署,为我们解决各类社会矛盾问题指明了方向。可以说,社会管理创新已经成为了当前和今后解决中国社会各类矛盾问题的不二选择。
  二、社会管理创新应该是法治主导下的创新
  从当今世界发展的历史来看,任何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必然是社会管理发达的国家,而社会管理发达的国家又必然是法治国家。基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共识的背景,我们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就只能实行法治的主导,就是要在社会管理中突出法律法规的指引、规制、保障和制裁作用,讲究以公开、公正和公平的机制治理社会,杜绝信息封锁、暗箱操作和权力滥用,等等。对于传统的封闭性社会管理模式来说,法治主导下的社会管理模式就是创新。法律作为国家和社会管理的最高规范,理应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主导性作用。通过持续的法律治理,我国的社会管理和建设就会逐渐行走在理性、健康、正确的轨道上。在法治的语境下探讨社会管理创新,才能使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努力探索不再是一场纯粹的、不确定的、粗放式的政治运动,亦即法律规范的指引必须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常态,一切的探索才有意义。
  法治主导下社会管理的特点:一是公开、公平、公正性。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法治倡导管理规则(即法律法规等)的透明,而透明规则的治理能更好地获得公民社会的认同,能更好地平衡社会中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从而使社会管理中的对抗和抵触最大程度地减少,从而真正地实现社会公平。二是有效性。在明确的法律规则指引下,各利益主体均能有效地参与到社会管理之中,故该种模式的社会管理能代表最大程度的民意,会得到较好的执行。三是科学性、先进性。法治主导下的社会管理会最大程度地发扬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国民发展、创新的热情,提升全体国民的精神素质和道德水准,以致提振整个国家的软实力。
  在步入市场经济社会的今天,我们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已经成为大多数社会组织和个体的主要追求,因此“绝大多数社会矛盾是利益性矛盾”[1],解决这些矛盾用行政强制的手段已经是行不通了,必须引入法律治理的方式去进行精细化的调处。
  三、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应然设想
  在当前至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发展阶段,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各类矛盾将会大量出现,许多社会矛盾将通过利益诉求或激进或平和的方式进入到司法领域,因而司法机关将面临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任务只能更加繁重。面对新的形势,作为国家对社会实施管理的重要司法力量,检察机关只有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动力,推动各项检察职能充分地实现,才能最大程度地推进法治国家建设,才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作出历史性贡献。
  “在庞大的社会管理体系中,司法处在社会管理体系中的特殊的环节,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体系中同样处于特殊的地位。检察机关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中应当立足职能、积极作为。”[2]明乎此,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就应主动创新理念,及时摒弃就案办案、关门执法的陈旧思维,依托法律监督职能,敢于监督、勇于监督,充分发挥打击、预防、保护和保障的职能作用,为整个社会各层面的管理创新提供法治的保障。
  一是要贯彻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执法实践中,要真正坚守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认真办理好每一件案件,最大程度地通过办案化解社会矛盾,最大程度地通过办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消除相应社会管理环节所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在继续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同时,对一些轻罪案件、过失犯罪案件、邻居之间因民事纠纷引发的轻伤害案件以及未成年犯要适当从轻处理,该不捕的不捕,该不诉的不诉,对初犯和偶犯也要较累犯予以从轻。   二是要加大职务犯罪的查处力度。检察机关必须加强能力建设,认真研究一些行业和领域职务犯罪多发、频发的规律,不断强化职务犯罪案件的突破能力,提高查处职务犯罪案件的力度和效率,不断净化社会管理所必需的政务环境。
  三是要加强诉讼监督力度。对侦查机关和审判机关的执法情况,检察机关要及时有力的予以监督,发现问题,应迅速处理,该纠正的纠正,该查处的坚决查处;对民生领域的案件要高度关注,对重大环境浸染事件要积极发声,要强力介入,要支持民间维权,必要时可代表公共利益提起民事或行政公益诉讼,维护广大民生利益,制裁侵权的经济组织。针对被监督方不愿接受监督意见的情况,要改进检察建议的发布方式,以向人大或被监督者的上级机关报送等更加有力的方式督促被监督方采纳监督意见。
  四是要打造高素质的检察官队伍。要加强对检察队伍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建设,注重专家型、学者型检察官的培养,探索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从而造就一大批忠于职守、法律素养高、办案能力强的检察官队伍。
  五是要加强检察体制改革。要进一步改革当前不合理的检察人事、经费等管理制度,消除检察执法时常遭遇地方阻碍所存在的制度上的制约因素;要改进目前不合理的检察机关内部机构设置,优化检察权配置,从而不断提高执法办案效率。应逐步提升检察官工资待遇,让他们不再为面包和牛奶而发愁。
  六是要加强检务公开力度。要积极打造各种传播平台,努力宣传检察机关的法律职能,宣传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实践;要探索“检察开放日”、“检察执法听证”等与群众对等交流的沟通机制;主动建立检务网站,受理群众有关职务犯罪的举报,倾听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意见,积极回应网上的涉检民意,正确引导网上舆情等等。
  七是要延伸检察监督工作触角。要继续深化检察工作机制改革,通过设立乡镇检察室等形式将检察监督工作的触角向乡镇、社区等基层地区延伸,强化对基层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等底导执法单位的法律监督,及时纠正违法现象,促进执法人员公正廉洁;对弱势群众,要以法律援助、教育援助、司法救助等形式关注其民生问题,持久推进基层社会管理的法治化进程。
  注释:
  [1]郭彦:《在化解矛盾中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人民检察》2010年第22期,第31页。
  [2]王祺国:《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思考》,《人民检察》2011年第8期,第53页。
  (作者通讯地址:辽宁省普兰店市人民检察院,辽宁 普兰店市 116200)
其他文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2000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查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强调,分清事故责任是认定交通肇事罪的基础,但司法实践中围绕着判定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是否以交管部门出具的责任认定书为依据等问题的争议并未因司法解释的
期刊
2012年是案件管理工作机制改革关键之年,根据高检院的要求,地市级以上检察机关都要建立案件管理办公室,对案件进行集中管理。从健全上下级案件管理体系的工作规律来看,全国大部分基层院也必将逐步建立起与上级对口的案件管理办公室,并在上级院案件管理办公室的领导下对本院案件进行统一管理。基层院案件管理办公室的成立,必将打破原有内设机构的平衡,面临业务的重新整合;而且案管工作涉及各项检察业务工作,与各业务人员
期刊
摘要: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已得到新刑诉法的明确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怎样适用?本文从适用的法律依据、适用环节以及如何适用作了浅显的分析。  关键词:检察机关;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适用  掌握涉罪未成年人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以及实施被指控的犯罪前后的表现等情况,为检察机关确定是否采取强制措施,是否继续适用羁押措施,是否适用附条件不起诉,以及采取何
期刊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地进一步深入,涉农职务犯罪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规律,涉农职务犯罪给经济社会造成了极大地危害。为了更好地建构农村法治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对某地级市检察机关2007年到2012年以来查办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特点和原因进行了分析,为了更好地打击和预防涉农职务犯罪提供借鉴。  一、 涉农职务犯罪基本情况  2007年到201
期刊
一、案情摘要  2012年7月4日上午7时许,犯罪嫌疑人赵某、黄某窜至漳浦县盘陀镇上洞村,由犯罪嫌疑人黄某望风,犯罪嫌疑人赵某盗走王某停放在自家院子里的一辆建设牌踏板摩托车(价值人民币4350元)。犯罪嫌疑人赵某骑着盗来的摩托车沿国道324线往漳浦县绥安镇方向行驶,行至金浦工业园路口时,被王某发现并驱车追赶,犯罪嫌疑人赵某因车速过快摔倒在地。王某欲将犯罪嫌疑人赵某扭送至公安机关时,犯罪嫌疑人赵某用
期刊
当前,民事行政检察队伍能力素质亟待提高,一些地方民事行政检察队伍知识结构不够合理,专业化程度不高,高层次、专家型人才匮乏,把握法律政策、办理新类型案件、释法说理、群众工作等能力不强,存在极少数违法违纪办案现象。这些问题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也在不同程序上反映出民行队伍建设工作急需加强。民行检察队伍建设是民行检察业务建设的基础所在,只有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提高了,民行检察业务的质量水平才可能得
期刊
2013年1月1日,修改后的刑诉法正式实施,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将承担一些新的工作任务,从而对检务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高检务保障工作,确保修改后的刑诉法在基层检察工作中得到有效正确执行,笔者结合实践工作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新刑事诉讼法新增检察工作量情况  1、增加了查办职务犯罪工作量。一是增加了取证的工作量。新刑事诉讼法首次将技术侦查措施写入了刑事诉讼法,此外证据的种类还增加了录
期刊
摘要: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新刑诉法中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实施教育、感化的一种制度,在司法实践中,要明确它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在考验期内明确考察机关和考查内容。加强对检察人员的监督,建立严格的内部审批机制和加强外部监督。  关键词: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有悔罪表现  一、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概述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出现是为了解决高犯罪率与司法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矛盾而设立的一种刑事分流程序,其目
期刊
摘要:我国宪法赋予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职能,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机关有权对确有错误的法院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予以监督,但如何进行审查监督,是全面审查还是仅仅围绕当事人的申请请求进行审查并未有法律明确规定。文章从民事检察监督权的性质和职能,全面审查与当事人意思自治、公平审判权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民事检察监督应当坚持全面审查原则的必要性。  关键词:民事检察监督;全面审查;意思自治;公平审判权  全面审
期刊
住房公积金能否强制执行?目前法律、司法解释尚无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与与住房公积金部门就住房公积金可否强制执行这一问题出现了严重分歧。法院认为住房公积金本质上,属职工个人合法财产,在法律和司法解释没有明确限制和禁止执行,且不属于执行豁免事项,可以强制执行。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则认为,住房公积金作为保障公民住房权利的专项基金,具有很强的人身属性及用途限制等特点,应该专款专用,不能强制执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