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痒点”,适时“抓痒”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lbnm123j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拜读过《小学数学教师》中的“抓痒”这篇文章,文章讲到顾汝佐老师在上海市小学数学教师联谊会上的风趣谈话:我听了好多课,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学生痒的地方没有抓到,不痒的地方倒是抓到了,结果还是痒。针对这个问题,作者针对“抓痒”及“止痒”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反思,读后深有同感。我们何尝不是由于对知识的“本质”把握和“方法引导”上存在疏忽,往往在不“痒”处费时费力“抓痒”,结果事倍功半。感慨之余,也对如何准确抓住“痒点”及怎样“抓痒”的策略作了理性的思考,现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拙见,以求抛砖引玉。
  [案例]三年级《面积的含义》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略)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体验物体表面的大小
  师:请同学们先摸一摸学具盒的上面,再摸摸数学书的封面,最后摸摸课桌的面,然后与同桌说一说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摸后与同桌讨论自己的感受。
  汇报后师就小结:像这样的面就叫物体的表面(板书:物体表面)。
  师: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如数学书的封面比课桌的表面小,我们将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表面的面积。你能举出一个物体的表面,说说什么是它的面积吗?(学生举例)
  2.感受平面图形的大小
  课件出示一组平面图形,请学生说出各种图形的名称。
  师:这些图形中,哪个最大?哪个最小?(指名回答)
  揭示:平面图形的大小,数学上称平面图形的面积。
  接着要求学生画一个平面图形,同桌相互指指它的面积。(指名交流)
  3.小结归纳面积的含义
  三、比较面积的大小(此环节学生用重叠法等多种方法对如何比较面积的大小进行了大量的操作活动)
  策略一:以全新的理念“寻找痒点”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强调每个人在数学上都将有所发展,并且发展是具有个性化的,标准不仅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获得,更强调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更加关注的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此处所提的“寻找痒点”,也就是教师在理解吃透教材之后,该如何确定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问题,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内容。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时,尤其要注意对学生主体的分析,以设计出适合学生能力与知识水平的学习问题,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设计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情境和学习资源。因此,教师在“寻找痒点”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从教学大纲藩篱中走出来,实现教学理念、教学策略的转变,并将这种转变有机地体现在教学目标中。如《面积的含义》这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应该是(也就是本节课的“痒点”所在):1.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推理能力——知识与技能目标。2.通过细心观察、动手操作等充分的感知活动,让学生经历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过程与方法目标。3.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积极思考的学习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策略二:以智慧的眼光“找准痒点”
  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也就是本节课的“痒点”)之后,如何针对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找准痒点”,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环节。这也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抓痒”是否到位,学生是否“舒服”的前提条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深入的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外,我觉得更多考虑的应是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生活经验,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用一双睿智的眼睛去“找准痒点”。在上述案例中,教师也注意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让学生动手摸一摸、说一说、举一举来感知面积,但我却感觉学生感知得不够充分、不够到位,也就是说学生的“痒”是找到了,但没有找准“痒”的中心点。学生感觉最“痒”的地方——“面积”这一概念,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它是至关重要的。本节课的“痒点”应该是让学生充分感知面积的含义,后面面积大小的比较这部分内容,实际上是通过让学生用不同方法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面积概念的认识,是为充分理解面积服务的。案例中仅通过一个环节简单的感知,就揭示面积的概念,进行下面面积大小的比较。虽然看似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忙得不亦乐乎,但由于没有找准“痒点”,学生其实对什么是“面积”并没有真正理解,如果将此处的“痒点”放在让学生强化感知、丰富表象上,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探究,从而真正理解面积的含义,就真正找准学生“痒”之所在,以便对症下药。
  策略三:用灵活的方法“解决痒点”
  找准学生“痒点”所在,接下来就是如何全方位、周到、彻底地帮助学生来“止痒”。在这个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痒点”,教师应想方设法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让学生充分理解和解决“痒点”。《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此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教师应该充分地为学生创造从事数学学习活动和交流的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观察、动手操作、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积极投身探究未知的过程中,通过开展一系列数学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时也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上述案例中,由于面积的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面积”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摸一摸(摸文具盒、数学书、课桌面、人的脸、橘子的表面等)、看一看(老师分别摸一元、一角的硬币,学生看摸的是什么?用学到的数学语言来说一说)、剪一剪、画一画、比一比(如比比老师的手掌和小朋友的手掌谁的面积大)、数一数、折一折等一系列实际活动,让学生摈弃物体表面面积的一些非本质属性(如光滑、粗糙、平面、曲面……),抽象出物体表面的面积就是指“物体表面的大小”这样一个本质属性,从而真正意义上理解什么是“面积”,来解决“痒之所在”。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
  [2]小学数学教学新理念.
  [3]数学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摘 要: 近年来,“以人为本”已经跃身成为教育管理的主流理念,人本化管理也开始应用于学籍管理。而现实中的学籍管理行为却显得有些滞后,面临诸多尴尬的局面。当前的规范化制度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等,都明显偏移了人本管理理念。对此,本文提出学籍管理人本化、学籍管理的权变管理模式、学生参与式管理等对策,以适应学籍管理在人本管理理念下的新发展。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学籍管理 制度管理 管
摘 要: 新课标建立的目的主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既能牢固地掌握课本知识,又能对与所学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有所了解,从而达到培养全能型人才的目标。因此,在新课标下有效地设立技校学生的美术欣赏这门课程,对美术专业的学生的专业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促进作用。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促进学生对美的欣赏度的提高,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文章就这两种促进作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 新课标 技校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和激励学生与课文进行对话,从而发现他人,发现自我。叶圣陶先生说:“‘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在语文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在指导学生朗读悟情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一、学贵有疑,实施问题教学  我国古人曾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
摘 要: 近年来,农村职高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极有可能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本文主要探讨在社会环境和不良的个体心理品质影响下农村职高学生表现出的心理问题行为,并提出改善这种状况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村职高学生 “问题行为” 心理引导    有心理学家预言:21世紀,心理疾患将成为人类一大祸害。而在这些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中,15.5%的青少年有
摘要: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从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看法、教师的教法、学生自己的学法情况,以及学生的建议等四个方面对《分析化学》(化学分析部分)这一门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并在此调查的基础上对《分析化学》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分析化学;教学现状;对策研究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表征和测量的科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方法
摘 要: 词汇教学历来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加之新教材词汇量的大量增加,学生的词汇学习难度尤其大,学生要么记不住单词,要么记住了很快又忘掉了,本文提倡创设情景、创设语境等教学方法,以轻松高效记忆学习运用英语词汇,就如同找到了把地球撬起的支点和杠杆,词汇教学的一系列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词汇教学 策略 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
“和谐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各方面追求一种平衡,是指课堂的师生关系、课堂的教学活动、课堂的评价积极、民主、可持续。和谐课堂是实施和谐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基本途径。英语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在教学中,和谐的课堂体现在师生和谐、教学和谐和教学评价和谐上。这样的课堂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便于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得到生动活泼、较为全面的发展。初一英语作为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起始年级,创造好和谐的课堂教学
摘 要: 课堂教师语言的精确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也影响着学生的语言发展。课堂教师语言明白易懂,激励性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孩子的自信,课堂教学语言的趣味性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语言的启发性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思维。  关键词: 教师课堂语言 语言艺术 小学生    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诗,那么教学语言无疑是流动着的韵律;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乐,
陈伟国老师曾说:“历史,是一门智慧之学,悟性之学,启迪之学。今天我们咀嚼历史,并非为了发思古之幽情,流连既往的斑斑陈迹,而是为了解读我们身上所携带的历史基因,从而获得继续前行所需要的智慧力量。”可见历史结论(或历史认识)得出在历史课教与学过程中是多么的重要,无疑是灵魂,是关键。  然而在历史课教与学过程中,教师常常感到得出历史结论这一块很难讲透,往往直接“兜售”给学生。而学生则感觉很难理解,一般是
多年以来,很多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困惑,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对听说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进入大学后,不能适应大学的英语学习,不能用英语进行交际。毕业后,他们所学的英语不能适应工作和进一步深造的基本需要。不能用英语进行交际为社会服务,这是值得令人深思的问题,也是英语教学工作面临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谈谈以下两个方面的看法。  一、听说能力的培养是交际法的关键  初中英语教学目的是:“通过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