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马,那方热土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wangto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片马位于怒江纵谷地带边缘、高黎贡山西麓,属泸水县。这里紧靠中缅边界线,为滇、川、藏进入缅甸、印度的咽喉与捷径,西去缅北重镇密支那仅约220公里,因此地理位置十分显要,现在是云南省新兴的对外商业贸易口岸。
  前年的一个清晨,我们一行三人自怒江州首府六库乘车西行,向片马进发。不多会儿,汽车便循着蜿蜒的公路攀上了云遮雾罩的高黎贡山,穿越了林木葱郁的姚家坪国家森林公园。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东西宽9公里,南北长135公里,总面积为1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5%。但一路走去,仍不时可见一台台满载原木的卡车喘着粗气迎面爬上坡来,据说是采自缅甸运往内地的。“片马”一词在景颇语里,原意为“堆积木材的地方”,眼下国内的木材不能随意采伐,这里却成了由境外输入木材的一大集散地。2个多小时后,待车到片马一看,果真名不虚传。举目望去,不是一处处散溢着潮湿的木头、泥土混杂味的原木楞场,就是压得歪歪扭扭、喧腾嘈杂的运木车辆,一如当年我在东北林区时所见。不大的镇街上,除了几幢像样一点的机关、宾馆楼房外,大都是木板搭建的临时简屋,来自各地的木材商人、打工者云集,熙来攘往,活脱脱一派好莱坞西部片中的淘金场景。看得出,现今的片马,正因火暴的木材边贸而繁盛不已。
  在片马,我们首先参观了抗英斗争纪念馆。该馆建成于1988年,坐落在当年“片马事件”发生地所在的高坡上,拾级而上,可俯览全镇。通过纪念馆的陈列展品,人们可以了解“片马事件”的来龙去脉。
  1886年,英国殖民者侵占缅甸后,力图顺势北上,以打通滇、川、藏及中国内地的走廊,故觊觎片马已久。光绪年间勘划滇缅界务时,英人趁清廷腐败和官员对片马地形、历史的无知,竭力用欺诈手段在所订条约中制造混乱,又以武力胁迫清政府允诺以高黎贡山分水岭为基准划定边界线,且不断滋事寻衅,伺机染指。1900年,英印兵从缅境入侵,进占片马地区的茨竹、派赖等寨。当地景颇、傈僳、汉、白等族民众,由土把总左孝臣率领,于片马甘稗地隘口奋起抗击,挫敌锋锐。在激战中,左孝臣等为捍卫疆土,壮烈殉难。1910年12月26日,英军2000余人再度进犯,次年1月4日占据片马。英勇的中国各族边民不畏强暴,又一次进行了猛烈的武装抵抗,使外国入侵者付出了很大伤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片马事件”。事发之后,全国舆论哗然,中国政府向英国当局提出严重抗议,六库土司亦传令泸水各土司,火速组织民团,驰援片马抗英。怒江地区各族人民纷纷以大刀弩箭为武器,频频痛击来犯之敌。1911年4月,英人照会中国政府,被迫承认片马及邻近的古浪、岗房为中国领土,但仍恃强霸占,拒不退兵。民国时期,中国方面仍屡加交涉,国人继续声讨,迄未如愿,片马问题遂成一大外交悬案。直至缅甸独立以后,中缅于1960年正式签订边界条约,在就双方的边界走向作出总体安排的基础上,片马及附近的古浪、岗房一带共计153平方公里的土地,由缅方归还我国。1961年6月4日,云南泸水县长以中国地方政府首长的身份正式完成接收手续,至此,片马问题才画一圆满句号。
  从地图上看,片马等地不过是滇西中缅边界线上一块向西外凸的部分,似乎并不起眼。若不是涉身其地、作一番实际踏勘,恐怕难以充分领略真实的山川大势。原来,中缅边界北段的走向一直是以高黎贡山分水岭为界的,西麓属缅方,东麓属中方,而片马则恰恰位于西坡一侧,足见其特殊的意义。
  晚年立下宏愿想要走遍全国的胡耀邦同志,1985年以七旬高龄之身,风尘仆仆地视察滇西时曾来过片马,平常从不张扬随意留痕的他,大概为片马特殊的历史境遇所触动,难得应邀挥毫题词。此次,我们有幸在纪念馆藏品中看到了他当时的墨迹原件。馆内可以看到不少当年中国边民抗英战斗使用的刀、矛、弓、箭一类简陋武器的复制件,还有外交函电档案及中缅边界条约有关条款的影印件、参与片马问题交涉的中国历任官员相片,等等。参观该馆的展品,无异于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馆外西北侧高耸着一座颇富特色的纪念碑,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一行遒劲有力的金字倏尔扑入眼帘,那是耀邦题写的碑名“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碑”。其碑高据说为19.1114米,寓意着英军的入侵时期1911年1月4日。碑身造型独具匠心,形似一杆飞箭,碑底由三块基座托起;碑顶的三个不同方向各镶一块古铜盾牌,饰一眼形浮雕,似喻各族人民同仇敌忾,睁目警惕,守护国门;碑下的三面石座上,分别书有汉、傈僳、景颇三种文字的碑文,记载着抗英捍土的感人事迹。
  我们在纪念馆旁的空地上,又看到一具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飞越驼峰航线坠毁的美制运输机残骸,铝制的机身、机翼依旧光亮如初,机舱内的英文铭牌亦清晰可识。这份在片马附近山间寻获的战时纪念物,无声地躺卧在绿阴丛中,让人记起的是云南历史上另一段不凡的篇章。
  下午,我们离别片马,重登东归之途。攀越高黎贡山风雪丫口的独特感受,却令我历久而弥新。车抵丫口,司机特意停车让我们稍事逗留。传闻风雪丫口是个出名的风口,果不其然,一下车就感到凉风习习,入骨三分,八月天也不免瑟瑟抖将起来。听司机说,冬季时此处常为冰雪封闭,致使经此通往片马的公路中断。风雪丫口实为高黎贡山两座山头间形成的V字形山口,地势奇高,从片马所在的海拔1897米,骤然上升至3100米;大概是因为南北纵列的高黎贡山巨大山体的阻隔作用,使凉爽的青藏高原南下气流与西来的印度洋暖湿气流在此交汇,经V形山口发生对流,形成了这里奇特的风口气候。
  驶离风雪丫口后,汽车随即沿着盘山公路匆匆而下,左盘右旋,高度剧降,人坐车内顿觉耳膜鼓胀,犹如飞机降落时的感受。回到位于怒江大峡谷中的六库,一股闷热潮湿之气扑面而来,似从深秋又复归到炎夏。有意思的是,在一个县(六库所处的泸水县境)的范围内,两地直线距离不过数十公里,竟因地势落差显著,转瞬之间经历着不同的季节,这倒印证了地理书上关于滇西峡谷区典型的气候垂直分布特点的说法。是啊,不是脚踏实地走了这一趟片马路,不是亲历其境,又何来此番特殊而难忘的体验!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寻根》杂志2003年第二期以《中原地区的台湾村》为标题,图文并茂地报道了河南邓州市台湾村。该村陈氏家族的始祖依那思罗,系台湾邹族人,于300多年前自台湾到邓州屯垦定居。据陈氏家谱记载,在依那思罗去世百余年后的清朝同治年间,曾有台湾族人前来“觅亲祭祖”。邓州陈氏家族现已发展到第13代,42户,200多口人。2002年12月,陈氏家族第13代孙、该村小学校长陈堂三从家中一个古旧木箱子里发现了珍藏多年
期刊
科举,即“分科举仕”的简称,它创设于隋朝开皇七年(587年),终结于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前后历时1300多年,是中国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渠道,也是世界上历史最长久、影响最大的选官考试制度。科举设立以后,春季开考的称为“春闱”,秋季开考的称为“秋闱”。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在不同朝代有所变化,但大抵说来,分为三级:乡试被录取者称举人、会试被录取者称贡士、殿试被录取者称进士。  广西富川瑶族自
期刊
新世纪之初,湘鄂渝黔接壤的湘西龙山县里耶一项重大考古发现轰动中国乃至世界。酉水河畔里耶发掘出一座战国古城,出土36000枚秦简及许多重要文物。国务院将里耶古城遗址增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发现是继发现兵马俑之后秦代考古的又一惊世发现,蕴含巨大的学术价值。  里耶,土家语音译地名,里,土地;耶,拖,拉,开垦耕耘,即开辟土地之意。武陵山区的里耶,处于酉水中游的一片小盆地,是土家族聚居区中心。土家
期刊
科举制度确立于古代中国的封建专制政治由中央集权走向君主集权的隋唐时代。在君主集权政治之下,君主能否有效地控制官员,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科举制度的出现,除了提高官员的职业素质之外,更重要的是满足专制君主控制官员的选拔并由此控制国家权力的要求。  科举考试养成了读书做官的风气。中国社会素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这种读书做官的思想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而被高度强化。科举考
期刊
陂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属青原区文陂乡,全村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始建于南宋初年,距今有800多年历史。古村自然条件优越,芗峰东立,象岭西护,瑶山南耸,富水北流,山抱水环,天然形胜,是一个以明清建筑为基础,融书院文化、祠堂文化、宗教文化和明清雕刻艺术为一体的古村落。据考证,陂村的开基祖为南宋初年梁仕阶,从陕西长安带领族人迁徙至此。如今该村有3000余人口,均姓梁。现存有367幢明清建筑风格民居和2
期刊
在常人看来,中国人是最崇拜祖先的民族,光宗耀祖是子孙后代义不容辞的义务。中国的家谱格外发达,目的是敬宗收族、明确传承、纯洁血缘。然而中国人又是现世主义的,家谱的另一个不被提及的目的——提高家族地位常常将前者彻底戏弄。唐末逢社会大动乱,前代的谱牒学著作几乎荡然无存,世族制度永远退出中国历史舞台。此后中国进入民间修谱时期。然而中华民族屡经灾难,史籍文献既高产也高失,大规模毁书记录就有多次。对于家族谱牒
期刊
在《魏源全集》付梓前夕,笔者一行驱车来到湖南省隆回县司马前镇的金潭乡。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三月二十四日,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家魏源就诞生在这里。我们来到魏源故居前,看着眼前这座饱经沧桑的宅院,凝想这位智者一生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思想苦旅,一种虔诚的敬仰和历史的伤感不禁油然而生。在这里,仿佛到处都可以找到魏源的影子,连门前的小溪似乎也在诉说着他一生的勤奋、劳碌、忧患、痛苦和悲欢。    山川
期刊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继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之后的又一文官选拔制度,它创始于隋,废止于清末,历经1300多年,为历代统治阶级选拔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也为世界考试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之一。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科举制度亦是如此。它虽然是为了革除历代铨选制度中的积弊而创立的,但“十年寒窗无人间,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诱惑,使科举之中的作弊方式更加形形色色,毫不逊色于“
期刊
长命锁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物,自古以来在全国各地甚为流行。各地佩戴长命锁的习俗大同小异,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社会、民族心理。笔者拟就长命锁的起源、民俗内涵以及长命锁的制作工艺等作一简单介绍,抛砖引玉,以就方家指正。  在论述长命锁之前,笔者首先粗略地谈谈中国传统锁具的发展概况,权作铺垫。    锁的起源与发展       (1)锁的最初形态  锁,古时原指以铁环相勾连而成的链子,大概出现于战国时期
期刊
本文试图通过对盘古山盘古神格建构过程的追溯,对不同历史时期民众、地方文人与政府三种社会力量对民间信仰的不同态度及其互动进行分析,进而审视大传统、国家权力与民间信仰之间的复杂关系。    从“磐石”到“盘古”    一般认为,最早记录了盘古神话的是三国时期徐整的《三五历记》和《五运历年记》。其后的历代文人学者对盘古的记述都是基于徐整关于盘古“混沌开辟”和“垂死化生”的说法,盘古从此成为中国古史神话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