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殷明德 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2年荣获“德技双馨 金陵大医——南京医学终身荣誉奖”。历任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学会委员、江苏省耳鼻喉学会主任委员、江苏省红十字会专家委员、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终身教授等职。
从事医疗、教学、科研50余年,擅长耳鼻咽喉科变态反应学和免疫学研究,包括耳鼻咽喉科疑难病的诊治,特别是过敏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病的影响、鼻窦炎及鼻息肉的诊治、扁桃体切除术适应证的抉择等。于1980年创立了江苏省第一个鼻变态反应门诊和实验室。
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的殷教授,从事医学工作已有50多个年头。作为本刊创刊时的第一批编委,多年来,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积极为本刊患者解疑答惑,并将其临床经验转化成文字,让大众在防治中少走弯路。
2012年,年逾八旬的殷明德等36名老专家获得“德技双馨 金陵大医——南京医学终身荣誉奖”,表彰其五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不断攻坚克难为患者祛除病痛。对此,殷明德说:“工作这些年,我只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但患者和组织却给我了很多荣誉,这都是大家对我的鼓励。如果给我这么多年的成绩做个总结,那是因为我站在像恩师张庆松教授一样的医学前辈肩膀上,他们让我学到了许多!”
家学渊源,名师高徒
殷明德的父亲殷济众是一名中医针灸科医生,从小就受到熏陶,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46年,殷明德考入当时的镇江国立江苏医学院,1951年毕业后在无锡普仁医院外科工作。
那时,恰逢全国刚解放,百废待兴,为解决医学院师资缺乏的燃眉之急,卫生部组织了一个高级师资培训班,殷明德选择了耳鼻咽喉科,来到当时的北大医院(现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习。
当时的科主任由协和医院张庆松教授兼任,他是我国著名的耳鼻咽喉科专家,是上世纪30年代我国第一个开展临床变态反应学(过敏反应学)工作的学者。这段学习经历让殷明德受益匪浅。
1953年,高级师资班结业,殷明德最初被分到山西大学医学院,后又调回母校江苏医学院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一直至今。
谈到张庆松教授,殷明德至今心怀感激,“是张庆松教授为我指明了方向,他是我成长道路上的恩师。”
“当年,离开北大医院后,张庆松教授一直和我保持密切联系,并给予我极大的关心和鼓励。他不仅将发表的论文复印寄给我,还提供相关的参考文献,特别是变态反应方面的资料给我学习。张教授一直告诫我,‘不要只想做一名普通的医生,而要有所专攻。’在他的指导下,我把鼻科学和过敏反应学作为专攻方向。1955年,我开始着手翻译苏联的耳鼻咽喉科高级参考书,该书共有约26万字,历时2年,翻译文稿我分批寄给张庆松教授审阅。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不仅耐心审校批注,还为我联系出版事宜。该书中文译本于1958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这段经历让我备受鼓励,我终身难忘!”
殷明德说,“张教授对医生很关爱,对患者也很负责,他常利用休息时间接听患者的咨询电话。他的言行影响着我,督促我,让我知道患者把生命托付给我们医生,就是再忙再累,我们也要对患者负责,要为他们提供耐心优质的服务。”
选择“耳鼻喉”,从医五十年
殷教授谈到,当初把鼻科学和过敏反应学作为专攻方向,除了恩师的指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于耳鼻咽喉科知识的分析了解。
鼻腔是呼吸道的入口,也是呼吸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上下呼吸道是统一的整体,如过敏性鼻炎可诱发哮喘,即鼻炎-哮喘联病。而过敏反应及其症状,无论是作为初发病因还是附加病因,都是耳鼻咽喉科领域的常见问题。耳鼻咽喉科医生在诊治时,必须注意有无过敏反应存在的可能性。那时国外已有学者指出,当代耳鼻咽喉科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过敏反应、感染和免疫。
多年来,殷教授一直在研究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关系。哮喘是过敏性鼻炎最重要、最常见的伴发病。研究显示,过敏性鼻炎多在哮喘之前或与哮喘同时发病,这说明哮喘是过敏性鼻炎的延伸,或过敏性鼻炎可向哮喘“推进”。如果对过敏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治疗常常顾此失彼,贻误病情。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占总人群的10%~30%,可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如诊治不当可发展为哮喘。患者通常由吸入性的致敏物致病,比如灰尘、螨、花粉、霉菌、动物皮屑、禽鸟羽毛等。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又称花粉症,发病急、症状重,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内奇痒难忍,患者不断揉鼻,常有眼痒、流泪,咽部和耳底发痒,狂打喷嚏,还可伴有荨麻疹和哮喘,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交活动。
过敏性鼻炎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过敏原皮肤试验可明确诊断,但初次发病容易被误诊为感冒。两者区别在于感冒时间较短,7~10天就可好转,一般有低烧,浑身乏力。而过敏性鼻炎是反复发作,时间长,发作过后就完全正常,反复打喷嚏、流鼻涕、搓鼻子和揉眼睛是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
秋季将至,需防过敏
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哮喘的发病率为20%~40%,大大高于正常人群的2%~5%,因此,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生哮喘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8~20倍。有相当多的哮喘患者在哮喘发作前有过敏性鼻炎症状,如能及时对过敏性鼻炎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避免哮喘发作。
殷教授提醒,即将到来的秋季是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多发季节,要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首要一点就要防过敏原,即远离容易引起过敏的东西。
以下措施可以有效防止过敏原侵袭——
◎床垫、枕芯用不透气外套密封,床单、被套、枕套每1~2周用60℃以上热水烫洗。
◎不使用羽绒和蚕丝制作的衣被,不要使用毛毯。
◎室内不铺设地毯。
◎毛绒玩具容易成为螨虫孳生地,不要在床上摆放。
◎不在家中养狗、猫、家禽、鸟类等宠物。
◎定期用杀虫剂杀死蟑螂。
◎室外过敏原以花粉多见,应尽量避免各种花粉吸入;室内不种植花草;在干热或刮风的花粉散播高峰期关好门窗,减少外出或外出时戴上口罩。
◎室内不堆放容易产生霉变的木材或其他废物;腐败的植物中存在较多真菌孢子,故除草时需戴上口罩;保持室内通风和干燥,如有可能,使用除湿器,使室内湿度保持在50%以下,但不要过度干燥。
最后,殷明德教授特别提醒,鼻炎和哮喘反复发作还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心情、免疫力低下,在远离过敏原的同时,也要做好保健措施,如保持身心愉快、加强锻炼、冷水洗脸热水(42~45℃)泡脚等。
从事医疗、教学、科研50余年,擅长耳鼻咽喉科变态反应学和免疫学研究,包括耳鼻咽喉科疑难病的诊治,特别是过敏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病的影响、鼻窦炎及鼻息肉的诊治、扁桃体切除术适应证的抉择等。于1980年创立了江苏省第一个鼻变态反应门诊和实验室。
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的殷教授,从事医学工作已有50多个年头。作为本刊创刊时的第一批编委,多年来,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积极为本刊患者解疑答惑,并将其临床经验转化成文字,让大众在防治中少走弯路。
2012年,年逾八旬的殷明德等36名老专家获得“德技双馨 金陵大医——南京医学终身荣誉奖”,表彰其五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不断攻坚克难为患者祛除病痛。对此,殷明德说:“工作这些年,我只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但患者和组织却给我了很多荣誉,这都是大家对我的鼓励。如果给我这么多年的成绩做个总结,那是因为我站在像恩师张庆松教授一样的医学前辈肩膀上,他们让我学到了许多!”
家学渊源,名师高徒
殷明德的父亲殷济众是一名中医针灸科医生,从小就受到熏陶,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46年,殷明德考入当时的镇江国立江苏医学院,1951年毕业后在无锡普仁医院外科工作。
那时,恰逢全国刚解放,百废待兴,为解决医学院师资缺乏的燃眉之急,卫生部组织了一个高级师资培训班,殷明德选择了耳鼻咽喉科,来到当时的北大医院(现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习。
当时的科主任由协和医院张庆松教授兼任,他是我国著名的耳鼻咽喉科专家,是上世纪30年代我国第一个开展临床变态反应学(过敏反应学)工作的学者。这段学习经历让殷明德受益匪浅。
1953年,高级师资班结业,殷明德最初被分到山西大学医学院,后又调回母校江苏医学院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一直至今。
谈到张庆松教授,殷明德至今心怀感激,“是张庆松教授为我指明了方向,他是我成长道路上的恩师。”
“当年,离开北大医院后,张庆松教授一直和我保持密切联系,并给予我极大的关心和鼓励。他不仅将发表的论文复印寄给我,还提供相关的参考文献,特别是变态反应方面的资料给我学习。张教授一直告诫我,‘不要只想做一名普通的医生,而要有所专攻。’在他的指导下,我把鼻科学和过敏反应学作为专攻方向。1955年,我开始着手翻译苏联的耳鼻咽喉科高级参考书,该书共有约26万字,历时2年,翻译文稿我分批寄给张庆松教授审阅。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不仅耐心审校批注,还为我联系出版事宜。该书中文译本于1958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这段经历让我备受鼓励,我终身难忘!”
殷明德说,“张教授对医生很关爱,对患者也很负责,他常利用休息时间接听患者的咨询电话。他的言行影响着我,督促我,让我知道患者把生命托付给我们医生,就是再忙再累,我们也要对患者负责,要为他们提供耐心优质的服务。”
选择“耳鼻喉”,从医五十年
殷教授谈到,当初把鼻科学和过敏反应学作为专攻方向,除了恩师的指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于耳鼻咽喉科知识的分析了解。
鼻腔是呼吸道的入口,也是呼吸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上下呼吸道是统一的整体,如过敏性鼻炎可诱发哮喘,即鼻炎-哮喘联病。而过敏反应及其症状,无论是作为初发病因还是附加病因,都是耳鼻咽喉科领域的常见问题。耳鼻咽喉科医生在诊治时,必须注意有无过敏反应存在的可能性。那时国外已有学者指出,当代耳鼻咽喉科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过敏反应、感染和免疫。
多年来,殷教授一直在研究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关系。哮喘是过敏性鼻炎最重要、最常见的伴发病。研究显示,过敏性鼻炎多在哮喘之前或与哮喘同时发病,这说明哮喘是过敏性鼻炎的延伸,或过敏性鼻炎可向哮喘“推进”。如果对过敏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治疗常常顾此失彼,贻误病情。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占总人群的10%~30%,可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如诊治不当可发展为哮喘。患者通常由吸入性的致敏物致病,比如灰尘、螨、花粉、霉菌、动物皮屑、禽鸟羽毛等。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又称花粉症,发病急、症状重,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内奇痒难忍,患者不断揉鼻,常有眼痒、流泪,咽部和耳底发痒,狂打喷嚏,还可伴有荨麻疹和哮喘,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交活动。
过敏性鼻炎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过敏原皮肤试验可明确诊断,但初次发病容易被误诊为感冒。两者区别在于感冒时间较短,7~10天就可好转,一般有低烧,浑身乏力。而过敏性鼻炎是反复发作,时间长,发作过后就完全正常,反复打喷嚏、流鼻涕、搓鼻子和揉眼睛是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
秋季将至,需防过敏
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哮喘的发病率为20%~40%,大大高于正常人群的2%~5%,因此,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生哮喘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8~20倍。有相当多的哮喘患者在哮喘发作前有过敏性鼻炎症状,如能及时对过敏性鼻炎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避免哮喘发作。
殷教授提醒,即将到来的秋季是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多发季节,要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首要一点就要防过敏原,即远离容易引起过敏的东西。
以下措施可以有效防止过敏原侵袭——
◎床垫、枕芯用不透气外套密封,床单、被套、枕套每1~2周用60℃以上热水烫洗。
◎不使用羽绒和蚕丝制作的衣被,不要使用毛毯。
◎室内不铺设地毯。
◎毛绒玩具容易成为螨虫孳生地,不要在床上摆放。
◎不在家中养狗、猫、家禽、鸟类等宠物。
◎定期用杀虫剂杀死蟑螂。
◎室外过敏原以花粉多见,应尽量避免各种花粉吸入;室内不种植花草;在干热或刮风的花粉散播高峰期关好门窗,减少外出或外出时戴上口罩。
◎室内不堆放容易产生霉变的木材或其他废物;腐败的植物中存在较多真菌孢子,故除草时需戴上口罩;保持室内通风和干燥,如有可能,使用除湿器,使室内湿度保持在50%以下,但不要过度干燥。
最后,殷明德教授特别提醒,鼻炎和哮喘反复发作还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心情、免疫力低下,在远离过敏原的同时,也要做好保健措施,如保持身心愉快、加强锻炼、冷水洗脸热水(42~45℃)泡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