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互动 促进成长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h83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新学期伊始,我安排了话多好动的男生小哲和沉默寡言的女生小月同桌,希望他们能性格互补,共同进步。可从第二个月开始他们就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执不断。我一直调解、劝说,要求他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虽然其间他们也有几次握手言和,但是时间证明那都只是昙花一现。当他们的争执成为“连续剧”后,我的感觉常常是这事也能吵得起来?为什么要吵这么久?
  事件
  这天,班长来报告说小月被小哲“打”哭了。我去看时小月说胳膊疼得动不了,而小哲压根儿就不在场。我一边陪着小月去医务室,一边让学生去找小哲。所幸小月只是左手有些轻微的扭伤,但小哲根本不承认动手打人。为了避免两人再度无休止地相互指责,我要求他们分别写情况说明,并强调一切以他们写下的细节为准,写完就不能做任何补充了。同时我也询问了他们座位前后的同学,简单了解了一下情况。
  小月写道:“语文课小哲一直在自言自语,我说了他几次他都不改,还说我管不着,一下课他就急着出去和小杨玩,直到候课铃结束了才回来。我坐在外面,每节课都要站起来让他进来我都没说什么。然后他数学课一结束就要往外冲,我当时正在跟小婷要笔记来抄,不知道他要出去,还没来得及让他呢,他就狠狠地撞了我,我的左手就撞到桌子上扭到了,他看都没有看我,就和小杨去玩了。一定是他嫌我每次都说他,故意撞我的。”
  小哲写道:“数学课结束,我想和小杨一起下课,小月堵着座位不让我出去。我说了几次‘让下’,她都不动。小杨在旁边等我,我就从她椅子后面挤出去了。我没打她,我不知道她怎么受伤的。她平时本子掉地了也说是我弄的,尺子不见了也说是我拿的,她就喜欢诬陷我。她是女生,所以每次都是我吃亏。”


  原来是数学课后,小月没有及时让小哲,无法离座的小哲就从小月的椅背后面挤了出来,应该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撞伤了小月。因为是一瞬间的事,小哲没有意识到伤了人,而小月则认定小哲是故意的。看来写情况说明是个很明智的办法,既能了解真相,又避免了双方在争执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用红笔划出了两人描述不一致的细节,指出事情的关键是对方的行为是否故意。我请来当时的“目击证人”小婷和小杨。
  小婷说:“那时候,小月正在和我要笔记抄,小哲站着说‘快、快、快’,用手拍小月的椅背,小月可能本来就有点讨厌他,就没有很快让他。小哲挤出去了,蛮用力地,就撞到了小月,扭到了手。”
  小杨说:“小哲要出来,小月好像正好在和小婷要笔记,没理他,小哲就从后面挤出来了,真没有打她。他们老是吵架,所以小月就说小哲打她了。”小婷和小杨离开后,我对小月、小哲说:“你们看,其实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如果小哲能够态度好一点,请小月让一下,或者小月能够谦让一点,及时给小哲让个路,就不会有受伤的事情了。老师相信小哲不是故意的,不能定性为打人。但是不管如何,小月因为小哲受伤了,小哲应该要道个歉吧!”虽然有些不情愿,小哲还是道了歉。意外的是小月却要求调换座位,小哲也表示赞同,两人在彼此不屑中达成了难得的一致。
  理智告诉我绝不能给他们调座位,一来孩子要学会和不同的人相处,即使不能成为好朋友,也不至于到做同桌都无法忍受的地步。再者,同学都知道他们经常吵架,此时调座位,会给其他孩子一个印象,不愿意同桌的可以选择吵架或打架的方式让老师调座位。我对他们说:“其实老师一直觉得你们的纠纷都是很小的问题,但不知道你们的相处有这么多问题,这样吧,你们今天回去小结一下对方的缺点,明天给我,如果确实是无法相处,我再考虑调座位,好吗?”两人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立马答应,还互相给了对方一个“走着瞧”的眼神。
  第二天一早,我就收到了两人给对方整理的“缺点大全”,各自都写了10条之多。
  小哲眼中的小月:“每次同座讨论问题时都不搭理我。喜欢斤斤计较。有时候会一个人在那里笑。有什么没听到的作业就喜欢看我的作业。有事情问她她就故意不理人。很难相处……”
  小月眼中的小哲:“一天到晚自言自语,上课好多话,什么都喜欢问,影响我学习。平时动作幅度太大,经常撞到我还不道歉。很幼稚,经常抖腿……”我看得又好气又好笑,安排座位时我的用心良苦反让两个本来没交集的孩子变成了冤家。不过这样的“缺点大全”正是我所要的。
  午休的时候,我对全班说:“最近大家都发现了小月和小哲这组同桌相处得不是很好,老师请他们分析了一下对方的问题,我们一起听听看他们对对方的描述是不是客观的。”我分别列举了他们写的几条比较夸张的缺点,然后请了几个男生和几个女生说说和小哲、小月相处的感觉。虽然大家说的不是完全一样,但是结论都是“没有那么夸张”!小月和小哲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今天早上收到这两份‘缺点大全’的时候,我寻思小月和小哲哪有那么不好啊?好在大家的回答让我安心了。”我这么一说,大家都笑了。“不过呢,老师也不能否认小月、小哲对彼此的看法,我相信一定是基于某些原因才有这么多的误解。现在他们提出了换座位的要求让老师很为难。成长的过程就是要学习和不同的人相处,不能一句没法相处就要换座位了。老班真的很希望他们不再吵架了,但是总觉得换了吧就是承认他们确实有这么多缺点,怕他们伤心啊。而且如果真的有这么多缺点,换了和谁坐在一起也不合适啊。所以我就想问问有没有同学可以‘认领’他们呢?”孩子们很快就明白了我的真实意图,七嘴八舌地配合我。这个说:“不能换啊,没有那么多缺点啊。”那个说:“两个都这么多缺点当然坐在一起啦!”还有人模仿我说:“要学会和不同的人相处啦!”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除了小月、小哲,大家一致通过不给他们换座位。
  事后,我又把小月、小哲单独叫到办公室,没换成座位的两人都很沮丧,但又不好说什么。“不要不开心啊,同学们的意见你们都听到了,你们并不是对方所描述的那么坏,和其他同学相处都没有问题呢。你们老是吵架,我必须教会你们怎么和自己不太喜欢的人相处啊!”“那我们要一直做同桌了吗?”小月问道。“如果你们在这一学期能够学会和平相处,那下学期我才会考虑让你们再和别的同学同桌啊。”“不吵架了,就能换座位?”小哲仿佛看到了希望,“那行,我大度点,让让她。”“要能换,我也能忍你!”小月也不甘示弱。“那我们今天就约好,如果在学期结束前,你们都没有再吵架,并且能够写下对方的优点,我就给你们换同桌。”“还要写优点?”两个孩子异口同声,然后无奈地看了对方一眼,和昨天一起要求调座位一样有“默契”。“那必须的,而且,我会保留你们写的对方的‘缺点大全’,昨天你们写了几条对方的缺点,学期结束前就要写几点对方的优点哦!”我扬起手中的缺点大全:“从今天起就开始去观察对方的优点吧,估计你们要观察很久了!”   随后整个学期,我都有留意小月和小哲的相处。有时看到他们课堂讨论顺利时就会大力表扬他们合作得不错,有时看到小月帮小哲拿本子时就会特意告诉小哲……慢慢地,他们也彼此习惯了对方的小“毛病”,抱怨还是会有,但是不再像过去那样针锋相对了。学期末我在收到他们所写的“优点大全”后,也兑现了我的承诺,并且在全班面前表扬了他们,说明他们已经掌握了包容他人的技能。尽管他们调座位时仍是欢天喜地,毫无留恋,但是在我看来,他们已经学会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下一任同桌他们会懂得相互包容和发现对方的优点。
  故事背后
  皮亚杰将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成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思维特征之一便是自我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而在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就会逐渐出现去自我中心的思维特征。也就是说儿童逐渐学会从别人的观点看问题,意识到别人持有与他不同的观念和解答。他们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修正自己的看法。这是儿童与别人顺利交往,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条件。虽然皮亚杰研究发现去自我中心的过程一般会在11岁前完成,但也曾指出,去自我中心是个漫长的过程,现实中有超前或滞后的现象。
  确实,初中的孩子尽管已经超过11岁,但还有很多孩子没有完全掌握或者自觉地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我们有必要通过具体事情的引导,有效推动孩子的去自我中心过程。
  在最初处理小月、小哲的纠纷时,我用道理去教育他们,孩子虽然能够握手言和,但实际上口服心不服,他们都觉得只是屈服于老师说的“道理”,自己做出退让,所以才会一直心存芥蒂。当尝试了让他们写情况说明时,我才意识到其实道理他们都懂,关键是两个孩子对同一时间发生的同一件事情的认知是不同的。这种偏差是立足于他们之前对对方的印象和对这一事件的推测。小月认为小哲一定是因为之前的种种不满,才做出故意推她的举动,因为是“狠狠推”的,所以可以定义为“打人”。而小哲则联想到之前小月的种种“诬陷”,认为小月就是喜欢嫁祸给他。这其实都是自我中心主义的表现。
  每种新的认知功能最初都是以某种形式的自我中心主义为特征的,形式运算和青春期的情况也是如此。
  皮亚杰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青少年为他们所获得的逻辑思维能力所支配。在青春期的思维中,是否合乎逻辑已经成为青少年下判断的标准。这就是说,在他们看来,合乎逻辑的总是正确的,不合逻辑的总是错误的。
  所以,当我指出他们情况说明中的不同点,并请小婷和小杨佐证后,他们也能意识到自己可能对事情的真相没有准确的判断。同样,当他们所写的对方的“缺点大全”被老师和其他同学否认时,他们也会开始怀疑自己对对方的看法是否准确。
  同时,皮亚杰理论告诉我们,在青春期的儿童去自我中心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力的不是来自于成人权威——老师,而是来自于和他们拥有一样认知能力并应逐步学会从他人视角看问题的同辈群体。所以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从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就要巧用同辈群体的互动,使其从中反思自己的问题,这样比直接和他讲道理更易为他所接受。最后在他们开始尝试接受对方意见,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的时候,及时给予正强化,促进他们保持去自我中心的尝试,这也是必不可少的。
  正如皮亚杰所指,即使是成人,也未必能够保证对所有的事情都做到去自我中心,这个过程应该持续一生。但作为教师,我相信初中阶段是孩子学会逐步做到去自我中心的最好的阶段,只要我们能尽最大的努力去引导,就可能更好地促进孩子早日实现去自我中心,从而更好地成长。
  (江苏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 沈智俊)
其他文献
我的育人热情来自我对教师职业价值的深刻的体认。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辽宁的一个兵工厂子弟中学当教师,当时“文革”开始才一年多,“复课闹革命”是学校的主要任务,实际上“复课”没有多大起色,“闹革命”却闹得可以,校园内毫无文化氛围可言,“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打架、斗殴、攻击老师的事时时在发生。在这样境况下,我在自己任教并当班主任的班级里,尽力营造出一个小型的“文明社会”,教给学生有限的知识,和简
期刊
只有善于分析自己的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分析各种教育现象,正是向教育的智慧攀登的第一个阶梯。  研究工作对教师来说,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和高不可攀的东西。不要一提研究就感到害怕。就其本来的基础来说,教师的劳动就是一种真正的创造性劳动,它是很接近于科学研究的。这种接近和类似之处,首先在于它们都需要分析事实和有预见性。一个教师只要善于深入思考事实的本质,思考事实之间的因
期刊
如果没有亲自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只是通过文献查阅、并不深入的访谈以及按照常理推想,一般会得出以下结论:  通过档案,看到了学生成长的足迹,它是一份“病历卡”,记录了学生的“健康状况”;根据档案,“对症下药”,能够帮助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档案,是教师走近学生心灵的一个道口……总之,成长档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以上“美好”的结论无意识地假设了几个前提:老师们有充分的时间给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在3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把整个心灵献给了孩子们,但在后进生的教育上,他强调的不仅仅是爱,还有经过科学思考和实践探索得出的智慧和耐心。  一、重视家校合作  “为了查明学生智力不正常的原因,我调查了两千多个家庭,了解儿童的遗传、日常生活、营养和精神生活的情况。我终于看到:这些智力不正常的原因,在每一个个别情况下来说,好像是一层一层地累积起来的:最初是一个原因在起作用,后来又加上第二个原因
期刊
1.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1979年)  (叶圣陶:《如果我当教师》杨斌选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年5月第一版 110页)  2.……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的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1945年)  (同上书61页)  3.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197
期刊
3月31日,王信:做值日发现垃圾桶“失联”!众怒,徐亚楠说:垃圾桶旁边常有“欠准头”的纸团,她扔了。霸气的劳动委员!  我点赞:有思想,且思且看且行。  4月1日,王星懿:赞美,教室出现了三个垃圾桶,每个垃圾桶上方还有字:可回收垃圾;恶心垃圾(如牛奶袋,鼻涕纸);不利成长垃圾(如,饮料,油炸食品袋)。不好意思吃垃圾食品了。  我点赞:有办法!垃圾桶螺旋式哲学回归。  2日,顾苏宁(宣传委员)记录:
期刊
让·皮亚杰是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西方把他视为与苏格拉底、弗洛伊德、爱因斯坦齐名的思想文化巨人。重新了解皮亚杰的思想尤其是他对儿童心理和认知的研究,让我收获颇丰。  超越文化基因,审视教育思路  “皮亚杰认为:‘学习从属于发展’,‘教育从属于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儿童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步调’。”  “他(指皮亚杰)提出的这几个阶段使人们加深了对儿童的了解,成了人们把握儿童认知发展的路标。
期刊
2012年我在全区推动了教师系统地阅读《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期间,有着太多的触动、感悟与思考。  阅读教育名著最初并非本意,只是因为专业和老师的要求,大学时的所谓阅读,更多地停留在浏览的层面上,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对我未来有什么特别的影响。工作后的经历让我逐步感受到教育名著,特别是皮亚杰专著的重要作用。  为什么要读皮亚杰?  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理论与实践都表明,阅读与思考是教师成长的重
期刊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大脑健康发育的必要条件,不仅帮助儿童消除身体和大脑的疲劳,还能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效率。但由于作业多,学习任务重,孩子睡眠普遍不足。其中不乏由于认知偏差和强迫思维而引发睡眠障碍的情况发生,本文就是笔者利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对一个五年级男生进行睡眠障碍心理辅导的案例简介及分析。  个案基本情况  五年级男生王超(化名),在校寄宿,体形稍胖,在父母陪伴下来到我的办公室。他因为自己的睡眠问题
期刊
孔子师法之一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育  但凡提到孔子的教育方法,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启发式”教育,这源于孔子在《论语》中那句著名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示之,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那么,孔子的这句话究竟有何含义?孔子是如何启发学生的?它对于今天的教育和班主任工作又有何借鉴意义呢?  “愤”,在古代通“贲”,有“怒气充实”之意,在这里指的是内心情绪的饱满、激昂状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