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临床上胃癌早期诊断工作可分为两个环节:筛查诊断和胃癌量与质的诊断,在诊断过程中放射学辅助诊断方法中比较常用的有MR、CT以及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从这几个诊断环节以及辅助检查的方法来进行分析目前早期胃癌放射临床诊断情况以及早期胃癌诊断研究进展。
关键词:放射诊断 CT MR 早期胃癌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64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068-01
胃癌疾病来自于胃黏膜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该疾病的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疾病发病率的第三位,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发病率的第一位[1]。诊断早期胃癌疾病主要包括胃癌疾病筛查以及病灶量与质的诊断,也就是癌灶组织浸润程度,病灶类型等内容的诊断。
1 早期胃癌筛查诊断
临床上检查胃癌疾病的传统手段是采用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其也是当前应用在早期诊断胃癌的一种放射学诊断手段。其中该检查方法能很好的显示胃腔黏膜面结构,其在检查过程中利用了高密度硫酸钡和低密度气体双重对比药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病灶的发现率,适合应用在早期胃癌筛查诊断。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方法在国内也得到了推广使用,但由于国内对其没有给予积极的推广发展,重视度不够,从而使早期胃癌疾病的诊断率不高。而近年来随着放射学检查手段如MR检查方法以及CT检查手段等方法的出现,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方法的使用率也在逐渐下降,放射科医师更热衷于新放射学检查手段的采用。值得注意的是,在临床诊断胃癌疾病时应了解到内镜检查手段以及传统放射学是当前诊断早期胃癌疾病的有效手段。这两种诊断早期胃癌的方法都具备各自优势、劣势以及局限性,并且疾病诊断正确率也诊断者的操作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在适当利用新型放射学检查方法的同时还应重视结合采用内镜检查方法,从而有效提高胃癌的诊断率。
国内,上消化道钡餐方法全是放射科室的医生来进行操作完成,但是由于缺少标准检查操作的培训,并且胃癌诊断相关理论得不到及时更新,使大部分拍摄所得图像质量不好,从而造成早期胃癌诊断率低下。但是,在日本设立有相应的协会组织机构负责推广规范的早期胃癌检查方法,也就是新胃X线造影方法[2]。这种检查方法也是采用了气钡双对比方法,帮助展示大面积的胃黏膜结构,帮助发现细小病灶。这种方法不需要利用充盈方法进行摄片,以往内早期胃癌病灶部位在出现弥漫情况或者是病灶部位大时才会使轮廓出现异常。日本新胃X线造影方法在技术上针对病人体位转换也明确了相应的方法、步骤,学习起来也比较方便。近年来,国内也有一部分医院引进了这个检查方法,应用在临床诊断早期胃癌疾病工作中。经过实践表明,这种检查方法能有效减少诊断盲点,提高摄片图像质量,从而有效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正确率。
2 分析早期胃癌量和质的诊断情况
2.1 应用气钡双对比检查方法。临床发现早期胃癌疾后可采用上消化道钡餐方法来对癌灶部位进行精细检查,从而取得病灶结构显示良好的图像。然后在针对早期胃癌疾病实行癌灶浸润程度、组织型以及肉眼型等方面内容的检查。国内相关学者对于早期胃癌病灶浸润程度以及病灶组织类型的诊断过程也进行适当的总结,还需实行进一步完善总结。
2.2 分析MR检查方法。医学上针对MR成像方法在胃癌疾病诊断评估上的探究相对比较少,可能与上腹部胃肠道结构活动伪影有着一定的联系。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快速扫描序列技术的产生之后,MR成像方法逐渐被广泛采用术前评估早期胃癌疾病。其具有的组织分辨率较好,MR检查技术应用在胃壁浸润程度方面的诊断研究是目前医学上的一个新研究热点。
2.3 分析CT检查方法。这种检查方法通常不应用在筛查早期胃癌疾病,一般应用在术前分期确诊工作以及术随访评估工作中。实行CT动脉期扫描,可现实三层胃壁结构:①黏膜层;②浆膜层;③肌层和黏膜下层,从而帮助良好暴露胃癌组织的浸润情况。另外,其还能帮助评估病灶临近器官、组织的状况,了解是否出现腹膜转移或淋巴转移等情况。目前,随着CT技术得到不断发展,其中如扫描层厚度变薄、多平面重建技术以及扫描速度变快等方面技术的反快发展,提高了术前胃癌分期评估的准确性[3]。另外,胃CT仿真内镜技术也得到了一定推广及发展,其不仅能达到早期胃癌分期诊断目的,还能模拟内镜环境下肉眼观察肉眼形态的目的。另一方面,2010年这一年中另外一种检查方法也被应用在了临床诊断工作中,即宝石能谱CT诊断方法,其可形成多能成像,而不同物质对于能量差异的X线产生的吸收特征也是存在差异的。因此,针对不同能量值条件下的不同物质具有的X线吸收值进行测量,有希望能帮助对不同性质组织类型进行区分。现今,也有一些学者对慢性溃疡、早期胃癌以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等实行宝石能谱CT诊断逐步探究,其表明采用门静脉期能谱以及宝石能谱CT动脉期技术来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定量手段达到鉴别目的,但该研究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 刘燕,陈克敏.早期胃癌放射诊断现状及进展[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2,17(1):37-38
[2] 李爱琳,王振宁.胃癌放射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8):723
[3] 李军民.CT在诊断胃癌侵犯胃裸区中的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2011,17(29):30-31
关键词:放射诊断 CT MR 早期胃癌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64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068-01
胃癌疾病来自于胃黏膜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该疾病的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疾病发病率的第三位,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发病率的第一位[1]。诊断早期胃癌疾病主要包括胃癌疾病筛查以及病灶量与质的诊断,也就是癌灶组织浸润程度,病灶类型等内容的诊断。
1 早期胃癌筛查诊断
临床上检查胃癌疾病的传统手段是采用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其也是当前应用在早期诊断胃癌的一种放射学诊断手段。其中该检查方法能很好的显示胃腔黏膜面结构,其在检查过程中利用了高密度硫酸钡和低密度气体双重对比药剂,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病灶的发现率,适合应用在早期胃癌筛查诊断。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方法在国内也得到了推广使用,但由于国内对其没有给予积极的推广发展,重视度不够,从而使早期胃癌疾病的诊断率不高。而近年来随着放射学检查手段如MR检查方法以及CT检查手段等方法的出现,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方法的使用率也在逐渐下降,放射科医师更热衷于新放射学检查手段的采用。值得注意的是,在临床诊断胃癌疾病时应了解到内镜检查手段以及传统放射学是当前诊断早期胃癌疾病的有效手段。这两种诊断早期胃癌的方法都具备各自优势、劣势以及局限性,并且疾病诊断正确率也诊断者的操作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在适当利用新型放射学检查方法的同时还应重视结合采用内镜检查方法,从而有效提高胃癌的诊断率。
国内,上消化道钡餐方法全是放射科室的医生来进行操作完成,但是由于缺少标准检查操作的培训,并且胃癌诊断相关理论得不到及时更新,使大部分拍摄所得图像质量不好,从而造成早期胃癌诊断率低下。但是,在日本设立有相应的协会组织机构负责推广规范的早期胃癌检查方法,也就是新胃X线造影方法[2]。这种检查方法也是采用了气钡双对比方法,帮助展示大面积的胃黏膜结构,帮助发现细小病灶。这种方法不需要利用充盈方法进行摄片,以往内早期胃癌病灶部位在出现弥漫情况或者是病灶部位大时才会使轮廓出现异常。日本新胃X线造影方法在技术上针对病人体位转换也明确了相应的方法、步骤,学习起来也比较方便。近年来,国内也有一部分医院引进了这个检查方法,应用在临床诊断早期胃癌疾病工作中。经过实践表明,这种检查方法能有效减少诊断盲点,提高摄片图像质量,从而有效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正确率。
2 分析早期胃癌量和质的诊断情况
2.1 应用气钡双对比检查方法。临床发现早期胃癌疾后可采用上消化道钡餐方法来对癌灶部位进行精细检查,从而取得病灶结构显示良好的图像。然后在针对早期胃癌疾病实行癌灶浸润程度、组织型以及肉眼型等方面内容的检查。国内相关学者对于早期胃癌病灶浸润程度以及病灶组织类型的诊断过程也进行适当的总结,还需实行进一步完善总结。
2.2 分析MR检查方法。医学上针对MR成像方法在胃癌疾病诊断评估上的探究相对比较少,可能与上腹部胃肠道结构活动伪影有着一定的联系。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快速扫描序列技术的产生之后,MR成像方法逐渐被广泛采用术前评估早期胃癌疾病。其具有的组织分辨率较好,MR检查技术应用在胃壁浸润程度方面的诊断研究是目前医学上的一个新研究热点。
2.3 分析CT检查方法。这种检查方法通常不应用在筛查早期胃癌疾病,一般应用在术前分期确诊工作以及术随访评估工作中。实行CT动脉期扫描,可现实三层胃壁结构:①黏膜层;②浆膜层;③肌层和黏膜下层,从而帮助良好暴露胃癌组织的浸润情况。另外,其还能帮助评估病灶临近器官、组织的状况,了解是否出现腹膜转移或淋巴转移等情况。目前,随着CT技术得到不断发展,其中如扫描层厚度变薄、多平面重建技术以及扫描速度变快等方面技术的反快发展,提高了术前胃癌分期评估的准确性[3]。另外,胃CT仿真内镜技术也得到了一定推广及发展,其不仅能达到早期胃癌分期诊断目的,还能模拟内镜环境下肉眼观察肉眼形态的目的。另一方面,2010年这一年中另外一种检查方法也被应用在了临床诊断工作中,即宝石能谱CT诊断方法,其可形成多能成像,而不同物质对于能量差异的X线产生的吸收特征也是存在差异的。因此,针对不同能量值条件下的不同物质具有的X线吸收值进行测量,有希望能帮助对不同性质组织类型进行区分。现今,也有一些学者对慢性溃疡、早期胃癌以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等实行宝石能谱CT诊断逐步探究,其表明采用门静脉期能谱以及宝石能谱CT动脉期技术来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定量手段达到鉴别目的,但该研究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 刘燕,陈克敏.早期胃癌放射诊断现状及进展[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2,17(1):37-38
[2] 李爱琳,王振宁.胃癌放射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8):723
[3] 李军民.CT在诊断胃癌侵犯胃裸区中的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2011,17(2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