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主体化的游戏角色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w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在玩游戏”,还是“游戏在玩人”?电子游戏[1]那种让玩家们欲罢不能、不忍放手的魅力和魔力,会引发让人困惑的问题:“谁掌控着这一切?”
  对于很多玩家来说,电子游戏中的世界就是另一个“社会”,而这个社会无比“轻盈”,能让玩家放下“沉重的肉身”,化身为虚拟的游戏角色,如《古墓丽影》中性感探险女英雄“劳拉”、《魔兽世界》中“追随圣光的圣骑士”“捍卫自然和谐的德鲁伊”等(拿起武器保护自己的种族、探索未知的世界),获得无与伦比的满足感:“取得领先的渴望,变得强大的希望,逃避现实的欲望,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愿望,像英雄般生活的幻想,在与他人交流时不会受到身体或精神上伤害的奢望,活在一个有意义的世界中的盼望……”[2]。只不过,游戏无法替代生活,玩家终究得离开“劳拉”“圣骑士”等回归现实。但是,有些玩家却变成了“游戏控”,迷失于游戏世界中难以返回现实。
  因此,能否在两种身份(虚拟的游戏者身份与现实的社会身份)之间自如地转换,能否有节制地玩游戏,并在游戏中获得愉悦而不至于“玩物丧志”,是这里的关键。康德曾经谈到,游戏时,人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社会人又是游戏者。人在游戏时正因为知道自己置身事外,仅作为游戏者存在,所以才能获得观照自我,体验自由的游戏乐趣。然而,在电子游戏中,人却只有一个虚拟身份。游戏者的虚拟身份是游戏的“通行证”,是玩游戏的合法性证明。游戏开始前,玩家需注册并申请用户名(有时需要付费)。用户名是虚拟世界的“身份证”,有了它,玩家就能进入到游戏世界中了。游戏中的“Enter”(进入游戏)指令,用来激活虚拟身份,虚拟身份被激活后还需化身为游戏中的具体角色。在全局游戏开始前,玩家能选择角色的性别、职业、种族等(根据游戏提供的范围进行选择),角色选定后,玩家就要操作这个角色,执行规定的任务,逐渐展开游戏角色的世界。
  认同了游戏角色,进入游戏世界的玩家,他的社会身份通常会被搁置起来。此时,社会生活的严肃性、功利性,社会人的责任、义务等都远离了玩家。正因此,“奋力拼杀”、全然忘我地沉浸于游戏中的玩主,不在少数。
  为什么电子游戏更容易让玩家的社会身份退居幕后呢?这多半是机器(电脑、游戏机等)的原因。机器是玩家玩电子游戏的媒介,也是遮蔽其社会身份的“器具”。电子游戏是电子技术制造出来的、在电子媒介上进行的虚拟游戏。游戏的场景、情节、人物等都是预先设计好的,玩家通过操作机器,电脑的鼠标、键盘、触摸屏、游戏机的手柄等做游戏,大型网游中玩家与玩家的互动也是通过机器这个媒介来实现的。玩家只需做敲击键盘、点击鼠标等简单的机械动作,就可以玩游戏,这样一来,玩家的身体被机器挡在了游戏之外。而挡在玩家面前的机器,如同一张“面具”,在其社会身份与虚拟身份之间划定了界限,也模糊了玩家的社会身份。一个身份不明的游戏者,更容易成为自由人,去“扮演”游戏中的角色。换句话说,只要愿意,谁都可以成为《魔兽世界》中的“圣骑士”(没有性别、年龄、职业等的限制)。这情形与巴赫金描述的中世纪民间的狂欢节颇有相似之处。面具是狂欢节的道具,它的功能就是模糊身份,进而消解社会身份的等级差异。戴上面具的人就能抛开社会身份的束缚,忘我地投入到节庆活动中,以狂欢化的方式满足其对平等的渴求。
  这里还得回到传统游戏(主要指成人游戏),传统游戏需游戏者亲身实践游戏形式,它一般不会刻意模糊游戏者的社会身份(化装类游戏除外)。当然,有时候为了能更好地遵守游戏规则,需要游戏者自觉搁置其社会身份。然而,一个社会身份敞开的游戏者,很难成为一个“去身份化”的自由人。所以,社会身份常常会被游戏者带入游戏情境。
  正因此,社会身份有时竟成为游戏者进入某些游戏活动的“门槛”,游戏者也通过这些游戏活动获得相应的身份认同。如过去群体性的棋牌、狩猎、舞会等,都是社会身份相近的几个人或一群人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参与者能获得相应的身份认同感,包括社会地位、教育程度、兴趣品味等。如传统舞会,一群人在曼妙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休憩身心,这本是人在“剩余精力”推动下的游戏活动。不过,在19世纪的英国,舞会却是贵族们重要的社交仪式。在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中,班纳特太太的女儿们参加舞会就是为了挑金龟婿,“飞上枝头变凤凰”。对于班纳特太太的女儿们来说,参加贵族们的舞会,是获取贵族身份认同的方式。
  此外,有些游戏情境还会把社会身份的等级秩序展示出来,而且游戏者必须得谨守这种秩序。如王充的《论衡》描述了王孙贵族打靶射击的情景,箭靶子是用动物的图像制成的,不同动物的图像象征射击者不同的社会身份,天子射象征最高权力的熊的图像,依次排列,诸侯射麋的图像,士大夫射虎豹的图像。一场射击游戏要谨守君臣之礼,断不能出现社会身份的僭越。
  相反,在电子游戏中,即便是与传统游戏相似的项目,如棋牌游戏、射击游戏等,玩家也仅需注册一个虚拟身份,就可以尽情地游戏了,而玩家的年龄、职业、性别、种族等,一切与其社会身份相关的因素,都已经无关紧要了。
  
  在电子游戏的情境中,不仅外在的社会身份被搁置起来,无法进入具体的游戏活动,有时内在的“自我”也会迷失其间。电子游戏玩家,作为一个“去身份化”的自由人,是极容易困在游戏角色中,沉溺于其间,不能自拔。一位过度迷恋于《魔兽世界》的玩家描述他的经历:“肾上腺的分泌让我沉迷于这个游戏。在晚上玩这个游戏能让我到了凌晨还保持清醒,效果远远胜过喝咖啡提神。……几乎有一年的时间,我周末都不睡觉,在键盘上夜以继日地玩。玩的时候很高兴,也很兴奋。失败会让我决意变得更强,而胜利则让我欣喜若狂”。[3]这个玩家戒游戏也相当艰难,他谈到第三次戒游戏时的情形“我意识到自己的另一种选择是退出。站在我家13层楼的窗户前,我为自己要失去的东西无声地大喊。然后我对着自己最大的心魔———我的游戏角色———选择了删除,亲手埋葬了它。”[4]   这是一位曾经沉迷在《魔兽世界》中的玩家的真情告白。《魔兽世界》让他通宵达旦地做敲击键盘的机械动作,还清醒并快乐着。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已经不清醒了,他丧失了掌控时间的能力、“End”(结束)游戏的能力,甚至可以说,他丧失了主体性,以至于不能理性地从虚拟的游戏角色中跳出,回归社会人。因此,直到第三次戒游戏时,他的感受还充满着悲壮色彩,把退出《魔兽世界》这个游戏,形容为失去“自己的东西”。
  其实,控制玩家的是游戏的程序,而非其“扮演”的角色。电子游戏中的角色既没有理智也没有感情,只是执行游戏指令的“符号”,而非血肉丰满、具有张力的人物。如《魔兽世界》中的“牧师”,角色技能是从事治疗工作,他治疗手段多且能力强大,可做团队主治疗师。不过,游戏时,牧师的治疗工作,如制造绷带、包扎绷带等,都是在点击鼠标、敲击键盘间,按照游戏程序进行的,无需玩家身体力行地去表演。此外,通过做任务(治疗),角色技能的点数、战斗力指数、生命力指数都会得到提升,而这一切与救死扶伤、珍爱生命、无私奉献等医务工作者的崇高职业伦理全无关联。可见,玩家虽然“扮演”了《魔兽世界》中的“牧师”(治疗师),但是无需真的把自己想象成治疗师,也无需产生与治疗师这个角色相匹配的身份认同感。因此,在电子游戏中,角色之间的差异是技能性的,如猎人擅用远程武器、法师擅用法术等,这种差异既无关乎个体的主体性也无关乎社会的伦理性。角色技能的特点、强弱与是非善恶的价值取向无关,玩家只需按照要求执行相应的程序,无需对其做任何价值判断。
  电子游戏中的角色,不管置身于何其丰富、复杂的游戏情境中,其行动都是被程序控制的,而非玩家。玩家只有选择角色的权利,而没有创造、改变角色的权利。而且在网络游戏中,一款游戏的某个角色,可以有无限多的“克隆者”(在服务器许可的情况下,注册用户名即可选择这个角色),像《魔兽世界》,多个玩家能同时扮演“猎人”,这些“猎人”没有实质差别,只能靠玩家注册的虚拟账号(身份证)来区分。角色的变化靠晋级来体现,晋级后的角色装备、技能、杀伤力、生命力的指数等都有所提升,但是,其行为方式与之前基本一致,也就是说,晋级并不改变已有的角色模式。因此,看似在游戏世界中角逐的玩家,其实都跳不出既定的角色模式。从这个层面来看,电子游戏的玩家与角色是疏离的,他既不能控制游戏的进程,进程由游戏程序控制,又无法感同身受地真正“扮演”角色。
  其实,电子游戏的程序是软件设计师预先定义好的一系列语句和指令,程序运行的逻辑规定了游戏的情节、角色的装备、活动的场景、执行的任务等。最关键的是它还变相制造了玩家的欲望:征服难关、获取成功。游戏依赖做任务、过关、晋级逐渐展开角色的世界,这里的难度系数由低到高;而且做任务、过关等一次不成功,可以再来第二次、第三次,直到成功为止。当然,成功其实很容易,玩家只要按照既定模式,大量投资时间总能取得成功。正是这看似容易,实则要“投资”大把时间、精力所取得的成功使得玩家如患了“强迫症”,会通宵达旦、不知疲倦地沉浸在其中。
  由此可见,沉迷于电子游戏的玩家,思维已被游戏的固定程式控制了。在机械地点击鼠标、敲击键盘中,他们满足着自己的“欲望”。显然,这样的游戏者似乎已成了游戏中那“去主体化”的角色,被动地执行着游戏的指令。一位儿童心理学家为此批判电子游戏:“这个诱骗孩子的非同寻常的设备(电子游戏组成的设备),甚至可以使其发展到一生不学东西的地步。”[5]那些被游戏程序控制了思维的人,与卓别林《摩登时代》中在流水线上拧螺丝的工人颇有相似之处。工人夏尔洛在流水线上重复拧螺丝,长时间超负荷、重复、单调的动作让其丧失了理性,“异化”成了拧螺丝的机器,以至于衣服上貌似螺丝的圆形纽扣,都会让其疯狂地拿起钳子。如果说,大机器工业时代中的人,被机器控制了行为后形同机器;那么“游戏控”们被程序控制了思维,形同游戏中“去主体化”的角色,乐此不疲地执行着格式化的游戏指令。
  
  过度迷恋电子游戏,也是屏幕消费极度渴求的表现。今天,屏幕世界已成为人类主要的生活空间:人们花大把时间在此购物、阅读、交友、游戏。从某种程度上说,屏幕世界已经替代了现实,而电子游戏就是这样一种替代性的屏幕娱乐消费活动。而今,那些用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等手持终端,孜孜不倦地玩游戏者,就是其拥有的庞大的屏幕消费群。
  当然,新媒介技术强大的融合能力,能把大众喜爱的“文艺”元素(流行音乐、神话故事、卡通漫画、当红影星)一并打包进了电子游戏中。所以,精彩的剧情、曼妙的音乐、震撼的场景、奇幻的想象、明星真人秀等打造的游戏情境,总能给玩家带来视听感官的刺激与享受。也正因此,有人乐观地把电子游戏称为“第九艺术”(一种新媒体艺术)。
  其实,电子游戏只是一种“伪艺术”。它不过是科技、音乐、美术、明星等组成的娱乐“大拼盘”。况且,电子游戏的大规模开发、传播等基本上属于商业行为。近几年,电子游戏行业利润的大幅度上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据说连一些明星大腕都想进军游戏产业。正是丰厚的商业利润的魔力,把大众艺术“元素”变成了电子游戏的“卖点”,由此看来,植入游戏中的艺术“元素”,主要用来刺激玩家的消费欲望,并不承担艺术应有的积极意义。而最近流行用3D技术打造模拟物理现实的游戏场景、邀请明星参加游戏发布会、改编经典武侠剧等,也是为了增加游戏的“现实感”。其实,电子游戏就是个替代现实,供玩家消费的“拟像世界”。就如鲍德里亚所言:“消费在这个‘感受’层面上,把对世界(现实的、社会的和历史的)最大范围的排斥竟变成了最大的安全系数。”[6]玩家一旦进入电子游戏制造的“现实”中,要走出来,就有难度了。这种情形屡见不鲜,玩家虽然嘴里说着只玩一局,但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进入下一局,再下一局。可以说,玩家已经陷入到了“拟像世界”的陷阱中。其实,有人诟病电子游戏会造成色情、暴力的泛滥,多半也是这个原因。
  如今的电子游戏已经重塑了人类的游戏文化。电子游戏塑造了消费性的娱乐化游戏精神,这也是商业利益推动的结果。游戏中编码的那些性感、惊险、刺激的“麻辣”元素,其所指尽在消费与娱乐。可见,电子游戏已经消解了“游戏自身”之外的其他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讲,它也消解了传统的游戏文化。荷兰文化史家赫伊津哈在《游戏的人:文化中的游戏精神》一书中,极高地评价了人类的游戏精神,在他看来,游戏先于文明而存在,游戏的精神(自愿性、对规则的尊重等)建构了人类的文明,文明就是早期人类游戏的延续。他特别强调文明中“游戏精神”的宝贵性,并痛心地批判世界大战中的战争狂们以杀戮破坏了“游戏精神”,给人类造成了灾难。正因此,赫伊津哈悲观地认为人类世界“游戏精神”的消解意味着文明的丧失。当然,赫伊津哈忽略了文明中的“游戏规则”并非一成不变,它总是权力阶层制造出来的。而今的电子游戏,在消费社会的语境中,显然已经消解了赫伊津哈所谓的“游戏精神”,成了消解游戏者“主体性”的娱乐陷阱。
  注释
  [1]指以电子设备(电脑、游戏机、手机等)为媒介的游戏活动。根据游戏平台、人数、玩法等可粗略分为,街机游戏、电脑游戏、手机游戏(以平台分);单人游戏、多人游戏、多人网络互动游戏(以人数分);角色扮演游戏、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棋牌游戏、大型网游等(以玩法分),类别之间有交叉。其中,单机游戏、网游大部分带有角色扮演的特征,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对象。
  [2][新]AngelineKhoo[美]Matthew J.Hall:《家有玩主》,汤斌浩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第46页。
  [3]同[2],第38页。
  [4]同[2],第39页。
  [5][法]雅克·埃诺:《电子游戏》,马彦华译,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第67页。
  [6][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12页。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
  (责任编辑刘昕亭)
其他文献
奎迈·安东尼·阿皮亚(Kwame AnthonyAppiah)的《世界主义》可以说是在美国学术界激烈讨论的该话题下一本极富影响力的专著。在该书英文原版2006年出版前后十几年,一大批相关类似主题的著作及文章先后问世,例如MarthaNussbaum的《爱国主义与世界主义》(犘犪狋狉犻狅狋犻狊犿犪狀犱犆狅狊犿狅狆狅犾犻狋犪狀犻狊犿,1996),BruceRobbins及PhengCheah合编的《世
期刊
在马克思看来,人们运用语言、思考及分析生活状况的能力会使人们改变自己的环境。他含蓄地认为社会理论的目标在于用人类独一无二的能力去揭示那些带有压迫性的社会关系以及提出替代性的选择。20世纪中期,西方传媒产业进一步私有化进程的加剧促使部分学者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反观资本主义传播体系,进而深层透视其中的运作脉络及秘密。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强调一种与马克思资本主义分析相关联的内在力量,即一种由金钱驱动的市
期刊
时间:2013年5月21日  地点: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受访人:翟永明 中国当代著名诗人  参与人:谭光辉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陈佑松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段从学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刘永丽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谭光辉:翟老师,你好,我想先征求一下你的意见,我们这次访谈,你愿意以什么样的身份进入?  翟永明:当然还是以一个诗人的身份跟大家做一些交流。我觉得我就是这个身
期刊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1892-1950)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1928年来华后开始从事中国题材的写作。作为支持中国红色革命的驻华外国记者,史沫特莱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文学意义。从文学角度来研究“政治人物”,显然并不讨巧。刘小莉的《史沫特莱与中国左翼文化》是国内第一本研究史沫特莱的专著。该书以史沫特莱的中国写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史沫特莱写作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详尽考察,不仅厘清了史沫特莱书写中国、中国人的阶
期刊
无论如何,一部影响学界20余年的学术著作重版,总能提供给我们今天来重新审视它一番的契机。时代烟云推排消蚀,历史的沙浪冲刷,依然能见证有学术影响的著作历久弥新的思想生命,但也会因作品中的某些问题始终未引起足够注意而悬搁至今。  1986年,刘小枫的《诗化哲学》横空出世。这部热情谈论浪漫主义精神的哲学硕士论文,拉出了“从诗的本体论到本体论的诗”这条一直未引起重视的思想线索,才华横溢的著者以领先国内外同
期刊
一、“占有性个人主义”:  市场社会的政治和文化  C·B·麦克弗森一生出版的著作不多,但都掷地有声,其中尤以《占有性个人主义的政治理论》闻名于当代政治哲学界。该书初版于1962年,2011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再版。在全球经济依然被金融危机的阴影笼罩的当下,再版这本书可以说意味深长。从某种意义上说,自最近一轮金融危机以来,人们对于自撒切尔夫人和里根以来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和理论的当代历史从不同角度加以反
期刊
让鬼魂来担当小说的叙述者或主人公这种写法在小说史上并不鲜见,国外远有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近有鲁尔福的《佩德罗·巴拉莫》、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中国古代则有魏晋志怪、唐宋传奇,当代则有美籍华裔作家伍慧明的《向我来》、莫言的《生死疲劳》等。对于信奉“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敬鬼神而远之”“不敬鬼神敬祖先”等的现实功利而又缺乏宗教意识的中国人来讲,鬼神叙述并未僭越他们的审美期待和审美习惯
期刊
在当今的中国出版界,在当今的中国图书市场,“童书”是一个“热词”。  童书,是中国出版一面旗帜。从出版格局看,童书是上升着的大众出版,全国580多家出版社,有520多家出版童书,并且,多家出版集团正在筹建童书出版子集团。从出版规模看,童书年出版品种4万多种,位居世界第二。从出版成长看,童书是中国出版的一支“领涨”力量,在2000年至2013年间,童书出版年年“领涨”全国图书出版,并且有10年以两位
期刊
席建彬教授寄来新著《文学意蕴中的结构诗学:现代诗性小说叙事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版),研究诗性小说的叙事,话题很有意思,也极为重要,这不能不引起我极大的兴趣。  众所周知,作为一种叙事文本,小说是讲故事的。福斯特说:“故事是小说的基本面,没有故事就不成为小说了。可见故事是一切小说不可或缺的最高要素。”([英]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苏炳文译,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3页)以史传文
期刊
陈晓明先生在《乌合的思想》序评中说,朱先生把文集取名为《乌合的思想》是出于谦逊,但是“乌合的思想”更体现出了这个文集的整体框构,朱先生追求的并非“大一统”的理论体系,也绝非是对西方文艺理论和中国文化思想的概括总结与整体探索,而是从个人的研究方向、研究兴趣为起点,对具有研究价值、对社会具有影响力的个体问题展开讨论和探索,而不是沉湎于理论文本的阐释和漫无边际的普遍化宏论。  《乌合的思想》以“文学盛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