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教学改革关注热点。怎样有效的落实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本文从一节课的实例出发,探索用规则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实践和方法。
关键词:规则 探究能力 科技成就
一、案例背景
当前,关于如何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讨论方兴未艾。何谓探究性学习,如何培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
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笔者愚以为,应注重确立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规则意识和能力,以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因此,笔者谈谈一次公开课《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上的实践尝试。
二、案例描述及反思
规则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发现各种事物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总结的处理某一类事物的一定的公式、法则、原理或定律等。对规则的发现和概括是培养提高学生技能的前提。
(一)审题规则
1、寻思路,找题干的限定词——时间、地点、人物等
谈起四大发明这个话题,人们总爱引用鲁迅的这段话:“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1933年2月16日《申报·自由谈·电的利弊》)
(1)在鲁迅的眼里,火药和罗盘针用处分别是什么?
这是一道简单的文字材料题,学生基本能从材料中得出答案:火药制造子弹御敌、用作爆竹敬神;罗盘针航海,看风水。
为了确立学生的审题规则,执教者对题目进行变化如下:
(1)在鲁迅的眼里,火药和罗盘针在中国的用处分别是什么?
变题中将“在中国的”四个字眼明显标出,学生一目了然的发现,地点限定词的变化,类似题目的答案发生巨大变化。
执教者给出第二题要求学生找出题中限定词。
(2)火药和罗盘针在中国,是否只有鲁迅所说的作用?以火药为例举例说明。
在确立规则之后,学生能够迅速得找出限定词“火药”。
2、明角度,找题干的关键词——是否、具体内容等
对于以上文物,你能得到哪些信息?(8分)
看到这题时,大多数学生无从下手,仅有个别成绩较好学生能答出一到两点。
对于高一的学生,这题的难度显然过大。事实上,这题执教者故意删去几字。在学生思考及作答低效过后,执教者给出原题,并将删去部分文字明显标出。
对于以上文物,你能从书写材料、字体变化、印刷技术等方面得到哪些信息?(8分)
原题一出,学生豁然开朗,大部分都基本能够完整给出答案:书写材料由甲骨到竹木简,再到纸张;字体由甲骨文到隶书再到楷书;印刷技术由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
3、定层次,找题干的分值
材料一郑子取玉,必载司南,为其不惑也。——[战国]鬼谷子
材料二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北宋]朱彧 《萍洲可谈》
根据材料你能获取关于指南针的哪些信息?
此题出现时,未带分值。
学生甲:“指南针用做取玉,用作航海。”
学生乙:“指南针在战国的时候就有了。”
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答题不能形成完整答案,因为学生不知道此题究竟有几个方面需要作答。
根据材料你能获取关于指南针的哪些信息?(4分)
学生丙:“战国时指南针已用作取玉,北宋时指南针已用于航海。”
(二)答题规则
1、寻来源,结合材料及知识
探究性学习能力要求学生能从所给材料及所学知识提取有效信息,实现规范答题。但是大部分学生不懂得如何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不懂得如何结合所学知识,造成严重的失分现象。因此,培养学生从材料中寻找答案来源的能力也是探究能力的一种体现。
材料一郑子取玉,必载司南,为其不惑也。——[战国]鬼谷子
材料二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北宋]朱彧 《萍洲可谈》
根据材料你能获取关于指南针的哪些信息?(4分)
此题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学生很难确立时间的节点,原因在于大多数学生不懂得从材料出处来提取信息。当执教者有意图得重新出现此题并将“战国”“北宋”进行明显标示的时候,学生就确立了从材料出处提取有效信息的规则意识,便增加了其探究能力。
2、明表达,规范答题
对于以上文物,你能从书写材料、字体变化、印刷技术等方面得到哪些信息?(8分)
学生:“书写材料有纸、木头,字体有隶书,楷字,印刷有雕版、活字印刷。”
学生回答的失误一方面由于材料信息提取不完整,另一方面则大多数因为表达的不规范。比如纸、木头的表述,楷字的表述改为纸张、木简和楷体,显然更为规范。
同时,针对学生答题过程中出现的文字挤压和堆积的情况,则须确立答题段落化、序号化得规则。
这节课,执教者对探究规则做了细化,从而使学生有效地找到探究的方法。
探究规则的确立,探究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节课两节课就能得到长效的提高,需要教师自身明晰规则的前提下,不断地潜移默化,不断地强调重复,才能真正达成既成目的。
探究能力的培养,任重而道远。
(浙江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关键词:规则 探究能力 科技成就
一、案例背景
当前,关于如何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讨论方兴未艾。何谓探究性学习,如何培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
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笔者愚以为,应注重确立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规则意识和能力,以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因此,笔者谈谈一次公开课《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上的实践尝试。
二、案例描述及反思
规则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发现各种事物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总结的处理某一类事物的一定的公式、法则、原理或定律等。对规则的发现和概括是培养提高学生技能的前提。
(一)审题规则
1、寻思路,找题干的限定词——时间、地点、人物等
谈起四大发明这个话题,人们总爱引用鲁迅的这段话:“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1933年2月16日《申报·自由谈·电的利弊》)
(1)在鲁迅的眼里,火药和罗盘针用处分别是什么?
这是一道简单的文字材料题,学生基本能从材料中得出答案:火药制造子弹御敌、用作爆竹敬神;罗盘针航海,看风水。
为了确立学生的审题规则,执教者对题目进行变化如下:
(1)在鲁迅的眼里,火药和罗盘针在中国的用处分别是什么?
变题中将“在中国的”四个字眼明显标出,学生一目了然的发现,地点限定词的变化,类似题目的答案发生巨大变化。
执教者给出第二题要求学生找出题中限定词。
(2)火药和罗盘针在中国,是否只有鲁迅所说的作用?以火药为例举例说明。
在确立规则之后,学生能够迅速得找出限定词“火药”。
2、明角度,找题干的关键词——是否、具体内容等
对于以上文物,你能得到哪些信息?(8分)
看到这题时,大多数学生无从下手,仅有个别成绩较好学生能答出一到两点。
对于高一的学生,这题的难度显然过大。事实上,这题执教者故意删去几字。在学生思考及作答低效过后,执教者给出原题,并将删去部分文字明显标出。
对于以上文物,你能从书写材料、字体变化、印刷技术等方面得到哪些信息?(8分)
原题一出,学生豁然开朗,大部分都基本能够完整给出答案:书写材料由甲骨到竹木简,再到纸张;字体由甲骨文到隶书再到楷书;印刷技术由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
3、定层次,找题干的分值
材料一郑子取玉,必载司南,为其不惑也。——[战国]鬼谷子
材料二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北宋]朱彧 《萍洲可谈》
根据材料你能获取关于指南针的哪些信息?
此题出现时,未带分值。
学生甲:“指南针用做取玉,用作航海。”
学生乙:“指南针在战国的时候就有了。”
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答题不能形成完整答案,因为学生不知道此题究竟有几个方面需要作答。
根据材料你能获取关于指南针的哪些信息?(4分)
学生丙:“战国时指南针已用作取玉,北宋时指南针已用于航海。”
(二)答题规则
1、寻来源,结合材料及知识
探究性学习能力要求学生能从所给材料及所学知识提取有效信息,实现规范答题。但是大部分学生不懂得如何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不懂得如何结合所学知识,造成严重的失分现象。因此,培养学生从材料中寻找答案来源的能力也是探究能力的一种体现。
材料一郑子取玉,必载司南,为其不惑也。——[战国]鬼谷子
材料二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北宋]朱彧 《萍洲可谈》
根据材料你能获取关于指南针的哪些信息?(4分)
此题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学生很难确立时间的节点,原因在于大多数学生不懂得从材料出处来提取信息。当执教者有意图得重新出现此题并将“战国”“北宋”进行明显标示的时候,学生就确立了从材料出处提取有效信息的规则意识,便增加了其探究能力。
2、明表达,规范答题
对于以上文物,你能从书写材料、字体变化、印刷技术等方面得到哪些信息?(8分)
学生:“书写材料有纸、木头,字体有隶书,楷字,印刷有雕版、活字印刷。”
学生回答的失误一方面由于材料信息提取不完整,另一方面则大多数因为表达的不规范。比如纸、木头的表述,楷字的表述改为纸张、木简和楷体,显然更为规范。
同时,针对学生答题过程中出现的文字挤压和堆积的情况,则须确立答题段落化、序号化得规则。
这节课,执教者对探究规则做了细化,从而使学生有效地找到探究的方法。
探究规则的确立,探究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节课两节课就能得到长效的提高,需要教师自身明晰规则的前提下,不断地潜移默化,不断地强调重复,才能真正达成既成目的。
探究能力的培养,任重而道远。
(浙江温州市教师教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