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分组合作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成效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usz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际教学设计与组织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要求,才能够有效保障分组教学活动的科学开展。
  一、坚持合理分组原则,适应学生基础实际
  合作学习小组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基本的学习单位,在这样的学习载体之中,教师的各项教学目标要求可以得到有效实现,学生的学习难点可以向教师进行表达,能够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互动的通道。在学习合作小组的分组过程中学问较大,我们在调研中发现,部分教师直接就将两张座位前后四名学生作为一个小组,或者六名学生作为一个小组,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分组方式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实际上这种分组方式是不科学的,背离了分组合作教学中分组的初衷。分组教学小组编排和班主任教师调整座位是不一样的概念,座位的调整涉及到个子高矮、视力高低等,而分组合作教学中小组的划分主要是兼顾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以及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此必须要突破原有的座位限制进行科学分组。在编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班级语文学习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分配,要让优秀生在小组当中发挥引领作用,让后进生在小组当中得到进步提高,同时要适应控制小组的人数,一般不宜超过8人。
  二、强化预习活动要求,奠定语文学习基础
  许多教师都有体会,将语文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放在课堂45分钟之内,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全面完成。因此,可以将一些学生自己努力在课前自己解决的问题放在预习环节进行突破。在预习中,笔者要求学生将自己可以完成的基础性知识,如字词等,必须在课堂教学之前解决,将时间节省出来重点开展难点分析。同时,笔者还对学生提出了科学预习的要求,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阅读,在全面了解教材的基础上,以预习提纲为依据,进行独立的思考活动。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借助于各种外在的资源进行辅助,将自己认为的重难点之处标识出来。最后,笔者还指导学生对预习活动中无法解决的难点问题进行系统归纳,作为课堂质疑的重要方面。
  三、制定研究学习纲要,发挥启发引导作用
  开展分组合作教学,教师需要以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引导学生开展研究学习,这样的线索就是学习纲要。学习纲要既是对整节课教学内容的浓缩,也是对教学目标的全面体现。教师应当充分注重科学设计预习纲要,首先,要注重吸收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碰到的难点问题,要求语文课代表在新课开始之前进行系统的搜集整理,教师以此作为开展语文教学设计的参考依据,并对教学方案进行科学的完善和调整,使教学方案更加适应学生的学习基础与教学实际。其次,教师在设计学习纲要的过程一定要注重精炼性,要紧扣教学活动的各个关键点,每一个探究的题目都应当是一个切入点,一个关键点,支撑起整个语文探究学习活动的脉络。另外,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探究纲要的连贯性,前后连贯、逐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逐步走向成功。
  四、注重开展巡视指点,促进教学深入进行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并非一切教学活动让学生放任自流,在放手让学生开展学习的过程中,还应当注重对学习活动的掌握调节与有效引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当发挥思维点拨和方向引导以及节奏掌控的作用,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调控,才能够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另一方面,完全依靠学生的自主努力,是无法解决学习中所有难点的,反而会让教学活动停滞。因此,在开展分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发挥巡视点拨的作用,在小组之间进行巡视,对学生的难点进行点拨,对后进生的学习活动予以帮助,促进整个小组分组合作探究活动有效开展。
  五、开展梳理引导训练,培养自主学习水平
  在学生依靠学习小组的集体智慧以及向教师寻求帮助之后,综合形成了学习成果,这样的成果在每一个小组都具有,但并不一定都是科学完善的,此时,教师还应当发挥梳理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开展交流与补充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水平。在每一个小组开展汇报交流过程,其他小组都可以进行完善补充,最终,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集体研究,对各组汇报的学习成果进行系统的甄别、提炼、完善和提高,以此自主获得最为科学全面的学习成果,以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水平。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语文新课标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写作目标方面,除了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因素,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融合。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个性化的东西,是不可“仿”而得之的,而方法是可以借鉴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写作是“巧妇”可为有“米”之炊的。只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写作技巧,巧点三盏灯——标题
期刊
新课标对高中生阅读文言文的要求是:能阅读理解浅易的文言文。而人物传记正好切合了这一考试要求,因此近些年文言文人物传记一直受到出题人的亲睐,并有长盛不衰的趋势。很好地阅读人物传记成为高考应考者的必备素质之一。   一、对人物传记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人物传记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散文,其文体限制了其内容一般涉及以下几点:①传主的姓名、字号、朝代和籍贯;②传主的官职及其变动情况;③传主的工作地点及其
期刊
老子《道德经》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老子对宇宙万物本源的阐释。“三”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智慧,体现着中华民族的许多处世哲学和智慧,关于“三”的熟语和故事可以说是举不胜举,如:三人成虎、三思后行、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三顾茅庐、三寸不烂之舌等。   不仅如此,“三”的智慧还折射到了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中国许多文学大家的作品中几乎都有意或无意地渗透着“三”的智慧。   冰心先生著名的散文《笑
期刊
有专家这样概括学生作文的三个阶段:枯涩阶段、泉涌阶段、割爱阶段。我想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责任就是引领学生度过痛苦的“枯涩”阶段,进入欣喜的“泉涌”阶段,最后登上出精品的“割爱”阶段。为此,我们的策略是作文教学三步走:激发情感——入格上道——出彩升格。   一、激情   作文,想说爱你不容易!这大概是许多学生共同的心声。我们可一遍一遍地告诫学生,“作文是语文高考的半壁河山”;可以不厌其烦地找学生
期刊
我们手中的素材,常常是很简略、粗糙的,要运用到作文中,必然要经过加工,才能作为一个完美而独特的素材。如何加工呢?在这里,介绍几种独特的方法:    仿写素材   对于我们手中掌握着的素材,你不可能完全一样地“照抄”下来,那么,就可以按照主题进行仿写。如这样一则素材:没有长须飘拂的冯友兰,没有美学散步的宗白华,没有妙语连珠的吴组缃,没有口衔烟斗旁若无人的王瑶,北大的未名湖肯定会寂寞多了。前四句都
期刊
1.要继续加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本体地位和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   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具体要求是:①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②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通读课文,大体感
期刊
关于“共读共写”,我已经在农村中学摸索了八年。在“共读共写”中,我亦已经与学生共同进步了八年。关于在农村中学实施“共读共写”,我有些许拙见,与同仁们共勉。   一、农村中学实施“共读共写”的必要性   1.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性   余秋雨告诉我们:“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的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一切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与丑陋一起给你,使你驰骋古今,
期刊
自然界中的鸟语花香,常常流诸文人雅士的笔端,成为他们抒情达意的媒介,看似平常普通的花草,到了文人笔下就显得灵气袭人,风姿绰约。光那富有风流神韵的花之称谓,也够让人赏心悦目的。   落花: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落英:朝饮林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    风狂雨妒,便万点落英,几湾流水,不是避秦路。(王夫子)
期刊
课改都已十年了,但还有很多语文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的目标和新的教学要求理解不透,在课堂教学实施中,感到困惑,或是一脸的无奈,或是穿新鞋走老路。这种现状令人担忧,更令人深思。怎样才能走出困惑,让语文教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语文教学走向“素质教育”,必须实现两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为振兴中华民族,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课改把教学
期刊
很多学生都害怕写作文,每逢作文课就唉声叹气,愁眉苦脸,作文不知如何下手。即使文章写出来了,文章质量不高,毛病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文章中体现的学生写作思维混乱,立意不高,结构不清,缺乏逻辑性。因此,必须要进行写作思维培养,对学生进行创新作文教学。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着重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思维能力,旨在创新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