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教材资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ao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公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考虑过自杀。另据近年广州团校调查数据显示,市中学生中有自杀或企图自杀行为的占7.7%,早恋、学习、家庭缺乏关爱、人际关系不良是主要原因。专家认为,家庭应和学校联动开展预防自杀教育。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青少年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但心理发展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在人格特点上还缺乏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社会经验也十分欠缺。因此,在青少年儿童中广泛开展生命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荒岛余生》是新课程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一课,作为教师,我充分挖掘了这一课中的生存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了珍爱生命的教育。《荒岛余生》中主人公鲁滨逊的生存智慧可以促进学生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是很好的生存教育资源。鲁滨逊身上那种坚强的意志品质、执著的生存信念是生存的一种智慧。他不是一个随遇而安、消极待命的人,而是一个意志品质极为坚强、生存信念十分执著的人,并且务实肯干、擅于创造。特别是他的思考过程,是积极主动的,都是为了更长地把握生存的机会,创造物质条件,调整生活心态。鲁滨逊是一个坚强的人,他说:“我的脾气是只要决心做一样事情,不成功决不放手的。”他没有助手,工具不全,缺乏经验,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花很大的气力、费好长的时间,比如做一块木板就要42天。他做的许多事情都没有成功,但他从来没灰心失望,总是总结失败的经验又重新开始。他用五六个月的时间做了一只独木船,做成之后却发现要挖条河把它放在海里需要用12年的功夫,他只好放弃它。但他接受了教训,在入海比较方便的地方伐倒大树另造一只,前后花了两年时间。他偶然发现了一点稻麦种子,就播种了一些,但种得不是时候,毫无收成,他只好重新种过。他最后有船用,有面包吃,有陶器用,有种植园,有牧场,有两处住所,这些没有一件不是费了很多力气、克服了许多困难才得来的。不要以为鲁滨逊运气好,只身落难荒岛又得到了许多生活用品,活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不要以为鲁滨逊是在旅游,是在模拟生存游戏。他遇到的是真实的海难,他打定主意一个人在荒岛上苦度余生。他是在克服了极端的孤独、恐惧、艰苦,经过反复动摇之后,才理智地鼓起精神创业的。正因为这样,鲁滨逊才让人佩服,值得学习。
  鲁滨逊为什么要活下去?他是否值得这样活着?如果换一个人,在这样的绝境中,很可能就不想活了,因为想到自己一个人在孤岛上,迟早都是死,与其饿死、痛死或老死,不如自杀而死。鲁滨逊却没有这样做,他说服自己顽强地活着,并打定主意在孤岛上独自一个人生活一辈子。这需要巨大的勇气,从这里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非常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人,他活着,活得积极,活得主动,活得像个人,活出了人的尊严。
  他说:“我生平没有使用过任何劳动工具,然而久而久之,运用我的劳动和发明才能,我渐渐发现,我什么东西都可做得出来,只要我有工具。”这样,鲁滨逊用自己的双手,凭着开辟新天地的热情,创造了自己的小王国。《荒岛余生》这篇课文的现实意义更为重要,要教会学生学会生存,珍爱自己的生命。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还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有意识地为青少年学生设置障碍,把他们置于艰苦的环境,是锻炼生存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我们这个并不富裕的国度里,特别应强调艰苦磨炼。现在,绝大多数孩子的成长太顺利,人为的呵护太多,已经弱化了孩子的生存能力。应当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难和“麻烦”,让学生经过努力去克服和解决。
  通过《荒岛余生》这一课的教学,让学生学习到鲁滨逊身上那种从不满足,不停地追求、行动,是生存的一种智慧。我们应努力提高学生对挫折的容忍力,强化学生的生存能力,消除挫折负面效应,从而做到荣辱不惊、成败安然,将胜利、失败都作为零的起点,珍爱自己与他人的生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让他们勇敢地迎接成长中的各种挑战!
  
其他文献
体育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其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下,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同样需要做到教书育人。教师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应根据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从不同方面,不失时机地、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寓德育于严格规范中 
期刊
一、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课程本身具有内在兴趣。”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要以儿童兴趣为着眼点,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因趣生奇、因奇生智,使之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主动学习。   二、注重活动参与,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探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良好的兴趣,不仅能使人开阔视野,丰富心理活动内容,而且对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
期刊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启蒙人的智慧和思想、唤醒人们的人性和觉悟,使人领悟人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它使混浊的人生清澈、沉睡的人生觉醒。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完善人性,引导受教育者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使生命走向更完整、更和谐、更科学发展的境界,进而使人成为一个健康的自然人,成为一个有价值的社会人。因此,生命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
期刊
摘 要:德育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较为重要的功能,然而这一点却经常被中小学音乐教师甚至学校所忽视。本文从音乐课程设置、音乐实践活动和学校音乐氛围营造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的途径。   关键词:中小学 音乐教育 德育     在中小学教育中,音乐学科除了具有与其他学科所共有的认知及教育功能外,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等许多方面,还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期刊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班集体是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核心组织,一个班集体的班风班纪、班容班貌、学习氛围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校风校纪、校容校貌。由此可见,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班主任老师),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那么,我们如何对“差生”进行德育教育呢?本人在此谈谈自己的肤浅认识。  一、 先身士卒,为人师表  根据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示范性,教师应该做好学生的示范作用。
期刊
求圆锥曲线f(x,y)=0以某点(这点不在轴上)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一般先设弦所在直线斜率为k,由直线方程点斜式写出直线方程,再把直线方程与圆锥曲线方程联立,解后得到弦所在直线方程。这样做,运算量大,过程较麻烦。在实际问题中,可以设弦的端点坐标为P(x1,y1)、Q(x2,y2),因这两点在曲线上,所以,坐标满足方程f(x,y)=0。  ∴f(x1,y1)=0,f(x2,y2)=0。  两式
期刊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这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程对学生生命发展的关注。然而在现实的教育中,忽视了思想品德教学应该提升学生生命价值、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提升人对自然与自身的责任感,忽略了对学生心灵成长与生命意义的教育。因此在初中思想
期刊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关键词:感悟 创设情景 解决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生活中抽
期刊
数学教育是有生命的,在教育教学中,学生是生命教育的主体,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重要条件及创造更好的环境促进学生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正确处理学习理解人生。在数学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资源去熏陶感染学生,使其积极向上、热爱人生、关爱社会。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数学名人名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中有不少关于我国数学史上的名人名著,从古到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