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与家的温暖与力量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tworth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敦刻尔克》,107分钟,6420秒的高潮,可谓电影史上的一个神话。将一个真实事件拍得高潮迭起,主要因为导演将悬疑片的技法引入戰争片,捕捉到了士兵败退时的心态——天上有轰炸机,海上有鱼雷,后方有追兵,被德军包了饺子的40万英法联军,退集敦刻尔克海滩一隅,欲渡河无船,肠中车轮转——恐惧、绝望、想妈妈。以致最后,存活成为自私的通行证,文明教养的皮全部扔给和平社会。
  这种心态如何呈现?导演诺兰用的方式,是把敌人当作死神。死神永远躲在暗处,影片中只展现英军的人与事;作为敌军的德方,只展现其令人心惊肉跳的轰炸,暴风骤雨般射过来的子弹及鱼雷。大俯角下,挤挤挨挨的士兵暴露在海天之间,当敌机轰炸时只剩下本能的自我保护行为:抱头蹲下。每个人的心脏都如敲破了的鼓。轰炸过后,一些人殒命,存活者也被死神拽了一把,脸上蒙了层绝望的死灰。
  士兵们已不再奢望组织上吹响救援的集结号,一群一伙地爬到小橡皮艇上,想漂回家;但还没等他们爬上去,一个巨浪就把小艇掀翻了。一个老兵绝望了,独自向大海走去,想泅渡海峡,但一个浪打来,就不见其踪影。防护坝上的海军将领,看着这一切,无能为力。他看到敌机飞来的一刹那,也无奈地闭上眼睛。
  战争中只有生死,没有英雄。生死面前,道义亦亡。逃亡伊始,一个法军士兵剥下已亡英军士兵的衣服,穿在身上——此时的撤退,只接受英军,不接受法军。他和几个英军士兵找到一条搁浅的船,等待涨潮时漂起逃生。但船上人太多,漂不起来;因此要找一个离开“方舟”的人——其他人得知其身份后,选定了他。内乱还没告终,敌军子弹就把船舱打成马蜂窝,船舱进水,一群人基本都接受了末日的审判。
  战争是对文明和人性的彻底摧毁。它最大潜能地挖掘出人类的恶毒与阴险,让人性显露出狰狞的嘴脸。战争,是人类将动物争斗本能的放大——放大到同类相残。所以,如果这个世界上仍有战争;那么,万物之长的人类便处于世界最低层。
  但本片对战争的反思,没有深入。这是本片一大缺憾:毕竟,历史是曾经的现实,电影是现实升华的艺术,任何一种艺术都不能忘却人类整体文明的提升。
  该片的重头戏,是再现当时的“发电机行动”。当时,有上千艘民间客船、驳船、渔船、货船甚至私人游艇,参与该行动。这些驶自民间的“月光石号”“含羞草号”等船只,是承载敦刻尔克大撤退的主力军。
  看到一艘艘民间船只驶至敦刻尔克海域,我相信许多观众的眼圈会泛潮。是的,当你绝望无助、坐以待毙之时,“当40万人无法回家,家为你而来”,大不列颠的船民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国与家的含义。迎接这些败退之师的,没有咒骂讥嘲,只有牛奶、面包和啤酒,连盲人也夸赞他们“干得好”。国与家,第一次让人觉出联结在一起的温暖与力量。
  蒹葭荐自《渤海晚报》2017年10月25日 本刊有删节
其他文献
文学经典是一个弹性概念,通常是指那些影响长存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典范、指标、基石的意义。其实,这些作品大多留有知识精英的物权印痕,切合历史上中(产)等阶级的总体心理需求——因为只有读书人才可能掌控评说、课堂、图书馆、文学史,以及向公众传导文学信号的职能。经过一段不太长的歲月,迷信与公文不知何处去,很多文学作品却依赖众多读书人的齐心合力,仍能顽强地保值增值,一次次重返书架。  读书人五花八门,并非
期刊
传说有名人宣称,说中国足球冲不出亚洲,他死不瞑目。迷狂者听了热泪盈眶,撕心裂肺地说,这是“时代强音民族心声”。我比较麻木,一点也没激动起来。各行各业都有存在差距的,按他的逻辑,谁能瞑目?我觉得一场足球赛能不能踢赢、本轮能不能出线,和我的关系不大。我只不过是个看球的,我也不赌球,我只看球踢得好看不好看,竞技状态如何——这才是一名观众的本分。同时,我也没什么立场,我从不倾向哪个队,不充当任何一队的“死
期刊
在我们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以及类似的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坚心守志等等作为,一直被奉为正统的大德。像我这样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老人,童少年时代所受的是“头悬梁锥刺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儒学教育;及至成年,受到的则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迎难而上,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等等彻底革命的教育;同时视一切动摇、徘徊、退缩为可耻的懦夫。
期刊
一日,一位热爱中文的朋友忽然提出一个新颖有趣而又新鲜独特的看法。他认为“了”这个字,是方块字里最具震撼力的。  笑问缘由,他认真地说:“它是中文里的过去式———它一出现,事情往往便过去了,追悔、追叹、追泣,全都没用。”  这细细一想,果然。莞尔之余,深受启示。  走了、完了、断了、死了……  “了”。它一现身,天大的事,都成了明日黄花,没有商榷的可能,没有转圜的余地,更没有重新再来的机会。就算你是
期刊
尊重孩子的生长规律  不尊重孩子生长规律的教育,早就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我们家长最喜欢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可是多大岁数算是起跑线呢?十岁?已经晚了。小学六、七岁?也晚了。所以有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要识字,就要学英语,就要上补习班。  某些国家让幼儿园不准教识字、不准教算数。为什么不准呢?是因为孩子的心智在这个阶段还没有发育起来,不要给孩子压这么大的负担,而是要让他玩耍、让他自立。  在
期刊
对于众多扎根城市,在城市里或工作或读书的农村孩子,这个节日(十一长假)都不失为返乡探亲的好机会。趁着秋意未凉,暮夏未远,哪怕路途迢迢,交通拥堵,回家走一走看一看,依然是游子无法回避的乡愁之问。  故乡,在遥远的记忆里,似乎依旧是那炊烟袅袅的村庄,是潺潺流转的溪水,是奔跑热闹的孩童,是驻足田野劳作的人群。然而,现实无情破坏了这样美丽的景致。依然是熟悉的山川河流的轮廓,乡间小道或许已被村道镇道所取代,
期刊
时隔19年,美国麦当劳选择在当地时间10月7日这一天,在部分门店重新限时限量供应极受欢迎的四川辣酱。这一做法引发美国吃货的热情追捧,有大量的客人早早就在店门外排队等候购买,但供应量的严重不足让前来排队的数千粉丝失望而归,场面一度混乱。还有抢购到辣酱者做起了辣酱的生意,在网站上进行售卖。(10月11日《北京青年报》)  在全世界都在流行“中国制造”故事的语境下,美国吃货疯抢限量“四川辣酱”,依然带来
期刊
“翎子生”,是我国传统戏曲中的小生行当之一,其头冠上的两根翎子,上下翻舞起来,包含着种种“戏语”。翎子一豁,暗送出喜悦、惊恐、忧虑等信息。后来一些地方将“豁翎子”意思进行了引申,把人们之间的暗示称为“翎子”,其中,“豁翎子”一方常常通过某种言行向对方暗示想表达的信息,如对方会意,就叫“接翎子”。两个人的交流常常就在“你一豁”“我一接”中暗中传送。  现实中,“豁翎子”“接翎子”在不知不觉中衍生成一
期刊
谔谔是正言批评,《晋书·傅玄传论》:“抗辞正色,补阙弼违,谔谔当朝,不忝其职者矣。”敢于伸张正气,一派谔谔的气度,个人得失无所顾忌,实际上是一种精神风貌,英雄气概。而诺诺则是一种声气,服服帖帖,这种人,有的只是“诺诺”的媚态,奴态,对顶头上司,只有诺声,而无正气,更别指望他有谔谔之铮骨。  谔谔之士,不畏权贵,刚正不阿,铁骨铮铮,表里如一,被归有光称赞为“持正之士谔谔”(《送吴纯甫先生会试序》)。
期刊
范仲淹一生倾力于发展教育。在中央,他曾主持国子监,并在庆历改革中倡办学校,在邠、饶、润、越、苏、青诸州,他都重视办郡学。在他看来,当时人才匮乏,原因就在“教有所未格,器有所未就”,若教育兴盛,则人才涌流而出。范仲淹兴学育才的治国方略,切中时弊,卓有远见。  景佑元年,范仲淹回故乡、知苏州。在发动绅民赈灾治水、兴修水利之余,他仍关注乡梓教育,在南园买地创办郡学。南园这块地皮,他本来打算是造屋安家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