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核心,在提高教学质量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有效的提问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深刻思考,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提问的价值和重要性需要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不能总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去看待和应用课堂提问。本文从注重问题层次,提出开放问题和展开多样思考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展开研究,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提问是课堂上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手法,有着久远的应用历史。但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提问都过于僵化,难以发挥出锻炼学生思维的实际作用,有的时候仅能够起到暂时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因此,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去精心设计和应用课堂提问,保证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帮助学生跟上教师的思路,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提问发挥出价值,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一、注重问题层次
小学是学生的思维逐渐从直观过渡到抽象的重要时期。比如在数学上,小学生一开始只能数清楚具体的物品,或者针对具体的物品进行计算。随着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逐渐可以直接针对数字进行计算,而不用再依靠具体物体作为参照。教师在设计和提出问题时,应该把握住学生的这一成长规律,应注意问题的层次性,推动学生的认知发展。而且,既要从全体学生的普遍认知规律上提问,也要注意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在学生之间体现出层次,从而照顾到所有学生。
例如,在学习“数据处理”的时候,涉及到了统计方面的问题,需要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等知识。从认知规律的角度出发,教师应该先给出数据的具体背景,比如当地的天气情况,然后提问,让学生进行数据统计,尝试去理解和绘制统计图。在学生已经掌握之后,再给出统计图,提问学生是否能够将统计图反映的情况用语言描述出来。这样的两个问题有明显的难度层次,后者比前者的难度更大。在针对具体学生的层面,教师可以先对学生分层,然后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解决针对性的数据处理问题。
二、提出开放问题
开放式问题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数学问题,能够找到多种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数学的现实应用中,同一个问题经常也存在不同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比如计算购物预算是否够用的时候,就有先计算所有商品价格和逐一减去商品价格两种方式。所以,开放式问题的另一个重要作用还在于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实际能力。为了更有效地发展学生思维,利用好开放式问题,教师可以将其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彼此交流讨论中实现思维更大范围的发散。
以“分数混合运算”为例。教师可以先提出几个算式,这几个算式之前有一定的联系,比如前一个算式的结果是后一个算式的被除数,等等。然后教师提问,让学生将这几个算式组成混合运算的算式。允许学生自由结组,看哪一个小组找到的组合方法最多。这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式问题。在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后,教师可以再提出一个有具体背景的问题,比如物资的划分问题,多批物资逐步到位,每次都要进行一次划分,下一次的划分方法与上一次有关,然后给出具体数字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进一步锻炼和巩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展开多样思考
这里所说的多样思考,主要指的是教师应该提出多样化的问题。在现在这个信息极大丰富的时代,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所能够接触到的数学问题也五花八门。他们对知识的需求其实更强烈了。提出多样化的問题,能够满足学生对于现实生活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在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当然,有些问题可能是学生还不太熟悉的,对于此类问题,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较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尽可能地考虑清楚,要追求最后的效果,而不仅是速度。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的时候,这部分内容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几何直观素养,教师可以广泛搜集各种与图形运动有关的资料信息,作为问题的背景。比如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动漫作品等,让学生利用图形的运动知识,去认识动画中的画面变化。既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让不少小学生从新的视角去看待和发现生活,起到很好的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进来,由学生自己去提出多种多样的问题,然后互相交换解决。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其实是一门艺术,对教师的教学专业素养有着很高的要求。只有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问题,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希望大家在教学中能够更加主题课堂提问,不断提升提问能力,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周宏亮.提问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津教育,2019(36):103-104.
[2]韩梅梅.增强数学课教学有效提问对策分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12):267.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提问是课堂上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手法,有着久远的应用历史。但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提问都过于僵化,难以发挥出锻炼学生思维的实际作用,有的时候仅能够起到暂时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因此,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去精心设计和应用课堂提问,保证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帮助学生跟上教师的思路,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提问发挥出价值,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一、注重问题层次
小学是学生的思维逐渐从直观过渡到抽象的重要时期。比如在数学上,小学生一开始只能数清楚具体的物品,或者针对具体的物品进行计算。随着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逐渐可以直接针对数字进行计算,而不用再依靠具体物体作为参照。教师在设计和提出问题时,应该把握住学生的这一成长规律,应注意问题的层次性,推动学生的认知发展。而且,既要从全体学生的普遍认知规律上提问,也要注意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在学生之间体现出层次,从而照顾到所有学生。
例如,在学习“数据处理”的时候,涉及到了统计方面的问题,需要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等知识。从认知规律的角度出发,教师应该先给出数据的具体背景,比如当地的天气情况,然后提问,让学生进行数据统计,尝试去理解和绘制统计图。在学生已经掌握之后,再给出统计图,提问学生是否能够将统计图反映的情况用语言描述出来。这样的两个问题有明显的难度层次,后者比前者的难度更大。在针对具体学生的层面,教师可以先对学生分层,然后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解决针对性的数据处理问题。
二、提出开放问题
开放式问题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数学问题,能够找到多种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数学的现实应用中,同一个问题经常也存在不同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比如计算购物预算是否够用的时候,就有先计算所有商品价格和逐一减去商品价格两种方式。所以,开放式问题的另一个重要作用还在于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实际能力。为了更有效地发展学生思维,利用好开放式问题,教师可以将其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彼此交流讨论中实现思维更大范围的发散。
以“分数混合运算”为例。教师可以先提出几个算式,这几个算式之前有一定的联系,比如前一个算式的结果是后一个算式的被除数,等等。然后教师提问,让学生将这几个算式组成混合运算的算式。允许学生自由结组,看哪一个小组找到的组合方法最多。这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式问题。在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后,教师可以再提出一个有具体背景的问题,比如物资的划分问题,多批物资逐步到位,每次都要进行一次划分,下一次的划分方法与上一次有关,然后给出具体数字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进一步锻炼和巩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展开多样思考
这里所说的多样思考,主要指的是教师应该提出多样化的问题。在现在这个信息极大丰富的时代,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所能够接触到的数学问题也五花八门。他们对知识的需求其实更强烈了。提出多样化的問题,能够满足学生对于现实生活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在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当然,有些问题可能是学生还不太熟悉的,对于此类问题,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较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尽可能地考虑清楚,要追求最后的效果,而不仅是速度。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的时候,这部分内容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几何直观素养,教师可以广泛搜集各种与图形运动有关的资料信息,作为问题的背景。比如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动漫作品等,让学生利用图形的运动知识,去认识动画中的画面变化。既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让不少小学生从新的视角去看待和发现生活,起到很好的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进来,由学生自己去提出多种多样的问题,然后互相交换解决。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其实是一门艺术,对教师的教学专业素养有着很高的要求。只有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问题,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希望大家在教学中能够更加主题课堂提问,不断提升提问能力,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周宏亮.提问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津教育,2019(36):103-104.
[2]韩梅梅.增强数学课教学有效提问对策分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1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