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坦·泰格莱维尼 这就是我缅怀大师的方式

来源 :中外生活广场surfac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vim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hristian的作品乍看上去很像文艺复兴时期的肖像画,人物通常表情静美而矜持、服饰精致而富于品位,这是他向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阿尼奥洛·布龙奇诺致敬的一种方式,后者是一位宫廷画家,以那些“提升人物美感与品位”的肖像作品闻名于当时的上流社会。去年早些时候,布龙奇诺画作的首次大型展览曾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出,受欢迎程度超乎人们的想象:时代无论怎样变幻,人类的虚荣心是不会变的。Christian同时与20世纪初擅长创作长颈人物肖像而闻名的画家莫迪里阿尼神交,在他看来,任何一个时代,“艺术家都可能以一种相同的夸张形式来展现美”。
  Christian的生活静谧安宁,在瑞士南部的那个小镇上,他的生活就是他的艺术。凝神静气看他的作品,你会在瞬间完成一种安静的穿越——经典时代已一去不返,在这个大师缺席的新时代里,我们只能以这样的方式怀念他们。所以,有必要对Christian说声谢谢吧。
  S= surface
  C=Christian
  S:你的作品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画作很相似,并且似乎是在用现代技法重新诠释古典艺术,你是否同意我的看法?
  C:我并非试图用现代摄影技术来重新诠释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我的作品只是带有矫饰主义风格的影像。绘画需要许多技巧和常年的练习,而我显然不是画家。
  S:你的作品有一种古典的静谧氛围,照片的质素、人物的服饰妆容都异常完美。可否介绍一下你创作的过程?
  C:我无法确切描述我的创作过程,通常我都是本着直觉来进行创作的。我的灵感来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阿尼奥洛·布龙奇诺和20世纪初以擅长创作长颈人物肖像而闻名的画家莫迪里阿尼。我的作品即是尝试将这两位不同时期意大利画家的艺术风格融合在一起。
  S:我注意到你的作品中人物的颈部都很长,你为什么会想要突出颈部?
  C:显然我的灵感来自莫迪里阿尼的绘画作品,我借鉴了他的作品中那种给人感官强烈冲击的感觉。我采用摄影润饰工具去再现文艺复兴的氛围而并非拉长人物颈部,要创作出这样一种影像需要很长时间。无论什么时代,人们总是在寻求美的事物,如今的审美取向也许和过去相比没什么改变,或者只是夸张了一点,但是谁又能说500年前的艺术创作不是以同样的方式夸张地表现美呢?
  S:你在网络上招募非职业模特来进行创作,非职业模特往往不像职业模特那样可控性比较强,你如何帮助他们在艺术创作中达到自然的状态?
  C:参与“1503”这个系列作品的模特都很有趣,对我的创作很有启发性。我们在一起相处得非常愉快。我会试图向他们解释清楚我想要怎样的效果,在良好的沟通氛围下我们合作得非常愉快。
  S:通常什么会对你的创作产生影响?
  C:我现在居住在瑞士南部的一个小镇,日常中的一切都是我的灵感来源——我看的电影,我的旅行经历,我见过的人,我还喜欢与那些跟艺术创作完全不相干的人聊天。我还有个特别的爱好:参观博物馆,有时候我甚至会多次前往同一个博物馆,当然我不是随便逛逛,而是去反复观摩同样的作品。每次参观都会激发我强烈的情感,随后,它们就会被融入到我的作品中去。
其他文献
他们视工具为自己的另一双手;有时他们和工具较劲,有时他们被工具征服;他们会经常改造甚至是发明某些工具,同时,他们的作品也会被工具改变。他们是一群与工具互为彼此、相依为命的人。
期刊
“博特的古董工具博物馆”,位于美国西部奥洛威尔市的一间工具“档案馆”。由布迪·博特(Buddy Bolt)和莱拉·博特 (Laila Bolt) 夫妇创立于1985年。现馆内收纳有上万种工具,涵盖汽车制造、铁路轨道到加油站、农场等等生产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此外,馆内还专门陈列有同一工具于每个国家的不同 “版本”。博物馆现由创始人之子迈克·博特 (即本文作者) 经营。  小时候,班里的家伙们都以
期刊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科学家眼中,连食物残渣也大有用处。甘蔗用作胶水,土豆做成餐盒。本期材料栏目邀请MC新材料博物馆北京部的许军舰博士介绍四种创新材料。  01 蔗糖胶水  人们吃甘蔗的时候手上总是很粘,制糖工业总会带来这些黏糊糊的废料。德国制造商把甘蔗当粘合剂,构成Eco-HPL板材的核心。这种板材的甲醛排放量低于0.01,安全环保,回收后还可以制成其他层压板,易于塑形,多用于室内设计、墙面
期刊
不久前,许向东为他工作室门前十几平米的空地松了土,准备种下几株向日葵。“撒下种子,为它们浇水、施肥——等待它们生根发芽,这种感觉就像画画一样享受。”他坦言正如植物的“归根性”,每一位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家都离不开其最初的一切。“最初”的那个许向东,学过木工活,做过木匠。“或许我的‘缘’在此,所以我后来一直与木板打交道。”当我们留意那些把许向东引向与木板发生“碰撞”的工具,却是从 “细磨” 到 “猛砍
期刊
通常当我们说到工具,脑中会潜意识联想到以下几个选项:A.与机械零件相关的工具:扳手、螺丝刀等;B. 生活类相关工具:笔、尺子、剪刀……当思索至第三个选项,你开始质疑工具似乎无处不在。工具即 “物” 的一种,同时也是 “造物” 的方式,也是你 “废物” (解决一个麻烦)关键的第三只手。在此我们不想大费周章与你讨论有关工具的存在意义,请耐心沿着这条细小时间轴,一切都会不言而喻。  这是个老故事。某天,
期刊
卢征远有一个癖好,播放影碟时喜欢观看最后的制作花絮。他认为,一件作品的制作过程往往更吸引人。相对地,工具之于卢征远,就像是可以用作收藏的 “宝贝”。  S=surface L=卢征远  S:是否有几件对你意义深刻的工具?  L:有时我觉得自己对工具的熟悉程度,几乎到了忘记它是“工具”的状态。譬如我有大大小小、不同型号的工具刀。我是雕塑专业出身,它们对我来说如同画家的笔一样。其实工具是艺术家双手的一
期刊
木头、椅子是老伙计  阿克塞尔松自称是 “来自森林的老木匠”,父母都是种植林地的农夫,“深谙树木的 ‘灵性’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十二岁的一天,他从学校木工课上抬回来一只碗柜——柜门上略显拙劣地雕刻着一幅骑马少年图以及他的名字缩写。这是阿克塞尔松制作的第一件家具,至今仍被他保存在工作室里。这只结构巧妙的柜子引起其老师的注意,他鼓励年少的阿克塞尔松学习如何成为一名专业木匠。当时“设计”一词的定义在欧洲
期刊
我拿着我的工具,针也是我的武器  S=surface  X=许静宇  S:怎么定义你的作品形式?是雕塑还是装置?  X:我觉得任何东西都是雕塑,包括一个杯子、一个门把手、你的戒指、你的每一次化妆,都是一种造型,都可以叫做雕塑。说它是雕塑或装置都不那么准确,我更愿意把它们称为“造型艺术”,我想这样带有更广泛的含义,比如说对于这个世界或内心世界而言。  S:现在看来,对你创作最有影响的起点是什么?  
期刊
当我们抵达赵龙工作室的时候,看见了躺在门口的半截红木。这是他最近正在进行的作品之一“朽木”,乍看下是很普通的木头,内部已经空空如也。赵龙计划在其中镶上一些黄金石子和钻石,略有“败絮其中”的寓意。早年在德国留学时,赵龙背着家里跑到当地的一间制作珠宝首饰的工厂当学徒,结果一待就是五年。也许是德国人的严谨、注重细节给他带去潜移默化的影响,性格里有几丝不拘小节的他,面对创作却始终保持认真精细的态度。现在赵
期刊
工具箱1号/丁·布朗:工具和工作是一回事儿  工业设计师丁·布朗 (Dean Brown) 总是将他的工作桌整理得井井有条,但他声称“这并不意味着冰冷”。“工具对我而言就像‘工作’——是有选择性的。它们都很常见,我会为它们灌入自身的想法,加入情感。”他说他不是故意将自己的工具“画”成这副模样,因为在他脑中它们就是如此。  耳机: 我在工作时当然不会“一帆风顺”,这时候就需要它了,让我平静的同时,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