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均衡问题研究

来源 :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ybj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确保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本文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探讨,欠发达地区(以甘肃省为例)在粮食安全方面只需解决自身供需平衡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粮食安全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从而不断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粮食;欠发达地区;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3-0086-08
  
  1.粮食安全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立与统一
  
  确保粮食安全,首先要保证粮食生产特别是要保证粮食的播种面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日益增大,农民更倾向于“压粮扩经”,这必然导致粮食种植面积大大压缩,从而危及到粮食安全。但是,粮食安全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两者之间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就甘肃来讲,很多耕地是干旱、半干旱以及高寒阴湿山地,气候条件又复杂多样,这些土地种植粮食收益微薄,但种植经济作物则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把这些土地从种植粮食中解放出来,发展多种经济作物和养殖业,这对于促进甘肃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依靠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和适当利用国内国际两个粮食市场的途径保证本省粮食自求平衡,从而使粮食安全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得到均衡发展。
  1.1 粮食安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1.1.1 粮食安全的内涵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粮食和其他的商品是不一样,是一种战略物资,不可或缺。世界各国都把粮食安全放在重要位置。那么,如何界定粮食安全的涵义,成为研究粮食安全这一课题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1974年11月在《世界粮食安全约定》中认为,粮食安全就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1983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委员会总干事艾德华•萨乌马提出:“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这一观点得到了各界的广泛认同。我国学者吴志华、胡学君在《中国粮食安全研究述评》中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与其生存与健康相适应的足够食品,而对粮食生产、流通、消费进行动态、有效平衡的政治经济活动”。粮食安全的这一概念,对粮食安全的本质有了比较全面的诠释。首先,把粮食安全的主体在一般意义上定位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这样,讨论粮食安全问题有了相对稳定的区域范围,避免了研究和讨论的泛化。其二,粮食安全要着眼于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和整个系统,研究就可从相关方面逐一展开。其三,更具有实质意义的是,这一概念把粮食安全作为一种政治经济活动,揭示了粮食安全的本质和社会属性。本文讨论粮食安全问题,基本上是从这一概念出发来进行。
  1.1.2 粮食安全的重要性。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粮食的需求成刚性增长,导致供需矛盾的进一步加剧。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耕地少,淡水资源短缺,而人口还在继续增长。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每年至少需要消费粮食13 000亿斤,总量比2007年要增加几千亿斤。所以,满足国人粮食消费的需求,始终是天下第一件大事。
  1.1.3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从总体上来看,制约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农业基础设施滞后的现象将长期存在。二是农业用地的面积不断减少,质量下降。随着城市的扩张,工业建设用地、商业住宅用地、城市绿化、公路建设用地等都占用了大量肥沃的农地。三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土地上进行高附加值的水果、蔬菜以及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导致粮食用地进一步减少。四是由于生态破坏、不断扩大的沙漠化面积,西部的退耕还林以及地下水和灌溉井的枯竭,大量土地被抛荒或变成旱地。五是长期的乱施化肥和农药,也造成全国范围内的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六是农业劳动力的不足。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以农民工的身份进入城镇打工,导致农业有效劳动力供给不足。
  1.1.4 粮食生产的弱质性特征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作为自然生产和社会生产相结合的粮食生产,其弱质性特征在整个农业中体现的尤为明显。粮食生产更是如此。虽然国家对种粮农户有各种补贴,对种粮大县有奖励,但对于种植其他经济作物或外出打工有较大收益来讲,农民还是不愿意种植粮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统筹城乡发展,采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农村的力度,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是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对农村有很大的投入,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改变粮食生产的基础条件,更不可能改变粮食生产的弱质性特征。
  1.1.5 重视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重视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 “农者,天下之大本”、“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些治国理政的千古名言,是我们的先人重视粮食安全的明证。历代王朝兴衰交替,也主要围绕着土地问题来展开。
  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的过程中,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作为革命的一大法宝,从而把千百万农民群众组织起来,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强调指出,我国是人口大国,吃饭是第一件大事;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告诫全党,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农业上如果有一个曲折,三五年转不过来。江泽民同志指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1亿多人口,8亿在农村,这个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全部问题的一个根本出发点。胡锦涛同志指出,解决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始终是推动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如果吃饭没有保障,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从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和胡锦涛同志的论述以及我们党的历史实践来看,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工作。
  1.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1.2.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农业中各产业的构成比例。它可以分为3个层次即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品种结构。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使农业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品种结构更符合生产地的实际和市场的需求,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同时,生态农业的发展,将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因此,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的过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进步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客观要求。
  1.2.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实践。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进步,逐步向现代农业发展。概括起来,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
  1.2.3 粮食生产为主时期。这一时期的时间段为1949~1978年,这一时期我国的农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单一的种植业。建国初期,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在种植业中又仅以粮食作物为主。林、牧、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比重很小。在农业发展中,我国粮食产量有了巨大的变化,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很慢。
  1.2.4 变革时期。这个时期时间段为1978~1990年,基本特点是以农村工业为龙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和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的新格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家庭承包经营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改变了农村经济的微观运行基础,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村产业结构进入了变革阶段,突破了单一种植业的格局,促进了农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
  1.2.5 全面调整时期。自1990年以来,为了适应世界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尤其是我国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扎实、健康、有序推进,我国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全面调整,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农业产业向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经济高效方向发展。
  1.3 协调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基本策略
  1.3.1 我国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思想及政策分析。我国重视粮食安全的这一战略思想,是基于我国人口不断增加,耕地减少,城市化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在很长时期内粮食供求关系仍然是偏紧的这样一个基本判断。从这一基本判断出发,我国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首先放在从总体上主要依靠自己解决的基点上。同时,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长期目标结合起来。从国家政策层面来讲,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1.3.2 保护和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国家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一是调减粮食种植面积要稳步进行,要实现产需总量的大体平衡,近中期内全国粮食面积需要稳定在16亿亩左右。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用地对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侵占行为,通过复垦增加耕地资源,减缓总耕地资源的下降速度。二是积极研究和推广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同时,保证灌溉设施得到保护和有效利用,加大对水利设施的投资力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三是强化粮食增产的科技支撑体系。四是调整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结构,向优质化方向发展。
  1.3.3 优化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加强国家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这是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重大政策。其目的是国家通过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和信贷投入,使我国粮食生产愈来愈向粮食主产区集中,即集中到东北三省、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区,使国家粮食安全有基本保证。同时,积极引导和强化市场对粮食供需的调节作用,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从各地区追求区域内的产需平衡向全国供需平衡转变。不要求所有地区都实现粮食自给,允许个别地区通过与产区交换或国际贸易而获取粮食。这一政策的另一目的是积极保护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这一政策,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中的具体体现。
  1.3.4 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由于近年粮食供过于求,粮价持续走低,各种生产要素费用不断上升,相当一部分农民种粮处于无利可图状态,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国家解决这个问题的政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粮食生产者进行直接收入补贴,包括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等。二是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降低粮食生产的投入成本。三是减轻农民的负担。最明显的就是取消农业税的政策。
  1.3.5 完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粮食储备是国家调控粮食市场、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政策,也是重要的应急措施。国家在粮食储备制度上应作进一步完善。一是合理确定国家储备粮的规模。二是要由以前主要通过行政分配销售储备粮指标的做法,向中央储备粮通过市场吞吐的宏观调控模式转变。三是应该打破国有粮食企业垄断经营储备粮的局面,鼓励各类企业经资格审定后从事储备粮经营业务,进行平等竞争。四是农户粮食储备对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要采取相应的政策,主动引导农户的粮食储备行为。
  1.3.6 依靠国际市场来调剂余缺。这是我国粮食政策的一大变化。适当进口粮食对于保护和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十分有利。从中长期看,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可平均保持在不低于90%的水平上。在具体政策上,国家统一协调粮食内外贸政策,提高粮食进出口的运作效率,防止粮食的进出口方向与国内的供需实际严重脱节,减少“逆向调节”。同时,把粮食安全的重点放在基本口粮方面,对饲料用粮等采取更加灵活的策略。
  1.3.7 保障特殊群体的粮食安全。目前我国农村还有2 800多万贫困人口,城市还有不少收入低的居民包括下岗职工,而且几乎每年我国都有一些地区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除此之外,有的是身体残缺缺乏劳动能力,有的是严重疾病丧失工作能力等等。国家把保障这些特殊人群的粮食安全问题也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
  1.3.8 建立和完善粮食信息预警系统。国家在这方面,准备开展粮食产、供、销、存环节的跟踪调查,加强对粮食播种面积的调查与核实,对农户存粮的情况进行动态监控,逐步建立权威的粮食生产、消费、库存信息发布制度。
  1.3.9 我国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想和政策措施。
  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成效仍然是阶段性的。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品质不优,优良品种的区域化、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还存在一定问题,应对世界农产品市场的万千变化还存在很多困难。基于这样的实际,国家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引导各地建立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立健全统一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检验体系。完善经营方式特别是鼓励养殖业规模发展,建立饲养小区。二是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引导企业与农民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依靠龙头企业带领广大农民进入大市场,指导农民的生产经营行为。三是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依靠科技进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全面提高农业附加值。同时,在指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强调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注重发展方式的转变。四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强农民抵御市场经济风险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1.3.10 我国协调粮食安全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粮食生产存在着一定矛盾。国家在解决这一矛盾时,主要考虑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发展粮食生产事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大局,不能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简单地理解为“压粮扩经”;另一方面,也不能把农民增收和粮食生产对立起来。国家在具体政策上,抓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保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连接点,在粮食主产区推行扩大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范围等一系列扶持措施,让种粮农民经济上得实惠,从而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同时,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和既要积极、更要稳妥总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2.欠发达地区协调粮食安全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现状分析
  
  2.1 欠发达地区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简要回顾和政策分析
  2.1.1 甘肃省粮食生产的简要回顾。
  甘肃是一个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始终是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但是,又长期受粮食短缺的困扰。甘肃粮食生产自新中国成立后,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是缓慢增长时期。上世纪50年代中期,甘肃粮食生产量突破300万吨,到70年代末期达到400万吨。
  改革开放以来至上世纪90年代末,是快速增长期。1998年达到了历史最高的870万吨,人均占有345公斤,粮食储备达到500万吨,基本实现了省内粮食供求平衡。从2000年至今,甘肃粮食总产量出现滑坡和波动,到目前基本稳定在800万吨。从甘肃粮食生产发展进程来看,甘肃粮食在总量呈明显增长的同时,也伴随有下降和浮动。同时,值得严重关注的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占有量近几年来已经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特别是甘肃农业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对粮食生产影响很大。
  2.1.2 甘肃省确保粮食安全的目标要求和政策分析。
  经过多年实践,甘肃省确定了粮食种植面积3 800万亩、总产量800万吨以上的粮食安全目标,基本满足省内人口增加、畜牧业发展和食品加工业对粮食消费的需求,初步构建起粮食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并制定了达到这一目标的政策措施。
  2.1.3 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甘肃在这方面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即实行粮食直补政策,减免农业税政策,农资综合直补和良种与农机具购置补贴,科技增粮行动计划。
  2.1.4 优化粮食作物布局。确定了主抓小麦、玉米、马铃薯三大粮食作物和30个粮食主产县的目标。从具体政策上看,一是发展特色粮食作物。立足自然资源和生产优势,大力发展马铃薯、玉米制种、啤酒大麦、小杂粮等特色优势粮食作物。坚持压夏扩秋,压缩小麦等低产夏粮播种面积,扩大马铃薯、玉米等高产耐旱作物面积。
  2.1.5 发展旱作农业。一是推广集成旱作农业新技术。积极示范推广秸秆还田、化肥深施、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注水播种、膜侧沟播、一膜两用、全膜覆土穴播多茬种植等旱作农业技术,使旱作区的耕地质量和生产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二是推广农机化技术。在全省建立了5个国家级、12个省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县,投入保护性耕作资金,示范推广深松耕、少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和高茬收割、秸秆粉碎还田、机械起垄覆膜、机播机收等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三是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2.2 欠发达地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和政策分析
  2.2.1 甘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改变了单一种植特别是粮食种植的格局,逐步向特色化、区域化、多样化、专业化发展的方向转变。
  2.2.2 主要农产品实现了省内总量基本平衡,粮食基本实现了省内自求平衡。以2007年为例,2007年甘肃粮食种植面积达4 030万亩,总产量达到824万吨,基本实现省内供需平衡。
  2.2.3 种植业结构逐步优化。一是压缩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和饲草作物面积。2007年,各类特色优势作物面积达到2 440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4%。二是粮食作物内部结构优化。压缩了小麦等作物播种面积,扩大了玉米、马铃薯等高产耐旱作物面积。三是经济作物内部结构优化。扩大棉花、蔬菜、药材等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面积,压缩了甜菜、烟叶等市场销路不畅的作物面积。四是优化了品种品质结构。
  2.2.4 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逐步形成。经过多年的调整,甘肃已形成草食畜、马铃薯、蔬菜、林果四大战略性主导产业;河西地区的制种、啤酒原料、棉花,中部的中药材,陇东的水果,陇南的干果以及中部、陇东的小杂粮都已形成具有较大潜力的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一些贫困山区根据市场需求发展适销对路的特色产品,正在形成 “一村一品”、“一乡一品”或“多乡一品”的发展格局。
  2.2.5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良好。2006年底,甘肃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到2 780个。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1 516个,中介组织带动型706个,专业市场带动型259个,其他形式带动型299个。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179万户,占全省总农户数的38.6%。
  2.2.6 甘肃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分析。近年来,甘肃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作为发展农业重要工作,主要目标是做强做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2.2.7 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甘肃坚持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业和产品三个层次上,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开发。
  2.2.8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施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计划和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建立健全支撑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标准体系、质量检测检验体系、认证体系、技术推广体系、执法监督体系和信息体系,培育陇货精品,在全省实施农产品的品牌认定工作。
  2.2.9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特别是要在旱作农业区,发展高效旱作节水农业。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主要农产品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实行优质优价,进一步拉开品种、质量差价。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销售批发市场,加强农产品分级、分类、包装、储藏、保鲜、加工及信息服务等市场配套设施建设,建立完善营销网络,扩大市场份额。
  2.2.10 建立农畜产品信息网络。甘肃把信息网络纳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建立健全农产品信息网络,建立高素质的信息队伍,加强对国内外农产品营销形势、市场行情的预测分析,逐步扩大信息覆盖面,增强服务功能。鼓励和支持农民组织起来进入流通领域,大力发展和规范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专业协会、产销服务队等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和支持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统一供应、农业科技推广等服务。
  2.2.11 政策资金扶持。2002年,甘肃省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从政策和资金上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甘肃省设立5 000万元的专项资金,近几年逐年增加,主要以贴息方式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建设,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2.12 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进开发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二是组建大型加工企业集团。选择具有本地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品,建设区域性支柱产业和商品基地,通过联合扩大规模,形成整体优势。重点培育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在国内外市场具有竞争力的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三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创新产业化运行机制。帮助龙头加工企业建立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
  2.2.13 大力推广先进农业科技。一是引进、推广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旱作农业高新技术,集中连片建设科技示范园区。二是开展技术培训,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造就新型农民。四是创新科技机制,实行产学研相配套,放活科技单位,鼓励校企、校地和院地、院企相结合,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承包的方式,推广高新适用技术。三是严格执行农产品国家标准,加大优质农产品的培育力度,加快优质新产品的推广步伐。
  2.3 欠发达地区保持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均衡存在的问题
  2.3.1 甘肃确保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较差。据统计,甘肃省土地总面积占全国的4.7%,居全国第七位,但耕地仅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0.3%,农业人均耕地面积不足2亩,比1949年减少62%。同时,耕地退化问题也十分严重。表现在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地下水污染严重等等。
  2.3.2 水资源短缺。甘肃是缺水省份之一,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一直困扰着粮食生产。全国水资源量为2.8万亿立方米,甘肃为32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22位,平均耕地水资源量为全国的1/4。随着工业、生活用水的不断增加,农业用水短缺的问题进一步加剧。
  2.3.3 自然灾害频发。除干旱少雨外,自然灾害如洪涝、冰雹、霜冻、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对粮食生产产生严重威胁。
  2.3.4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农村生产条件改善缓慢,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面临很多困难。
  2.3.5 人口增加和救助特殊群体,造成很大的粮食缺口。目前,甘肃省有170多万农村缺粮人口,每年需救助的受灾缺粮农民也有数十万人。同时,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也大大增加。
  2.3.6 粮食加工能力低。目前,甘肃粮食的产业化水平很低,粮食加工转化能力很弱。目前,粮食日加工能力200吨以上的企业只有3家,粮食产品附加值高、产业链条长、拉开等级和档次的企业少。
  2.3.7 粮食市场体系不健全。目前,甘肃粮食市场仍然是国有粮食企业为主体,还没有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渠道的粮食市场。同时,粮食市场硬件建设也十分落后,没有大规模的粮食专业批发市场。
  2.3.8 甘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认识还有差距。从甘肃全省来看,特色产业发展还不够平衡,既有区域上的不平衡,如河西地区发展速度较快,产业化程度较高,但有些地区产业调整的力度还不够;也有产业上不平衡,如制种业、酿酒原料、马铃薯等产业化程度较高,而饲养业、蔬菜等的产业化程度不高。一些地方认识上还有误区,工作中依赖上级部门给项目和资金扶持的思想较重,推动工作的力度不够,措施不力,发展较慢。全省还有约61.4%的农户没有进入产业化经营的链条当中。
  2.3.9 农产品加工能力与基地规模不相适应。由于受自然条件和生产水平的制约,标准化、专用型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不大,与此同时,在部分产业和产品的加工业发展上,存在“一窝蜂”现象,导致部分产业和产品加工能力过剩,原料供应不足,加工能力与原料供应不协调。
  2.3.10 龙头企业生产集中度不高。龙头企业缺乏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资金短缺,品牌建设滞后的问题仍很突出。2007年,甘肃省有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3家,经认定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46家,特色优势产品的加工体系基本形成。荷兰安为客公司、福建达利集团分别落户张掖、武威发展马铃薯全粉加工;山东威龙公司收购武威苏武山葡萄酒厂,酒泉钢铁公司参股宏峰公司发展葡萄酒产业。这些国内外大型知名企业的介入,提升了甘肃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和水平。但是,总体上看,甘肃省大多数龙头企业为中小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初级产品多,缺少市场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基本上是小规模、多品牌的分散经营,特别是缺乏知名度高的品牌,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
  2.3.11 农村金融发育滞后。一些企业和分散的农户参与结构调整缺乏资金支持,效益很低。
  2.3.12 欠发达地区在保持粮食安全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均衡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
  欠发达地区如甘肃在保持粮食安全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均衡方面,要从自身省情实际出发,明确思路,才能取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确保粮食安全的双赢目标。
  2.3.13 思想观念上的制约。由于历史原因,“以粮为纲”和传统农耕思想根深蒂固,导致在经营理念上,存在许多束缚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观念,这些观念制约着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从政府层面讲,虽然各级政府都确定了粮食生产和发展特色产业的目标任务,但在具体管理过程中,一些主管部门和基层干部引导组织农民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较高,引导种粮的积极性则很低。
  2.3.14 政策资金支持的制约。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甘肃投入了大量扶贫资金,甘肃各级财政也投入了大量农业发展资金。但与投入城市的资金相比,与农业生产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需求相比,差距很大。
  2.3.15 科技支撑的制约。不论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还是发展特色产业,都需要科技支撑。甘肃财政薄弱,投入到农业的科研经费和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十分有限。农业科技人才十分缺乏,且素质参差不齐。农民的文化程度和科技素养不能适应优质粮食生产和发展特色产业的要求。而完全依靠社会力量和农民投入农业科技领域目前在甘肃很不现实。
  2.3.16 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制约。甘肃农产品“卖难”问题十分突出。同时,自然灾害频发,对粮食生产和特色产业发展有明显的制约。目前,农业保险才刚刚开始,农民参保意识淡薄、参保率很低。
  
  3.欠发达地区保持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甘肃保持粮食安全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均衡发展,要立足于甘肃本省粮食生产总量满足本省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利用本省各地自然条件,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从而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3.1 农户与政府在粮食生产方面的协调
  3.1.1 农户与政府在粮食生产上作用。在粮食生产方面,农户为主体,政府为客体。农户的微观土地利用选择行为构成区域粮食生产的源动力,耕地内部作物面积构成变化是农户的微观土地利用选择的结果。政府的宏观引导和农户的微观选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着粮食生产的结果,同时,二者的性质又决定了各自的行为。因此,从农户角度讲,比较利益的存在是耕地内部作物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这对粮食产量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政府角度讲,就是要在注重比较利益的基础上,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其确保粮食安全的目标。
  3.1.2 政府与农户在粮食生产上的协调。从政府层面讲,就是要发挥好引导、保护、投入、支持等综合作用,保证种粮农户的收益,调动种粮农户的积极性,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具体来讲,一是要增加投入。把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种粮补贴标准,提高及时兑现补贴的能力;加大优质粮食生产的科研投入和技术推广投入;增加农业科研技术人员培养和农民科技知识培训的投入;积极稳妥地开展农业保险,让种粮农民有收入保障。二是要加大宣传。要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媒体,采用多种形式,宣传国家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种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要加强服务。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为农民种粮提供资金、技术、信息、销售、保险等服务。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土地转包给种粮大户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保证种粮大户承包田的相对稳定。
  3.2 政府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对农户的协调
  政府与农户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宏观调控、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产销服务等方面。农户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利益驱动、微观调整、资金投入、联合合作等方面。政府要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就要把政府的目标与农户的利益协调好,具体表现在:确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制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规划与健全市场体系的职能,落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推进科技创新,促进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同发展。
  3.3 确保粮食安全与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3.3.1 确保甘肃粮食安全的建议。从实践看,只要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不改变农用性质,不破坏土壤,就不会出现大的风险。甘肃要保证3 800万亩以上粮食种植面积,800万吨以上的粮食生产总量,就要在河西、陇东等生产粮食有比较优势的地区,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
  3.3.2 严格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生产效率。在甘肃的粮食主产区,要保证耕地供应和粮食生产,对城市化、城镇化等各种建设用地占用农田的行为进行严格控制;对各类开发区进行综合治理,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同时,积极探索土地的规模化经营途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3.3 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业的人力资本投入。从当前和将来的粮食生产的发展趋势来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量转移不可逆转,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农业模式难以维持,只有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业转变,提高单个农民的生产率,才能扭转粮食生产不断下滑的趋势。因此,要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快速提高农民素质,才能解决这个瓶颈问题,顺利实现转型。
  3.3.4 加大对粮食生产的资金扶持。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强农村的粮食生产能力,提高抗灾御险的能力;提高种粮农民的补贴额度,对粮食生产贷款进行补贴和担保,为农业投资提供优惠待遇,以促进外部资金向粮食生产的流入。
  3.3.5 增加对粮食生产的科技开发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科技对于优质粮食生产、增加粮食总产、农民增收意义重大。因此,要发展粮食生产就必须大力引进和推广优质粮食品种与先进的粮食种植技术。这方面,政府要增加投入。
  3.3.6 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和储备体制,确保粮食安全。国家适度放开粮食流通市场,允许民间资本参与粮食的收购、加工、销售,极大地活跃了市场,方便了群众,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甘肃要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与存储体制,既要做到高效,又要确保安全。
  3.3.7 甘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较多,不能简单地只调整农业的生产环节。要全面梳理与农业生产过程有关的环节,使其形成有利于农业充分发展的产业关系。
  3.3.8 甘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一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甘肃省各地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农村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区特点选择特色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良性循环的农业产业结构的新格局,避免不同地区间农业产业结构的低水平重复。二是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个渐进的人为过程,必须充分考虑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和可能性。因此,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搞好总体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地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好。此外,产业结构调整要从长远目标入手,以服务现在、着眼未来为宗旨,讲求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注意保持生态环境平衡。三是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配合的原则。甘肃农村市场化程度较低,发展也不平衡。但是,甘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日益增大。因此,为克服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弊端,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正确引导。四是质量效益原则。农产品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注重农产品质量和品质的提高,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3.3.9 甘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十一五”期间,甘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一是中央对“三农”问题更加关注,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作为农业发展方向。甘肃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为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马铃薯、玉米制种、酿造原料等一批位居全国前列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增大,发展方式正在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转变,广大农民群众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着强烈的愿望和迫切要求。三是随着农业对外开放的深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更大、市场更广阔、外部环境更优化。四是随着农村城镇化和农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市场需求增加,为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五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优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为甘肃省畜产品、马铃薯、玉米制种、中药材、脱水蔬菜、番茄酱、浓缩果汁等特色产品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3.10 甘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及重点。根据发展基础和需要,今后一个时期,甘肃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基本思路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场为导向,以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发挥比较优势,加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延伸产业链,突出精深加工,创新经营机制,提高组织化程度,力争在较短的时期内,培育一批市场份额大、市场竞争力强、品牌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产品和大型农产品龙头企业,带动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向深度和广度进军,为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构筑坚实的产业基础。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产业基础较好的草畜、马铃薯、蔬菜、林果等战略性主导产业;制种业、中药材、酿造原料等区域性优势产业;食用百合、球根花卉、油橄榄、食用菌、小杂粮等地方特色产品。在此基础上,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扩大规模,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具体来讲,一是草畜产业。重点是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养殖小区建设,扩大养殖规模。发展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突出草原绿色、少数民族清真食品品牌。加快河西、陇东、甘南、临夏肉牛产业带,河西、中部、甘南临夏肉羊产业带,以兰州、酒泉为中心的奶牛基地建设。二是马铃薯产业。重点围绕建成全国一流种薯、一流商品薯、一流精深加工三大基地,加强新品种选育、脱毒种薯扩繁、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精深加工和鲜薯外销等方面的能力建设。三是林果产业。重点发展鲜果的分级、清洗、打蜡、包装、贮藏等商品化处理,提高商品率和货架期。扩大浓缩果汁、制干、制酱和膨化食品生产。四是蔬菜产业。重点发展高原夏菜、脱水、制酱出口蔬菜。五是制种产业。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玉米制种、马铃薯种薯、瓜菜花卉制种等品种,加大品牌运作,提高加工、贮运能力,使河西走廊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北方种业基地。六是中药材产业。重点发展中药材加工。七是酿造原料产业。重点发展酿造葡萄和啤酒大麦。八是食用百合、球根花卉、油橄榄、食用菌、小杂粮等地方特色产品,重点是提高质量,创立品牌。
  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
  [3]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4]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省委发[2007]1号
  [5]中共甘肃省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件汇编及政策解读.2007,(8).
  [6]温友祥.新形势下的“三农”问题研究[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4(1).
  [7]张开乾.甘肃省粮食生产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2006,(1).
  [8]姚丽.21世纪初甘肃粮食安全问题探讨[J].开发研究,2000,(1).
  [9]丁声俊,朱立志.FAO关于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重大对策[J].世界粮食,2003,(5).
  [10]郭晓刚.关于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选择[J].甘肃农业,2004,(3).
  [11]蔡运龙.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的耕地问题[A].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宣教司等,土地用途管制与耕地保护[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2]杜受祜等.中国粮食问题:现实分析与评价[J].中国农村观察,1996,(1):22-26.
  [13]崔亚平.日本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给我们的启示[J].外国农经,2007,(12).
  [14]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15]陈强强,李新文.关于甘肃省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的思考[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5,(1).
  [16]温铁军.“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J].科学决策,2001,(1).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房价收入比是目前国际上常用来衡量城市房价水平、居民住房消费能力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综合指标。文章在房价收入相关理论基础上,以保定市房地产市场为例,采用按各收入阶层房价收入比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得出了保定市房价收入比,并以此客观认识和正确评价保定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关键词:房价收入比;房价;房地产市场  中图分类号:F12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
期刊
内容提要:城乡差距过大、东西部发展失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西北欠发达地区农村正是集“三农”和“欠发达”两大问题于一体的矛盾集中地,经济、社会问题更加集中。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系统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欠发达地区(甘肃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增收存在的困境,提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应基于其自身社会、经济和生态特征,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村生态环境、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
期刊
内容提要:FDI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国内学者从单一的城市化概念角度对FDI与城市化进程进行了一些探讨。本文利于层次分析法,对FDI与城市综合实力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FDI投资稳定且规模较大时,城市化水平受到FDI的推动作用显著,FDI对城市化推动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后,城市自身的积累会促使其自身的高速发展;在FDI投资规模不大,但有强大内资推动时,城市综合实力也会快速提升,
期刊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财政管理的重点也由收入管理向支出管理  转变。开展财政资金支出的绩效评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成为强化财政支出管理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地方财政资金;支出;绩效评估  中图分类号:F812.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4-0144-04    1.财政支出绩效评估的意义    “绩效”
期刊
内容提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全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目前,“三农问题”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制约农业发展深层次矛盾没有根本消除,农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农村基层党建出现了松、散、软等现象,所有这些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和加强农村党支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区域间工业产业内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绝大多数产业都不同程度存在技术二元结构。东部地区具有全面的技术优势并且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中部地区技术赶超效应比较明显,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较快,除个别行业外,中东部技术差异呈现出缩小趋势,在高技术行业中部地区与东部差距仍然较大。西部地区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均有所增长,但是增长速度明显慢于东部和中部地区,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利用甘肃省14个地市1995~2006年的相关数据,对全省各地市的经济增长及其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提高资本要素的投入和提高其利用效率与缩小地区综合生产效率是甘肃经济增长的关键。造成各地区综合生产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使用效率及深化速度、FDI分布、市场发育水平等存在地区差异。  关键词:经济增长;效率;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F127.42文献标识码:A
期刊
内容提要:许多学者都认为文化和经济增长的关联在理论上很强,但由于缺乏对文化确定性的整体信息,使得很难去建构两者间的关系模型。在对经济复杂系统认识的一定层面下,作者提出了非线性、间断理性行为的假设和文化价值取向功能、偏好与选择一致的假设,并运用模糊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建构了建立在价值取向基础之上的一个微观个体选择模型,从而为解释文化价值取向条件收敛性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方法。本文把文化视为经济增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基本模型及其改进模型,对甘肃省14个地区的投资有效性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计算甘肃省各市州的投资效率值和广义投资效率值,实现了对省内各地州按效率值的完全排序,揭示出不同地区的相对竞争优势。此外,针对不同地区的投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地方政府制定投资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相对有效性;甘肃  中图分类号:F127.42文献
期刊
内容提要:在市场经济下,建立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的较好方式。本文总结了浙江省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建议:通过制度建设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合理确定保障水平;做好资金筹集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政策。  关键词:被征地农民;农民利益;社会保障制度  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