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卖信任以赢得畅销故事,还是诚实却一无所有?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zhao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为新闻工作者,“追查并报导真相”是其工作内容中无比重要的核心。
  问题是,新闻工作者为了“追查并报导真相”,完成自己的报导作品,是否可以欺骗接受采访的当事人?特别是在面对具有反社会人格或暴力犯罪等当事人,如果不欺骗对方,就无法让对方继续坦诚地自我揭露,而采访者也就拿不到“真相”的情况下。
  珍妮·玛康姆女士在《新闻记者与谋杀犯》一书中,便以某个谋杀案件的当事人亨利·麦克唐纳,以及对针对他的故事进行深度追踪报导,最后写成厚达六百页巨著《致命的愿景》(属真实犯罪小说、非虚构小说类)还成为畅销书的记者乔·麦金尼斯之间的复杂纠葛为基础,深入探讨新闻工作者与当事人之间的信任与背叛。
  麦克唐纳原本是一名医生,被控告谋杀妻子与三名子女(其中一名仍在母腹之中),但麦克唐纳主张,杀人者是四名闯入他家中的陌生人,并不是他。
  在欧美,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法律案件,通常会有记者进行深度追踪报导,甚至写成书籍出版(有时还不只一本),盼望透过尽可能地揭露事件的细节,让读者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麦克唐纳之所以找上麦金尼斯,出卖自己的故事,是因为他在法律诉讼的过程中面临庞大的经济赤字,为了支付官司所需的费用,他和律师必须想办法找到财源,而出卖自己的故事就是筹措财源最好的方法。而且麦克唐纳认为,透过一本自我揭露的作品可以帮助他洗刷冤屈。
  麦金尼斯曾是史上最年轻的纽约时报畅销排行榜作家,26岁出道就写出轰动市场的畅销书,但后来却面临无可突破的瓶颈,且经济陷入困境。就在此时,麦克唐纳找上了麦金尼斯,麦金尼斯为了解决经济问题,也为了东山再起,于是答应接下这份工作,并且将所得之预付版税的一部分给了麦克唐纳。
  麦金尼斯开始为写作搜集资料,对麦克唐纳进行了贴身访谈(两人甚至还住在一起),写了大量的书信给麦克唐纳,信中尽是对麦克唐纳的理解与同情,让麦克唐纳相信麦金尼斯是自己的朋友,而且最后完成的作品也将替自己平反冤屈。
  当作品问世后,的确成为了超级畅销书,但是和麦克唐纳所以为的不同,麦金尼斯在书中所表现的,是他的确相信麦克唐纳是杀人犯,而且是穷凶恶极的那种。麦金尼斯花了大量的篇幅细腻地建构了麦克唐纳的性格,让读者相信他所呈现的“真相”(麦克唐纳还因此收到数百封谩骂指责他的读者来信)。最要命的是,麦克唐纳还是在一次脱口秀节目的访谈上,被主持人告知,才知道他被麦金尼斯所背叛、欺骗,所有麦金尼斯在采访当时对他所说的话、所写给他的信,全都是骗他的,只为了让他说出写书所需要的资讯。
  于是,麦克唐纳以诈欺罪将麦金尼斯告上法院。控告的证据,则是麦金尼斯写给麦克唐纳的信件,这些信件让麦克唐纳充分相信麦金尼斯是相信自己,并且是自己的朋友。麦克唐纳感觉自己被背叛,麦金尼斯只是为了写作畅销书而来到他身边,成为他的朋友。甚至更恶质的是,他认为麦金尼斯为了让小说更有说服力且畅销,不惜扭曲了某些事件的诠释,让他成为符合读者心中那个穷凶恶极的罪犯的形象,从而让作品更为可信且畅销。
  什么是说谎?什么又是真实?说谎当然不对,但隐瞒必要资讯不说,是否也算说谎?记者可以为了取得当事人的信任与故事,为了成为消息灵通的内情知情者,为了偷窥真相而欺骗当事人吗?可不可能明确告知当事人我并不赞同你,但还是让对方自我揭露?身为新闻工作者的道义责任何在?
  此外,谋杀犯可以控告诈欺犯吗?杀人是无比重罪,犯下穷凶恶极的犯罪者,可以控告罪行相对比自己轻许多的诈欺犯吗?
  当新闻记者以“言论自由”、“公众知情权”来捍卫自己为了取得当事人的自白而不惜曲意奉承,甚至欺骗当事人的道德正当性时,真的站得住脚吗?毕竟,记者不是小说家,记者所追踪报导的故事里的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作者虚构的,记者写作必须有所本,而不能为了自己写作的需要而虚构/创造不存在的故事,套在真实存在的人物身上。
  玛康姆女士在书中一面追寻故事真相,一面访谈故事中的人物,一面不断地自我诘问,试图厘清小说家与新闻工作者的分野,厘清作者与当事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厘清谎言与真实的分野,厘清新闻工作者追求真相时的矛盾两难……这的确是一本精彩而深入的新闻伦理学作品,作者也试图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但似乎又没有一个可以完全说服身处其中的自己。毕竟,在庞大的商业利益以及捉襟见肘的经济现实下,又有多少人能够坚持住康德式的道德标准,而不被诱惑所吞噬?或许,人性的复杂纠葛、暧昧难明,就在此中显明了。我们都只是软弱而屈服于现实的平凡人,见招拆招,摸着石头过河罢了。
其他文献
东海书苑新址位于台中绿园道上,店面迎向一排高阔的绿树,感觉特别悠然、清新。较约访的时间提前了些抵达,见店长廖英良与友人在外头谈天,聊些书店经营事,就不上前叨扰,先四下走动,看看书店空间是否有了细微的变化。  店门外有一爿大黑板,上头写满近期木工课程的招生讯息,以及过去一两个月在此举办过的各项座谈及展映活动。推门入内,浮游于空气中的咖啡香随即窜出。午后的阳光从窗棂洒进,照耀着安静枕躺于周遭的书册,人
期刊
在翻译《标本师的魔幻剧本》之前,我对标本制作一无所知,浑然无觉世上竟有另一种行业与翻译如此不同却又如此相似。  拿到书,从头到尾读一次,理顺文路语绪。拿起笔,或打开电脑,将书翻开露出内页,仔细地将文字的皮毛顺序剥下。褪去外皮,剥下原文的血肉,剔除任何不符合后制框架所需的油花残肉,留下作者想要表达的原意骨架,再以译入语为填充物重新塞满文字的皮毛,一次次润稿、反复修饰该标本,让用字语气更自然更加融入其
期刊
大约是半年前我接到了《战役学发展研究》的书稿,当时心里颇为犹豫,一则自己对这个专业涉猎太少,深怕对书稿不能很好把握;二来据说作者身居要职,以前也曾耳闻有编辑与领导作者修改意见相左,最后弄得尴尬收场,所以心里不免有些发憷。不过很快就感到十分好奇:作者是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却能用地道的英文著书立说;他是一位政府官员,却写出艰深的军事基础理论专著;福建全省只有几位博士的学位论文获得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
期刊
对官方或学界公布的某些研究调查,我常有“不知其所云”的反骨倾向。尤其学界为了显示严谨,总要在研究案中先构筑研究方法和评量指标,然后据以调查,形成结论。  在某些硬科学领域,这样的方法都暗藏偏见与谬误;在人文学科里,问题只会更大,对自己的假设永远抱持更大的怀疑——这是被外界视为权威的学术界,为了在多元化的社会挣得更大的信用,应有的“谦逊”。  否则所谓的报告一旦公布,媒体冷落就罢了,若予以重视大加报
期刊
如果用一种颜色来描述2010年的电视屏幕,这种颜色或许是粉色。粉是女人的颜色,也是暧昧的颜色。一栏叫做《非诚勿扰》的相亲综艺节目一度成为了收视率的无冕之王,与此同时,略显疲软的图书市场也迎来了一支异军突起的粉红军团——遍地开花的情感书,迅速击败了各路新书的成绩,构成了2010年书市的独特风景。    让人记住你的书名    说起来非常巧合,在接手曾子航《女人不“狠”,地位不稳》的营销之前,我曾经在
期刊
有些故事是会让人耽溺的,它们有强大的感染力,一股与己同在的真实感,带你到那个现场。在吴念真最新著作《这些人,那些事》的书腰上有这样一句话:他笔下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部电影。在看过他的小说、散文和剧本后,我知道这不仅仅是宣传语而已。  睽违12年的文字作品,除了一篇以外,都是杂志专栏文章的结集,他写家人、写乡邻、写当兵时遇到的朋友、写自己看到和别人转述的故事,在专栏的最后一篇《告别》中,他这样作结:“
期刊
9月,开学的季节,重归校园的学子们,让空荡的书店平添了几分寂寥。8月的开卷综合指数为344.86,较之上月减少了68.63点,环比下降16.60%,同比下降0.24%,而全国五大地区、9个主要细分市场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刚走出暑期黄金档,出版商们已觉寒意逼人。稍觉欣慰的是一年一度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8月31日~9月4日)如期开幕,规模更创新高。据统计,本届BIBF以“开阔的风景,开阔的图书”为
期刊
4月,春暖花开,与纸质图书市场的平静相比,本月最震撼的消息莫过于月底汉王发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财报,前三个月汉王营业收入同比下滑50.13%,净利润为 -4618万元,同比下降210.29%。而根据易观国际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电子阅读器的销量下滑至30.42万台,首次出现负增长。去年3月,随着汉王科技登陆中小板,股价大涨,电子书如救世主般降临图书市场,瞬间成为出版界的焦点。时隔一年,新的
期刊
先前重庆老妇因拥挤跌倒,初中男生出手扶,却被当成推倒她的正犯告上法庭,判赔巨款。新闻一出,此后再没人敢扶陌生老人。甚至有位老伯受人一扶,立刻自清:“别怕,我不告你。”这项判例,原无立法之意,却行严刑峻法之实,一夕改变了几千年敬老的风俗习惯。  谁是谁非?规则该怎么立?哈佛教授迈可·桑德尔的《正义:一场思辩之旅》透过新闻时事的正反意见,像法庭戏针锋相对的激辩将观众抛掷于两难之间,辩证前进,一览伦理思
期刊
“我是一棵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聂华苓如此自况。五月是文学的月份,聂华苓是五月文坛的焦点。  焦点之一,联经出版了她的文学自传《三辈子》,这是由2003年未完成的《三生三世》扩充而成。《三生三世》写到1991年,那年聂华苓夫婿保罗安格尔在旅途中倒下,天翻地覆,聂华苓自己也倒下了。十二年后她挣扎着写下《三生三世》,又七年多过去,聂华苓86岁,这本写个人也写时代,写了一辈子的书终告完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