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可改善短期内学科教学的教学质量,还可逐步引导学生实现终身发展,使其能够根据个人学习需求来搜集有效资料、获取相关信息。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展现学生的主体学习行为,切实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本文将从丰富课前预习指导形式,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完善课堂探究教学指导,发展学生自学能力;开发线上教学平台,创新学生自学形式三个角度来分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要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自学能力;培养策略
在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能够全面参与学科实践,在电脑上演示各个信息软件的操作技能,但是以学生自主思考、能动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却比较少见,导致学生逐渐习惯了被动接受现成知识,并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并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潜能。对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组织丰富的学科探究活动,尽可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行为,让学生真正实现学习进步,也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准备。
一、丰富课前预习指导形式,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课前预习是让高中生在课前准备环节自主学习新知的学习活动,以学生的独立学习为基本形式,是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丰富课前预习教学形式,制定明确的预习目标、组织完善的预习程序,帮助高中生明确预习方向,为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做准备。为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也可开发相应的导学工具,完善预习监督与预习指导,让学生在丰富的预习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就如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一课教学中,笔者就使用导学案这一教学工具监督本班学生完成了课前预习任务。首先,导学案的“自学目标”标注了预习任务,即了解获取信息的一般流程;能够加工并存储自己所获取的有效信息;能够根据个人学习需求分析信息需求,从而确定恰当的信息来源,整合有效资料。其次,导学案的“重难点知识预设”则可帮助学生确定预习重点,即了解信息的多种来源与具体形式、能够根据跟需求获取并整合信息。最后,导学案的“前置性作业”则针对本节课的重要知识设计了填空题、选择题,需要学生自主迁移预习所得,自主反思预习成效。
二、完善课堂探究教学指导,发展学生自学能力
课堂探究是促使学生生成学科智慧的重要平台,同样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阵地。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课堂探究行为,使其像是“容器”一样接受现成知识,虽然确实增加了课堂知识容量,却并不能全面开發学生的学科学习潜能。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组织探究活动,将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小组的互动交流活动结合起来,以便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有效学习经验。
就如在“信息的基本特征”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在课堂上组织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即将6名异质学生分到一个小组之内,使其根据本组成员的智能优势分配合作任务,以便实现共同进步。为此,高中生需独立阅读教材内容,分类整理重要概念,按照时间顺序整理信息革命的不同阶段与主要的革命成果,初步归纳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接着,高中生便要在小组内展示个人学习思路与学习所得,通过小组沟通尝试搜集、甄别并评价网络资源,由此实现自主探究,有效提升信息技术操作水平。
三、开发线上教学平台,创新学生自学形式
线上教学平台是指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信息化教学软件来建设在线课堂、组织线上辅导等多种教学活动,可以有效突破时空限制,促使学校教育更好地融入到终身教育体系之中。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开发线上教学平台,让高中生利用数字化资源满足自学需求,以便切实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由此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笔者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所以除了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小组探究活动之外,也鼓励本班学生自主利用数字化平台实现自主学习。比如,在“图形图像的采集与加工”章节教学过程中,笔者就要求本班学生自主搜集网络资源,通过互联网上的操作流程来分析采集、加工图形图像信息的重要方式与操作流程,还可直接在计算机上模拟操作相关流程,归纳采集、加工图形图像信息的一般程序。另外,由于互联网资源众多,所以笔者也鼓励本班学生利用线上平台去学习教材之外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如此,高中生则可积累丰富的线上自学经验。
总而言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关键,可以直接优化师生互动模式,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平台。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切实解放学生,逐步丰富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活动,为培养并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营造开放、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王伟.简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8(27):34-35.
[2]李妙香.倡导多元化学习方式,培养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以《创建数据库的结构》教学设计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24):233-234.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自学能力;培养策略
在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能够全面参与学科实践,在电脑上演示各个信息软件的操作技能,但是以学生自主思考、能动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却比较少见,导致学生逐渐习惯了被动接受现成知识,并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并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潜能。对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组织丰富的学科探究活动,尽可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行为,让学生真正实现学习进步,也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准备。
一、丰富课前预习指导形式,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课前预习是让高中生在课前准备环节自主学习新知的学习活动,以学生的独立学习为基本形式,是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丰富课前预习教学形式,制定明确的预习目标、组织完善的预习程序,帮助高中生明确预习方向,为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做准备。为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也可开发相应的导学工具,完善预习监督与预习指导,让学生在丰富的预习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就如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一课教学中,笔者就使用导学案这一教学工具监督本班学生完成了课前预习任务。首先,导学案的“自学目标”标注了预习任务,即了解获取信息的一般流程;能够加工并存储自己所获取的有效信息;能够根据个人学习需求分析信息需求,从而确定恰当的信息来源,整合有效资料。其次,导学案的“重难点知识预设”则可帮助学生确定预习重点,即了解信息的多种来源与具体形式、能够根据跟需求获取并整合信息。最后,导学案的“前置性作业”则针对本节课的重要知识设计了填空题、选择题,需要学生自主迁移预习所得,自主反思预习成效。
二、完善课堂探究教学指导,发展学生自学能力
课堂探究是促使学生生成学科智慧的重要平台,同样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阵地。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课堂探究行为,使其像是“容器”一样接受现成知识,虽然确实增加了课堂知识容量,却并不能全面开發学生的学科学习潜能。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组织探究活动,将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小组的互动交流活动结合起来,以便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有效学习经验。
就如在“信息的基本特征”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在课堂上组织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即将6名异质学生分到一个小组之内,使其根据本组成员的智能优势分配合作任务,以便实现共同进步。为此,高中生需独立阅读教材内容,分类整理重要概念,按照时间顺序整理信息革命的不同阶段与主要的革命成果,初步归纳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接着,高中生便要在小组内展示个人学习思路与学习所得,通过小组沟通尝试搜集、甄别并评价网络资源,由此实现自主探究,有效提升信息技术操作水平。
三、开发线上教学平台,创新学生自学形式
线上教学平台是指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信息化教学软件来建设在线课堂、组织线上辅导等多种教学活动,可以有效突破时空限制,促使学校教育更好地融入到终身教育体系之中。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开发线上教学平台,让高中生利用数字化资源满足自学需求,以便切实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由此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笔者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所以除了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小组探究活动之外,也鼓励本班学生自主利用数字化平台实现自主学习。比如,在“图形图像的采集与加工”章节教学过程中,笔者就要求本班学生自主搜集网络资源,通过互联网上的操作流程来分析采集、加工图形图像信息的重要方式与操作流程,还可直接在计算机上模拟操作相关流程,归纳采集、加工图形图像信息的一般程序。另外,由于互联网资源众多,所以笔者也鼓励本班学生利用线上平台去学习教材之外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如此,高中生则可积累丰富的线上自学经验。
总而言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关键,可以直接优化师生互动模式,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平台。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切实解放学生,逐步丰富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活动,为培养并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营造开放、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王伟.简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8(27):34-35.
[2]李妙香.倡导多元化学习方式,培养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以《创建数据库的结构》教学设计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24):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