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嫉妒而心生敌意,因为被批评而耿耿于怀,因为受到挑衅而愤怒,以致因为所有这些不良情绪而蓄意报复,做出本可以不发生的事,甚至酿成悲剧,这样的事情,生活中似乎并不鲜见。
在社会交往中,对于那些给自己带来伤害或不愉快的人,通过攻击对方发泄心里的不满,这就是报复心理。报复是人性中的一处心结,每个人都有可能产生报复心理。问题在于能否冷静理智地进行自我控制。
报复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不当场发作,而是铭记于心,等待时机,选择最恰当的方法,攻击对方的创伤;有的人的反应很直接,好恶全写在脸上,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敌意,以期迫使对方示弱;有的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顾后果,只求一时痛快;有的人患得患失,又恨又怕,看到可能的危险立即避开;有的人事先铺好后路,借刀杀人,让对方找不到还手的目标……
看到一则关于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文章,说他在1910年下野后,作为塔夫脱总统的特使出差德国,安排与德皇的会晤时,后者傲慢地说:“两点钟到我这里来,我只能给你45分钟。”罗斯福回答:“我会两点钟到的,但很抱歉,陛下,我只能给你20分钟。”
文章作者根据这个例子发挥说:在社会上,如果有人对你出言不逊,你最好的做法就是反击回去。因为这是一个关于人格尊严的问题。
维护自己的尊严是不错的。对谦虚的人不要骄傲,对骄傲的人不必谦虚,这原则也是很对的。尤其在上述例子里,罗斯福维护的还不只是自己的尊严,更有国家的尊严。但如果将这做法普泛化,“在社会上,如果有人对你出言不逊,你最好的做法就是反击回去”,我却以为至少不一定是“最好的做法”。
“反击回去”,就是报复。一般的报复心理至少说不上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报复心理的人,对人常怀戒备,又往往容易误解别人的意思,任其发展,心胸便会越来越狭窄,与人相处较难时,内心便难免痛苦,甚至是非常痛苦。
著名人物成功报复的例子很多,有的的确巧妙得令人叫绝:
德国诗人海涅是犹太人。有一次在一个文人聚会上,一个人对他说:“我刚从某个海岛来,那儿很没趣,连犹太人和驴都见不到。”海涅当即回答:“下次我和你一块去那儿就有趣了。”
异曲同工的还有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故事。他讲演时,一个反对者上台走到与他大约相差一步的地方对他嚷道:“我要提醒你,拿破仑说过,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马雅可夫斯基看看他们之间的距离,说:“不错,的确是这样。”
还有一个我国的个案:两人争吵,到最后一人说:“你还能吃了我不成?”另一人回答:“放心,我不是回民。”
报复了,而且是巧妙地报复了,的确会有一种莫大的心理满足。但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有自我高明感的满足与有自我高尚感的满足还是有区别的。我更心仪另一种对待无理行为的姿态:
法国的伏尔泰有一次对一位不在场的同辈作家大加赞扬,旁边一个人当即指出:“您对那位先生的赞赏真是无比慷慨,他在背后经常说您的不是呢。”没想到平日脾气火爆的伏尔泰说:“哦,看来我们两个都说错了。”平淡如水,点到即止。
某公司主动给海明威寄去一条领带,附信说:“本公司出品的领带深受顾客欢迎,现奉上一条敬请试用,并望寄回成本费二元。”海明威的反应是寄去小说一本,并附信:“本人小说深受读者欢迎,现奉上一本敬请阅读,此书价格二元八角,也就是说,你们还欠我八角钱。”令人啼笑皆非,又无伤大雅。
最没脾气的是这样一位外国仁兄,有人在报上登了一则他的死讯,亲戚朋友纷纷前来吊唁,却见他正活生生地伏案写作。所有人都不由得怒骂那家造谣报纸,他说:“报纸报道我死是千真万确的,只不过把日期提前了一些。”真有佛家“大肚能容容天下不容之事”的境界。
当然,知道了这些,并不等于自己就能照样子修成正果。有一篇发在《今晚报》的拙作,用“花容失色”调侃我的一位朋友。随后一家专纠语病的刊物刊文批评,指出“花容失色”仅限用于女性。我很不爽,当即致信该刊主编,并拟一联调侃批评者。信一发出,我马上就心生悔意。如此的睚眦必报也未免忒小肚鸡肠了。要感谢那刊物终未让我露“小”。
从此便常常提醒自己,要努力正确看待他人给自己带来的不愉快,努力消除报复心理。感到不愉快时,不妨将自己置身于对方境遇,想想自己是否也有这样做的可能;或是找朋友宣泄一番,借以缓解心理压力;或是转而去做件让自己开心的事情,转移注意力,淡化恶劣情绪。
报复心理的直接导火索是愤怒。而有句话说,愤怒是追随心胸狭窄者的影子。许多时候愤怒的原因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做了什么,而在于自己的心胸有多大的容量。报复的理由往往是为了维护尊严,而最大的尊严有时候往往是不报复。
(摘自《文艺报》2013.3.20)B①
在社会交往中,对于那些给自己带来伤害或不愉快的人,通过攻击对方发泄心里的不满,这就是报复心理。报复是人性中的一处心结,每个人都有可能产生报复心理。问题在于能否冷静理智地进行自我控制。
报复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不当场发作,而是铭记于心,等待时机,选择最恰当的方法,攻击对方的创伤;有的人的反应很直接,好恶全写在脸上,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敌意,以期迫使对方示弱;有的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顾后果,只求一时痛快;有的人患得患失,又恨又怕,看到可能的危险立即避开;有的人事先铺好后路,借刀杀人,让对方找不到还手的目标……
看到一则关于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文章,说他在1910年下野后,作为塔夫脱总统的特使出差德国,安排与德皇的会晤时,后者傲慢地说:“两点钟到我这里来,我只能给你45分钟。”罗斯福回答:“我会两点钟到的,但很抱歉,陛下,我只能给你20分钟。”
文章作者根据这个例子发挥说:在社会上,如果有人对你出言不逊,你最好的做法就是反击回去。因为这是一个关于人格尊严的问题。
维护自己的尊严是不错的。对谦虚的人不要骄傲,对骄傲的人不必谦虚,这原则也是很对的。尤其在上述例子里,罗斯福维护的还不只是自己的尊严,更有国家的尊严。但如果将这做法普泛化,“在社会上,如果有人对你出言不逊,你最好的做法就是反击回去”,我却以为至少不一定是“最好的做法”。
“反击回去”,就是报复。一般的报复心理至少说不上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报复心理的人,对人常怀戒备,又往往容易误解别人的意思,任其发展,心胸便会越来越狭窄,与人相处较难时,内心便难免痛苦,甚至是非常痛苦。
著名人物成功报复的例子很多,有的的确巧妙得令人叫绝:
德国诗人海涅是犹太人。有一次在一个文人聚会上,一个人对他说:“我刚从某个海岛来,那儿很没趣,连犹太人和驴都见不到。”海涅当即回答:“下次我和你一块去那儿就有趣了。”
异曲同工的还有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故事。他讲演时,一个反对者上台走到与他大约相差一步的地方对他嚷道:“我要提醒你,拿破仑说过,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马雅可夫斯基看看他们之间的距离,说:“不错,的确是这样。”
还有一个我国的个案:两人争吵,到最后一人说:“你还能吃了我不成?”另一人回答:“放心,我不是回民。”
报复了,而且是巧妙地报复了,的确会有一种莫大的心理满足。但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有自我高明感的满足与有自我高尚感的满足还是有区别的。我更心仪另一种对待无理行为的姿态:
法国的伏尔泰有一次对一位不在场的同辈作家大加赞扬,旁边一个人当即指出:“您对那位先生的赞赏真是无比慷慨,他在背后经常说您的不是呢。”没想到平日脾气火爆的伏尔泰说:“哦,看来我们两个都说错了。”平淡如水,点到即止。
某公司主动给海明威寄去一条领带,附信说:“本公司出品的领带深受顾客欢迎,现奉上一条敬请试用,并望寄回成本费二元。”海明威的反应是寄去小说一本,并附信:“本人小说深受读者欢迎,现奉上一本敬请阅读,此书价格二元八角,也就是说,你们还欠我八角钱。”令人啼笑皆非,又无伤大雅。
最没脾气的是这样一位外国仁兄,有人在报上登了一则他的死讯,亲戚朋友纷纷前来吊唁,却见他正活生生地伏案写作。所有人都不由得怒骂那家造谣报纸,他说:“报纸报道我死是千真万确的,只不过把日期提前了一些。”真有佛家“大肚能容容天下不容之事”的境界。
当然,知道了这些,并不等于自己就能照样子修成正果。有一篇发在《今晚报》的拙作,用“花容失色”调侃我的一位朋友。随后一家专纠语病的刊物刊文批评,指出“花容失色”仅限用于女性。我很不爽,当即致信该刊主编,并拟一联调侃批评者。信一发出,我马上就心生悔意。如此的睚眦必报也未免忒小肚鸡肠了。要感谢那刊物终未让我露“小”。
从此便常常提醒自己,要努力正确看待他人给自己带来的不愉快,努力消除报复心理。感到不愉快时,不妨将自己置身于对方境遇,想想自己是否也有这样做的可能;或是找朋友宣泄一番,借以缓解心理压力;或是转而去做件让自己开心的事情,转移注意力,淡化恶劣情绪。
报复心理的直接导火索是愤怒。而有句话说,愤怒是追随心胸狭窄者的影子。许多时候愤怒的原因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做了什么,而在于自己的心胸有多大的容量。报复的理由往往是为了维护尊严,而最大的尊严有时候往往是不报复。
(摘自《文艺报》2013.3.20)B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