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世界上最发达的区域大都集中在湾区周边,入海口汇集了全球60%的经济总量。在整合各种城市资源、实现城市的高速、健康发展过程中,各种海湾资源为之提供了极大的助力。在中国经济转型期,探索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湾区经济发展模式,具有更加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拟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模式的研究,为中国湾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湾区;湾区经济;粤港澳大湾区
一、湾区与湾区经济
湾区是指由一个海湾或者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毗邻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是一个地理学的概念。它与沿海地区的区别在于,湾区由海岸线凹进陆地形成,是沿海多个城市共享的水域,是滨海城市特有的空间形态。而也正因为湾区与大陆相连,经济腹地广阔,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在国际上,那些沿海众多港口城市组成的这样一种独特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便是湾区经济。
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在海陆空各种渠道的资源全球匹配中,海洋经济异军突起,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主流,并且在其不斷的升级演变中,形成了以湾区为核心的经济集群中心。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心大都集中在湾区周边,湾区经济已成为世界众多一流城市发展的共同趋势。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几十年的经济高增长,当前已经遇到了阶段性瓶颈。而要突破这一瓶颈,就要改变过去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并在经济发展模式和方向上寻找突破和创新。而其中,城市经济发展转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建设中,目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成功经验的湾区经济发展模式,便是我们最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榜样。因此,在中国经济转型期,探索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湾区经济发展模式,为中国湾区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为中国湾区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湾区经济研究及发展现状
湾区经济具有高度开放、创新引领、宜居宜业、区域协同、集聚发展等显著特征。在历史上,湾区经济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
如今,世界顶级湾区都开始具有各自鲜明的产业特征。比如:东京湾区定位“产业湾区”、旧金山湾区定位“科技湾区”、纽约湾区定位“金融湾区”等。
2015年三大湾区的GDP分别达到1.4万亿美元、0.8万亿美元和1.8万亿美元。其产业呈现高端化特征,服务业占比均达80%以上,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分别为22家、28和60家。
由此可见,在全球经济疲软,世界经济发展式微的现在,湾区极强的产业带动能力、财富聚焦功能以及资源配置手段,必将成为催动世界经济增长的超强动力,其极强的辐射功能,也让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成为可能。
三、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优势
我国大陆海岸线蜿蜒深远,18000公里的长度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渤海湾、胶州湾、杭州湾、珠三角湾等湾区星落其上,也让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有了重要的前期经济积淀。占据九市二区,在惠州、深圳、香港、东莞、广州、肇庆、佛山、江门、中山、珠海、澳门围绕下的粤港澳大湾区,不同区域内,不同生产要素的优势互补,可以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整个泛珠三角区域提供广阔的经济腹地,同时也将为泛珠区域合作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作为“一带一路”桥头堡,粤港澳大湾区得天独厚。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泛珠三角洲地区合作为重要基础, 5.65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6600万人口。2017年GDP生产总是突破10万亿元,湾区经济总量超过俄罗斯国家,在全球国家排名11位,成为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内11个城市发展均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既有传统的制造业、服务业,更有极强的高科技产业覆盖其中。珠三角湾区城市群在覆盖范围、发展水平、经济联系度等方面最适合冠以“湾区经济”概念
根据全球领先的新经济行业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权威发布《2017-2018中国粤港澳大湾区专题研究报告》显示:粤港澳湾区人口数量、土地面积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均在四大湾区首位,GDP总量达到1.38万亿美元,超越旧金山湾区且仅次于纽约湾区。
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挑战
事实上,如果仅从面积、人口、GDP总量等方面对标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已可等量齐观,初具成为世界级湾区的潜力。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前途光明,而道路坎坷,粤港澳大湾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将面对以下两大挑战。
第一、制度阻隔,协调不易。广东九个城市与香港、澳门两个特区政府的协调工作由于制度、法律、文化等等的差距必将面对重重挑战,即便在广东的九个城市之间,各自城市利益的不同,也将使协调工作难以展开,协调机制不能有效建立,城市间的人、财、物不同顺畅流动与对接,必将阻碍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发展。
第二、人才难求。相比较国外完善的教育机制,中国在教育方面毕竟还有不小的差距,而要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全球先进制造业中心、全球金融航运和国际贸易中心,人才,尤其是各种高端人才的培养、引进就变得极为重要。但是由于东西方差异的存在,如何引进以及留住外国的顶尖人才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瓶颈所在。
由此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在湾区经济建设和发展上,未来还有很多路要走。
五、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建议
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九市二区,目前各有各的优势和特点,港澳的对外背景,广州的文化和交通,深圳的金融和科技,佛莞的轻制造业,中珠江的旅游文化资源等。通过政策统筹,实现各城市间的互补互通、协调发展,拧成区域经济的合力,去参与全球的竞争。
为妥善解决粤港澳大湾区在发展过程可能存在的制度障碍和现实问题,建议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谋划湾区经济未来的发展:
第一、构建区域性的大交通全覆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区域内的互联互通,形成覆盖当地,辐射国内外的综合交通体系。
第二、求同存异,构建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求同存异,在发展的过程中,重点探寻粤港澳大湾区九市二区的共通之处,以发展为重,尽快打通城市间人才、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对接,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扫除障碍。
第三、大力发展教育产业,打造知识创新高地。湾区建设离不开“知识影响力”,粤港澳大湾区未来需要办更多大学,尤其是研究性大学。要加强粤港澳三地院校合作和校企合作,推动教育改革。并更进一步,要以高校和企业为依托,打造全球科技创新平台,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完善创新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共同体,逐步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与此同时,重视人才引进机制,为国外顶尖人才的引入打通关节,内外并举,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和积累。
第四、以“一带一路”战略为依托,构建对外开放新局面。
综上所述,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着眼未来,立足产业,按照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思路,敢作敢为、敢闯敢拼,勇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湾区经济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林双英.广州、深圳、香港:粤港澳大湾区谁来当龙头?[OL].2017,04(06).
[2]许勤.加快发展湾区经济服务“一带一路”战略 [J].人民论坛,2015,(06).
[3]吴思康.深圳发展湾区经济的几点思考 [J].人民论坛,2015,(02).
[4]艾媒咨询.2017-2018中国粤港澳大湾区专题研究报告[OL].2017,07(25).
[5]王旭阳,黄征学.湾区发展:全球经验及对我国的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7,(24).
作者简介:任新立,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湾区;湾区经济;粤港澳大湾区
一、湾区与湾区经济
湾区是指由一个海湾或者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毗邻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是一个地理学的概念。它与沿海地区的区别在于,湾区由海岸线凹进陆地形成,是沿海多个城市共享的水域,是滨海城市特有的空间形态。而也正因为湾区与大陆相连,经济腹地广阔,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在国际上,那些沿海众多港口城市组成的这样一种独特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便是湾区经济。
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在海陆空各种渠道的资源全球匹配中,海洋经济异军突起,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主流,并且在其不斷的升级演变中,形成了以湾区为核心的经济集群中心。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心大都集中在湾区周边,湾区经济已成为世界众多一流城市发展的共同趋势。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几十年的经济高增长,当前已经遇到了阶段性瓶颈。而要突破这一瓶颈,就要改变过去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并在经济发展模式和方向上寻找突破和创新。而其中,城市经济发展转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建设中,目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成功经验的湾区经济发展模式,便是我们最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榜样。因此,在中国经济转型期,探索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湾区经济发展模式,为中国湾区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为中国湾区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湾区经济研究及发展现状
湾区经济具有高度开放、创新引领、宜居宜业、区域协同、集聚发展等显著特征。在历史上,湾区经济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
如今,世界顶级湾区都开始具有各自鲜明的产业特征。比如:东京湾区定位“产业湾区”、旧金山湾区定位“科技湾区”、纽约湾区定位“金融湾区”等。
2015年三大湾区的GDP分别达到1.4万亿美元、0.8万亿美元和1.8万亿美元。其产业呈现高端化特征,服务业占比均达80%以上,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分别为22家、28和60家。
由此可见,在全球经济疲软,世界经济发展式微的现在,湾区极强的产业带动能力、财富聚焦功能以及资源配置手段,必将成为催动世界经济增长的超强动力,其极强的辐射功能,也让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成为可能。
三、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优势
我国大陆海岸线蜿蜒深远,18000公里的长度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渤海湾、胶州湾、杭州湾、珠三角湾等湾区星落其上,也让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有了重要的前期经济积淀。占据九市二区,在惠州、深圳、香港、东莞、广州、肇庆、佛山、江门、中山、珠海、澳门围绕下的粤港澳大湾区,不同区域内,不同生产要素的优势互补,可以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整个泛珠三角区域提供广阔的经济腹地,同时也将为泛珠区域合作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作为“一带一路”桥头堡,粤港澳大湾区得天独厚。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泛珠三角洲地区合作为重要基础, 5.65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6600万人口。2017年GDP生产总是突破10万亿元,湾区经济总量超过俄罗斯国家,在全球国家排名11位,成为全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内11个城市发展均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既有传统的制造业、服务业,更有极强的高科技产业覆盖其中。珠三角湾区城市群在覆盖范围、发展水平、经济联系度等方面最适合冠以“湾区经济”概念
根据全球领先的新经济行业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权威发布《2017-2018中国粤港澳大湾区专题研究报告》显示:粤港澳湾区人口数量、土地面积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均在四大湾区首位,GDP总量达到1.38万亿美元,超越旧金山湾区且仅次于纽约湾区。
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挑战
事实上,如果仅从面积、人口、GDP总量等方面对标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已可等量齐观,初具成为世界级湾区的潜力。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前途光明,而道路坎坷,粤港澳大湾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将面对以下两大挑战。
第一、制度阻隔,协调不易。广东九个城市与香港、澳门两个特区政府的协调工作由于制度、法律、文化等等的差距必将面对重重挑战,即便在广东的九个城市之间,各自城市利益的不同,也将使协调工作难以展开,协调机制不能有效建立,城市间的人、财、物不同顺畅流动与对接,必将阻碍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发展。
第二、人才难求。相比较国外完善的教育机制,中国在教育方面毕竟还有不小的差距,而要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全球先进制造业中心、全球金融航运和国际贸易中心,人才,尤其是各种高端人才的培养、引进就变得极为重要。但是由于东西方差异的存在,如何引进以及留住外国的顶尖人才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瓶颈所在。
由此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在湾区经济建设和发展上,未来还有很多路要走。
五、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建议
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九市二区,目前各有各的优势和特点,港澳的对外背景,广州的文化和交通,深圳的金融和科技,佛莞的轻制造业,中珠江的旅游文化资源等。通过政策统筹,实现各城市间的互补互通、协调发展,拧成区域经济的合力,去参与全球的竞争。
为妥善解决粤港澳大湾区在发展过程可能存在的制度障碍和现实问题,建议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谋划湾区经济未来的发展:
第一、构建区域性的大交通全覆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区域内的互联互通,形成覆盖当地,辐射国内外的综合交通体系。
第二、求同存异,构建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求同存异,在发展的过程中,重点探寻粤港澳大湾区九市二区的共通之处,以发展为重,尽快打通城市间人才、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对接,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扫除障碍。
第三、大力发展教育产业,打造知识创新高地。湾区建设离不开“知识影响力”,粤港澳大湾区未来需要办更多大学,尤其是研究性大学。要加强粤港澳三地院校合作和校企合作,推动教育改革。并更进一步,要以高校和企业为依托,打造全球科技创新平台,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完善创新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共同体,逐步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与此同时,重视人才引进机制,为国外顶尖人才的引入打通关节,内外并举,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和积累。
第四、以“一带一路”战略为依托,构建对外开放新局面。
综上所述,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着眼未来,立足产业,按照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思路,敢作敢为、敢闯敢拼,勇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湾区经济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林双英.广州、深圳、香港:粤港澳大湾区谁来当龙头?[OL].2017,04(06).
[2]许勤.加快发展湾区经济服务“一带一路”战略 [J].人民论坛,2015,(06).
[3]吴思康.深圳发展湾区经济的几点思考 [J].人民论坛,2015,(02).
[4]艾媒咨询.2017-2018中国粤港澳大湾区专题研究报告[OL].2017,07(25).
[5]王旭阳,黄征学.湾区发展:全球经验及对我国的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7,(24).
作者简介:任新立,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