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外观制作辅导策略

来源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max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重在考查学生创新和动手能力的创客、机器人等中小学科技创新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辅导的学生在近五年内陆续参加了开源硬件创客大赛、3D打印创客大赛、创意机器人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赛事。这些赛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考查学生的科学知识、实现技术,也考查学生的动手实践、沟通协调、审美和创造能力等。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作品创意外观的构思和制作是学生的薄弱点。我以广东省创意机器人大赛为例,分享和探讨突破这一薄弱点的指导策略。
  一、创意外观制作流程
  拼装完机器人以及连接好相关机器人电路、实现相关功能后,便进入创意外观制作的环节。指导学生进行创意外观制作可以机器人的原始外形为基础构思。通过“头脑风暴”,让学生充分发挥创意,从机器人外观、色调、整体创意主题等方面进行思考,筛选出最佳方案后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制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意料之外的问题,需要重新构思及调整思路,再反馈到制作过程中。具体流程如图1。
  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与构思部分,学生必须把方案写出来。写方案的过程能让学生深度地思考,同时也是学生自我评估的一个重要过程。
  二、创意外观制作指导策略
  结构化的流程虽然能让我们更顺利地制作出一个完整的创意外观,但一项赛事中有几百个作品同时展出,如何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才是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我根据以往的参赛经验,认为可从造型、场景、色彩、音乐、光影五个方面解决这一问题。
  (一)因势利导,确定造型
  每个拼装好的机器人都有原始的形状以及能实现相应的功能,可以根据机器人的形状或功能进行外观设计。
  以声控四足机器人为例,学生通过头脑风暴容易得出各种创意:以形状为思路可以做成恐龙、木马、蜘蛛等造型,以功能为思路可以做成能在水中划动的船、怪兽等造型。根据学生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收集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同时考虑大赛主题、制作材料、实现难度等,选择最优方案,最终确定机器人主体造型。
  (二)引入故事,搭建场景
  引入故事作为创意来源,可增加作品的感染力、说服力。一个好的创意作品必定是有故事或会说故事的作品。因此,把作品故事化、场景化是我指导学生进行创意外观制作的主要策略。比如前面提到的声控四足机器人,学生想到了将其做成马。以马展开联想,很快就有了很多创意,然后以创意进行场景故事设计,如图2。
  以现代灰姑娘为例,故事涉及灰姑娘的马车(机器人、南瓜马车、灰姑娘、车夫等)以及灰姑娘马车行驶的场景(小路、树林等)。把这些综合起来,我们做了以下设计:1.机器人以原始外观为主,只简单覆盖电路部分,并安排一个座位给车夫,突出四足机器人的特点;2.机器人后面拉一个南瓜造型的马车,马车车身设计成镂空式,里面放置灰姑娘;3.马车行驶在弯曲的小路上,小路两旁有高低的树木以及一些小草;4.场景用两面墙形成一个夹角,一面画上星星、月亮,另一面写上创意主题及学校、学生等信息。
  (三)和谐自然,色彩丰富
  外观色彩可从作品材质、叙事场景、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考虑。以“木马屠城记”创意主题为例,作品材料采用快递箱纸皮,整体颜色以土黄色为主调,朴素、庄严。又如“现代灰姑娘”主题,整体以黑色为背景,绿色森林里有黄色的南瓜车,色彩对比强烈,突出主题。
  (四)动静结合,音形合一
  没有动作的机器人是没有灵魂的。创意的意境和形象、动作的和谐统一能让作品的表达更丰满。以“现代灰姑娘”主题为例,展示时通过静止的森林和动态行驶的马车,同时加入一个MP3播放马车赶路的声音,营造出一个生动的灰姑娘急匆匆赶路的画面,让作品更富冲击力与感染力。
  (五)光影增效,炫酷多彩
  给作品加入光源。通过光与影的组合,实现明与暗的对比,能创造出令人惊艳的效果。
  光影效果的营造并不局限于靠灯实现,还可以借助一些其他物品。以演奏机器人为例,在搭建好的舞台上方加两个小射灯照射演奏机器人,突出机器人这个主角;在舞台四周安装一圈彩色闪灯,让舞台更抓人眼球;最后在舞台旁加入一个雾化器,向舞台喷射烟雾。通过这些设计,营造出一个迷幻、多彩的舞台表演效果。
  三、结语
  从以上五个方面指导学生制作创意外观,实践效果非常突出。以我指导学生参加的创意机器人大赛为例,2018年演奏机器人主题“炫酷舞台”获广东省创意机器人大赛一等奖,“森林里的演奏会”获二等奖。2019年声控四足机器人主题“木马屠城记”获得2019年韶关市创意机器人大赛一等奖,“现代灰姑娘”获二等奖;2019年无人驾驶车主题“智能餐厅”“绿色智慧小区”获广东省创意机器人大赛一等奖。
  创意外观的指导策略以及影响外观制作的因素有很多,只要让学生紧紧抓住造型、场景、色彩、音乐、光影五个方面去制作与完善作品,有的放矢,就能做出更有內涵、更炫酷的作品。这五个方面不仅可以运用于创意机器人外观方面的指导,也可以用于创客作品以及科技创新发明等与外观制作有关的作品指导。
其他文献
【摘要】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定位突出了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是要实现学生的“言语习得”。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文体的特点,更要在品味文字的同时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并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理解文本内容、体悟表达方式,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程标准;语言运用;综合素养  【中圖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小学生习作教学是课程改革中重要的内容之一,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了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的优势。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作文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积累习作素材,改变写作方式,形成交互式评价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激发兴趣;素材积累;评价方式;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
建构游戏是主题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基于小班和中班阶段积累的建构经验,在孩子们进入大班后,我们常常给他们提供一些低结构的材料,比如纸杯、纸盒、PVC管等。因为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搭建计划性强、目的明确,低结构的材料反而能让他们有更好的发挥。  大班第一学期,我们便在建构区投放了一些纸杯。孩子们开始自发、自主地进行建构,通过自己的探究、同伴间的模仿、教师的支持以及对一些有效经验
【摘要】文章因细节而生动,课堂因细节而精彩。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善于解读课文的细节部分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这样既能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又能使教学提领而顺,让课堂充满灵性。  【关键词】细节;解读;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聚焦画龙点睛处,让工具人文齐飞  例如,《儿子们》这篇课文的结尾:老爷爷说:“我怎么好像只看见一个儿子呢?”这句话
【摘要】课外阅读在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加强课外阅读,小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有效积累,视野也进一步开  阔,他们将课外知识体现在了作文素材中,这可以很好的培养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丰富作文内容,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我校从一年级开始就为小学生提供了课外阅读空间,每个学期可以保证三四本书的阅读量,一直到中年级,课外阅读的作用才得到明显的发挥。这篇文章浅析了课外阅读对小学生中年级作文教学的影
【摘要】兵法贵在灵活变通。作文也一样,真正学到化境时,是一种“文无定法,无法是法”的境界。无论从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还是遣词造句,修辞表达,运用三十六计也只是一种策略,一种技法而已。真正的高手讲究信手拈来、水到渠成,切忌生搬硬套、弄巧成拙。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三十六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獻标识码】A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感情的凭借,一切文章都要靠语言来包装,孔子曰:
【摘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群文阅读教学已经成为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策略。教师可以立足写作目标,从  “写好段落,写好细节,学会说理,运用说明方法和学会谋篇布局”共五个角度选编课文。在组编好课文基础上,教师可以围绕写作主题,通过“四大板块”推进群文阅读教学课堂。指向写作的群文阅读教学,丰富了学生阅读学习的方式,通过对群文范例进行分析和仿写,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信息技术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  正确运用信息技术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如何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下面就谈谈笔者的新思路。  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基本思想是转变教师、学生和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部分,阅读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还原法教学就是其中的一种。还原法就是老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对文章中的言语、词句、情景等进行回归作者写作时的最初本原,和文章中的艺术形象进行对比,让学生感悟到文章表达的精妙之处,从而达到开发学生智慧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还原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进行新课改之后,学校的教育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施行,在中学阶段学习古诗词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语文教师进行的古诗词教学工作不再是单纯地为中学生的语文成绩负责,其更是要下意识地塑造中学生健康的心灵与饱满的精神气象。本文将就中学古诗词教学的反思与实践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中学;古诗词教学;反思;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纵观我国当前诸多中学语文教师完成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