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到“演员”的转变

来源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etian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
  正确运用信息技术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如何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下面就谈谈笔者的新思路。
  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基本思想是转变教师、学生和教材的传统地位。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角色由“授业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学生的角色由被动的“听众”转变为主动参与的“演员”,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演变为“发现者”、“探究者”和“创造者”。
  1.开放式教学
  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很多学生喜欢电脑游戏,有的甚至迷恋游戏中人物的动作和服饰。那些优美的动作和漂亮的服饰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通过演示让学生了解这是专业软件的功劳,通过实际操作体验相关专业软件带来的快乐。
  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会按部就班地将教科书上的内容逐步教给学生该软件怎么用、各项指令是什么概念等等。如此教学,没等老师讲解完软件的最基本内容,学生们早就已经不耐烦了,并且开始溜号、东张西望,课堂秩序逐渐混乱。
  上述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粗略地对相关软件进行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卡通人物的动作和服饰是如何通过电脑制作出的,而无需详细讲解该软件如何使用,仅需介绍一个简单例子,然后布置一个简易的开放性题目,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和制作即可。这个开放性题目也没有标准答案,学生提交设计后,老师仅需给出改进意见。课堂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让学生们体验软件设计与制作的快乐。
  2.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创新源于生活,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就是要联系生活,让学生学以致用。
  一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二是提出开放性题目,鼓励和引导学生发现信息技术影响人们生活的例子,进而引导学生自主创新或创造,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需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创造性地体验信息技术在科技创造中的作用。
  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意为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并同时得到提高。连几千年前的古人都知道教与学需要相互促进,对于现在的创新教育来说更需要注重教与学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老师教,学生学,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填鸭式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了知识的受害者,缺乏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一陈不变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沉寂在乏味中,失去了创新欲望;沉闷的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频繁的题海战术,使学生无暇深入思考和探索,失去了举一反三的乐趣。这些都扼杀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迸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优化并设计相应知识点,尽可能地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选取灵活的教学手段、新颖的教学内容,时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采取引导式教学,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自主地获得获取知识的快乐。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十分有必要洞悉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学习、更新知识,更新教学方法与技巧。
  1.科学素养的修养。自主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关注时事政策,培养自身的科学素养,客观全面地看待事物及事件。
  2.向别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与相关领域的大学教师、科研工作者经常沟通,掌握国内外研究进展。养成追踪科技前沿的习惯,定期查阅与教学相关的网站等,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
  3.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要授业,还要能够解惑,心理疾病的解惑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学习心理学,并能够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正确引导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培养自身和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其他文献
【摘要】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记叙文可谓是再常见不过的写作题材,但目前的习作教学并不高效。由于采用的教学策略为:“学先行,教在后,发现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导致学生写好后,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检查修改,学生累,老师也累。这降低学生的习作兴趣,特别是一些习作能力较弱的学生容易产生害怕习作的心理。究竟怎样才能在写作前把好关,让学生走对方向,适当指导又不千篇一律以及让习作能力一般的同学经过指导习作能有提升,这是
【摘要】新疆作为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生活着多种民族,其中大部分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与文字。近年来,在新疆全面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过程中,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喀什地区巴楚县琼库尔恰克乡双语系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和师生国语(下文统指国家通用语言)水平偏低。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师资力量、学生学习积极性、语言环境三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喀什地区;双语系中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
【摘要】“三科”教材对于学生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得学生逐渐成长为对社会时代发展所需求的人才。只有正确的理解教材的价值,才能将其具有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三科”教材;价值导向;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三科”教材,即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三科教材——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及历史这三科教材。在日前举办“三科”教材国家培训会上
【摘要】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定位突出了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是要实现学生的“言语习得”。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文体的特点,更要在品味文字的同时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并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理解文本内容、体悟表达方式,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程标准;语言运用;综合素养  【中圖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小学生习作教学是课程改革中重要的内容之一,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了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的优势。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作文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积累习作素材,改变写作方式,形成交互式评价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激发兴趣;素材积累;评价方式;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
建构游戏是主题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基于小班和中班阶段积累的建构经验,在孩子们进入大班后,我们常常给他们提供一些低结构的材料,比如纸杯、纸盒、PVC管等。因为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搭建计划性强、目的明确,低结构的材料反而能让他们有更好的发挥。  大班第一学期,我们便在建构区投放了一些纸杯。孩子们开始自发、自主地进行建构,通过自己的探究、同伴间的模仿、教师的支持以及对一些有效经验
【摘要】文章因细节而生动,课堂因细节而精彩。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善于解读课文的细节部分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这样既能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又能使教学提领而顺,让课堂充满灵性。  【关键词】细节;解读;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聚焦画龙点睛处,让工具人文齐飞  例如,《儿子们》这篇课文的结尾:老爷爷说:“我怎么好像只看见一个儿子呢?”这句话
【摘要】课外阅读在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加强课外阅读,小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有效积累,视野也进一步开  阔,他们将课外知识体现在了作文素材中,这可以很好的培养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丰富作文内容,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我校从一年级开始就为小学生提供了课外阅读空间,每个学期可以保证三四本书的阅读量,一直到中年级,课外阅读的作用才得到明显的发挥。这篇文章浅析了课外阅读对小学生中年级作文教学的影
【摘要】兵法贵在灵活变通。作文也一样,真正学到化境时,是一种“文无定法,无法是法”的境界。无论从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还是遣词造句,修辞表达,运用三十六计也只是一种策略,一种技法而已。真正的高手讲究信手拈来、水到渠成,切忌生搬硬套、弄巧成拙。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三十六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獻标识码】A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感情的凭借,一切文章都要靠语言来包装,孔子曰:
【摘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群文阅读教学已经成为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策略。教师可以立足写作目标,从  “写好段落,写好细节,学会说理,运用说明方法和学会谋篇布局”共五个角度选编课文。在组编好课文基础上,教师可以围绕写作主题,通过“四大板块”推进群文阅读教学课堂。指向写作的群文阅读教学,丰富了学生阅读学习的方式,通过对群文范例进行分析和仿写,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