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隨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脱节的弊端已经逐渐显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高中化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努力探索新型教学方式,倡导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客观素质和社会需求这两个方面出发,利用学科优势,打开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不断提高我国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本文从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入手,探究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标;问题;教学策略
引言: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纲要》,《纲要》指出基础教育要从教材内容和教育方式上进行全面的革新,使课程教学不仅要传播相应的学习知识,还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愿望。而高中化学在新课程目标的指引下,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在向高中生传授基础化学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将化学同其他学科内容相联系,以培养高中生的逻辑思维,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一、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
高中化学相较于初中化学而言,其知识的容量与知识的难度都上了一个台阶,因此这对于一些在初中时化学基础就比较薄弱的同学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由于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比较透彻,而有的同学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就加大了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难度,例如教师在讲解溶液电离理论时,有些学生由于知识底子薄,连强电解质的电离都理解不清,更不要说去理解强弱电解质的离子方程式,而理解欠佳的后果就是学生无法建立起关于离子的抽象概念的理论框架,进而影响了化学知识的进一步学习。
(二)教师方面
教育改革已经实行了近二十年,但是有些教师由于其长期运用传统教学方法,一时间还不能灵活地转变教学思路,对高中化学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这就导致一些高中化学课堂仍然采用着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例如化学实验课最能够挖掘学生探索精神,但是有些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过分地强调课堂的纪律性和实验的成功率,将教学实验的每一步可能产生的结果都事先告诉学生,然后让学生以这一结果为标准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无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本应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实验课变成了一堂索然无味的理论验证课。
二、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的教学策略
(一)加强教学设计研究,提高资源共享度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上课之前,根据学科特点将教学内容、学习者特点、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课程思路等内容整理出来,从而使整个课程的走向能够沿着这一思路进行。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合作意识,成立教学小组,并通过小组会议的方式深入研究高中化学的课程应该如何设计,同时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例如某高中化学教师在小组讨论上分享了“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设计中该教师着重通过常识性知识问答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复习糖类的概念及分类,使学生充分认识糖类物质与人类生命和生活的密切关系,然后教师利用葡萄糖的还原性,进行银镜反应、斐林反应的实验,并启发学生结合生物知识,总结葡萄糖在人体内是如何实现能量供应的,这种注重启发和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不但让学生轻松地完成了学习目标,还得到了其他化学教师的一致好评。
(三)正确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高中化学的教学改革也不断推进,高中化学教师要想在课程改革中把握教学方向,提高教学效率必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其一,明确落实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目标的虚化,例如在芳香烃这一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理解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通过苯和甲苯的化学性质的研究,加深对取代、加成等有机反应类型的认识”这一教学目标,并让教学设计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及实验器材,尽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得知识,避免教材理论过于空洞而脱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应紧密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展开,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勇于放手,鼓励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获取知识,并在理论学习与化学实验中培养其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
三、结论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在互动中相互尊重,进而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任务,而高中化学的教学改革也同样如此,教师必须以学生,以化学学科的本质为出发点,通过实践、讨论、交流、讲解等方式完成教学目标,这不仅有利于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也推动了教育改革的整体进程。
参考文献
[1]陈金花.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的探究[J].学周刊,2016,03:33.
[2]王强,石夏燕,马学兵.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228-232.
[3]秦晓杰.新课标下如何做好高中化学教学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3,S1:274.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标;问题;教学策略
引言: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纲要》,《纲要》指出基础教育要从教材内容和教育方式上进行全面的革新,使课程教学不仅要传播相应的学习知识,还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愿望。而高中化学在新课程目标的指引下,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在向高中生传授基础化学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将化学同其他学科内容相联系,以培养高中生的逻辑思维,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一、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
高中化学相较于初中化学而言,其知识的容量与知识的难度都上了一个台阶,因此这对于一些在初中时化学基础就比较薄弱的同学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由于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比较透彻,而有的同学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就加大了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难度,例如教师在讲解溶液电离理论时,有些学生由于知识底子薄,连强电解质的电离都理解不清,更不要说去理解强弱电解质的离子方程式,而理解欠佳的后果就是学生无法建立起关于离子的抽象概念的理论框架,进而影响了化学知识的进一步学习。
(二)教师方面
教育改革已经实行了近二十年,但是有些教师由于其长期运用传统教学方法,一时间还不能灵活地转变教学思路,对高中化学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这就导致一些高中化学课堂仍然采用着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例如化学实验课最能够挖掘学生探索精神,但是有些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过分地强调课堂的纪律性和实验的成功率,将教学实验的每一步可能产生的结果都事先告诉学生,然后让学生以这一结果为标准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无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本应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实验课变成了一堂索然无味的理论验证课。
二、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的教学策略
(一)加强教学设计研究,提高资源共享度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上课之前,根据学科特点将教学内容、学习者特点、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课程思路等内容整理出来,从而使整个课程的走向能够沿着这一思路进行。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合作意识,成立教学小组,并通过小组会议的方式深入研究高中化学的课程应该如何设计,同时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例如某高中化学教师在小组讨论上分享了“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设计中该教师着重通过常识性知识问答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复习糖类的概念及分类,使学生充分认识糖类物质与人类生命和生活的密切关系,然后教师利用葡萄糖的还原性,进行银镜反应、斐林反应的实验,并启发学生结合生物知识,总结葡萄糖在人体内是如何实现能量供应的,这种注重启发和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不但让学生轻松地完成了学习目标,还得到了其他化学教师的一致好评。
(三)正确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高中化学的教学改革也不断推进,高中化学教师要想在课程改革中把握教学方向,提高教学效率必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其一,明确落实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目标的虚化,例如在芳香烃这一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理解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通过苯和甲苯的化学性质的研究,加深对取代、加成等有机反应类型的认识”这一教学目标,并让教学设计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及实验器材,尽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得知识,避免教材理论过于空洞而脱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应紧密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展开,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勇于放手,鼓励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获取知识,并在理论学习与化学实验中培养其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
三、结论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在互动中相互尊重,进而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任务,而高中化学的教学改革也同样如此,教师必须以学生,以化学学科的本质为出发点,通过实践、讨论、交流、讲解等方式完成教学目标,这不仅有利于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也推动了教育改革的整体进程。
参考文献
[1]陈金花.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的探究[J].学周刊,2016,03:33.
[2]王强,石夏燕,马学兵.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228-232.
[3]秦晓杰.新课标下如何做好高中化学教学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3,S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