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应用转型是地方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当前的现实基础出发,指出地方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予以解决。地方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探索,多方努力。
关键词:地方院校 社会工作专业 应用转型
一、地方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应用转型的现实基础
1.彰显社会工作专业地方特色的需求。社会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舶来品,是西方国家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产物,其核心理念在于“助人自助”。所谓“南橘北枳”,任何新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必须与其所在环境紧密结合起来。社会工作在我国这十几年来的发展正是依据这样的理念而不断的中国化,并且在深圳、上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的必不可缺的重要力量。每个地方的社会工作服务的侧重点和重点人群会有所区别,这正是地方院校体现办学特色的最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
2.体现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实践见证。每一种职业都有其所业界倡导和必须恪守的价值理念,社会工作虽然在我国尚算新兴职业,但仍然有被所有社会工作从业者所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当前我国多数高校社会工作的专业建设多是注重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渗透,缺乏实际应用中的理念的践行指导。实现地方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应用转型,不仅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在社会工作实务和服务困境人群中将社会工作理念展现出来,增加社会工作在地方社会和民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架构高校与社会对接的渠道连结。目前很多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教学或者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实践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学生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找到适合所学理论的应用情境,无法实现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实效性。再进一步来说,即高校的社会工作教学想要尽其所能服务于所在地方却总是与社会问题擦肩而过,而地方社会有一些需要专业人才和专业教育力量解决的社会问题以及需要救助的民众却被搁置。将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与实践与社会现实对接,既是社会工作专业应用转型的归宿所在,也是地方高校和地方社会共同受益的“双赢”方案。
4.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虽然现实考察来说,职业和专业并不具有必然和直接的关联。但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专业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职业意向,也就意味着在校期间要培养学生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业技能。社会工作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更依赖于切切实实的社会工作实践活动即社会工作实务。立足地方社会问题和服务地方困境人群应该是地方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应用转型的立足和归宿所在,学生通过一线的社工锻炼和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指导中将所学理论不断深化,并潜移默化中逐步掌握了社会工作职业能力,这也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二、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或许是当前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真实生动的写照。社会工作的学科基础是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学生对于相关的理论都颇为熟悉,但在现实的案例解读过程中却很难做到学以致用,甚至怀疑理论的可行性。此外,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课堂教学所传授的也仅限于程序以及技巧性的理论知识,很少代入真实的社会问题,因此,社会工作行业领域一致认为,给予社会工作职业的高要求,社会工作专业应届毕业生相较其他职业需要较长的时间适应和开展工作。
2.重专业轻职业。尽管我国教育部门在几年前就提出了有关高校的应用转型,多数地方院校都在此列,提倡培养具有核心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但事实却是出了一些高職高专院校之外,很多地方院校对于应用专业或者培养职业性人才依然认识不到位。社会工作专业目前在全国很多地方高校都有开设,开设质量也是良莠不齐,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仍然沿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只进行专业的课程教学,对于社会工作职业这一当前在中西部地区仍然不为人们所知晓的职业并没有给学生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引导,处于专业教育和职业认知的断裂状态。
3.人才培养泛化。人才培养关系着专业学生的未来走向,决定着专业发展的命运。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本科停招以及多所学校社会工作专业被评估挂“黄牌”让很多社会人士唱衰社会工作。但从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社会工作的利好政策频频出台,可见从国家和社会发展层面来看,社会工作的前景可谓一片大好。之所以出现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的社会评价偏低问题,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对于人才培养泛化和模糊,没有明确的专业定位,多所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同质化问题严重。
4.学生认知模糊。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于社会工作的认知模糊,这是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必须重视的一大问题。目前,仍然有不少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把“社会工作”等同于“社区工作”,或者认为“社会工作”与“公益”没有差别,也有很多学生从实用和功利的角度考虑,认为社会工作这一职业“毫无前途”。尤其是对于很多高校而言,社会工作是新办专业,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如何很好的对学生进行专业认知教育,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以及未来有可能从事的职业有系统的深刻的认识,仅通过理论教学时难以做到,更需要社会工作实践和训练。
三、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应用转型的策略
1.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中山大学等几所重点院校2017年停招本科专业,释放出的一个信号就是这些院校未来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转向研究型,这也是我国教育战略中的重点高校研究型转向的重要内容。而对于地方院校尤其是不具备研究型学术型实力的一半高校而言,社会工作发展的方向是侧重技能,人才培养应是以应用、实用为方向。地方高校应该重点挖掘本地的社会问题进而联系实际明晰学生必须的核心职业技能,采取多种方式强化训练,并加强实习实践环节,以多种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考察,争取学生毕业即可胜任一线社工工作。
2.加强与地方社工组织的实质性合作。高校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必须密切与社工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这是当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共识。地方社工组织有经验丰富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以及对于所在地方相关社会问题的熟悉和深入了解,这些都是高校实务教学十分欠缺的因素。地方院校应该探索多样化的合作方式,能够通过与社工组织的合作促进专业教学和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但同时,也能够为社工组织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和合理化的建议,共同发展。
3.结合地方实际定位专业特色。同质化是地方高校专业发展之大忌,唯有特色鲜明才能发展持久。社会工作能够扎根地方,这就要求地方院校在专业开办之初就能够提炼出专业特色并着力打造。每个地方社会发展也不尽相同,存在的社会问题迥异,这就为地方高校凝练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特色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此外,每个高校也有自己的原有积累,例如师范院校发展学校社工就有比较优势,农林院校的农村社会工作就可以做的更深入等等。将地方社会发展与高校自身优势结合必然能够凸显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特色优势。
4.发现并致力于解决地方的某些现实问题。多所重点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成立了自主发展的社会工作机构,旨在为所在地域的民众服务。但对于数量更多的地方高校而言,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还停留在探索阶段,必然没有相应的可供学生实践的社会工作组织的存在。就此而言,从社会工作“助人、奉献、服务”的价值观考虑,地方高校应该为某些社会问题的解决尽一些心力。唯有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才能真切感受到社会工作的存在意义,也能够让社会不断接纳和认可社会工作这一新兴职业。
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M].北京:中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5.
[2] 聂鹏,贾维州.社会工作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孙晓珍(1983—)女。硕士。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工作、金融法。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教改项目:职业化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建设研究(JG201612).
关键词:地方院校 社会工作专业 应用转型
一、地方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应用转型的现实基础
1.彰显社会工作专业地方特色的需求。社会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舶来品,是西方国家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产物,其核心理念在于“助人自助”。所谓“南橘北枳”,任何新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必须与其所在环境紧密结合起来。社会工作在我国这十几年来的发展正是依据这样的理念而不断的中国化,并且在深圳、上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的必不可缺的重要力量。每个地方的社会工作服务的侧重点和重点人群会有所区别,这正是地方院校体现办学特色的最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
2.体现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实践见证。每一种职业都有其所业界倡导和必须恪守的价值理念,社会工作虽然在我国尚算新兴职业,但仍然有被所有社会工作从业者所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当前我国多数高校社会工作的专业建设多是注重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渗透,缺乏实际应用中的理念的践行指导。实现地方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应用转型,不仅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在社会工作实务和服务困境人群中将社会工作理念展现出来,增加社会工作在地方社会和民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架构高校与社会对接的渠道连结。目前很多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教学或者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实践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学生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找到适合所学理论的应用情境,无法实现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实效性。再进一步来说,即高校的社会工作教学想要尽其所能服务于所在地方却总是与社会问题擦肩而过,而地方社会有一些需要专业人才和专业教育力量解决的社会问题以及需要救助的民众却被搁置。将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与实践与社会现实对接,既是社会工作专业应用转型的归宿所在,也是地方高校和地方社会共同受益的“双赢”方案。
4.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虽然现实考察来说,职业和专业并不具有必然和直接的关联。但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专业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职业意向,也就意味着在校期间要培养学生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业技能。社会工作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更依赖于切切实实的社会工作实践活动即社会工作实务。立足地方社会问题和服务地方困境人群应该是地方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应用转型的立足和归宿所在,学生通过一线的社工锻炼和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指导中将所学理论不断深化,并潜移默化中逐步掌握了社会工作职业能力,这也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二、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或许是当前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真实生动的写照。社会工作的学科基础是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学生对于相关的理论都颇为熟悉,但在现实的案例解读过程中却很难做到学以致用,甚至怀疑理论的可行性。此外,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课堂教学所传授的也仅限于程序以及技巧性的理论知识,很少代入真实的社会问题,因此,社会工作行业领域一致认为,给予社会工作职业的高要求,社会工作专业应届毕业生相较其他职业需要较长的时间适应和开展工作。
2.重专业轻职业。尽管我国教育部门在几年前就提出了有关高校的应用转型,多数地方院校都在此列,提倡培养具有核心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但事实却是出了一些高職高专院校之外,很多地方院校对于应用专业或者培养职业性人才依然认识不到位。社会工作专业目前在全国很多地方高校都有开设,开设质量也是良莠不齐,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仍然沿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只进行专业的课程教学,对于社会工作职业这一当前在中西部地区仍然不为人们所知晓的职业并没有给学生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引导,处于专业教育和职业认知的断裂状态。
3.人才培养泛化。人才培养关系着专业学生的未来走向,决定着专业发展的命运。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本科停招以及多所学校社会工作专业被评估挂“黄牌”让很多社会人士唱衰社会工作。但从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社会工作的利好政策频频出台,可见从国家和社会发展层面来看,社会工作的前景可谓一片大好。之所以出现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的社会评价偏低问题,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对于人才培养泛化和模糊,没有明确的专业定位,多所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同质化问题严重。
4.学生认知模糊。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于社会工作的认知模糊,这是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必须重视的一大问题。目前,仍然有不少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把“社会工作”等同于“社区工作”,或者认为“社会工作”与“公益”没有差别,也有很多学生从实用和功利的角度考虑,认为社会工作这一职业“毫无前途”。尤其是对于很多高校而言,社会工作是新办专业,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如何很好的对学生进行专业认知教育,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以及未来有可能从事的职业有系统的深刻的认识,仅通过理论教学时难以做到,更需要社会工作实践和训练。
三、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应用转型的策略
1.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中山大学等几所重点院校2017年停招本科专业,释放出的一个信号就是这些院校未来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转向研究型,这也是我国教育战略中的重点高校研究型转向的重要内容。而对于地方院校尤其是不具备研究型学术型实力的一半高校而言,社会工作发展的方向是侧重技能,人才培养应是以应用、实用为方向。地方高校应该重点挖掘本地的社会问题进而联系实际明晰学生必须的核心职业技能,采取多种方式强化训练,并加强实习实践环节,以多种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考察,争取学生毕业即可胜任一线社工工作。
2.加强与地方社工组织的实质性合作。高校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必须密切与社工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这是当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共识。地方社工组织有经验丰富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以及对于所在地方相关社会问题的熟悉和深入了解,这些都是高校实务教学十分欠缺的因素。地方院校应该探索多样化的合作方式,能够通过与社工组织的合作促进专业教学和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但同时,也能够为社工组织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和合理化的建议,共同发展。
3.结合地方实际定位专业特色。同质化是地方高校专业发展之大忌,唯有特色鲜明才能发展持久。社会工作能够扎根地方,这就要求地方院校在专业开办之初就能够提炼出专业特色并着力打造。每个地方社会发展也不尽相同,存在的社会问题迥异,这就为地方高校凝练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特色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此外,每个高校也有自己的原有积累,例如师范院校发展学校社工就有比较优势,农林院校的农村社会工作就可以做的更深入等等。将地方社会发展与高校自身优势结合必然能够凸显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特色优势。
4.发现并致力于解决地方的某些现实问题。多所重点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成立了自主发展的社会工作机构,旨在为所在地域的民众服务。但对于数量更多的地方高校而言,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还停留在探索阶段,必然没有相应的可供学生实践的社会工作组织的存在。就此而言,从社会工作“助人、奉献、服务”的价值观考虑,地方高校应该为某些社会问题的解决尽一些心力。唯有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才能真切感受到社会工作的存在意义,也能够让社会不断接纳和认可社会工作这一新兴职业。
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M].北京:中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5.
[2] 聂鹏,贾维州.社会工作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孙晓珍(1983—)女。硕士。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工作、金融法。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教改项目:职业化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建设研究(JG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