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羚:改变是人生的宇宙法则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li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了农夫最大的改变是我的生活中又多了不同的元素,以前我的生活主要是写稿、遛狗,到处找朋友玩,现在要增加劳动。理想的生活就是三分之一工作,三分之一兴趣,三分之一劳动,劳动之后我跟太阳、风的接触的时间变长了,有时候我会把手套取下,用手直接接触土壤,那个时刻很幸福,很满足。这种感觉胜过我去百货公司购物,去电影院看电影。”
  挥动锄头、踩下铲子、捧起松软的土壤,大量的汗水从发迹、背部、前胸、四肢流下……2012年8月,林黛羚在新竹市北住家附近的市民农园租下两块三十坪的地,她从一名友善环境的观察者变成了实践者。
  这辈子,一定要当一次农夫
  这对林黛羚来说,是人生的又一个重大改变。通过劳作,她体会到原本不曾有过的幸福感。以前,无论是上班还是在家里写作,以文字为生的她很少接触需要大量体力劳动的事情。种菜的过程,从一开始,处理杂草、整地,光这点就让她的汗水“流个透彻”,“我头一次切身感受‘汗水淋漓’这四个字的含义,那种感觉好特别,连回家洗个热水澡都变得很幸福。”
  这中间当然也有身体上的不适,比如不懂得遮阳,在烈日下让自己晒黑一大圈,导致去演讲的时候,很多听友都对她露出“你真的是写字的人吗?”的表情。连续除草导致身体僵硬,第二天却仍要继续地煎熬也是有的,可是一旦投入,就觉得所有这一切很有趣。
  “这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林黛羚说。她主动做出生活的改变。以主题采访出书为生后,她接触到许多采访对象,看到他们在居家周遭以自然的方式种植蔬果,并把种植这件事视为生活的一部分,渐生好奇的她一直在想,为什么种菜这种看似又累又沾泥巴的差事,他们会乐在其中?在堂姊的推荐下,她去大地旅人工作室上“朴门设计”课程,之后,又在新竹竹北上詹武龙老师的“秀明农法”课程。“我与土地之间可以产生什么样的互动?我可以把自然农法及相关设计概念运用到土地上吗?我有能力实践海伦跟史考特所著的《美好生活》?可以连带影响家人重视土地和耕种?”心中的这些疑问越来越强烈,“不管怎样先开始耕种”的念头战胜了以往一直觉得自己应该先买一块地才开始耕种的观点。说干就干,并从此爱上这种生活,“种地是一件一旦踏出第一步,就会让人无可自拔的事。”林黛羚的语气里满是兴奋。
  裸辞,为人生留白
  如果说这次改变是由生理影响精神,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变身自由职业者,是由工作带来生活的改变。
  2000年,林黛羚毕业于东海大学景观系,爱玩的她选择进入旅游媒体工作。旅游网站和旅游杂志采访记者的工作,满足了她想要到处玩的心愿,但也渐生倦怠。“因为所学专业的缘故,我在学生时代接触了许多建筑理念和景观设计理念,后来在旅游媒体工作和自助游时看到一些国外的民宅,发现这些建筑对空间和生活的态度和台湾的主流价值观很不一样”。工作三年之后,林黛羚带着心中那颗疑问的种子:“难道台湾没有这样的住家?”转做家居杂志的记者。
  四年半的家居杂志采访,让林黛羚接触了无数台湾人的住家,慢慢地,她发现,原来在杂志报道的主流住家形态之外,台湾也有她想象中的“理想家”。她对友善环境的建筑的观念也在这段时间有了初步的成形。就在这个时候,她做出了人生的一个重大决定。“做了八年多的媒体工作,换了几家公司,无论什么公司都一直有会开,也永远要做一部分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我觉得这样太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生命,于是我给自己一个承诺:我不要再上班了。”
  不再上班也还是要有经济来源,在和时任商周出版社的总编辑席芬的一次聊天中,林黛羚接受了对方的建议,进行独立采访并将内容结集出书。
  此后,林黛羚以每年一到两本书的节奏,出版了一系列有关友善环境的建筑的书:《做自己的建筑师:改造绿房子》、《改造老房子》、《老屋绿改造》,她从此成为一名自由写作者,以写字为生。
  改变,为了达到理想的状态
  问林黛羚,“这次参与劳作对生活的改变和之前工作状态的改变有什么不同?”她说,“当农夫最大的改变是我的生活中又多了不同的元素,以前我的生活主要是写稿、遛狗,到处找朋友玩,现在要增加劳动,我书中有写到,理想的生活就是三分之一工作,三分之一兴趣,三分之一劳动,劳动之后我跟太阳、风的接触的时间变长了,有时候我会把手套取下,用手直接接触土壤,那个时刻很幸福,很满足。这种感觉胜过我去百货公司购物,去电影院看电影。”
  “现在的生活状态是否已经达到了理想生活的状态?”
  “还没。”黛羚说,“我希望自己的食物能达到八成自给自足,现在只达到三成到四成。我租的菜园离家里开车还有段距离,没办法天天去,要达到八成的自给自足就要在顶楼种叶菜类的植物,结合在市民农场种的根茎类的,一方面可以达到营养均衡的状态,产量也会多。其实我更希望的是这八成的收成是在乡间的土地上产出的。”
  林黛羚的理想生活是,在乡间有块1000~2000坪的地,房子大概占30坪左右。盖一栋台湾典型的凹字形建筑,搭配现代的轻钢架构,坐北朝南,干爽通风,采光好,无障碍空间。其他的是耕地,将来还要把父母接来一起住。
  黛羚说,要实现这个理想生活并不难,她自己在五年到十年的时间内就能达成。毕竟有过之前几次主动出击的改变,之后所有的变化对她来说,都可以见招拆招,轻松面对。
  “做出不再上班决定的时候,我刚好三十岁。当时就决定给自己一次机会,当然也和家人的支持分不开,我鼓起勇气走过最初的彷徨不安,坚定地继续前行。很多人问我这样的改变难不难?不难,重要的是一定要迈出第一步,给自己一个机会。”
  “你应该是很喜欢改变的人吧?”
  “是。我是希望主动改变的人,我很容易厌倦原有的东西。对我来说,人生的宇宙法则就是改变。”
其他文献
一年一度的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又开始筹办了,主承办单位虽信心满怀,但也觉得越来越不好办。是什么原因呢?读了本期“整理术”专题,很有启发。所谓整理术,是最近人们对生活的态度的一种时尚称谓,即要基于“断舍离”,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东西,远离无意义的事物。这样,生活变得轻松愉快,轻装上阵接纳新的事物,创新未来。  我想,图书交易会要越办越好,要创新,也需要借鉴这些理念。今年是第十届了,十年间两岸发
期刊
这里的“整理术”,是指对生活的重新思考、整理,核心方法:“断舍离”。  “断舍离”是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整理观念,即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内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其中,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由对物品的断舍离延伸出的人生整理术,还包含通过不同的方式达到对
期刊
2006年,侯正光从英国留学归来,创立了上海木码设计机构,涉及家具设计、空间设计和平面设计等领域。2010年,他又发起创立多少MORELESS原创设计品牌。  侯正光七十年代生人,虽是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的次子,却没有子承父业去学习通讯技术,而是先选择了汽车设计专业,后改行从事平面设计,之后索性跑到英国白金汉郡大学留学。28岁时,侯正光明确了自己的家具设计之路。  “多少”的创立,对侯正光或其设计
期刊
首先有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待家务?  如果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再来看下一个问题:在通风良好、地板干净、床单整洁、厨房也安全卫生的家里,相比在落满灰尘、没有干净衣服可穿、屋里散发出霉味的环境里,你的幸福值域是否相差很大?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光凭感觉就可以意识到家务很重要。不过,大多数人可能仅仅停留在“它很重要”的感知上。  我从小就喜欢去二婶家,因为总能在那个不太富有的家里感受到整洁带来的惬意。待
期刊
知道《断舍离》,是在台湾生活、教养畅销作家蔡颖卿的读书会书单上。那时,大陆还未出版这本书。为什么把这样一本书放在读书会上讨论?身为作家、空间设计者、家事教育者,蔡颖卿为何被这本书吸引?年轻朋友该如何读这样一本书?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跨洋电话采访了蔡颖卿老师。  我的父母都已到了耄耋之龄,他们有一群非常忠诚的朋友,彼此间经常交流读书的感受,又因为这群长辈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受日本教育,常读些日文书。有
期刊
“年轻的流浪,这一切的来去,都有它的道理,如水之就下,人之离群。这样的四年,在自己身上贴满标签再一一撕掉的日子,是浮躁愤怒满身又归于平和的日子,也是从渴望声名到静静生活的日子。甚至可以说,这个刚毕业的愣头青,竟然开始像个男人了。”  有时在想,四年前刚毕业的那个我,看到现在的我在做的事,一定会吓到先骂一句粗话,然后说:这样也行啊?四年前的我,肯定不会想到,有天可以带着吉他去流浪,用相机和文字,记录
期刊
三年前,上海国际文学周曾经举办了一次关于“城市文学”的讨论。上海作家孙甘露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大致是说,要记得上海曾经也是乡村。很朴实的事实,却道出一种对“刻舟求剑”式的“城市/乡村”二分法的质疑。若城市文学可能是个伪命题,那么当我们谈论城市与文学关系的时候,我们该谈论什么呢?  巧的是,今年广州书墟的主题正是“阅读我城”。从创作者的视角看,作为客体的“我城”是如何被书写的,这当然重要;然而
期刊
Publication  值得高兴的是,近几年一直在阴霾笼罩下的图书市场终于迎来了重大利好消息,国家财政部在2013年末下发了《关于延续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从2013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的五年间,国家将免征图书批发、零售环节的增值税。  1月9日~11日,第二十六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如期举行,作为年度书业界“风向标”的展会,不断释放出新年度书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态。而
期刊
二十世纪,是属于设计的好时代。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极简主义(minimalism)在这一时间段出现并且流行。作为一种艺术或者艺术流派,极简主义最初通过视觉领域发声。比如这一类绘画创作者在创作中往往将绘画语言削减至色与形的关系,摒弃一切对主题造成干扰的不必要元素。类似的,雕塑、装置艺术、设计等等诸多领域中的一部分艺术家和作品开始主张以物自身最原初的形态来作为展示,意图消弭作者借由作品对观者的压迫
期刊
2013年夏天第一个高温日,我踩着几乎融化的马路来到北京最北端的一处度假村,华中师范大学的彭晓辉教授正在那里开会,此去是为感谢他为我策划的一本书《枪与玫瑰的使用方法》撰写了序言。  跋山涉水地跑过去,除了当面道谢,更重要的是,我对彭老师实在好奇——他在华中师大开设的性科学概论选修课、他掌门的人类性学专业,都是全国高校独一份。我太想亲眼看看这么独树一帜的老师,真人到底是何形状。  是的,这本书,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