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达”至孔子实而未现的乌托邦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nkyoumu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言意之辩自古有之。其中,由儒家所倡导的言可达意派曾一度受到后学者的重视。然而因受西方语言学转向的影响,言可达意一说在近现代渐显低迷之态。本文将从孔子辞达说入手,重新审理这一源远流长的问题。以对“达”的重新解读为切入点,展现“辞”、“达”、“意”三者交错的复杂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辞达而已矣”进行再理解,从而得出孔子此说实乃其实而未现的乌托邦。
  关键词:孔子 言意 辞达 困境 乌托邦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追溯言意之辩
  20世纪的西方如同一个急速爆炸体:混战、政变、迭起的思潮、众多主义,和不断变革的方法论。一些为人们所坚信的思想走向终结,而一些新的思考却开始得到重视。语言学转向就是这混世中的一大标志,从此语言摆脱了其在西方传统哲学中的工具性命运,转而成为哲学反思自身传统的一个起点和基础,成了西方世界进一步发展所必然面对的根本问题。
  然而有意思的是,现代西方人对语言所表现出的狂热关注,是中国早在“轴心”时期就已出现的。此中,不仅“言”本身在这片黄土地上被一再追问,而“言意”关系更为诸子百家、圣人贤哲所广泛探讨。
  笔者之所以以比较开篇,旨在引起当下我们在对待西学问题上的反思,即中西对话已成趋势,跨语际的沟通更是不可避免的要求。而自20世纪以来,中国学术界出现对西学的片面引进和切入,甚至导致了与本身传统的断裂。如今,西方哲学深入于对言意的体验,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在引入的同时学会回归中国古典,重新审视这一问题域?
  中国的言意观可追溯至千年之前。老子之“道可道,非常道”;《周易》中“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以及庄子“言不尽意”、“得意忘言”之说首开言难达意之先河。而孔子之“辞达而已矣”则成了言可达意者口中的源头。至魏晋南北朝言意之辩愈演愈烈,其中以欧阳建为代表的言可达意派大放奇彩。发展至近现代,由于受到西方语言学影响,言难达意反倒备受关注。
  但是由于言可达意溯源至儒家圣贤孔子,而几个世纪以来在我们的思想中占主导的正是儒家思想。因而在转向言难达意的同时,我们仍应关注影响颇深的言可达意之说。在此,笔者将从孔子辞达说入手,重新审理这一源远流长的问题。
  二 以辞达说为视点
  孔子辞达说主见于《论语·卫灵公》:“辞达而已矣”,仅此一句,已可见出其论文主于辞达。就字面而言,辞达之意显见。朱子集注有:“辞,取达意而止,不以富丽为工”。杨树达亦在其《论语疏证》中选了三条释之:《仪礼·聘礼记》曰:“辞无常,孙而说。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礼记·曲礼》:“不辞费。”;《孔丛子·嘉言》:“宰我问:‘君子尚辞乎?’孔子曰:‘君子以理为尚,博而不要,非所察也;繁辞富说,非所听也。唯知者不失理。’”由此看来,关于孔子之辞达,后学多理解为言辞达意即可,无需多饰。只是孔子终究立言过简,含义未申,致使后学者易滋歧说。在笔者看来,历来对此说的关注点有三:何谓“辞”?如何明/求“达”?所达之“意”为何?而后学又多将研究视角集中于第二点——“达”上。因此,笔者亦想从该点切入:一是此点紧密联系另外两点,可在三者关联中体现出问题,同时成为笔者阐明自我观点的突破口;二来,我们可在此处感受到言可达意中的张力与矛盾。
  1 关于“达”的几种情形
  达者,达到、通晓也。可是辞达之“达”究竟该如何拿捏?即如何明“达”。对此可谓众说纷纭,互相辩驳。笔者在此简述如下:
  (1)或有以不文、浅近为达者。这类人认为,“达”的条件在于言辞的少文饰,浅近易懂,并想以此使接受者深得其意,进而至“达”的要求。如唐杜牧的“辞愈朴而文愈高”。这种对言辞的朴素追求,看似与孔子辞达相得益彰,实乃貌合神离。孔子反对巧言、多言,但却还是尚文的。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以及他所说的“不学诗无以言”,这些都体现了孔子深知文之重要而非不文者。辞达至苏轼有了较好的发展,而其亦辩不文者曰:
  “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答谢民师书》)
  在苏轼看来,孔子辞达虽求平易,但是平易之道并非不重文采。相反,当你将思想情感注入言辞,那么所得之文将是自然之文。至于浅近以为达者,明诗评家胡应麟又是一例。他就文学创作实际发出了“语浅意深,语近意远”的论述,并以白居易诗为例,认为其诗以浅近的言辞达到了“达”之效果。
  的确,很多情况下简单的言辞更容易为人所理解,但是反例亦比比皆是。正如明杨慎所辩:
  “夫意有浅言之为不达,深言之而乃达者。详言之而不达,略言之而乃达者。正言之而不达,旁言之而乃达者。俚言之而不达,雅言之而乃达者。故东周西汉之文最古,而其能道人意中事最彻。”(《谭苑醍醐》)
  在这里,杨慎将浅近又进一步解释为详、正、俚之言。另外,“不文浅近”这一概念本身就有较大不确定性。如言辞的古今之别,在古人眼里“之乎者也”实为日常用语,而在我们眼里则好像“外语”,即使是极为简单的词也不一定能解其意。
  (2)或有以明事理为达者。这一点与不文、浅近有一定联系,重在将意显白。对此章学诚先生的批评颇有意义。他在《杂说》中写道:
  “夫文生于情,而文又能生情,以谓文人多事乎,不知使人由情而恍惚于其事其理,则辞之于事理必如是而可称为达尔。”
  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她丧夫丧子备受摧残,最后在寒风中痛苦死去。现在当我们再来看她的故事时,也许会深表同情,但却不能全然体会其悲惨的一生。可是若让当时的一些与其境遇相仿者来看,那必定是感同身受。也就是说,章氏认为事明理白之时不可忘记情的传达。
  “达”非不文、浅近,亦非只明事理。这些只不过是对明“达”中所显见的矛盾的简括,倘若细分其实还有很多。然而明“达”虽难,求“达”也绝非易事。后学认为求“达”之忧有二:过之与不及。文人墨客对此则深有体会。陆机就曾在其《文赋序》中感叹: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换句话说便是“达”难以控制、捕捉。明/求“达”一下子变得如履薄冰。不过,尽管困难与矛盾众多,但若如上所言,“达”又并非不可能之事。那么“达”究竟该如何解读呢?而它与“辞”和“意”又是什么关系?对“辞”、“达”、“意”的重解是否为理解“辞达而已矣”提供了新的线索?
  2 “达”应是“交错的动态存在”
  “达”在某种既定意义上是言意之争最为重要的比较点。如今我们站在辞可达意的语境下来解读,如何摆脱明“达”和求“达”之尴尬处境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对此,笔者的方法是将“达”视为“交错的动态存在”,而不再是一个完成的结果。“交错的动态存在”是笔者受到孔子论诗的启发而得出的。《论语·阳货》中有“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之句,而此句中的兴观群怨并不是单纯地按顺序排列,它所表明的是诗歌功能的多层化和差异错置性。那么究竟何谓“交错的动态存在”呢?即不要简单地将“达”归为一种连接“辞”、“意”的线性中介。比如前文在讲明“达”时所提到的明事理,若以前人之“达”来解,那所关注的就是A所说的事理是否经过B(途径)而完整抵达C。但如果理解为“辞”、“意”的交错过程。那就变成A所说的事理与C前理解的事理将先共同作用于B,经过一番交错融合后,再传至C。
  3 从“辞”、“意”释“达”
  为了进一步解释上文所言,以及展现“辞”与“意”在“达”中的交错复杂。笔者准备从“辞”、“意”出发,并转向于“达”。
  辞,《系辞》释文“说也”;《礼记·曾子问》注“辞,犹告也”;《荀子·正名》注“辞合于说”,都表明了“辞”乃言辞。这里先将其一分为二:口说与文本。意,《说文》曰“志也”;《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有“心之所谓意”。笔者以为意是非常复杂的,但在此也先简单分为自我(表达者)之意与他者(接受者)之意。
  那么由“达”作为中介的这一“辞”、“意”交错的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呢?我们也许可以用下面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李四到张三家做客,张三指着女儿小玲对李四说:“小玲明天要去学校了。”李四一下子就明白了张三的意思,原来小玲最近一直卧病在床,而现在病快好了。这里的言辞即张三的口说。由于李四在场,因而立刻明白了张三的意思。然而如果张三是在街上碰到李四,又或者张三将那句话写于纸上留给在办公室的李四。言辞未变,可是否还能达意呢?
  从该例出发,再看笔者提出的“交错的动态存在”一说,“辞达而已矣”的复杂性就不难理解了。“辞”、“达”、“意”绝非是线性进行的。那么此中的交错又是何以造成的呢?笔者将其归入四个问题中:其一,板桥画竹,尚有“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之别。由此推及言辞的表达,当言辞表达我之所想时就已经被消损了。那么自我要如何面对这一不可避免的消损以至于“达”呢?;其二,自我所表达出的言辞在被他者所理解时,必然又会遭到一次消损,对于这种差距又要怎样使辞恰能达意?;其三,利科尔认为任何文本随着它与其世界关系的消隐,就获得了自由。倘若此时言辞为文本(尤其是跨越了时空),比如古希腊神话,那么此时作者之言辞下的真意又将怎样抵达我们呢?
  笔者认为正是这一系列问题,以及我们在交流、阅读、创作中的经验,赋予了“达”以新的理解,认识到“辞”、“达”、“意”三者在不同层面上的复杂关系,进而在理解孔子的“辞达而已矣”上也有了一些新的线索。
  三 辞达说中孔子的乌托邦
  对于孔子的辞达说,笔者将其概括为孔子的一个实而未现的乌托邦。为什么这么说呢?
  孔子是渴望建构一个辞可达意、言能尽意的社会的。笔者认为这是由孔子的政治理想和儒家对“自我”的理解所决定的。孔子的政治理想围绕仁、礼展开。他想要复兴周礼,建构一个和谐社会。然而一套秩序的建构必然少不了一些预设,而言意的统一就是其中之一。因为这将有利于人们的沟通与社会的安定。此外,儒家的自我观带有浓厚的集体色彩,是“一与多”、“部分与整体”、“彼与此”的模式,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这样的自我观念,必然要求自我与他人的频繁交流。此时,只有当言达意了才能使沟通顺利进行,才有可能说明自我的“所是”和他者的“所是”。
  辞达意是孔子所需要的,然而当我们读其“辞达而已矣”时,又可以感受到一种无奈之情。言辞只要达意就可以了,不再多加要求,带着希望。其实孔子对语言是存有困惑的。《论语·阳货》载: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发现不仅天难以言说,德行也是难以言说的。孔子的言辞观,既有对辞达意的渴望,又有对言辞的困惑。而笔者之前的探讨也显示了辞达说的复杂性和困境。正是这一切让笔者深感孔子的辞达说就像是他的一个理想,却因无奈于逃脱不了“辞”、“达”、“意”背后的局限,终成了一个实而未现的乌托邦。
  四 结语
  一句“辞达而已矣”,孔子便为后学留下了不断重释的空间。而如今西学在遭遇了种种危机之后,更为关注言意及语言本身了。这一点也给了我们警示:中西问题必有共通之处,当我们直面问题本身时,是否也应该进行反思。正如笔者开篇所说的那样,关注西学中的言意问题,同时回归中国古已有之的言意之辩,以寻求解决之道。
  
   参考文献:
   [1] (宋)朱熹撰:《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
   [2] 杨树达:《论语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3] 龚鹏程:《中国文学批评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 李健、胡经之:《中国古典文艺学》,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5] 缪钺:《古典文学论丛》,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 王庆节:《解释学、海德格尔与儒道今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简介:张冰,女,1989—,浙江金华人,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7级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生态批评视角对约翰·罗斯金的短篇小说《金河王》进行解读,探讨在其浅显易懂的故事背后所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而品读罗斯金前瞻性的生态忧患意识以及对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独到见解。  关键词:约翰·罗斯金 《金河王》 生态伦理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英国19世纪著名散文作家、艺术批评家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一生著述浩繁。在半个多世
期刊
摘要托马斯·哈代巨著《还乡》中的女主角游苔莎充满了现代的反叛意识,她勇于反抗封建宗法制社会对传统女性的道德规范与约束,突显了女性追求自我意识和自主权的精神,是哈代女性角色中最为坚定的反叛者,是爱敦荒原的异教女神。本文拟从分析游苔莎的向往、追求、困惑和希望的幻灭出发,探究游苔莎悲剧的深层根源。  关键词:游苔莎 爱敦荒原 叛逆 悲剧 异教女神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
期刊
摘要三岛由纪夫以他丰富深刻的智慧和极富骨骼美的语言,从日本的千年古风里走出,完成了他独特的对死亡、对美感的思考,在“生如春花,死如秋叶”的哲学内涵中,他的小说不仅凸显出强烈的文本价值,更给文坛与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角冲击和深度的生命哲思。而《金阁寺》正可作为三岛由纪夫小说中的哲学内涵、华美语言的典型案例来加以分析。  关键词:三岛由纪夫 《金阁寺》 哲学内涵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所谓“实验方法”是左拉提出的自然主义的主要因素,但托尔斯泰是现实主义的代表;德莱塞,有些文学批评家认为他是现实主义者,有些则说他是自然主义的代表。更重要的是,“实验方法”在托尔斯泰的《复活》中的运用,要比在德莱塞的《嘉莉妹妹》中明显得多。本文证实了存在于《复活》和《嘉莉妹妹》中的“实验方法”;对托尔斯泰和德莱塞的“实验方法”进行了分析;证实了存在于两部作品中的“决定论”。  关键词:实验方法
期刊
摘要瓦·马·舒克申是前苏联当代著名的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其文学创作多以乡村为背景;以或淳朴、善良,或庸俗、自私的农民为描写对象。本文试从历史根由、生活经历及艺术创作出发,探析舒克申创作中的乡村情结。  关键词:乡村情结 探析 创作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瓦西里·马卡洛维奇·舒克申(1929-1974)是前苏联文坛上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每一位谈到过舒克申创作的人都惊讶于其异乎寻常
期刊
摘要薇拉·凯瑟最喜欢用法国名言“la route est tout,la fin n'est rien”来总结她的艺术创作。本文从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角度,通过讨论薇拉·凯瑟四部西部小说中移民的命运,来挖掘其艺术创作中超越时空的后现代逻辑——“路就是全部,人生在于不断成功地‘迁移’”。  关键词:移民 物理迁移 思想迁移 文化迁移 凯瑟逻辑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美国作家薇
期刊
摘要乔治·艾略特的婚姻观体现出了尊崇与反叛的二元对立:一方面,她认为女性的最后归宿应该是婚姻,在婚姻生活中应该学会屈从和自我牺牲;另一方面,她又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追求自己的真爱,并在平等的基础之上获得幸福的婚姻。本文即以《米德尔马契》为例探析了艾略特的婚姻观。  关键词:尊崇 反叛 二元对立 婚姻观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在乔治·艾略特的小说中,爱情婚姻是反复出现的主题。
期刊
摘要本文借助弗洛伊德主义有关文学的理论,利用压抑、转移和升华等心理分析概念对奥尼尔的俄狄浦斯情结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深入解读了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中榆树的内涵,具体剖析了剧中深受俄狄浦斯情结折磨的3个主人公的性格刻画及心理活动,旨在说明潜伏于奥尼尔创伤记忆中的俄狄浦斯情结是其从事戏剧创作最基本的动力。  关键词:尤金·奥尼尔 弗洛伊德 俄狄浦斯情结 创伤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中国的苏轼与英国的华兹华斯,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相隔甚远,但拜读二者的生平介绍和文学创作,却能发现二者在诸多方面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尤其是两人作品中均表现出高度的浪漫超然思想。可以说,时空的距离与语言的隔阂不能阻碍东西方诗人心灵的相通。  关键词:苏轼 华兹华斯 相似性 浪漫 超然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浪漫主义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普遍而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浪漫主义诗人及其作
期刊
摘要本文从分析西方童话《考罗琳》(中译名《鬼妈妈》)和东方童话《千与千寻》之间的相似点出发,证实了英国学者和作家托尔金的一些童话文学理论,并从这个角度管窥了东西方童话主题的一些相似性。  关键词:童话 《鬼妈妈》 《千与千寻》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童话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吸收了神话的思维特点和小说的叙事特点,兼具了神话想象的奇思妙想、天马行空,以及小说艺术中的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