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读会写中文的老外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ming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在采访前我们就已经了解到,这位新上任的荷兰驻上海总领事先生是一位“中国通”。不过,当看到他接过我们名片后的反应,还是令我们吃了一惊,他可以很清楚地读出我们名片上的中文名字。
  
  
  会说中国话,或者了解一些中国历史文化的外国人已经不算希奇了,但真的能读会写的毕竟还是少见。再接过总领事递来的名片,上面居然是一个非常中国的名字——汪一力(Eric Verwaal)。
  
  荷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位于虹桥区仙霞路的太阳广场。这是星期一,也是五一长假的最后一天,绝大部分中国人还在度假之中,不过,老外们已经开始上班了。
  
  汪一力总领事在办公室里接受了我们的专访。这次,他刚到上海六个星期。不过从他流利的中文里,一点也听不出是个新上海人。因为谈话中他会常常提到当年如何用“外汇劵”买彩电,没有粮票就买不到好吃的东西,办事情要托关系等等这些当年的生活琐事。
  
  总领事说,二十年前他曾经在上海留学,今天回到上海,他简直不敢想象这里的变迁。他觉得上海的每个地方、每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指出,在二十年前,即使是幻想家或者小说创作者也不可能梦想到二十年后的上海会是这么一个样子。现在的上海人如果想买一瓶法国的香水,随便跑到街角的商店就能买到,俨然一个国际大都市。
  
  总领事也向我们介绍了荷兰王国驻上海领事馆的历史,它建于1994年,是继驻北京大使馆后,荷兰在中国开设的第一个领事馆,随后又开设了广州领事馆。另外在香港也有一个规模很大的领事馆,汪一力总领事曾于1990年前后在香港担任副领事。
  
  目前,荷兰驻上海领事馆拥有26名员工,其中8位来自荷兰,18位为本地雇员。他们主要以说英文为主。荷兰语是荷兰的母语,他们中也有几位来自荷兰的华侨,懂荷兰语和中文。
  
  学习中文,挑战自我
  
  总领事小的时候曾随父母在印度尼西亚居住过两年半,那时他才11岁左右。印度尼西亚的生活对于一个来自欧洲的孩子本来就非常具有吸引力,同时,那里规模庞大的唐人街又给孩时的总领事带来了许多神秘的色彩。他回忆说,那时,满街的中文招牌和广告令他眼花缭乱,而且根本看不懂是在说什么。他很想了解中文,但听大人们说,一个西方人想要学会中文简直比登天还难,几乎是不可能的。
  
  到了中学和大学时期,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一种挑战自我的精神,他选修了中文,希望能尝试人们普遍认为做不到的事情,他成功了。1982年至1987年间,他在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系(中国文化与语言)获得了硕士学位。其中1985年9月至1986年7月间,他还以留学生身份在上海复旦大学获得奖学金,研习了一年中国历史。当年和他一起在复旦学习的有300名外国留学生,他在上海度过了非常难忘的时光。总领事说,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我,认为学中文是没什么出息的,大家都没有想到,今天中国的崛起使全世界都开始关注中文。
  
  虽然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他一直忙于各种外交工作,没有太多机会直接接触中文,但这次有机会重回上海,短短的六个星期已经让他拾回了中文。他每天都会看一些中文报纸和中文文件。中文对他的工作太有帮助了!
  
  另外,总领事还告诉我们,他的太太也曾在1987年的时候学过一年多中文,所以也会说汉语。她爱好收藏宜兴的茶壶。总领事说,五一长假他们俩去了一趟豫园,轧了回闹猛。在一家茶社里,正好遇到了一位从宜兴来的做茶壶的老师傅,便与他聊起了茶壶的工艺,非常有意思。他还觉得现在的豫园虽然比以前拥挤了,但更漂亮了。
  
  青睐“采风”,出自艺术背景
  
  总领事翻开《上海采风》杂志很认真地阅读起来,他向我们了解了读者群体,得知是一份上海市文联的月刊后,他显得十分兴奋。“那你们采访我就对了,我比一般人对文化艺术要了解得更多一点,也更感兴趣一点。”于是,总领事聊起了他这些年来与艺术的一段段情缘。
  
  1995年至1998年间,汪一力总领事在德国的柏林担任荷兰大使馆的一等秘书,负责荷兰和德国的文化交流活动。在此期间,他参与了荷兰驻德国柏林新大使馆的设计和建设。荷兰驻德国柏林新大使馆在德国是一座非常著名的建筑,获得过欧洲最高建筑艺术大奖米斯·范·德洛尔奖(leprix Miesvander Rohe)。它的设计者就是荷兰赫赫有名的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建筑大师。总领事说,他很欣赏雷姆·库哈斯的艺术设计,也很荣幸参与这一伟大的项目。他告诉我们,其实雷姆·库哈斯的风格对中国人来说应该不算陌生,北京正在兴建中的CCTV新大楼就是出自雷姆·库哈斯之手,将在2008年建设完成。从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座建筑具有非常独特的造型。在建筑界,CCTV新大楼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形式主义(Formalism)与手法主义(Mannerism)之间的界限,拓展出了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
  
  
  除了对建筑设计感兴趣外,汪一力总领事对表演艺术也十分钟爱。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他接触了许多表演团体,其中一个著名的荷兰现代舞表演团深深地吸引了他。他说,“我对所有的艺术都很喜欢,但有的艺术只能用来欣赏,有的艺术却能触及你的心灵,这个Emio Greco / PC舞蹈团就给了我很大的心灵震撼。我从他们的粉丝变成了舞蹈团的领导者。”他告诉我们,在来上海之前的七年里,他一直是这个舞蹈团的主席,不过这只是他的一份兼职工作,完全是出于对艺术一份热爱。他笑着说,“现在离Emio Greco有九个小时的飞行距离,看来我是不能再领导他们了。”
  
  说到Emio Greco / PC舞蹈团,其实对现代舞感兴趣的中国读者应该都不会陌生,他们目前是欧洲最走红的现代舞表演团体之一。Emio Greco以石破天惊之姿态揭示纯舞蹈力量的新纪元,与思想敏锐的剧场设计师彼特·撤尔敦搭档,被誉为新舞蹈极端(The New Dance Extremalism)的新浪漫激情触觉,令舞评家们重新发现纯身体的神圣惊人力量。他们这几年曾经在广州、北京等地演出过,去年中在上海的“舞在上海”国际舞蹈节中也演出了一部二段式舞蹈《双重点——壹与贰》。
  
  总领事说,欢迎大家去荷兰看看,Emio Greco / PC舞蹈团的总部就设在阿姆斯特丹,上海每周有十班飞机飞往阿姆斯特丹,即使不在荷兰停留也可以到阿姆斯特丹转机,那里交通非常方便。阿姆斯特丹的文化也相当独特,他开玩笑地说,“有人说上海不是中国,阿姆斯特丹不是荷兰,这是同一个意思,因为她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最后,我们请总领事给我们提供一张家庭照片,他给了我们一张他们夫妇和他们驯养的马的合影。他说,可惜距离太远了,我们不能把我们的马一起带到上海来。不过,这张照片肯定是非常专业的,因为这是专业摄影师Rick Messemaker拍的。
  
  (本次采访感谢荷兰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助理马南女士的大力协作。部分照片由荷兰驻沪总领事馆提供)
其他文献
在上海,随便的一条石库门弄堂,上班时候,做饭的时候,都可以看见这样的一类女人,她没有很多钱,但是可以让桌子上日日有鱼有肉,她也许买不起巴黎的、意大利的、伦敦的香水,但是每一个清晨,她走出弄堂口的时候,她的披肩的卷发,一颤一颤的,那种样子,如女皇出行。来不及的时候,她会穿了碎花的睡衣去买早点,给儿子,或者丈夫。为了这个家,她是可以跟人去搏命的。    这是一栋1924年代建造的石库门房子,没有卫生间
期刊
那个时候我不知道什么叫做“连裆模子”。   后来一位七十多岁的陈姓理发师和我讲起了这样一件事情:“我老家是扬州的,自小便跟了一位堂伯在上海学剃头。也没正规的理发店,就是挑着担子穿弄堂,但范围还是比较固定的,一般就在河南路附近的几条小马路。我师傅对那一带熟悉得不得了,还算有点小名气。我跟在他后面,一是搭手,一是学艺。跟了大概有二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情,我师傅就死了,那一年上海正好解放,我十八岁。  
期刊
清末民初,上海流氓泛滥成灾,就流氓群体的构成而言,其中又可细分为流氓、小瘪三、拆白党、拆梢党、豆腐党等不同的类型与层次。在这些不同的层次中,其切口也自然各有差异。如今,当初的不少切口已演变成市井生活的常用语。    流氓切口    上海流氓一般切口,拳头称为皮铆头,借口敲诈称为讲斤头,分赃称为劈霸,吃讲茶称为闩人头,讲斤头的讨价还价称为画花,纠集团伙械斗称为摆华容道,典当称为高风子,带手铐称为带圳
期刊
夏日的午后,坐在后院露台的墨绿色的阳伞下,任微风轻轻地吹着头发,轻轻地翻过书页。书页很黄,是本很老的书了。  朋友来电话问,在家里做什么?  在阳伞下面看书。我说。    感觉不要太小资哦。朋友说话带着上海的腔调。又问,看什么书?  《共产党宣言》。我回答。  什么?朋友尖叫起来,差点没把我耳膜刺破。你有毛病啊?你想做什么?她大叫道。好像我要武装北上似的。  我只是看本书而已,和看其他任何书一样,
期刊
  
期刊
时间回溯到1994年,美国正举办着一个第三世界的纪录片节,其中设有“关注中国”的专题,放映中国的一些纪录片,此专题吸引了正在海外留学的张平杰。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纪录片的呢?带着好奇,张平杰询问了很多人,可惜反响不如人意。片子里,人物话还没有讲完,画外音就已响起,频繁出现的旁白带有太强主观性使纪录片显得虚假,这是当时中国纪录片的一个通病,在国外很犯忌。真实——纪录片的核心。其他第三世界的小国家,拍
期刊
主持人: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我们在各大媒体看到很多诸如“安全套百分百进入娱乐场所”等头版醒目新闻报道。相比多年前“大学校园应不应该安装自动售套机”的如火如荼的讨论,今天很多防艾举措的实行似乎顺风顺水,没有很大异议。这说明多年防艾的宣传已经比较深入人心;对于艾滋病的重视,已然成为全民的共识。只是,有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比较集中于性工作者,因为身份的隐秘性,如何在这个群体中有效
期刊
清代光绪年间,上海南市十六铺是内江和外洋轮船停泊的大码头,往来船只靠岸时,就有一群码头工人忙忙碌碌搬运货物,工人中有我的父亲。  父亲出生于宁波奉化常昭村,兄弟四人,他是老三。少儿时代砍柴、割草、放牛,还下田耕种。十三岁那年,见邻村后生出外谋生,他不愿自己埋没在荒僻的山坳里,鼓足勇气,跟人到宁波学打铁。辛劳的汗水,换来一身铮铮铁骨。可是他受不住老板的剥削欺压,十六岁满师,又敢冒风险,独自一人到上海
期刊
北京是我出公差经常要去的城市,以前一夜火车过去,现在常常是飞机早去晚回像坐城际快车。每次只要一进北京城,马上感觉到北京的霸气迎面而来:城市霸占着巨大的土地资源,北京人对外来人也俨然一副颐指气使的霸气。结果自己也总是诚惶诚恐,仿佛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北京现在也有不少高档的商业楼,但都四四方方像火柴盒般造型,而且所有商店基本上临街的一面没有什么橱窗展示,也是一派“爱来就来、不买拉倒”的霸气,绝对不像
期刊
演出:    “辞旧迎新”上海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展示演出  2007年1月1—2日 13:30   天蟾逸夫舞台   票价:220、150、100、60、30元      维也纳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乐团2007新年音乐会  2007年1月1—4日 19:30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东方音乐厅   票价:680、500、400、300、200、100元      瑞士洛桑交响乐团2007新年音乐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