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无际,金石相期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fuliange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忘了是在哪本书上翻到一联:江湖不可竟其际,金石相期同此真。作者不可考,只记得仿佛是清朝人。后来在画册上看到赵之谦书写过这个对子,行楷,是他从颜体转到魏碑时期的书风,笔笔跳荡,笔笔风韵,隐约四十来岁的光景。具体哪本画册,一天下午翻遍工作室几十种赵之谦资料,居然也还是没找到。
  对联本身其实跟“金石学”或“金石书画”没什么必然的关系,内容感叹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情。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中的一个晚上,令狐冲和任我行站在熊熊篝火旁,说着退出江湖的一二三四种想法和理由,任我行的满头枯发在夜风中缭乱如狂草,缓缓回答到:“江湖,只要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可见江湖太大,个人太小。要认识两个真心的朋友并不容易,对联里的“金石”,说的是“金石之交”。
  转念一想,古人以“金石”定义交情不会只是随口说说,此中必有所寄托。具体缘由考证起来想必免不了引经据典、咬文嚼字,那是考据学家的事情,其中细节大可抛开不谈,无论如何总不能与“金石”二字脱了干系。世道艰难,人心多变,在古人朴素的理解中,“金”与“石”是两种最能抵抗时间的物质。商周时期,他们将文字铸在青铜器上,秦汉之际,他们又将文字刻在石碑与山崖上,两晋隋唐,金与石还承包了从皇室到民间信仰的塑造,庙堂之上,江湖之远,处处可见造像与文字的神奇配合。施蛰存先生的《金石丛话》中提到《吕氏春秋·求人篇》说夏禹的“功绩铭于金石”,高诱注曰:“金,钟鼎也;石,丰碑也。”显然,古人一直指望借助金与石这两种载体,让那些非凡的事迹穿越时空。传之后世。
  当然,他们成功了。
  不仅成功,还有意外的收获。宋元以降,上古金石文字实物一批批重见天日,物质的丰富催生精神的需求,欧阳修的《集古录》、赵明诚的《金石录》以及洪适的《隶释》为后世学人敲开了“金石学”的沧桑大门,同时,这也是拓片欣赏和研究的发端。马衡先生在《中国金石学讲义》中说: “金石者,往故人类之遗文,或一切有意识之作品,赖金石或其他物质以直接流传至于今日者,皆是也”。
  入清后“金石学”成为显学,大凡读过两本圣贤书的文化人,都以研讨金石为安身立命、著书立说的途径;考据学、文字学之余,访碑拓碑,收藏青铜吉金,把玩名贵印石,是文人们学问的辅助、生活的趣味,还是交际的手段。只要稍稍捋一下清代“乾嘉学派”至民国王国维、鲁迅等文化精英的治学生活就能发现,将“金石学”目之为中国三百年来学术的基础并不会有丝毫的夸张。
  学术之外,便是艺术,有金石学,就有金石家。风口之下,早已经忘记篆书怎么写的中国人重新将这项艺术发扬光大,然后以刀为笔,以石为纸,开启了中国印章艺术自秦汉之后的第二个高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人篆刻”。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信号,篆刻从此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诗、书、画、印四艺鼎足而立,被视为文人艺术家的标配技能。没错,“金石学”同样也是三百年来中国艺术的基础。
  说起艺术,从来也都是个包容万象以致光怪陆离的江湖。文人院体,南宗北派,碑学帖学,千年来争吵不停,喋喋不休,也没个准信。“金石学”能成为清代主流的学术,金石家能成为清代藝坛的中坚,也许是历史的必然,也许是艺术的偶然,总之,自然有其因缘所在。近人丁辅之先生在《金石家书画集》叙言中说:“上穷周秦,远及海东,殚心汲古,发潜显幽,金石家者流,负艺林重望者久矣。闲情所寄,或书或画,皆有奇气。而其名有彰有不彰,寸缣尺素之所传,致足珍惜。”所可注意者是这“或书或画,皆有奇气”八字,真是金石家艺术的最佳注脚。
  茫茫江湖,之所以能相遇、相知乃至相期,靠的就是这份相投的“奇气”。清代书画艺术能从千人一面的馆阁体氛围中脱胎换骨,变靡弱为雄强,为后世贡献出西泠八家、邓石如、包世臣、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和齐白石等诸多开宗立派的大家,靠的也是这份历久弥新的“奇气”。
  文人篆刻的发展史,是观察金石“奇气”的一面镜子。
  虽然是元末的画家王冕开始使用花乳石刻印,但文人篆刻真正有点样子还是在明末的文彭、何震两人手上。此后一路慢慢有所发展,到了清初却不小心偏离轨道,开始趋于纤巧甜俗——这种审美,怎样都不能令有所追求的文人们满意。要等到清中期的“西泠八家”,情况才有了本质性的改变。这八家是西泠前四家的丁敬、蒋仁、黄易和奚冈,以及西泠后四家的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和钱松。除了蒋仁是仁和人,其他七人都是钱塘人——当然,这并不是他们最重要的共同点,对于金石学的深入研究,对于刀法的创造和完善,对于金文、诏版、镜铭、石刻、摩崖等金石文字的汲取运用,以及对于书画的全方面修养,才是“西泠八家”最珍贵的共同遗产。
  而后有邓石如创立皖派,他的学生包世臣以《艺舟双楫》扛起碑学大旗,他的徒孙吴让之谨守师公“书从印入,印从书出”的理念,在篆刻、篆书方面的成就也有前人未到之处。晚清的艺术天才赵之谦,书法颜底魏面,篆刻融汇古今,绘画开“海派”先河,硬是凭借一己之力为近代艺坛建立门户;风气所到处,吴昌硕潜心石鼓文和封泥古朴苍茫的趣味,齐白石对《天发神谶碑》的天真稚拙情有独钟,他们的过人之处,都是能将自己的所有艺术形式都统一在一种十分成熟且具有辨识度的风格之中。几千年金石的营养在他们手里与书画印交融如水乳,“奇气”由此诞生、飘散,渐渐深入中国文人艺术家的骨髓,从此再也挥之不去。
  可以大胆地说,要了解清代以来的中国艺术,就不能不了解金石,就不能不懂得欣赏金石家笔墨里、刀痕中那缕不羁的“奇气”,就像高野侯先生在《丁丑劫余印存》中说的,“其人性情之醇驳,学问之浅深”都可以从中窥测!甚至是拓片上斑驳陆离的石花、青铜器起伏蜿蜒的锈迹,印谱中因年代久远而泛黄的宣纸、温润细腻的印色墨色,虽未必与文字艺术研究有补,但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也是金石艺术魅力不可忽视的部分。
  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访碑、拓碑是件辛苦且危险的事,晚清高官兼金石家吴大澂为到关外拓碑还需要提前安排好口粮和安保;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一辈子的活动范围其实十分有限,外面的世界多数时候是庞大而模糊的,因此古人才有“江湖不可竟其际”的无奈。当今社会,眼前的世界方便得几乎触手可及,对于我们而言,古人的世界、古人的风度甚至是古人之间单纯的人际关系,有时反而是模糊而庞大的——而正是金石文字成功摆脱了时间,令我们得以时时感受着古人最真实的脉搏,并在短暂的生命里看见最真实的永恒。
其他文献
宋人斗茶,除了民间“武斗”,也有文人雅士“文斗”。斗茶无关输赢,仅仅是一种闲雅逸趣和精神寄托。宋人唐庚《斗茶记》说:“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取新水,烹芳名,以品评茶品高下。  宋人江休复《嘉佑杂志》中记载了一则蔡襄与苏舜元斗茶的故事:“苏才翁尝与蔡君谟斗茶,蔡茶精,用惠山泉。苏茶劣,改用竹沥水煎,遂能取胜”。可见斗茶时用水很重要。 
期刊
目前国内茶叶的定价基本不受国家物价局的管控,主要由商家自主定价,许多消费者难免对茶的价格心怀质疑,那么,茶是如何合理定價的?不合理的因素又有哪些?我浅谈下自己的看法。  定价的影响因素应该遵循马克思的市场经济学理论,即耗费的人类必要劳动时间是决定商品价格的根本因素,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首先,耗费的人类必要劳动时间,主要是指茶叶生产过程耗费的时间,再加上茶园管理、茶叶生产出来后的保存、包装、销售
期刊
社交网最近的话题:有人要为食物申请版权,一碟碟经过摆盘、布局、装饰、排色等设计成固定形状的食物一旦获得版权后,即该食物所呈现布局与设计的样子是某厨师的作品(无固定布局设计的食物叫菜肴),外人不得随意拍照上传或模仿它的样子。至于其烹调法与味觉效果是否属于作品的部分并无人提,版权似只注重肉有几片、红萝卜叠成三角形或圆形、肉与西兰花相隔几公分之类的视觉效果,煮食技术与味道反而抛诸脑后?另外社交网上也爆红
期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一著名论断,同样在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茶业发展历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自近代以来,中国茶业便开始了漫长而曲折的现代化进程。1949年后直至上世纪70年代初,尽管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及茶叶生产机械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似乎还是没能彻底超越传统茶长期以来都难以跳脱出“原料”的形象。  当束缚的思想再次被解放,当封闭的国门再次被打开,中国也以崭新的面貌、开放的心态积极融入
期刊
质朴随和,平静内敛,一身布衣,这是陈良柏给我的最初印象。在他来福建前,我不曾见过他。在接触他的陶艺作品后,更觉器如其人。不论是茶器套件还是单品,都洋溢着满满的,浓烈的手工味道,安静,却又隐隐透着灵动韵味,宛如他自己的体悟: “我特别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手里握着一团陶土摩挲,我感觉它是有温度,会呼吸的活生生的东西,就是这种一个人与泥土对话的状态,让我觉得自在,欢喜。”  这样的对话,陈良柏已经坚持了三十
期刊
常想喝了这么多茶到底要干什么?历史上茶与人们的生活为什么能结下如此深厚的不解之缘?  到底是生活缺了什么?能给茶或者茶之类的东西腾出这么大一块空间。曾记得龙应台说过: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  這里所说的森林,其实就是我们面对和历经的真实生活。大家总习惯
期刊
常有朋友问起普洱茶该如何储存转化,尤其是生普,在良好的存放条件下,陈化多年后,香气、汤色、滋味都有了新的变化,其魅力更显。  常有朋友问起普洱茶该如何储存转换,尤其是生普,在良好的存放条件下,陈化多年后,香气、汤色、滋味都有了新的变化,其魅力更显。但也时常听闻茶友提及存茶时,茶不小心受潮发霉之事,谈之每每后悔心痛。普洱的存储本是大的学问,但业界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会听到各种针锋相对的观
期刊
暑热难耐,能气静神闲慢慢啜饮的清茶,唯有一杯气味芬芳的茉莉花。  袅袅的茶烟中,含着馥郁的香气,浓而不烈,仿佛空谷幽兰,沁人心脾。茶汤清新透亮,轻轻抿上一口,茶水中有绿茶的鲜爽,又有茉莉花瓣的清香,最后留在口中的是一丝甘甜的余味。  冰心曾在《我家的茶事》中提到:“茉莉香片是福建的特产”。福建是著名的茶乡,茉莉花茶在宋朝时由福州兴起,清咸丰年间进行大量的商品性生产。  花茶的制作原理不难想象,无非
期刊
前日于朋友家小聚,饭饱,喝茶。朋友神神秘秘拿出一泡慧苑水仙分享,看似是囤了些时日,专门招待客人所用。迫不及待开汤冲泡,也不洗茶,正打算一饱口福,却在入口一瞬间皱起了眉头:“诶?这茶似乎返青了。”再沖第二冲,坐实了我的判断,青味盛而香淡薄,汤水有一股类似豆腐变质的酸涩味。这茶,的确返青了。  人们在送茶、存茶的时候,不太清楚茶的来历,转了几手后的茶,不明确年份和保存情况,到手后需要自己来判断茶性是否
期刊
香味美学的养成离不开我们出生成长的背景、饮食习惯、文化差异、经济能力及品味的熏陶。有人喜欢拿“妈妈的味道”来说明他有多喜欢那个香味,故香味也是一种感觉。有者从小家里不煮辣、不烹牛肉,成年独立后他们也没有好歹试试看把这些滋味追学回来,极端的是没试过的饮食即抱怨“难吃死了难喝死了”,皆属偏见。学习异域饮食是不容易的事情,人类直接受家庭教育影响,家里吃什么喝什么通常由主妇掌握大权,那么主妇们的饮食态度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