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探讨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q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们的生产、生活随着经济的增长与科技的革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物质生活的充裕,讓人们的生活追求逐渐出现了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精神生活的满足。为了更好地满足自身的精神追求,大家对外出旅游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这对于旅游公共服务的发展来说可谓是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提升旅游的公共服务质量一度成为社会重点。因此,本篇文章从更好地服务大众的角度出发,探索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路径,促进增强旅游公共服务的品质,从而保障满足人们旅游的需求、提高旅游体验,也推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公共服务;文旅结合;融合发展
  引言
  就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现状来看,可以说是进入到了大众旅游时代,根据新闻报道可知,今年五一劳动节假期出行旅游的人数创同期历史高峰,总客流量高达2.65亿人次,而仅广东地区五一期间所接待的游客数量就接近4278万人次,可以说旅游已经成为眼下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板块,基于此也可以看出,旅游业的发展在未来仍然是炙手可热的领域。但是,文化作为地区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旅游业如火如荼的同时如何渗透文化内涵十分重要,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有助于为地区旅游业的打造“塑金身”,让各地区形成独特的旅游项目,并且可以为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带来动力与支撑,促使社会发展提高品质并增强社会公共服务的质量,让人们在旅游的同时开阔的不止眼界、满足的不止精神。
  一、简述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的融合
  (一)对流的两股力量
  从文化和旅游这个本体上来看,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的融合是两股对流力量的汇聚,其中前者是历史、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发展的智慧结晶,后者是时代不断进步下的一种跨时代经济产物,这两股力量都来自于民间、市场,并且二者之间的发展会让人不由自主地进行关联,文旅就好似被固化。其实,早在2009年我国就出台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了十项关于文化与旅游共同发展的措施,指出各地旅游项目的打造要注意文化的融合,所以说融合发展一直以来都是这两股对流的力量的发展关键。
  (三)领域的融合
  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本身就是两个不同领域的融合,包括了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内容。就目前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的融合来看,这种领域的融合最大的体现就是,旅游景点中文化的汇集和文化传播中旅游元素的借鉴,但这二者之间共同存在且一直在不断探索的问题是:1.旅游项目中如何更高效的融合文化内涵;2.旅游业的发展如何更好地促进文化传播与传承[1]。
  二、试析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重要价值
  (一)文化为旅游“塑金身”
  我国一直以来都有着“文明古国”的称谓,文化内涵可以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精髓。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来说,文旅融合发展的第一大重要价值就在于文化可以为旅游项目“塑金身”,这里所说的“塑金身”是指文化为旅游所带来的魅力,我国全国上下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每个地区之间都有着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比如山东自有孔子带来儒家文化,江苏自有苏绣带来传统特色,而广东也有着闻名远近的潮州文化,这些都可以说是旅游的“金身”所在。
  (二)旅游靠文化展特色
  上一点中提到不同地区文化内涵的不同,这些不同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所打造的就是特色文旅体系。每个地区的发展历史都是不同的,历史文化的不同于生活习惯、人文风俗等之间的汇集形成了地域文化特色,而旅游产业本身在不同地区之间就是不一样的,再加上文化特色的差异性,这就促进形成了各地区独有的文旅产业。比如云南地区景点中有专设傣族泼水节体验时节,游客到此一游期间体验的不仅仅是眼中美景的观赏和口中美味的享受,更是感受了一波当地风土人情与风俗特色,这就是文化为旅游带来的价值[2]。
  (三)旅游为文化传播提供动力
  旅游业在近年来的发展可谓是如火如荼,每年一到假期我国总出行旅游人数简直是数不胜数,各大景点都充斥着全国各地的人民。景区人来人往数量的增加直接提高的是地区旅游产业的经济,而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游客数量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为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动力,大家口口相传之间促进了地区文化的散播,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一点一滴间的传播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四)旅游促进文化传承
  当前各地区旅游项目打造中,有不少旅游景点为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努力,将文化内涵带进景区,为文化传承缔造机会。比如山东省淄博市蹴鞠、风筝、木版年画的传承,当地将这些文化内容拉进景点,把木版年画的制作、皮影戏、风筝制作等统统在景区内呈现,并且给游客提供了体验区,让来者所感受的不仅仅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更是自身对文化的参与,这对于文化传承而言有着绝对的优势与价值。
  三、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资源的广度与深度不足
  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部分,其中重点在于文旅结合与公共服务,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文旅结合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资源开发的广度与深度不足。地区文化产业中文旅游项目开发大多数停留在环境包装层面,也就是建筑造型、文旅环境创设等,对于各种文旅资源的深度延伸缺乏文化层面、精神层面、人文素养等的渗透,也可以说是目前的文旅融合有些表面化。
  (二)公共场所文化氛围淡薄
  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空间地点就在于公共场所,所有旅游项目的开发点都是公共场所,所以说文旅融合发展的重点也在于公共场所文化氛围的搭建。但是,公共场所文化氛围淡薄这一问题仍然存在,浓厚的文化氛围搭建存在难度是主要原因,可这并不能作为搭建公共场所浓厚文化范围的理由,公共区域文化氛围淡薄会降低游客旅行体验,不仅不能让大家感受到地区文化特色,还有可能造成不好的出行体验,这一问题亟待解决[3]。   四、探索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徑
  (一)迎合游客需求,创新发展公共服务形式
  对于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而言,游客体验感的提升是重点,所以说各地区文旅部门应当注意迎合游客的需求创新公共服务形式。当前,出游旅行群体中年轻人占据绝大部分,文旅结合发展需要考察的是时下年轻人喜欢的内容,并将其融入到旅游项目中,但是中老年旅行者与年轻人的需求不同,满足年轻人需求的同时不能因为中老年游客数量减少而忽略他们,照顾到全年龄阶层游客的需求至关重要,利用先进科技的同时也要发挥传统模式的优势。
  (二)加大力度营造公共场所文化氛围
  就广东地区而言,文化与旅游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中,公共场所文化氛围的搭建应当注重融合体现本地区文化特点,比如南社村作为“东莞唯一”成功获评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及首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的地方,该地区创设文旅文化氛围时应当着重带入“村容村貌、村寨风俗”,以此提高游客到此的融入感,促使公共场所文化氛围的搭建更能展现本地的文旅特点,从而让来者感受到浓厚的文化熏陶、切身的茶山体验,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根本动力。
  (三)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构建文旅城市
  对于文化与旅游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来说,各地区当地社会力量的积极应用至关重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可以促进文化与旅游更好地融合[4]。首先,当地政府需要加大对文旅项目的监督和管理,杜绝景区搞“特价”,避免给游客带来不好的旅游体验;其次,旅游景点可以广纳社会志愿者,增设公共文明指导员和文化传播带头人,在景区中帮助讲解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等;最后,文旅部门可以与一些科技性企业达成合作,尝试应用各种先进科学技术缔造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的文旅中心,构建智能文旅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以便于为文旅融合发展带来便利,同时也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游玩体验,从而推动文化与旅游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乃是社会趋势、时代需求,二者之间的良好融合,一方面有助于全国各地打造独特的、专属的旅游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可以为地区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提供动力和支撑,既促进旅游发展又推动文化延伸,并且还能让游客以此丰富自我、开阔眼界、提升素养,简直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需要文旅部门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挖掘本地区的文旅资源,并注意迎合更多游客的需求,以便于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更多依据,从而促使文旅融合可以更好地前行,保障文化和旅游的双向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国新,李阳.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思考[J].图书馆杂志,2019,3810:29-33.
  [2]金武刚,赵娜,张雨晴,汪岩丹.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公共服务建设途径[J].图书与情报,2019,04:53-58.
  [3]陈小英,曾志兰.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的理论与实践[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2:109-117.
  [4]陈慰,巫志南.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深度融合问题、战略及机制研究[J].文化艺术研究,2020,1302:1-12.
其他文献
基本情况:  受经济社会急剧转型的影响,在新文化产生的同时,旧的文化传统也在逐渐消解。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若能融入现代生活,不仅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也有利于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了了解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曲艺类非遗的认知水平,我们以长沙弹词为例进行了调查。  在本次的被调查人群中,16-30岁年龄段群体占34.6%,31-45岁年龄段占28.4%,46-60岁年龄段占23.1%,60岁
期刊
摘要:《边城》与《雪国》分别是沈从文和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两部作品篇幅相当、主题相近且凝聚了众多的审美特征,具有可比性。本文对两部作品字里行间展现的生命美学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从性灵之美、自然之美、女性之美、悲剧之美的角度来比较阅读其中的生命内涵,并结合自己的阅读做简单探讨。  关键词:《边城》;《雪国》;生命美学  童庆炳教授曾提出:文学的对象和内容必须具有审美价值,或是在描写之后具有审美价值。1作
期刊
摘要:文化馆是服务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机构,也是辅导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同时,也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机构。文化馆对于提升基层群众文化素养,提高审美能力,充实群众文化生活,贯彻党的群文方针都有着重要贡献。笔者认为群文美术是群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馆要充分发挥好群文美术辅导者、带动者和组织者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馆;群众文化;美术活动  文化馆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机
期刊
摘要:教育一直是我国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成功的学校教育离不开科学的学校管理,在当前教育发展背景下,中小学学校管理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尤其是民族地区学校。由于受到地域、文化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各民族地区间学校管理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促进中小学教育的发展,需要学校领导进行深入的探索,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学生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民族地区学校管理措施。因此,本文主要探
期刊
摘要:叶舒宪的《高唐神女与维纳斯》一书从神话中的女神形象入手,去对比分析中西文化对爱与美这一主题的不同理解,并试图寻找被遮蔽的中国“维纳斯”,以及中国性爱女神隐没无闻的原因。叶先生基于文化通观视野,对神话原型理论进行阐释与重构,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将神话原型的范畴从文学扩展到了文化层面,其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值得学习和分析。本文从《高唐神女与维纳斯》一书的上篇入手,通过溯源性考察、语源学角度以及创
期刊
摘要: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的“兼相爱、交相利” 等思想在当时以及现代都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墨子“兼爱”思想是从社会公众 的利益出发,主张建立一种无差别的全人类的爱,这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墨子; 兼爱; 重要意义  墨子是先秦时期杰出的哲学家,其著作《墨子》是他哲学思想的主要体现。墨学是战国时期一大显学。墨子的“兼爱”思想是墨学思想体系之
期刊
摘要:曲艺是我国众多艺术形式中最古老的一种,以其丰富的内容、生动的表现力、鲜活的地域特色,承载着人民群众共同的文化、情感和审美情趣,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千年的艺术瑰宝。但到了新时期,随着信息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曲艺文化陷入了发展和传播的困境。由此,将传统曲艺文化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让传统曲艺在现代传媒中增加出镜率,加强网民对传统曲艺全面、深度了解,是网络时代传统曲艺文化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摘要:鉴于唐末五代“世道衰,人伦坏,而亲疏之理反其常”的天下失序乱象,在“家国一体”观念影响下,宋代士大夫主张“将成其国,必正其家”,以期通过构建规范的家内秩序以达到社会秩序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在宋代士大夫的家内秩序构建上,以训正人作为家庭秩序构建之基干,通过制定家法族规以使家内成员关系秩序化。总言之,宋代士大夫以训正人为路径,以治家为治国的实验场域,试图达到修一家之政以使一国之政修的目的。
期刊
摘要:国家形象宣传片是国家形象传递的主要载体,成为国家外宣的重要途径。本文选取中国国家宣传片《角度篇》和2012年俄罗斯国家宣传片两个素材,从文化主题、文化意象、文化内涵三个角度探讨中国、俄罗斯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异同,进而增进对中俄两国彼此文化的认同。  关键词:国家形象;宣传片;对比;文化  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加强,有效地向双方国家传递自己国家的形象成为重要任务。而国家
期刊
摘要:“琥珀之路”在原始时期借助琥珀与其他商品的交换推动了欧洲地区国家“竖线条”的贸易导向发展,并在中世纪时期逐步形成了一条能够实现商品贸易的纵向贸易线路。本文将从琥珀贸易入手,重点探究“琥珀之路”形成的中欧贸易线路对近代中欧经贸发展起到何种作用。  关键词:“琥珀之路”;波西米亚;中世纪对外贸易  一、研究背景  (一)“琥珀之路”的由来与发展  欧洲最早的琥珀贸易可以追溯至到新石器时期,由于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