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在大陆的最后一次讲演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mingw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8年10月18日,胡适应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的邀请来到杭州,下榻在西湖边熟悉的新新旅馆,20日下午二点钟,他在浙大体育馆演讲《自由主义》。浙大学生唐为根回忆,当年胡适来浙大讲话“不得人心”,“台下学生不断地出现哄声四起”,并不确切。因为当天的竺可桢日记写得很清楚,听讲的浙大学生、老师有八九百人,大部分都是站着听讲的,但一小时二十分,很少有人退场的,“亦可知适之演讲之魔力也”。他的日记中还说到胡适演讲时流汗,“近来人甚肥硕,但演讲时已汗流浃背矣,因下午相当热也。”他们都是庚子赔款余额的留美学生,胡适比他小一岁。胡适这次讲演没有留下记录稿,好在竺可桢日记记下了大致内容:
  “适之‘自由主义’讲演中引用王安石《拟寒山拾得二十首》第四云: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岂但我血流。我终不嗔渠,此瓦不自由。”
  
  “述自由主义为中国之固有产物,以《吕氏春秋》为证,并引王安石白话诗。述浙江余姚明代三位大师阳明、梨洲、舜水均为提倡自由主义。述东汉王充(仲任)之自由主义。但以为中国之自由主义缺乏了政治之自由,且少容忍之精神,故自由终不达到,而人民亦无由解放云云。”
  胡适从二点一直讲到三点廿分,演讲结束,回到浙大校长办公室稍坐,由竺可桢夫人陈允敏亲自送往车站,乘四点的快车回上海。直到1961年12月30日晚饭时,胡适离世前不久,还和秘书胡颂平说起竺可桢第二个太太是陈源的妹妹,“这位陈小姐,面孔圆圆的,长得很甜。我的太太对我说,如果她死了,她劝我娶这位陈小姐,可以看出我太太对她的喜欢。胜利之后,我到浙江大学去演讲,可桢是浙大的校长,他和他的太太住在礼堂楼上。”
  从竺可桢日记所记,这次演讲内容和胡适此后1949年3月27日在台湾所讲很接近,那次讲题《中国文化里的自由传统》(或“中国文化传统的自由主义”),他努力证明自由不是舶来品,而是中国古代就有的,也提到了王安石的诗,诗和浙大讲的有出入,“风吹屋顶瓦,正打破我头。我终不恨瓦,此瓦不自由。”大概是因为即兴背诵的缘故,他解释这是古人对于自由的理解,就是“自己作主”的意思。他认为史官制度、谏官制度都是批评自由、思想自由的一种标志,老子、孔子也是自由主义者,“有教无类”就是教育平等的思想。孟子二、三千年前提出“民为贵“,就是重要的自由主义者的传统。秦始皇之后,思想一尊,自由受到限制,但仍然有人在万难中不断追求,他列举王充、范缜、韩愈,他们身上都有自由主义精神,王阳明批评朱熹,批评作主,颜李学派反对皇帝提倡的朱子学派,都是争取思想自由。所以他的结论是中国有自由思想的传统。
  和他之前在北平电台广播演讲《自由主义》的内容也相通,那一次,他还说代议制度是英国人的贡献,成文而可以修改的宪法是英美人的创制,无记名投票是澳洲人的发明,中国古代虽有“民为邦本”、“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等思想,有文官考试制度,但始终没有解决君主专制的问题,没有建立起一个能限制权力、保障少数人权利的制度来,而西方自由主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就是对少数人权利的保障,容忍异己的风气,这是它“最可爱慕而又最基本”的内容。
  胡适之所以经常强调自由主义中国古已有之,推其用意,无非是想在中国的传统老树上嫁接西方自由主义的新因子,将他信奉了大半生的西方自由主义本土化,并非他不了解自由主义的真实含义。他这次在浙大演讲,是他最后一次来到杭州,几个月后,他将永远与大陆告别,开始“根株浮沧海”的余生。
其他文献
地下之火,在火井蔓延千年,而华夏历史中,“火井”对文明的影响是几乎无法用“代”来计算的了。    2006年7月,我站在了邛崃市火井镇河北街的尾端,一幢当地人称为“海屋”的高大老宅院前,这就是火井镇上乃至整个邛崃西路,上世纪中叶最富丽堂皇的宅子。几位儿童拿着当地俗称“火井发饽饽”:一种由大米、糯米混杂蒸制而成的白糕,从我身旁一闪而过,消失在古街的深处。    “新”、“老”并存的古镇    火井镇
期刊
“更快、更高”,不仅是人们在赛场上的期望,也被深圳人用于对摩天大楼不断提高中。    对于那些初来乍到的游客,地王大厦是深圳最不容忽略一个标志,它是曾经的亚洲最高,“深圳速度”的最佳代言者。  离地王大厦不远,是深圳另一个最不容忽视的景致——邓小平画像。  从邓小平画像到地王大厦,走路不过五分钟。画像前的那个十字路口,几乎是最具深圳特色的留影地点。每一个到过深圳的人,都试图在这里摆个姿势,第一张是
期刊
编译 笑非 王斐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简”这个连环画人物在英国军队中无人不晓。这个金发美女不仅被印在年历、打火机上,还被印在飞机、军舰、坦克上,作为幸运的标志。她的影响之大,丘吉尔曾把她比作盟军用来对抗德国的秘密武器。    英国的“美女炸弹”    1932年12日,“简”出现在一部名为《简的日记:一个聪明伶俐年轻女孩的日记》(“Jane’s Journal——the Diary o
期刊
观点  时间:2008年7月26日  地点:单向街书店北京万达广场店  主讲人:徐平(中央党校文史学院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导师,费孝通民族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整理:王蕾    今天的题目是“最后的羌族”,这个题目有点飘渺,有点诗意,甚至还有点悲怆。拿到这个题目之后,我说未尝不可,但好像给人感觉希望小了一点。但就羌族这个民族本身来说,确实包含了一个“最后”这样的意境。羌族在今天的
期刊
1993年,电影《侏罗纪公园》描绘了一副从古琥珀中提取恐龙DNA的美妙幻景。 在今天,从三万年前的古人类遗骨身上获得基因组完整图谱,已是现实。    公元前210年,陕西关中尽是大工地。在咸阳,新朝宫阿房宫已经开工两年,而骊山脚下,秦始皇陵的修建已经进入第37个年头。    秦陵是从秦始皇13岁登基那年就开始修建的。“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这是李白的诗。秦陵修建时间之
期刊
1949年,从保甲到居委会,在大历史是新旧制度的更替,而之于渺小的个人,却是短暂的得失与荣辱。    说起来,陈福林和陈道彰两位老人,这辈子唯一重大的政治身份,就是曾经担任了共和国第一个居委会的一把手和二把手。陈福林来自工人阶级,陈道彰出身商人世家。前者靠拉人力车糊口,后者是这个城市资产阶级的后代,有着不错的学业背景。居委会之于他们就像是一个命运交叉的城堡,把两个人生轨迹截然迥异的人物安排在了一起
期刊
对于大部分学艺术的学生来说,床头摆了一排黑泽明全集就和摆了一排希区柯克全集是一样的意义,它们都不是很好的入门作品,却是入行许久之后,觉得黔驴技穷了才会认真去看的好东西。虽然中日文化很多相通之处,但看得懂黑泽明的故事很容易,能够了解其作品内涵却很难,不过幸亏有这么一个支点:莎士比亚。  早于“言必称希腊”的八九十年代,黑泽明在四十年代开始就开始寻找东方价值观在西方思想体系外的姿态。他父亲是个军人,黑
期刊
编译:彭华    “青年近卫军”是苏联第一支青年地下抵抗组织,近百名成员几乎全部牺牲。二战期间,在苏联被占领区虽然有数以百计这样的地下组织或游击队,但“青年近卫军”是第一个在成员大部牺牲后一举成名的抵抗组织。  “青年近卫军”的英雄事迹在几十年前的苏联几乎家喻户晓。在那个年代,法捷耶夫的小说《青年近卫军》在青年人中十分抢手,导演格拉西莫夫改编的影片更是催人泪下。“青年近卫军”主要英雄人物的名字随处
期刊
我们是谁?我们的祖先什么时候离开非洲大陆的?一路上,他们碰见过谁,谁加入了他们的队伍?——这些千百年的疑问推动着人们去寻找人类迁徙的地图。    只要用一个棉签擦拭面颊,获得口腔上皮细胞,你就可以知道自己究竟与世界上那个地方的人拥有共同的基因,了解自己家族进化的历程,比如,你是不是和英国女王或者成吉思汗有亲戚关系。这是真的吗?  2005年,美国原住民万帕诺亚格族族长麦克尔马克雷就试了试,他想了解
期刊
在阅读王斯福《帝国的隐喻》之前,我们似乎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象征、仪式、隐喻、神灵崇拜和民间信仰等等诸如此类的词汇,是如何重新走进我们的视野。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科学界曾采用古典进化论的分类架构,简单的将上述内容归结为古代史的“残余”,在尚未对此加以深入探讨之前,便认为它们在现代化社会中不再具有原有的功能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意识形态控制的逐步松懈,许多民间传统社会-文化形态重新回归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