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悟性培养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rykapn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那种岁月跋涉的艰辛,那种命运燃烧的激情,那种无以言说的真诚,那种博大精深的超远,那种崇高脱俗的境界等等,学生多依赖教师的“传授”而获得,其实,学习效果怎样,很大程度应是取决于学生的自觉能动性的发挥。“悟性”的培养正是学习者能动性形成的必要条件,语文教学中的“悟性”培养意义非常。我以为,悟性培养当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悟性培养的基础应“入境”
  “悟性”培养的基础方法一般是通过表情朗读或绘声绘色的转述。因为“声音信号比文字信号更具有音乐性,形象性和感染性”所以,它能很快地引人进入作品创设的艺境。要说明的是,一些文章,象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要想“入境”,非需教师指津不可。因为那些看似轻描淡写的地方,却是学生最容易忽略处,也许恰是“入境”的最紧要的地方,试看文章中的一段:“……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禅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假如教师在引导学习阅读这段文字时,对所加点的词和短语能略作点拨,学习便会很快地进入“角色”,“身临其境”。如此,才能真切参悟到鲁迅先生写此文的思想感情,才能领悟到这位伟人记录这一伟大和卑劣并存的历史画面的真谛。
  二、悟性培养的重点应“察情”
  1、寻找动情点。一些作品在表现作者感情时,往往有画龙点睛之笔,抓住它,就能感悟作品浓烈的感情。茅盾的《风景谈》在描绘了“沙漠驼铃”的画面后,情不自禁道:“多么庄严,多么妩媚呀!”“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从景语入手,感悟作者在其中蕴含的深情,这样的景语,有时需要“寻觅”。
  2、设身处地的感受。有的作品,要悟出其中的精妙来,需让阅读的学生“以当境者一员的身份,调动和发挥自身巨大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再创造潜力,认真思索,切实体验,全身心地投入……”。用王尚文先生的话说,“就是要求同学通过想象把自己置身于所描写的情景之中”,去感受作品的情意,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就要努力使学生进到1934年作者写此文所处的时代中去,并感悟作者当时的处境,体察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那种思想感情的合理性;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客观描绘,正是作者当时心灵的折光和映射。
  3、换角度思考。其实是一种对作品的语言作增,删,调,换,从而悟出原作表情达意的精妙的方法。高中教材《守财奴》中写到葛朗台赞美女儿,说:“你真是我的女儿!”他为何不说:“你真是我的好女儿”呢?鲁迅先生在描绘祥林嫂手里拄着的竹竽“下端开了裂”,将这五个字删去行吗?柳永《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的“执”字换成“握”、“拉”、“捏”、“抚”、“牵”等动词,表现力会有怎样不同 培养学生擅长使用这种方法,对把握作者在作品中的感情脉搏很有帮助,它势必能引导学生体察到作家创作作品那种特有的观察,感受,体验和情感。
  三、悟性培养的升华应“悟理”
  1、让学生不断吸收科学发展的新成果,成为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指南;指导并帮助学生能在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的文学作品面前,会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它们的诸多侧面,让“悟性”的灵性戴上哲学的光环。
  2、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摸索出自己“悟理”的规律性的东西来。仍以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可以先让学生“入境”,以感知到作者向我们展现的是一个夏夜清华园内的一幅明丽,恬静的画面,接着在欣赏“荷塘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的画面中,学生便可以领悟到作者所处在那个白色恐怖年代里那种“颇不宁静”的心绪,体察到他彼时彼地内心那种淡淡的哀愁和难得的淡淡的喜悦的感情,进而,经过一定的思索和联想,学生也就自然领悟了一位民主爱国主义者不满当时黑暗现实而尚未找到出路,幻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超脱的复杂矛盾,苦闷彷徨的心迹。
  3、善于分析作品中的寻常小事,琐细之物的文字。文尚含蓄,常以微言寓意。司马迁在《史记》中评《离骚》时说:“其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是深得文理之“三味”了。善教者应注重培养学生留心微言,认真分析的习惯,使之对寓大义之微言往往有较强的感悟力。我们要培养学生由眼前“竹中一滴水”,看到“西江十八滩”,见墙头“一枝红杏”,知墙内“满园春色”的能力。我曾经在教授《荷花淀》时,就“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人细微动作的描写让学去体味,他们从中均窥见了女人心底的瞬间波澜:突如其来的惊讶,深情的依恋,别后的为难,又继以理智的自律。从而认识到一个进步妇女丰富的内心世界,深明大义的高尚情操。
  不难看出,只要我们教师重视提高学生善于分析作品中的寻常小事,琐细之物的文字,善于发掘隐匿因素的意识,那么学生就能很好地把握和理解作品中那些意蕴含蓄,旨趣隐含的内容了,经常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就能使学生在阅读中删繁就简,抓住关键,深思明辨,提高对隐性文字的感悟能力。
  “悟性”的培养是一个心智活动的过程,是阅读主体者学生直觉力,想象力,知解力的三位一体,在阅读教学中举足轻重,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能力培养,应该深引我们教师的充分注意。
  
其他文献
初中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了这些特点,单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只会令他们讨厌,因而也就更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它,使之成为他们学习的永恒动力,正是趣味教学考虑的出发点。   一、建构和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又指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从而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一些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对数学产生兴趣与情感,让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的
期刊
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要彻底扭转这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局面,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一、关注学生人性与个性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份,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份,由自在的人变为自为的人
期刊
所谓“对话”,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不存在认识与被认识,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充满理解的,建设性的互动交流关系。”在对话中,“人们不是探讨一个确定的主题”,而是“想搞清楚某些共同面对的问题”。提出阅读与鉴赏中的对话与交流恰好是建构主义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体现。对话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对文本的不断理解和有节制地批判而展开的教学。  一、制订目标
期刊
我们总喜欢把作文教学的痛苦和困惑,把老师怕教,学生怕写的尴尬,统统归罪于应试,直接把矛头指向高考。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我们不能把二者完全对立起来,而是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快乐作文的理念,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作深入细致的反思。   一、自主是快乐作文的第一步   从信息论来看,作文是一个外界信息的输入、储存、加工、编码、输出的过程。信息的输入是前提,加工是中介,输出是结果,而这个信息输入
期刊
记得我上学的时候觉得当老师真好,有固定工资可拿,有两个假期,不用起早贪黑的辛苦劳作。那时候就决定等我上完学也要当老师。当我真的实现了我的理想当了一名教师后,才体会到做老师真难,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更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这是我从教以来始终为之奋斗的目标。为此,我勤勤恳恳,毫不松懈地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班主任工作当中,在此,我回眸走过的历程,把我与学生谈心的一点心得体会和各位老师做
期刊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的学科,中学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学生对物理知识、规律的理解及掌握对其今后从事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所形成的基本物理能力(如分析、理解能力、建模能力等)也是当今社会人才竞争中的基本能力。在新课标背景下,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采用的活动策略和活动技巧,并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的课堂活动环境。笔者拟就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谈
期刊
内容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和研究者,必须要学会反思。作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之一,进行体育教学反思必须把握其内涵特征及策略,才能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 体育 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反思使教师的教学经验理论化。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相应
期刊
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不关心广阔的社会生活就很难学好语文”。这不仅是教育家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真切感受,也是对我国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脱离社会生活现象的反思。  的确,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许多教师眼睛只盯着分数,一门心思抠知识点,让学生整天挣扎于题海之中,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
期刊
逐步改变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已成为走进新课程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作为一线教师,我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谈谈自身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理解,以及在教学行为中如何实现这一转变。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即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