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鉴于课堂评价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感慨当前课堂评价裹足不前的同时,结合教学实践,我在本文中提出要极为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道德素养的评价,探讨了如何创设多样化的评价载体,以及如何充分发挥教师、同学、家长和社会在评价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公共空间意识。
[关健词] 信息技术 评价 有效性
众所周知,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影响着一堂课甚至更长时间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课堂尤其如此,不同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方式会引领学生朝着不同的预设方向前进,从而构建他们各具特色的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正如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的那样,教育的原理就是激发的原理,教育的艺术就是激发的艺术。我们认为,课堂教学评价就是对激发教育理论的细致人微的实践。灵动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是点燃学生智力生活的独特的火花,是学生溶入课堂生活源源不断的动力。确定全面的评价指标、树立全员的评价主体、运用恰当的评价手段等等,对学生的发展将是潜移默化且不可低估的。
一、初中信息技术评价失效现象分析
1.学科评价:重知识技能而轻道德素养
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要求: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等等。
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相当多的信息技术学科的老师制定了三维目标,但实际操作性很弱。
案例片段一:七年级上第18课《美化应用图表》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图表的常见元素的名称,理解图表元素的常见属性对元素外观产生的影响,熟练掌握更改对象属性的常用方法,初步了解色彩的搭配技巧,初步了解撰写分析数据报告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本节课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操作方法为主。中间穿插小结和方法指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
该教师虽然有三维目标制定的意识,但缺乏实际操作性,没有指出具体通过什么载体和活动来实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搜集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表明看起来很重视信息技术课的道德素养,实际上是空洞,没有可操作性,也就不可能在课堂中加以落实并持之以恒。也正是信息技术课道德素养的不落实,导致顽皮学生PS校长头像上传网上,造谣校长被抓事件,网上谣言导致谈“橘”色变的“蛆橘事件”层出不穷。像“秦火火”、周禄宝、傅学胜等这种网络大谣也不乏其人,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大大冲击了社会正能量的积聚。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这些例子都说明了进行信息道德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从第一堂课做起,加强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羞耻心和自我控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素养。
2.课堂评价:重教学过程而轻学习过程
有很多教师还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评价往往是“以教为主”,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这种评价往往以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思路是否清晰,学生活动怎样等,看起来头头是道,实际还是以“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这一理念为主。有时在公开课也是这样,为了丰富课堂内容,活跃气氛,课堂上有一些学生主动的活动,但也是教师事先预设或限定的范围内为某个教学环节服务的或者为优秀的部分学生服务的,而受鼓励正是这部分学生,大部分中下游的学生,扮演的是听客、陪客的角色。这种课堂看似风风火火,非常热闹,因为目标针对了少部分人,这样教师在启迪学生对知识的感悟和智慧方面却是只是晴蜓点水,一无所获。
3.教师评价:重课堂热闹而轻思维能力
教师有很多时候在备课时,缺乏科学的理念,没有创设有效的载体,不注重教学细节,在进行评价有简单含糊、游离教学目标、错误评价等现象,这样造成学生缺乏自信、创新,有时课堂轰轰烈烈,但教学效果不佳,都与教师的无效评价和低效评价有关。
有些教师为了赶时髦,每堂课都有小组合作,但对小组合作操作细节没有考虑周到,结果变走形式,课堂氛围看上去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思维力度很小,动手操作性不强,这是课堂教学中最忌讳的。
案例片段二: 美化应用图表:
任务一:美化练习1——“饮料爱好百分比”饼图的数据系列。
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①利用工具栏上设计选项卡下面的各类饼图样式模板实现快速美化
②双击对象对其边框、填充、阴影等属性进行微调
③利用鼠标右键该对象的特殊属性进行设置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基本在聊天,无事可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老师没有布置恰当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如:你用哪些方法来完成这个学习任务,哪种方法是最便捷的?等等。然而小组知识交流了结果,没有交流自己小组的心得体会、方法、困难等,只是就事论事,没有思维的力度。交流之后,教师认为小组代表回答得好,奖励给该代表一个电子彩色荧电棒,被表扬者非常高兴,小组其他学生感到很困惑——小组奖励变成了个性奖励,脱离了设计的初衷,没体现合作性和自主性。
而我国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这种评价以“以学论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配角,起引导者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策略之实践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具有极强的导向性,也就是说,评价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比,其评价应更侧重于道德素养的评价,对学生在网络世界与虚拟空间的公共空间意识的评价应远远高于信息技术课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因为一个“网民”的网络空间意识和习惯更具有方向性,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非常大,前面的“网络大谣”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为此,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落实信息技术课的评价功能。 (一)创设多种载体,注重道德素养评价
曾有人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质。信息技术课道德素养的培养,不仅是一种习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生命。
1.课堂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位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学生都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有的甚至星期一开始就是惦记这星期的信息技术课是否正常上课,但他们的行为习惯较差:上课随便讲话、偷偷吃零食、跑出位置等。如果第一节没有明确的要求,久而久之,会影响其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和对课堂规则的敬畏。现实生活如此,虚拟空间更加无所忌讳了。因此,我认为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素养应从良好习惯的养成开始。
我在第一节课中就设计一个“人人争当机房小主人—— 始学教育”环节。
环节一:“机房是我家,美化靠大家”金点子征集活动。
该活动让学生来说说如何让我们的机房更整洁卫生,如何让我们的电脑更文明有序。学生例举的金点子很多,其中有很多还是很有操作性的,如:在电脑上实行实名制建立文件夹,同一台电脑使用者组成一个合作小组,期末开展“最美空间”评比活动等等。
环节二:“课堂规则我制定”活动。
信息技术课和其他学科不同,它对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对学生的公共空间意识要求更高,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具有固定的学生和相对稳定的室内秩序。如何让学生走入机房既能遵守机房特有的规则,如何在监控较弱的情况下自觉规范地完成学习任务,如:怎样保持机房的干净整洁?如何规范开机和关机?上课中应如何发言?等等。通过以上活动,将平时老师“说教式”的始学教育变成学生自主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成为规则的制定者、监督者和实践者。让学生出谋划策,唤醒他们主体意识,这样的方式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也将信息技术道德素养的培养这一“虚”功“实”做了。
当然,制定了规则还不够,还需要师生平时不断地检查、监督、反馈,只有不断地强化,才能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活动中,寓道德素养于其中
网络带给人们工作、生活中带来许多健康有利益的信息,但也存在着不少不健康的信息,由初中生正处理品质形成期,思想上也处于叛逆期。如不注意网络品质的培养,就会沉迷于网络,荒废学业,离家出走,;模仿网上行为,传播不良信息,强抢盗窃,触犯法律。然而,简单的说教又不能达到这种目的,如何让学生的“知”上升为学生的“行”?搭建活动载体,寓教于活动之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案例片段三:在八年级上都是与网络有关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这么些活动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网络道德品质。
a. 征集我心中的”文明小网民”规则;
b. 网上签名:我和不文明网络行为说“不”;
c.我们的领地我们做主:机房内自我学习空间的维护和对他人空间的尊重;
d.践行“我见我检”(检举、提醒、自我反省)。
通过以上的活动,让学生无形中接受了信息道德素养教育。正如教育家们所呼吁的那样,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受教育者感受不到你在教育。这是我们追求的。
(二)课内课外互动,落实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在养成良好的品质和素养的同时,也需让学生扎实做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1)在信息技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应用创设情景导入、任务驱动、游戏教学引入、自主探究学习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自主动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2)课内外积极地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品质形成期,自尊性、好胜心非常强。对此,我开展了一系列的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如:浙江名胜中用“最佳小导游”评选、文档排版设计中用“打字比赛”、图像处理教学中用“PS大赛”个人排名榜、团体排名奖、flash动画制作教学中“动画设计创意奖、美工奖等”等,这些竞赛,大大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体协作能力。
(三)多轨齐下,以评价促进思维发展
从课堂评价的主体对象上分析,教学评价可以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类型,涉及到具体的评价细节,其方式就更加丰富多彩。
比如师评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表现、作品内涵,可简单理解为教师对学生的纠错及鼓励,阐述自己与学生对知识认知、情感态度上的不同见解。互评在课堂教学中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的,同学间的观点较这于老师学生更容易接受,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尊重宽容、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等方面的人文精神都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但有时限于同学间的感情厚薄与固有印象的限制,有时会有失偏颊,这时我们就要注意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功能了。
1.注重教师激励性言语的积极功效
新课标要求当前的课堂教学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思考与独立人格。与新课标精神相对应的是,我们的课堂评价也应当极富人性化,注重学生的主体化。学生在激奖励性语言所产生的喜悦心情激励下会朝着良性方向继续努力,这对于提升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我班有一位男生,平时非常内向,常被本班师生所忽视。但是在学习《充实主页》这一教学内容时,他所设置的个人档案非常精彩,里面有自己平量积累的个性图片,有“爸爸的心语”、“母爱如潮”、“情同手足”等个性版块,充分展示了其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我在注意一这一情况以后,在课堂上充分肯定了他主页制作的精彩,还意味深长地对他说:“老师更希望看到生活飞扬的神采,十足的个性!”在教师几次这样的性化激励措施之下,他逐步开始在课堂上主动发言。
在课堂师评这个课堂环节中,单一的赞美不但会使学生产生肯定疲劳,而且还显得教师虚伪做作,不够真诚。也就是说,我们教师在运用激励赞美的语言时,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间的个性差异,即使是同一个体的发展,也要关注其在不同阶段的努力程度与具体表现,以促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里能够自觉主动地寻求发展。 2.引导学生客观性自我评价
与传统的授课思路相比,新型课堂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更注重深渊珠学习过程与全面健康的人文情怀的培养,淡化了传统课堂上掌握的知识量的多少。尤其是信息技术学科,其发展地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的学科特征更是要求我们要在课堂上积极培养学生的住处素养与技太能力,鉴于此,笔者以为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我评价是一个不错的教学策略。
我在讲授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构建资源库》这一知识版块时,发现了这一单元的内容包括素材资料库、学习资料库、软件资料库、电脑知识资料库等几个部分,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的技能训练重复较多,多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懈怠心理,我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制作了一个电子文档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文档的内容包括课堂上是否积极参与活动,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如何,课堂上是否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对信息技术的学科本质有了那些进一步的认知;是否积极地与师生进行课堂交流,包括对别人真诚的赞赏,还有力的能及的帮助;是否与同学进行了团结协作,自己的团队精神是否明显;对于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劣有了什么深刻的认知;一第一学期相比,自己取得了哪些进步等,不一而足。
课后反思中,学生们普遍反映自我评价这一教学环节对自己的能力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使得他们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不断地收集、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资料、问题,学生们在极具真实性与情境性的自我评价文档项目中提升了对现实问题的领悟能力,解决能力、同时这一自评环节对于促进学生人文情怀的完善有关明显的积极作用。
3.创设学生互动性评价情境
某种意义上讲,在当前这个经济腾飞、高科技信息发达的时代里,不会合作的人就是一个不会生存的人,而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另一方面还要懂得欣赏别人的优点。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正是积极利用学生互评这一教学环节一方面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学生合作品行的良性发展。
在具体讲授八年级下册第9课《金字塔探密》这一章节知识的内容时,我紧密结合第十一课《电子邮件连通你我他》的章节知识,对这两课进行了一定的程度的整合,组织学生把查阅到的相关资料结合自己认知整理成相关的演示文稿,还要利用电子邮件进行提前交流,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学生之间的互评活动。
首先是学生对自我文稿的阐述与介绍,其次便是同学们对演讲者的主题立意及创作技术、审美倾向等方面展开评述,针对具体的不足要演讲者积极接受,并加以改进,对于大家在思想认识及审美观念方面的差异,教师引导学生要求同存异,学会包容。这样的课堂评价下来,在学生个体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过程促进了他们团队意识,协作能力、欣赏意识,我容精神等方面的提升,极大地发挥了互相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作用。
当然,除了教师评价、学生自主评价和学生互评等方式以外,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家长也是评价的重要主体之一。对此,我积极发展家长的作用,通过在家长会上的宣传发动、致家长的公开信、“小手拉打手,争当文明网民”活动等方式,与家长形成教育的合力,将课堂教育、学校教育延伸到课外、家庭和社会之中。
另外,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紧密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学科特点,积极改进单一的评价工具与手段,创造性地运用了学科特色的教学评价体系,如“魔灯在线”教学平台这个现代化程序较高的评价工具,它能够为信息技术的过程性评价提供丰富的平台,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课前、课中和课后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这个平台目前在一些地区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将来它可能会应用到英语、数学等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来,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我们更要提前适应,占得先机,促进教学评价工具的多样性,高效率。
[参考文献]:
[1] 董奇.有效的学生互评[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2] 苗逢春.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念与实施[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杨秀芳.如何进行课堂评价[J] .山西教育,1999(11)
[5] 王德新.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多元智能[J]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6(1)
[6] 王华良.善待学生的评价 [J] .北京教育,2003(22)
[7] 周庆元、欧阳芬.做智慧的教师[M]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6(7)
[8] 徐克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12月)
[关健词] 信息技术 评价 有效性
众所周知,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影响着一堂课甚至更长时间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课堂尤其如此,不同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方式会引领学生朝着不同的预设方向前进,从而构建他们各具特色的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正如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的那样,教育的原理就是激发的原理,教育的艺术就是激发的艺术。我们认为,课堂教学评价就是对激发教育理论的细致人微的实践。灵动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是点燃学生智力生活的独特的火花,是学生溶入课堂生活源源不断的动力。确定全面的评价指标、树立全员的评价主体、运用恰当的评价手段等等,对学生的发展将是潜移默化且不可低估的。
一、初中信息技术评价失效现象分析
1.学科评价:重知识技能而轻道德素养
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要求: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等等。
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相当多的信息技术学科的老师制定了三维目标,但实际操作性很弱。
案例片段一:七年级上第18课《美化应用图表》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图表的常见元素的名称,理解图表元素的常见属性对元素外观产生的影响,熟练掌握更改对象属性的常用方法,初步了解色彩的搭配技巧,初步了解撰写分析数据报告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本节课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操作方法为主。中间穿插小结和方法指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
该教师虽然有三维目标制定的意识,但缺乏实际操作性,没有指出具体通过什么载体和活动来实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搜集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表明看起来很重视信息技术课的道德素养,实际上是空洞,没有可操作性,也就不可能在课堂中加以落实并持之以恒。也正是信息技术课道德素养的不落实,导致顽皮学生PS校长头像上传网上,造谣校长被抓事件,网上谣言导致谈“橘”色变的“蛆橘事件”层出不穷。像“秦火火”、周禄宝、傅学胜等这种网络大谣也不乏其人,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大大冲击了社会正能量的积聚。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这些例子都说明了进行信息道德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从第一堂课做起,加强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羞耻心和自我控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素养。
2.课堂评价:重教学过程而轻学习过程
有很多教师还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评价往往是“以教为主”,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这种评价往往以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思路是否清晰,学生活动怎样等,看起来头头是道,实际还是以“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这一理念为主。有时在公开课也是这样,为了丰富课堂内容,活跃气氛,课堂上有一些学生主动的活动,但也是教师事先预设或限定的范围内为某个教学环节服务的或者为优秀的部分学生服务的,而受鼓励正是这部分学生,大部分中下游的学生,扮演的是听客、陪客的角色。这种课堂看似风风火火,非常热闹,因为目标针对了少部分人,这样教师在启迪学生对知识的感悟和智慧方面却是只是晴蜓点水,一无所获。
3.教师评价:重课堂热闹而轻思维能力
教师有很多时候在备课时,缺乏科学的理念,没有创设有效的载体,不注重教学细节,在进行评价有简单含糊、游离教学目标、错误评价等现象,这样造成学生缺乏自信、创新,有时课堂轰轰烈烈,但教学效果不佳,都与教师的无效评价和低效评价有关。
有些教师为了赶时髦,每堂课都有小组合作,但对小组合作操作细节没有考虑周到,结果变走形式,课堂氛围看上去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思维力度很小,动手操作性不强,这是课堂教学中最忌讳的。
案例片段二: 美化应用图表:
任务一:美化练习1——“饮料爱好百分比”饼图的数据系列。
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①利用工具栏上设计选项卡下面的各类饼图样式模板实现快速美化
②双击对象对其边框、填充、阴影等属性进行微调
③利用鼠标右键该对象的特殊属性进行设置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基本在聊天,无事可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老师没有布置恰当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如:你用哪些方法来完成这个学习任务,哪种方法是最便捷的?等等。然而小组知识交流了结果,没有交流自己小组的心得体会、方法、困难等,只是就事论事,没有思维的力度。交流之后,教师认为小组代表回答得好,奖励给该代表一个电子彩色荧电棒,被表扬者非常高兴,小组其他学生感到很困惑——小组奖励变成了个性奖励,脱离了设计的初衷,没体现合作性和自主性。
而我国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这种评价以“以学论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配角,起引导者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策略之实践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具有极强的导向性,也就是说,评价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比,其评价应更侧重于道德素养的评价,对学生在网络世界与虚拟空间的公共空间意识的评价应远远高于信息技术课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因为一个“网民”的网络空间意识和习惯更具有方向性,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非常大,前面的“网络大谣”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为此,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落实信息技术课的评价功能。 (一)创设多种载体,注重道德素养评价
曾有人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质。信息技术课道德素养的培养,不仅是一种习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生命。
1.课堂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位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学生都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有的甚至星期一开始就是惦记这星期的信息技术课是否正常上课,但他们的行为习惯较差:上课随便讲话、偷偷吃零食、跑出位置等。如果第一节没有明确的要求,久而久之,会影响其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和对课堂规则的敬畏。现实生活如此,虚拟空间更加无所忌讳了。因此,我认为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素养应从良好习惯的养成开始。
我在第一节课中就设计一个“人人争当机房小主人—— 始学教育”环节。
环节一:“机房是我家,美化靠大家”金点子征集活动。
该活动让学生来说说如何让我们的机房更整洁卫生,如何让我们的电脑更文明有序。学生例举的金点子很多,其中有很多还是很有操作性的,如:在电脑上实行实名制建立文件夹,同一台电脑使用者组成一个合作小组,期末开展“最美空间”评比活动等等。
环节二:“课堂规则我制定”活动。
信息技术课和其他学科不同,它对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对学生的公共空间意识要求更高,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具有固定的学生和相对稳定的室内秩序。如何让学生走入机房既能遵守机房特有的规则,如何在监控较弱的情况下自觉规范地完成学习任务,如:怎样保持机房的干净整洁?如何规范开机和关机?上课中应如何发言?等等。通过以上活动,将平时老师“说教式”的始学教育变成学生自主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成为规则的制定者、监督者和实践者。让学生出谋划策,唤醒他们主体意识,这样的方式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也将信息技术道德素养的培养这一“虚”功“实”做了。
当然,制定了规则还不够,还需要师生平时不断地检查、监督、反馈,只有不断地强化,才能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活动中,寓道德素养于其中
网络带给人们工作、生活中带来许多健康有利益的信息,但也存在着不少不健康的信息,由初中生正处理品质形成期,思想上也处于叛逆期。如不注意网络品质的培养,就会沉迷于网络,荒废学业,离家出走,;模仿网上行为,传播不良信息,强抢盗窃,触犯法律。然而,简单的说教又不能达到这种目的,如何让学生的“知”上升为学生的“行”?搭建活动载体,寓教于活动之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案例片段三:在八年级上都是与网络有关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这么些活动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网络道德品质。
a. 征集我心中的”文明小网民”规则;
b. 网上签名:我和不文明网络行为说“不”;
c.我们的领地我们做主:机房内自我学习空间的维护和对他人空间的尊重;
d.践行“我见我检”(检举、提醒、自我反省)。
通过以上的活动,让学生无形中接受了信息道德素养教育。正如教育家们所呼吁的那样,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受教育者感受不到你在教育。这是我们追求的。
(二)课内课外互动,落实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在养成良好的品质和素养的同时,也需让学生扎实做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1)在信息技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应用创设情景导入、任务驱动、游戏教学引入、自主探究学习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自主动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2)课内外积极地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品质形成期,自尊性、好胜心非常强。对此,我开展了一系列的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如:浙江名胜中用“最佳小导游”评选、文档排版设计中用“打字比赛”、图像处理教学中用“PS大赛”个人排名榜、团体排名奖、flash动画制作教学中“动画设计创意奖、美工奖等”等,这些竞赛,大大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体协作能力。
(三)多轨齐下,以评价促进思维发展
从课堂评价的主体对象上分析,教学评价可以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类型,涉及到具体的评价细节,其方式就更加丰富多彩。
比如师评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表现、作品内涵,可简单理解为教师对学生的纠错及鼓励,阐述自己与学生对知识认知、情感态度上的不同见解。互评在课堂教学中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的,同学间的观点较这于老师学生更容易接受,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尊重宽容、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等方面的人文精神都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但有时限于同学间的感情厚薄与固有印象的限制,有时会有失偏颊,这时我们就要注意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功能了。
1.注重教师激励性言语的积极功效
新课标要求当前的课堂教学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思考与独立人格。与新课标精神相对应的是,我们的课堂评价也应当极富人性化,注重学生的主体化。学生在激奖励性语言所产生的喜悦心情激励下会朝着良性方向继续努力,这对于提升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我班有一位男生,平时非常内向,常被本班师生所忽视。但是在学习《充实主页》这一教学内容时,他所设置的个人档案非常精彩,里面有自己平量积累的个性图片,有“爸爸的心语”、“母爱如潮”、“情同手足”等个性版块,充分展示了其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我在注意一这一情况以后,在课堂上充分肯定了他主页制作的精彩,还意味深长地对他说:“老师更希望看到生活飞扬的神采,十足的个性!”在教师几次这样的性化激励措施之下,他逐步开始在课堂上主动发言。
在课堂师评这个课堂环节中,单一的赞美不但会使学生产生肯定疲劳,而且还显得教师虚伪做作,不够真诚。也就是说,我们教师在运用激励赞美的语言时,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间的个性差异,即使是同一个体的发展,也要关注其在不同阶段的努力程度与具体表现,以促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里能够自觉主动地寻求发展。 2.引导学生客观性自我评价
与传统的授课思路相比,新型课堂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更注重深渊珠学习过程与全面健康的人文情怀的培养,淡化了传统课堂上掌握的知识量的多少。尤其是信息技术学科,其发展地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的学科特征更是要求我们要在课堂上积极培养学生的住处素养与技太能力,鉴于此,笔者以为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我评价是一个不错的教学策略。
我在讲授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构建资源库》这一知识版块时,发现了这一单元的内容包括素材资料库、学习资料库、软件资料库、电脑知识资料库等几个部分,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的技能训练重复较多,多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懈怠心理,我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制作了一个电子文档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文档的内容包括课堂上是否积极参与活动,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如何,课堂上是否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对信息技术的学科本质有了那些进一步的认知;是否积极地与师生进行课堂交流,包括对别人真诚的赞赏,还有力的能及的帮助;是否与同学进行了团结协作,自己的团队精神是否明显;对于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劣有了什么深刻的认知;一第一学期相比,自己取得了哪些进步等,不一而足。
课后反思中,学生们普遍反映自我评价这一教学环节对自己的能力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使得他们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不断地收集、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资料、问题,学生们在极具真实性与情境性的自我评价文档项目中提升了对现实问题的领悟能力,解决能力、同时这一自评环节对于促进学生人文情怀的完善有关明显的积极作用。
3.创设学生互动性评价情境
某种意义上讲,在当前这个经济腾飞、高科技信息发达的时代里,不会合作的人就是一个不会生存的人,而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另一方面还要懂得欣赏别人的优点。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正是积极利用学生互评这一教学环节一方面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学生合作品行的良性发展。
在具体讲授八年级下册第9课《金字塔探密》这一章节知识的内容时,我紧密结合第十一课《电子邮件连通你我他》的章节知识,对这两课进行了一定的程度的整合,组织学生把查阅到的相关资料结合自己认知整理成相关的演示文稿,还要利用电子邮件进行提前交流,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学生之间的互评活动。
首先是学生对自我文稿的阐述与介绍,其次便是同学们对演讲者的主题立意及创作技术、审美倾向等方面展开评述,针对具体的不足要演讲者积极接受,并加以改进,对于大家在思想认识及审美观念方面的差异,教师引导学生要求同存异,学会包容。这样的课堂评价下来,在学生个体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过程促进了他们团队意识,协作能力、欣赏意识,我容精神等方面的提升,极大地发挥了互相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作用。
当然,除了教师评价、学生自主评价和学生互评等方式以外,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家长也是评价的重要主体之一。对此,我积极发展家长的作用,通过在家长会上的宣传发动、致家长的公开信、“小手拉打手,争当文明网民”活动等方式,与家长形成教育的合力,将课堂教育、学校教育延伸到课外、家庭和社会之中。
另外,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紧密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学科特点,积极改进单一的评价工具与手段,创造性地运用了学科特色的教学评价体系,如“魔灯在线”教学平台这个现代化程序较高的评价工具,它能够为信息技术的过程性评价提供丰富的平台,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课前、课中和课后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这个平台目前在一些地区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将来它可能会应用到英语、数学等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来,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我们更要提前适应,占得先机,促进教学评价工具的多样性,高效率。
[参考文献]:
[1] 董奇.有效的学生互评[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2] 苗逢春.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念与实施[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杨秀芳.如何进行课堂评价[J] .山西教育,1999(11)
[5] 王德新.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多元智能[J]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6(1)
[6] 王华良.善待学生的评价 [J] .北京教育,2003(22)
[7] 周庆元、欧阳芬.做智慧的教师[M]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6(7)
[8] 徐克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