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和语文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中考语文试题结构逐步趋于稳定,大多呈现出“基础知识、阅读与写作”三大板块,其中记叙文阅读在阅读板块中占居重要地位。记叙文是初中生最熟悉的文体,读起来文从字顺,多数命题给了考生一定的自由空间,所以命题注重了答题的主观性、开放性。命题的灵活多样性,的确让大部分学生有了用“武”之地,但考生答题时出现的失误也在所难免,我们只要找出好的对策,就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
一、中考记叙文阅读的失误表现
1.能明确地提炼文章主旨
试题所选记叙文,特别是散文、小小说都是一些文质兼美、意蕴深刻的文章,在主题的表现上含蓄隽永,许多学生在归纳主旨时“不求会意”,忽视了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不能站在一定的思想高度,深入本质进一步挖掘,概括出普遍性的真理和规律来。
例如:文章《体会爱心》一文写了北京一位母亲为了教育女儿,把女儿带到缺水的甘肃定西,女儿起初嫌水脏不肯喝,后来被那里好客的乡亲所感动,不仅喝了水而且对那里的人民和土地产生了难舍之情。文章的中心在结尾已经通过议论得到暗示:真正的爱心是把爱以平等的态度付诸实施。可是有学生还是简单地把主旨归纳为:本文主要揭示了定西人民缺水的艰苦生活。
又如小小说《二十美元的价值》写了一位每小时赚二十美元的父亲由于工作很忙,无暇和儿子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儿子就向父亲借二十美元“买”一小时,陪自己吃一顿饭。小说的主题很明显是在揭示“亲情比金钱更宝贵”,可是许多学生只是粗浅地说“这篇文章说明了儿子需要父亲的陪伴”。这虽然不能算错,但很不深刻。
2.知识视野狭窄,关键词语不懂其意
过去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迫使许多学生为了追求分数,把自己禁锢于“课堂、书本、习题”之中,缺少与时代及社会生活的融合。他们知识视野狭窄,信息储备贫乏。孰不知当今的试题会出现许多课本以外的东西。
例如文章《我们家最富有的时候》后有这么一题:“现在社会上流行‘博彩’,你有什么看法?谈谈你对‘博彩’的认识。”部分学生竟然不知何为“博彩”,更谈不上看法。诸如此类的问题比较多。可见不少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
3.语言表述不清,词不达意
正因为是主观题、开放题,学生个性化的语言运用和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考场上全靠自己“当家作主”,他就变得六神无主了,觉得有话可说,但又不知从何说起。为了分数,一般考生还是都要“说”几句的,可细眼一瞧:不是错字累累,病句连篇,便是东拼西凑,逻辑混乱;不是重复罗索,毫无内容,就是词不达意。
二、在阅读时选择的良好对策
1.明确命题走向,准确揭示文章主旨
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中学生道德情操的陶冶和为人处事方法态度的教化,选文会注重思想性和人文性,那么我们可以据此来分类选取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训练学生对主题的感悟和概括能力。
(1)“亲情类”(包括动物亲情),或展示父母对子女的无私关爱,或展示兄弟姐妹之间的无私奉献,或展示其它令人感动的地方。这当中既有对民族优秀传统精神的大力弘扬,也有对社会转型期人们所呈现出来的新思维、新品质的价值评判,这类文章较多,如《背影》、《斑羚飞渡》、《海燕》、《最后一课》等。
(2)“童心类”,或反映童心的真诚纯洁,或展示儿童思维想象的美好;或批露成年人对孩童的教育方式,如《致女儿的信》、《我的第一本书》、《走一步,再走一步》等。
(3)“生活启示类”,或者写一个特殊的人物在特殊的时间特殊的条件下的高大形象对我们的感染,如《热爱生命》、《一件小事》等,或者写一种平凡弱小动植物的生命倔强和品格高洁对人类的启示,特别是这类文章多用象征和暗示手法,我们一定要明确它的象征意义,挖掘暗含的思想。如《蝉》、《贝壳》、《紫藤萝瀑布》等。
2.总结方法,有章可循
考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训练做题的思路和方法,并加以总结,以点代面,在考场上才会轻车熟路。记叙文常考的题型有归纳主旨、分析作用、情感理解、看法感悟等,它们都是有章可循的,笔者总结如下:“归纳主旨题头尾,分析作用有规律,情感理解依原旨,说法感悟贵正理。”
理解文章主旨关键是看标题以及第一句(第一段)或文章结尾的抒情议论段,有的文章标题就揭示中心,有的用第一句(第一段)引出中心,有的在结尾用议论抒情来揭示和深化中心。但有时还需要我们抓住每段的信息,自己归纳中心。在归纳中心时,我们要学会套用一定的语言格式,善于由点及面,揭示出普遍性和本质性的道理。如常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赞美了(揭露了)……表现了(说明了)……”
分析词语作用以及描写刻画的作用,多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关,或烘托渲染,或对比反衬,或为后文埋下伏笔;分析句子作用多与文章结构、写作技法有关,一般情况下,第一句用来提挈全文,引出下文,中间有些句子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结尾句用来点明或深化主题;分析修辞作用与语言表达有关,比喻、拟人可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反问可使句子加强语势和语气等等。
“反映的思想情感”、“你的理解”一般依照作者意旨或中心主题,在自由发挥时,不能脱离原文,违背作者意图,更不能出现错误、怪诞、极端偏执的理解。
“谈说法”、“谈感悟”一般包括“引”、“感”、“联”三部分。“引”即引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感”即感悟,要能反映正确的道德、情感;“联”即联系实际,谈出我们应该如何做。
3.走出课堂,体验生活、拓宽知识视野
放眼社会,多看国内国外风云变幻、科技动态、环境保护之类的资料,关注社会焦点、流行时尚和社会生活的主旋律,注意一些有争议的话题和新生事物,开拓我们的视野,增加信息积累,为提高阅读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中考记叙文阅读的失误表现
1.能明确地提炼文章主旨
试题所选记叙文,特别是散文、小小说都是一些文质兼美、意蕴深刻的文章,在主题的表现上含蓄隽永,许多学生在归纳主旨时“不求会意”,忽视了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不能站在一定的思想高度,深入本质进一步挖掘,概括出普遍性的真理和规律来。
例如:文章《体会爱心》一文写了北京一位母亲为了教育女儿,把女儿带到缺水的甘肃定西,女儿起初嫌水脏不肯喝,后来被那里好客的乡亲所感动,不仅喝了水而且对那里的人民和土地产生了难舍之情。文章的中心在结尾已经通过议论得到暗示:真正的爱心是把爱以平等的态度付诸实施。可是有学生还是简单地把主旨归纳为:本文主要揭示了定西人民缺水的艰苦生活。
又如小小说《二十美元的价值》写了一位每小时赚二十美元的父亲由于工作很忙,无暇和儿子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儿子就向父亲借二十美元“买”一小时,陪自己吃一顿饭。小说的主题很明显是在揭示“亲情比金钱更宝贵”,可是许多学生只是粗浅地说“这篇文章说明了儿子需要父亲的陪伴”。这虽然不能算错,但很不深刻。
2.知识视野狭窄,关键词语不懂其意
过去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迫使许多学生为了追求分数,把自己禁锢于“课堂、书本、习题”之中,缺少与时代及社会生活的融合。他们知识视野狭窄,信息储备贫乏。孰不知当今的试题会出现许多课本以外的东西。
例如文章《我们家最富有的时候》后有这么一题:“现在社会上流行‘博彩’,你有什么看法?谈谈你对‘博彩’的认识。”部分学生竟然不知何为“博彩”,更谈不上看法。诸如此类的问题比较多。可见不少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
3.语言表述不清,词不达意
正因为是主观题、开放题,学生个性化的语言运用和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考场上全靠自己“当家作主”,他就变得六神无主了,觉得有话可说,但又不知从何说起。为了分数,一般考生还是都要“说”几句的,可细眼一瞧:不是错字累累,病句连篇,便是东拼西凑,逻辑混乱;不是重复罗索,毫无内容,就是词不达意。
二、在阅读时选择的良好对策
1.明确命题走向,准确揭示文章主旨
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中学生道德情操的陶冶和为人处事方法态度的教化,选文会注重思想性和人文性,那么我们可以据此来分类选取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训练学生对主题的感悟和概括能力。
(1)“亲情类”(包括动物亲情),或展示父母对子女的无私关爱,或展示兄弟姐妹之间的无私奉献,或展示其它令人感动的地方。这当中既有对民族优秀传统精神的大力弘扬,也有对社会转型期人们所呈现出来的新思维、新品质的价值评判,这类文章较多,如《背影》、《斑羚飞渡》、《海燕》、《最后一课》等。
(2)“童心类”,或反映童心的真诚纯洁,或展示儿童思维想象的美好;或批露成年人对孩童的教育方式,如《致女儿的信》、《我的第一本书》、《走一步,再走一步》等。
(3)“生活启示类”,或者写一个特殊的人物在特殊的时间特殊的条件下的高大形象对我们的感染,如《热爱生命》、《一件小事》等,或者写一种平凡弱小动植物的生命倔强和品格高洁对人类的启示,特别是这类文章多用象征和暗示手法,我们一定要明确它的象征意义,挖掘暗含的思想。如《蝉》、《贝壳》、《紫藤萝瀑布》等。
2.总结方法,有章可循
考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训练做题的思路和方法,并加以总结,以点代面,在考场上才会轻车熟路。记叙文常考的题型有归纳主旨、分析作用、情感理解、看法感悟等,它们都是有章可循的,笔者总结如下:“归纳主旨题头尾,分析作用有规律,情感理解依原旨,说法感悟贵正理。”
理解文章主旨关键是看标题以及第一句(第一段)或文章结尾的抒情议论段,有的文章标题就揭示中心,有的用第一句(第一段)引出中心,有的在结尾用议论抒情来揭示和深化中心。但有时还需要我们抓住每段的信息,自己归纳中心。在归纳中心时,我们要学会套用一定的语言格式,善于由点及面,揭示出普遍性和本质性的道理。如常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赞美了(揭露了)……表现了(说明了)……”
分析词语作用以及描写刻画的作用,多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关,或烘托渲染,或对比反衬,或为后文埋下伏笔;分析句子作用多与文章结构、写作技法有关,一般情况下,第一句用来提挈全文,引出下文,中间有些句子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结尾句用来点明或深化主题;分析修辞作用与语言表达有关,比喻、拟人可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反问可使句子加强语势和语气等等。
“反映的思想情感”、“你的理解”一般依照作者意旨或中心主题,在自由发挥时,不能脱离原文,违背作者意图,更不能出现错误、怪诞、极端偏执的理解。
“谈说法”、“谈感悟”一般包括“引”、“感”、“联”三部分。“引”即引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感”即感悟,要能反映正确的道德、情感;“联”即联系实际,谈出我们应该如何做。
3.走出课堂,体验生活、拓宽知识视野
放眼社会,多看国内国外风云变幻、科技动态、环境保护之类的资料,关注社会焦点、流行时尚和社会生活的主旋律,注意一些有争议的话题和新生事物,开拓我们的视野,增加信息积累,为提高阅读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