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法学和实证法学起源思想的比较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xiao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关于法律的存在性和合理性问题,至古以来在西方世界就是法律哲学讨论的话题。由于古希腊先哲们对这些问题不同的看法和辩护,使其逐步演化形成了自然法学和实证法学基本观念的对立。文章将从古希腊法律史出发,对自然法学和实证法学的起源思想展开梳理,从而作出最后的比较。
  关键字:自然法学 实证法学 起源思想
  法律的存在性和合理性问题,至古以来在西方世界就是法律哲学讨论的话题。由于古希腊先哲们对这些问题不同的看法和辩护,使其逐步演化形成了自然法学和实证法学基本观念的对立。本文将从古希腊法律史出发,对自然法学和实证法学的起源思想展开梳理,从而作出最后的比较。
  一、自然法的起源思想
  (一)对自然法起源思想的梳理
  1、前苏格拉底时代。至从古希腊时代开始,先哲们便相信有一套超然于人类本身的,绝对的,形而上的法律在约束和指引着人类的活动,荷马和海西奥德通过诗歌的形式表明了当时希腊的法律思想。他们认为法律是由神来颁布的,人则只能通过神意的启示才可以得知法律。
  2、亚里士多德与斯多亚学派。自公元前五世纪起,希腊的哲学和思想发生了一次深刻的变化,即哲学逐渐和宗教分离。所以,导致人们不再将法律看作是神授的命令,而是将其看作是自然理性之物。亚里士多德对此进行了支持性辩护,他认为“法律是不受任何感情因素影响的理性……社会应当由法律来统治”。
  (二)对自然法起源思想的总结
  通过对自然法基本观念的确立过程的梳理,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法是以形而上学为基础的理念。因为,自然法表现出,在本体论意义下,绝对、普遍的特性。所以,接下来我们将对自然法形而上的特性进行说明。
  普遍性——这里的“普遍”表现出了两个维度,一个是时间广延上的普遍意义;另一个是在空间广延上的普遍意义。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特性,我们将引用西赛罗的话,来帮助我们对此进行理解。“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永恒而不变的。……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这是因为有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任何时候任何民族都必须遵守它。”
  权威性——所谓权威性,从分析哲学的角度进行理解,即为:当A要求B做某事X,只有在事实上符合下列条件时:(i)给B一个这样做的规范性理由;(ii)排除B不做X的某些理由;这样A对B就有权威。这里的A和B具有广泛的意义,均指人,阶级,社会,法律等等。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规范性的理由”构成了确立权威合法性的必要条件。让我们的视角,再次转向古希腊。在当时的社会,先哲们确立了自然理性作为宇宙运行的合有了合法的权威性。
  法律正义——正义作为自然法的基本特性,同样被先哲们视为自然理性的产物。因此,正义同法律一样具有权威和普遍性。缺失了正义的法律,就不能被称之为法律。因为正义是构成法律的本质属性(所谓本质属性,就是构成某无物的充要条件,即为:之所以B存在是因为有A的存在;同样因为有B存在,所以确定A存在。)所以,正义是判断一部法律存在的合法性最基本的标准。
  平等原则——这是斯多亚学派的自然法观念中所提出和倡导的重要原则。他们认为,如果不将人在本质上视为平等,还要对不同的人予以歧视性对待的话,是非正义的,是与自然法背道而驰,是应当受到惩罚的。
  二、实证法起源思想
  (一)实证法起源思想的梳理
  1、古希腊时代的智者学派。在公元前五世纪,法律和宗教相分离后。有一部分我们称为智者学派的思想家,对自然理性提出了置疑。他们否定了法律形而上的特性,并最先运用人的心里特征和社会利益对法律进行分析。他们认为法律完全是一种人为创造的东西,其为权益和便利而制定,并且可以根据人的意志而改变。早期智者学派的领袖人物,普洛塔高洛斯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开始对自然理性提出了挑战。智者学派的安堤佛,在普洛塔高洛斯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区分了自然与法则。他认为,自然的命令与法则的命令无关。法则的命令是人类专断制定的,是一种因时、因人和因势的变化而变化的偶然和人为的安排和约定。因此,智者学派中又一代表人物,卡利克里斯,最终提出了与“自然法”的基本原理相对的“约定法”,即“强者的权利”。他认为,人类生活的本质是建立在强者对弱者的持有先天优势的基础上的。
  2、中世纪的唯名论者。唯名论者认为,任何一种一般的,抽象的描述都不可能准确地反映一个以个别和特殊性为支配原则的世界。所以,这就为后来实证主义的思想提供了源泉:在本体论的层面,否定了一切关于形而上的假设;在方法论的层面,紧紧关注经验性的考察和事实的联系。
  3、实证主义与实证法学。自十九世纪下半叶起,实证主义的思想渗透到了法律领域。实证法学和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保持一致,即在一方面反对形而上学的思辩方法和寻求终极真理的做法;另一方面反对法理学家试图辨识,阐释和超越以现行法律制度的经验事实为基础的法律观的任何企图。因此,实证法学认为,应该将对价值的考虑排除在法理学研究的范围之外,并把法理学的任务限定在分析和剖析实在法律制度的范围之内。
  (二)对实证法学起源思想的总结
  以上是对实证法学思想的基本起源,根据历史脉络作出的描述。我们不难发现,实证法学和自然法学的基本对立在于,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实证法学的反形而上学的特征。另外,我们可以通过对实证法学基本观念的了解,很明显地觉察到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和中世纪的唯名论者对实证主义,从最终对实证法学的深刻影响。下面将对这些影响进行说明:
  反形而上学——自从古希腊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之后,一场反形而上学的斗争就开始展开,随着历史的变迁,这种反形而上学的基本理念也逐渐演化成了实证法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任务。强调了法律是人类经验世界以内的产物,是一种具有约定性质的手段,而并非先验的产物。 反平等原则——早在古希腊,智者学派就提出法律是“强者之权利”和“强权即公理”的理念,强调法律是“对统治阶级有利的东西”。这种观点在实证法学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匈牙利实证法学家,朱利叶斯·穆尔对此非常赞同的说:“法律实证主义认为,法律是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由统治者制定的。因此,法律仅仅是统治者所命令的东西,从而基于这种条件,统治者所命令的任何东西也就是法律。” 经验主义的方法论——由于实证主义,受到唯名论的影响,所以实证法学强调对法律的研究应该在经验的范围内,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实证法学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又被细分为以分析哲学为基础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和以社会学为基础的社会实证主义法学。 三、自然法学和实证法学起源思想的比较
  通过对自然法学和实证法学起源思想分别地梳理和总结,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形而上学和反形而上学的矛盾,构成了自然法学和实证法学最基本的矛盾,从而导致了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在本体论方面,自然法学,强调法律是自然理性的产物。然而,自然理性具有普遍,绝对等诸多终极的性质,即形而上的特性。但是,实证法学却对此,提出相反的论调,他们否定了法律形而上的特性,强调法律是人类经验世界以内的产物,是人类相互间达成的一种“约定”,并且实证法学否定了像自然法学一样对某些问题先验的假设,诸如“理性普遍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具有追求真理的本性”,等等,提出“为统治阶级服务”才是法律存在的意义。另外,在方法论方面,两者仍然存在明显的区别。自然法学比较主张采用思辩的方式,来确定法律存在的意义。然而,实证法学派却坚持用系统的自然科学方法来发现,解释和预测法律问题。前者倾向于在人类世界以外讨论法律的存在意义,而后者坚持直接在人类世界的框架内来讨论问题。 最后,我们将谈谈自然法学和实证法学都持有相同观点的问题,即法律具有权威性。然而对于法律的权威性,两者却具有不同的理解。自然法学,是在形而上的基础上确立法律的权威性,认为这种权威具有普适的绝对意义。但是,实证法学却不赞成自然法学这种论调,他们认为,法律具有权威性,但这权威性具有相对的意义,它是随着统治阶级的改变而改变的,因为他们坚持“法律是代表这统治阶级意志的产物”。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市党校)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对防排烟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向大规模、多功能发展,由于空间所限,向地下要空间,许多建筑建立在地下,这些场所使用的装饰材料大多都是可燃的,而且还有大量的家用电器及家具,这些易燃设施在火灾发生时,一旦燃烧,就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这些有毒的气体被逃生的人群呼吸后,会导致窒息,从而失去逃生的机会,也为救援的人们设置了很大的障碍。据统计,由于这些易燃的气体导致中毒窒息死亡的人数
期刊
摘要:音乐最重要的美学特征是它的情感。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培养他们的音乐情感,是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本文从音乐情感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必要手段对培养中学生的音乐情感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论述。  关键词:中学生 音乐欣赏 音乐情感 意义 内容 手段  中学时代正是一个人打基础的阶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21世纪新型人才,是我们每一个音乐教育工
期刊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大胆运用新课程理念去组织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活动。由于体育课的学科特点所决定,大部分学习时间都是在室外去完成学习目标,这就看体育教师如何有效组织学生的活动
期刊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与WTO的推进,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呈现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交易方式网络化等新发展趋势。我国应抓紧机遇,密切融入全球化的贸易进程中,积累知识、沉淀经验、创新方式,积极带动国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全球化 自由化 网络化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新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既是一个经济蔓延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历史过程
期刊
摘要:占班级大部分的中等生,他们大都没有出众的成绩和表现,长期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和关爱,这部分学生基础并不差,主观上也不懒,潜力很大,如果长期放松对这部分学生的引导与指教,他们极易滑坡。因此,作为老师应该细心去发现、挖掘他们身上的各个闪光点,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激励他们的情感,多发现他们的特长,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等生 参与意识 认可需求  所谓的中等生就是成绩一般,活动、纪律、能力都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全新的建筑工程材料和工艺被应用到了建筑工程中来,这在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也给消防带来了新的问题。近些年来火灾事故发生频率不断增加,给灭火抢险救援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本文主要对灭火抢险救援过程中的安全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消防;抢险救援;安全因素  一、灭火抢险救援活动中常见的安全因素  1、爆燃。爆燃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内发
期刊
摘要:造成学生心理挫折的因素很多,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学生本身的内部因素。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和勤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学生的心理挫折,教师要分析查找原因,并及时疏导,让学生摆脱心理困境,健康成长。  关键词:心理挫折 原因 克服 对策  心理挫折是指人在通向某个目标的道路上遇到自我无法克服的障碍、干扰而产生的一种焦虑、紧张、愤怒或沮丧的失常的情绪状态。对于学生而言,由于其个体
期刊
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1840年的鸦片战争,帝国主义用军舰和大炮打开了中国闭锁的大门,中国社会开始逐步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鸦片战争没有起催眠的作用,反而起了警醒作用。”从此,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在仅仅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急剧的社会变革推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日益飞速的发展 ,人们对物资需求越来越多,各类火灾及灾害事故也不断增多,致使消防部队面对的作战任务也不断复杂。如何在救援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也能更好的完成救援任务,这就要求消防部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灭火救援能力。  关键词: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作战能力;对策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强,自然灾害增长的逮度瞬曩搬快。而现代
期刊
摘要: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分析了造成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以及体育课外活动对学生逆反心理的积极作用,并对丰富课外体育活动提出建议。  关键词:体育课外活动 中学生 逆反心理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身体、心理、个性快速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伴随着个性心理的形成,中学生逆反心理表现得异常突出,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分析造成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以及体育课外活动对学生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