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是重阳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u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汉时的仙人费长房有一日对弟子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里将有灾难,如果你带了全家大小,人人用红袋盛茱萸,挂在手臂上,登高饮菊花酒,便能够避祸消灾了。”桓景按师父所说,届时全家上山游玩,傍晚回家一看,所有的鸡狗牛羊等家禽家畜都已死亡,原来这些可怜的动物当了替死鬼。这一神话代代相传,九月九日逐渐成为登高逃灾、饮酒聚会之期。
  还有一种从自然规律来解释九九登高的,认为重阳之日,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古人为避不正之气,所以才登高以避邪气。
  不管怎么理解,九九正值仲秋,登高望远,啸咏骋怀,既可随俗消灾避害,以应故事之典,复可极目远眺,雅叙畅游,以开阔胸襟,活动筋骨,这是再美不过的事了。史书记载,晋朝永和年间,桓温主政荆襄,幕中有一参军叫孟嘉,重九与友人龙山登高,咏诗对句,十分尽兴。正当他们意气风发之际,一阵大风把孟嘉的帽子吹落山谷,而他本人并未发觉,仍津津有味地和友人饮酒赋诗。桓温见此,莞尔笑道:“真可谓落帽参军啊!”这大概也是魏晋风度的一种。一杯佳酿,几朵黄花,就足以在重阳日诗酒风雅、流连忘返了。
  著名诗人陶渊明,有一年重阳正在篱边抚琴高吟,忽然酒兴大发,可家中并未备酒,只好徘徊东篱,摘下大束菊花,独自惆怅叹息。就在此时,一白衣人向他走来,原来是刺史王弘派人给他送酒来了。陶渊明也不问其他,打开酒坛在篱边畅饮,直到人醉方休,并吟了《九日闲居》一诗。历代诗人每到重阳,都会想到这个白衣送酒、渊明写诗的故事。王勃说:“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很是羡慕。杜甫却说:“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而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对诗人寄寓了同情。苏轼的诗则别有一种闲适的情趣:“白衣送酒舞渊明”,“漫绕东篱嗅落英”。东篱菊花、白衣酒使、渊明诗作成了重阳节的最好装点。
  登高望远,既是对山川风物的欣赏,也是对精神世界的开拓和提高,这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审美方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的名句说出了中国人的审美理想。而重九登高,其内容更为丰富。杜牧诗云:“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登高、饮酒、赏菊,使得半生消沉的杜牧也焕发了豪情,当然这种豪情已不是青春少年的明朗热烈,而带有中年的深沉透彻。
  秋日的明净清爽,不但有助于极目远眺,而且能使人看到宇宙的奧秘,体悟人生的真相。对此,叶嘉莹作了很好的解说:“每当玉露凋伤,金风乍起之时,草木的黄落变衰是一种极其急促而明显的现象。长林叶落,四野风飘,转眼间便显示出天地的高迥。新寒似水,沁人心脾。偶尔登高望远,一种苍茫辽阔之感,会使人觉得若有所失。在人的一生中,也会经过一个类似的阶段。这时人们会觉得自己既已无复是春日迟迟时的幼稚和满怀惊喜,也已无复是夏日炎炎时的紧张和不遑喘息,是黄落的草木蓦然显示了自然的变幻和天地的广远,是似水的新寒蓦然唤起了人们自我的反省与内心的寂寞。这时,人们会觉得过去所熟悉的、所依托的一些事物在逐渐离去,逐渐远逝。虽然人们对此或许不免有一分怅惘之感,但同时人们又会觉得这消逝的一切原来早已不能使他们感到满足了。这种凋落,拓展了他们更远的视野,使他们摆脱了少年的幼稚的耽溺和蒙蔽。他们开始寻求一些更真实、更美善的事物,一种追求寻觅的需要之感自心底油然而生。”
  这段话并非直接说重阳,但似乎只有重阳登高才会充分感受到这一切。
其他文献
潮汕歇后语“七月半鸭———毋知死活”的意思并不难解,是说到了农历七月半,鸭子们还在嘎嘎地鼓噪,一点儿都不知道即将被宰杀,简直是不知死活。问题是为什么到了七月半,鸭子就会被宰杀呢?  过去农村的鸭子多以放养为主,当然是因为放养能够节约饲料,减少成本。但放养的季节性较强,需要根据夏收或秋收这些食物丰富的时间来安排。在水稻收割之后,将鸭子赶到田里,鸭子不但会觅食遗落的稻谷和草籽,还会吃掉田里的昆虫和螺贝
期刊
我爹娶后娘的时候,我大概11岁。为什么大概?因为父母离异,我才六七岁就已经跟母亲过了,那位王姓后娘同我总共没有见过几面,从来没说过话。父亲请我吃饭,丰盛的西餐,还教我用银勺喝汤不要碰出声音。我问父亲,王同志(父亲不让我们叫后娘王阿姨)怎么不吃饭?父亲说我们爷俩谈天,叫她干啥?  在父亲的遗体告别会上,新华社照相,有关人士请我站在王同志旁边,我死活不干。现在拿起我在父亲遗体旁的照片,看着50年前自己
期刊
我担任农场的副主任后,农场的出工就基本上由我安排,遇到不大有把握的,同当生产组长的老张商量一下。知青们也挺好,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没人给我找麻烦。有一次,公社在农场开会,正赶上知青出工,没几分钟,活分完了,知青拿着工具都下地了,公社的头儿说:“比生产队快多了。”  农场依然是记工分。每天晚上,知青们都到我的宿舍来,因为我还是农场的记工员,他们的工分卡上,盖着我的名章。和生产队不同的是,从农场成立起,
期刊
当年,北方很多地区都有“一季柿子半年粮”的说法。柿子当粮吃,除了把柿子晒成柿饼、柿瓣等干果之外,最主要的,就是柿子炒面了。  柿子炒面食用方便,但制作比较麻烦。首先要把准备好的小米、玉米或黄豆之类的粮食炒熟,碾碎,然后把洗净的柿子弄烂,和炒熟碾过的粮食拌在一起,风干或晒干,再经过磨、筛,就成柿子炒面了。  柿子炒面可以随时食用,干吃或用水拌着吃都可以。所以,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出门远行甚至行军打仗,
期刊
冒出一个竞争对手  刚退休时,我在小区退休的老头里属于比较“另类”的那种,最烦听人说客套话,特别不合群。比如说吧,别人夸我“你这头发好啊,乌黑乌黑的”,我实话实说:“染的!”别人夸我“孩子上进啊,真有出息”,我翻白眼:“儿孙自有儿孙福!”但今天张老六夸我“跑步姿势真不赖,看上去像是专业的”,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我的思绪,穿越时空,回到了那年那月,那场让我一生难忘的环城马拉松比赛。  年轻时我在
期刊
大哥18岁入伍,干过射击教练、班长,因为文化程度不高,提干没提成,带着党票回来,当了大队的民兵连长。  转眼到了秋天,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开始了,大哥的任务就是确定入伍候选人和对其社会关系进行调查。就在大家忙着征兵之时,生产队里的一头独角牛晚上被盗了。这让大哥很是内疚,感觉是因为自己的疏忽才铸成大错。案子还没有破,大哥又得出去收调查材料。这次是去离我们村五十里开外五莲县的一个小山村。  大哥带着大队
期刊
什么活都会做  大姐是我们家七个孩子里年龄最大的,她皮肤白皙,鸭蛋脸,大眼睛,漂亮得扎眼,但个子不高,爸爸说是从小干活累的。  小时候我喜欢跟她睡一个被窝,有一次发现她肩膀上有一块疤,我问她怎么弄的,她说是烫的。原来二姐有一次生病,大姐给她倒开水吃药,柜子太高了,大姐没拿好,暖水瓶倒了,掉在地上,开水淋在她肩头。我摸着疤,问她疼不疼,她说当时吓傻了,因为暖水瓶碎了,担心母亲会责骂。的确,那时一只暖
期刊
对鱼头有真心得,就难免为湘菜馆子里的剁椒鱼头惋惜,因为放眼四座,有太多食客不解鱼头的妙处,只一门心思对附带的那截肉身下箸。而有些商家,为迎合这些外行客,故意搭配越来越多的鱼肉,在我看来,这几乎是一种商业欺诈。  行家吃鱼头,连鳃壳表面那层灰黑的薄皮都不会放过,然后才直指鱼唇。唇,自有唇的特质,鱼也不例外。它不是肉,又不是筋,却在滑腻柔顺间不失韧性与筋道。个中口感,正与男女热吻类似,又不是饥,又不是
期刊
特羡慕伙房师傅  1976年秋,我被分配到承德地委党校当教员。转粮食关系时,我注意到定量由当学生时的每月32斤,变为29斤。我问为什么,回答说教员是干部,是脑力劳动,应该少吃。对此,我很紧张。我身强体壮,饭量颇大,每天不足一斤的定量,一顿就能吃下去。于是,我赶紧给天津家中写信,请求支援粮票。  每当我拿着粮票换饭票,拿着饭票、钱去排队买饭,心里最羡慕的就是伙房大师傅了。他们可以在旁人吃完之后,守着
期刊
被“平衡”掉一次机会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县里经常从农村基层选拔出身好,有点文化,有点工作能力的青年到省团校学习,接受培养锻炼,然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转为正式干部,有时也直接安排到公社等部门担任半脱产干部(不转户口,上级给补贴,交生产队买工分)。我在老家时,在大队工作了十多年,也有过几次选干的经历。  1965年下半年,我们大队的团总支书记改任大队会计,党支部书记找我谈话说:“大队党支部决定由你接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