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读,从美丽的碎屑中淘宝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udahuai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是有不同姿态的。如果目的性太强,读书就容易成为苦差。如果总是沉浸于庸俗的畅销书,阅读不过是翻版的低俗娱乐。
  问:朱先生,您的座右铭是“读闲书、闲读书、读书闲”,在信息泛滥、功利阅读盛行的今天,您认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闲读”?
  答:各取所需吧。谁都无法开一个有效的、万全的单子。鲁迅和林语堂认为,“闲读”是不计功利的,是一个灵魂在寻找另一个灵魂。简单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问:我觉得一个人如果从小没有养成“读闲书”的习惯,那他将难以领略阅读的美妙。我们是否应该多鼓励孩子读一点闲书,从而培养阅读的趣味?
  答:你说得很对。好像是吴鲁芹说过,爱读书也是一种天分。当然后天培养也行,但需要从小做起。那天我在美国的飞机场等飞机,左边坐了几个人,从他们的谈话中听得出来有做过教师的。右边坐了一对母女,孩子八九岁,捧着电子书在看,爱不释手,喇叭里呼唤登机了,孩子闻声不动。母亲训斥孩子:“那里面有什么让你着魔的?”我左边的人冲我一笑,说:“我要是有这样的孩子,绝不会对她这样讲话。”在我看来,这就是懂与不懂教育的差别。当然,有了读书习惯,中年以后也许才会更有闲暇来读书。
  问:“闲读”其实并非完全娱乐。您的“闲读”随笔,处处透露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信息,这实际上为读者打开了另一扇了解历史、了解人生的门。或许,正是在这样的“闲读”中,我们提升了观察历史、体味人生的智慧。
  答:是的。首先要为“闲读”正名。“闲读”绝不是百无聊赖、弄本书在手里瞎翻。“闲读”不仅是一种心情,还需要有眼光,更重要的是做一个有心人。前段日子我在纽约的一个家庭旅馆住宿,发现主人有不少旧书,随手借了几本回房闲读,立刻大有斩获。挑书时相中一本列夫·托尔斯泰的剧本《行尸走肉》,目的是回答我自己心中的一个小小疑问。他的长篇小说对今天的读者来说往往显得冗长。我想看看,作为艺术家,他究竟有没有即刻抓住读者注意力的本领。这在剧本创作方面最能显示出来,大幕一拉开,就能很快判定。果不其然,书一上手,我就被吸引了。我抱回房间的另一本书,是杰克·伦敦的《铁蹄》。刚一开卷,就爱不释手,因为它忽然让我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潮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全球流行,有了亲临其境的体会,也顿时加深了自己对父辈们的理解,拉近了两代人的距离。这就是我客居纽约、意外闲读的收获。
  又如,我曾翻阅《叶公超批评文集》,注意到叶先生的一个观点:“中国文字的特殊力量,无论文言或白话,多半是寄托于语词上的;西洋文字的特殊力量则多从一句或一段的结构中得之,有时语词的力量也可以运用到相当的程度,但终不及句段的力量来得可观。”我由此悟到:我们的留学生出国以后求学上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写出的文章连人家中小学毕业生起码的课堂应用散文水平都达不到。我们往往归咎于自己英文不够好,其实是语言思维能力不足,至少是驾驭思考性语言的水平低下。
  问:您很关注独立思考的问题,记得您曾引郭斌和老先生的话——读书是为了帮助自己思考,不是替代自己思考。那么您认为在中小学教育中,独立思考居何种地位?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答:这个问题很好。我正想谈谈最近帮小儿子修改作文的经历。他在美国念高二,学校是波士顿拉丁学校,全美历史最悠久的一所公立学校。这学期的语文课上要求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全本,课后要求写一篇作文。选题宽泛,完全自由。小家伙把初稿拿给我看,标题就把我吓一跳——哈姆雷特仇视女性。好家伙,一上来就送这么一顶“大帽子”。接下来一连举了三个例子,在我看来至少有一个是不易驳倒的,也是我过去未曾留意的。我当然要支持他,如此地别出心裁。这件事,可不可以给国内的高中教育一点启示呢?能不能不要再用灌输中心思想、段落大意那一套呢?
  问:您留学美国曾经学理工科,毕业后又从事住房政策研究,同时还搞文学创作,写读书随笔。这样的经历对您的人生、阅读产生了何种影响?
  答:其实一开始是文科,学习美国文明史,后来又念了麻省理工学院。在哈佛研究住房政策,现在又回归文教领域。呵呵,无非就是串行罢了。任何事都没有十全十美的,损失的只有靠自己找补回来。很多人问我,你全职工作,养家糊口,哪来的时间又看书又写作?说实话,连我自己也不知道。找补损失,大概这就是原动力,因为永远不會有理想的职业。
  问:您认为中西文明的内在精神主要是什么?双方如何实现有效的沟通?
  答:这是太大的话题,谁也不可能真有答案。沟通是多层次、多方位的。说得简单点,“闲读”有时还真能“穿越”。我前面说到的在纽约住家庭旅店的故事,难道不就是一种“穿越”和沟通吗?
  (摘自《中国教育报》 赖配根采写)
其他文献
正编着稿子,读者QQ群里一个读者开始喊编编,说是在某期的《润》上,第几页的一个小标题后面多了一个墨点,希望编编们下次注意。我忙表示感谢,征询了下她对杂志的改进建议,她回我:没有了,以后想起来再联系你们。  下了QQ,我找出了她说的那期杂志,翻开她说的页码,果然,发现了那个小小的墨点,像是不小心用笔戳上去的,这样的情况在质检标准里恐怕还算不上是个错误,为什么那个读者会那么郑重地跑来告诉我一下呢?忽然
期刊
多少年过去了,想起你我依然哭得像个孩子。  从我记事起,你就担任着母亲的角色,虽然种种迹象表明,你只是我的祖母。是的,这个源于哈萨克古老“还子”习俗而诞生的秘密,被大家不约而同地守护着。  我把你叫作“阿帕”,这个称呼在哈萨克语中可以是年老的母亲,可以是祖母、外祖母,甚至可以是婆婆或邻居家的大娘。而我只把这个称呼当作是年老的母亲。我记事时你已经五十多岁。  在我的记忆中你是我的保护神,你无所不能,
期刊
在我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几十年里,这是最能激励我的洞见:我们最深的伤痛与我们最大的天赋紧密相关。  在寻求自我改善的路上,我们很容易迷失。  每个广告牌上都在用更快乐、更成功的生活景象诱惑我们。而我,恰恰建议你们通过一条相反的路径,走向幸福。如果我们能够正视自己,确认自己不同寻常而又强大的天赋,摆脱那些日夜缠绕的羞耻和伤痛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反而让我们找到令生命发生巨变的亲密关系。  一些“抱怨鬼
期刊
前些日子,我买了些“爱心香蕉”,一来便宜,二来可以帮助那些辛苦的农人,便又多了些道义感。  香蕉取回来才发现,摘得早了,还没有成熟。在办公室里放了两天以后,丝毫看不出变化。有同事说,要买一些熟香蕉和它们放在一起,会熟得快。想想觉得有理,香蕉们在一起,大抵也会交谈的。  我便买了些熟香蕉,放在那几挂香蕉上。可是,又等了两天,熟香蕉表面已经变黑,“爱心香蕉”却仍旧不为所动。大约是性格不合,谈判失效。 
期刊
在一家高大上的公司上班的最大好处之一,是经常有带着我分辨不清是哪种腔,管他是伦敦腔还是纽约腔的各种级别的boss过来发好吃的。那天戴着绒线帽的某个香港口音的潮男走进办公室,和办公室里的各位打着带着长途航班气息的招呼,施施然掏出一盒精致的罐子,分给众人。  盒子里面的吃食是做得精致的马卡龙,一个一个色彩缤纷模样小巧甚是可爱,不过,于我而言也就仅限可爱。我对马卡龙这种被人称为“少女的酥胸”的甜点没什么
期刊
住在冬山河畔的姑姑与姑丈,仍然守着上一代留下来的碾米厂,把孩子磨大、自己磨老了。  姑姑做的萝卜干远近驰名。以前日子艰难,乡下女人都学会了制萝卜干、豆腐乳、酱瓜的手艺。现在的城里人吃腻了大鱼大肉,反而分外怀念清粥小菜,所以传统习惯仍旧保留下来。每年夏天总有人回乡,特地载回姑姑的萝卜干,她也非常得意:“你们这些台北人居然爱吃。”  装了十来只玻璃瓶,除了自食,还可以当作厚礼分赠好友。光看那鲜黄的颜色
期刊
节目组有—位策划叫丛鹏,学细胞生物学出身,人也怪异得很。  大家一起去九寨沟旅游,一路舟车劳顿,猛地看见雨后彩虹,看见满眼绿树,大家一阵欢呼。他却说,多好的高原草甸,多好的针叶林。说得我们一哄而散。“六·一”前夕,丛鹏提出做一期儿童谈话节目。我说,儿童,是谈话的对象吗?可丛鹏秉性倔犟,认准了,很难说服。我决定以退为进,说,我不熟悉孩子的谈话方式。  丛鹏说,这好办,我们可以去体验生活。于是我们走进
期刊
种子给我们的启示,不仅是活着,而且是在任何艰窘情况下始终如一对品行的坚守。  我迫不及待地找到古莲子盛开的图片。第一个感觉是——太失望啦!毫无二致的粉红花,一丝不苟的团团叶儿,居然和现代莲花一模一样。千年的时光,只如同一场初夏的细雨,水珠顺着莲叶流淌而过,之后一切如故。  细细想想,又为古莲子的这般坚守啧啧称奇。1000多年前啊,该是金秋时节,古莲子成熟了。不知因了何种变故,它们在千年前失散,只得
期刊
纳丁·戈迪默,南非小说家,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南非作家。她的作品以反对种族隔离制度而著称,代表作有《七月的人民》《我儿子的故事》《根本的姿态》等。7月13日,纳丁·戈迪默在约翰内斯堡的家中安然逝世,享年90岁。南非总统祖马在哀悼信中说:“南非失去了一位爱国者,失去了一位著名作家,也失去了一位争取平等和自由的振臂疾呼者。”  戈迪默生于1923年,小时候因为心脏衰弱险些
期刊
读《论农业》,一本朴素的小书。古罗马人M.T.瓦罗著。我只把它当随笔来读。  在“拾落穗”一节,瓦罗,这位生于公元前116年的古罗马人郑重地说,如果穗不多,劳力又贵,可以放牲口来吃掉它们。“总之,在这件事情上,你必须考虑是否有利可图,不要弄得得不偿失。”比北魏《齐民要术》还要早400年的这本农业操作手册,居然连拾落穗这一细节都顾及到,并单独作为一章来写(尽管只有短短三句话)。  我记得小时候,在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