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806318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禅宗 《景德传灯录》中有庞蕴居士问马祖“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马祖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居士言下顿领玄要。庞居士所谓“不与万法为侣”,是说从“万法”中独立出来,不受其约束,不在其变化中,这是禅家超越的态度。庞居士问题问得玄妙,马祖的回答亦让人费解,表面上看似乎是所答非所问,实际上却是不语禅,一语直指心性。八大是一位画者,却深受曹洞宗的影响,他的绘画思想和观念有明显的禅宗思想。如他有一幅画画了一个大西瓜,题了一首诗:“无一无分别,无二无二号,吸尽西江来,他能为汝道。”要想弄懂这样的诗,肯定是一头雾水。他的题画跋以及一些文字更是难懂,如《十六应真颂》中说:“屡至千价一数,不快漆桶;维语万千佛一数,不快漆桶;以其千七百立地成佛,个相如吃,只道不快漆桶。”他的思想一般人很难理解,画作是难懂的。而北大的朱良志教授却对这位怪诞的画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定要为难懂的八大山人求解,在做《石涛研究》时,他就收集了很多有关八大山人的研究资料,并且发现八大山人研究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下去。在结束石涛研究之后,他就转投入八大山人的研究中。为了寻求研究的深入,他翻阅了数以万计的与八大山人研究相关的资料,到全国几十家图书馆、博物馆查阅大量的善本、孤本和一些有很高价值的研究资料,并研读了海外收藏的八大山人书画,发现了八大山人很多不为人知的珍贵资料。经过数年的研读,爬疏整理,他终于完成这部60多万字的皇皇巨著。而作为他的学生和这本书的责任编辑,从他开始这一项研究时我就密切关注这一项目的进展与动向。从研究意向到最后成稿,我在等待瓜熟蒂落的同时也做好了选题申报立项的前期准备工作。终于有一次我出差去他家拜访,询问这本书的进展情况,他说差不多了,于是我用随身带的u盘拷了他的初稿。
  
  文稿的争取——一波三折的故事
  
  就在我胸有成竹,准备动手编辑的时候,一次去厦门出差,碰到北大出版社的编辑,她告诉我,朱老师和她说了要把 《八大山人研究》交给她编辑,我吃了一惊,却不动声色,我想她可能还不知道书稿的进展。以学生的身份和多年的合作经历,说服朱老师把书稿给我们出还是有把握的。回来不久,我在一次电话里和朱老师有意无意地聊起此事,他说北大出版社的编辑确实找过他,而且不只是那个编辑,还有编辑室主任,他们都很想他把这本书放在北大出版社出版,他自己也很想把它做成 《石涛研究》的姊妹篇,因为他对《石涛研究》的制作非常满意。我很理解他的心情,作为学生,我很想支持老师,毕竟北大出版社的品牌效应和销售渠道都是我们社目前无法望其项背的;可是作为编辑,让我放弃一部好稿,我却不甘心。当时在电话里和朱老师说了很多,我说您第一本书《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是在我们这里出版的 ,而这么多年来我们也一直在合作而且合作得相当愉快,《石涛研究》这么大部头的书稿,你给了北大出版社,这一本您就给我们吧。怕夜长梦多,我催促着朱老师把合同签了,签完合同不久,又接到老师的电话,说想和我商量,意思还是希望能把这本书放在北大出版社出,因为北大出版社的总编也表示希望能把这本书放在他们出版社出版,说有编辑想把这本书纳入一套名家系列书系里。我当时听了很为难,但还是坚持说服朱老师把这本书放在我们社出版。我说,我们合同都签过了,要是给北大出,我也没办法向社里交代呀,要不我打电话和北大出版社的总编解释一下吧。朱老师是一个不愿意多事的人,连连说“那就不用了吧。算了,还是在你们那出吧,不过,封面和版式要按照《石涛研究》的样子做。”我赶紧应道,没问题。《石涛研究》的设计当时就是朱老师让我请我们社的美术编辑朱锦做的,这次还让她做就是了。看来,不把它做成《石涛研究》的姊妹篇,朱老师总会留下一个遗憾。
  
  装帧设计的启悟——生命不可复制
  
  从书稿交稿,朱老师就很积极地参与封面的设计,他提供了一幅八大山人画的水仙图和三首诗,要求放在封面上,说只要把《石涛研究》封面的兰草和诗歌换成这个就可以了,至于开本和内文版式都可以按照《石涛研究》套,甚至连用纸他都要求和《石涛研究》一样。除了用纸我不敢应承,因为不同地方不是一批的纸不可能完全一样,其他两条,我都如实地和美术编辑转达了他的意思,美术编辑虽答应了,但对他提供的那幅兰花图不是很满意,说放在封面上未必好看。我理解朱老师的意思,八大的这幅兰花形状很像佛手,颇有禅意,非常契合这本书研究的主题,突出八大绘画思想深受曹洞宗的影响,也明白美术编辑的苦衷,从设计的角度来看,这幅画虽然极具意味与神韵,却未必适合放在封面上,不像《石涛研究》一书上的兰草,是她自己找的,朱老师对《石涛研究》的装帧设计如此中意,既是对她的肯定,但在做这本书时这个肯定却变成了限制,按照朱老师的意思,她只需要把《石涛研究》的设计稍作修改就可以了。这很省事,但也没什么意思。但为了兑现当时的承诺,我要求一切按照朱老师的意思来做。几个月以后,书出来了,封面效果果然不是很理想。我带着样书进京,送给朱老师看的时候,朱老师也很失望,两本书放在一起,给人的感觉很怪,很别扭,像倒是很像,却显得呆板生硬,一点不协调。如果只看《石涛研究》,还觉得很清雅,可旁边摆放的《八大山人研究》一下就把这清雅破坏了,失去了韵味与灵气。看我满脸的愧疚,朱老师反倒安慰我,说这封面其实也很不错。过了半个月,朱老师打电话给我,委婉地表示封面最好重做,损失由他来承担,我理解他的感受,也很愿意重做。这一次,朱老师没有给美术编辑任何限制,也希望我不要给她提什么自己的看法,说让她自己发挥,只是在美术编辑选了八大山人几个字后要求换了一幅八大山人自己的落款,封面出来后,他表示满意,我也觉得比上次好多了。这一次封面制作的反复,让我深深体悟到:每本书都有自己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和灵魂,这个灵魂就是创意。即使是出自同一个作者,同一个设计者,他们每一次的作品都是不一样的,如果只是单纯的套用,那么第一个作品是有生命有灵魂的,第二个作品就成了无灵魂的复制品。
  
  学术著作的营销——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
  
  石涛论画,有“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之语,前者说技巧的追求,后者是精神的超升,玩弄技巧不如取其精神。学术著作的营销,我觉得也应如此。目前,关于图书出版的营销工作,不外乎发书讯,打广告,在各大书城举办签名售书活动,甚至鼓动知名作者巡回演讲,与读者面对面交流互动等。平媒、网络,铺天盖地,敲锣打鼓,弄得不亦乐乎,至于实际收效究竟如何,谁也没底。我一直认为不同的图书营销工作应该有所区别,不能采取一样的方式,比如对于严肃的学术著作,采取签名售书的方式我就不太赞同。过度的炒作不仅让读者反感而且也影响作者以后的工作。几年前《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问世之后,有书城想请作者做签名售书活动,我就觉得此举未必见效,替作者婉言谢绝了。而是通过组织书评的方式来进行宣传,在编辑加工阶段,我就把书稿传给了我的一些同学和朋友,当他们觉得书稿确实很不错的时候,会自己写一些读后感之类的小文章,而我在成书之后,就联系媒体,把这些文章先后发出来,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而后来的媒体评论和读者自发写作的书评,则不是我有计划地组织的,而是书本身的好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和读者评论的兴趣。我认为宣传虽有必要,但是却不能单纯地玩弄炒作的技巧,而要取书本的精神,因此与其让作者出面,不如从读者的角度来宣传,读者的读后感才是最客观的评价,也是宣传的最佳途径。
  说实话,就《八大山人研究》这本书而言,一开始我心里真还没底,这么厚重而严肃的学术著作,现在谁还有时间有心情去认真研读,我找谁去写书评啊。但出乎意料的是,此书面世之后,很快引起学界的关注,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中国画研究杂志》专门针对此书做了一组专栏。艺术史研究专家万君超先生认为这部著作是几十年来八大山人研究最重要的成果;北京大学教授叶朗先生多次在文章中提到《八大山人研究》和《石涛研究》是中国绘画和中国美学研究的重大成果,具有开创性,作者从美学角度对石涛、八大这两位清代大画家进行系统研究,在文献考据和义理分析方面超越了学术界已有的成果,对中国美学史和中国绘画史做出了重要贡献。海外学界同行对此书也相当重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远大都会博物馆东方部主任方闻,美国佛利尔博物馆东方部主任张子宁教授等,给本书以很高的评价,认为此书卓有创见。对作者从八大思想发展的脉络中寻求对其晦涩作品的解读,尤其注意八大作品中所体现的曹洞禅法特点等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八大山人研究的新突破。随即我又接到《艺术探索》杂志编辑的电话,说想做一个有关朱老师的专栏,请我组织人写几篇文章,如果能约到朱老师本人的文章那就更好了。请人写倒不成问题,但要请朱老师自己写我却没把握,朱老师是一个不喜欢“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人,弄个访谈还差不多。果不出我所料,专栏是做成了,却没有朱老师自己的文章。但这并不影响这本书所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3000册的首印很快就销售一空,在忙着重印的同时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原来以为这本书肯定会亏,看来不仅不亏,反而赚钱了。现在又欣闻这本书获得了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想起当初和北大出版社争抢资源的过程和封面设计的反复波折,不觉莞尔一笑,真是好事多磨呀。
  关于这本书的编辑心得,马祖回答庞居士的那句“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就是我此刻最大的感受。直白地说,法无所法,也无成法,编辑和写作的过程都是一个不断创新自我超越的过程。
其他文献
“中国图书走出去有很多新的模式。重要的是‘走出去’首先是积极开展交流,建立一个友好的交流平台,在双向、双方的项目合作中争取双赢。让外国人在合作中了解你,信任你,接受你,这样就有了合作基础。宣传了别人,也就宣传了自己。”  组建于2000年的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以图书、期刊、音像、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印制、发行为主业,同时经营物资贸易等业务,下属有109家企业法人单位。在图书“走出去”战略实施中,浙江出
期刊
近几年来人民卫生出版社探索性地实践了“走出去”工作,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也越来越清晰,逐步实现了由国内医药出版大社强社快速跻身世界医药出版大社强社之林的目标。  人民卫生出版社不仅仅是把“走出去”作为一项政治工程来做,而是立足行业特点,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抓好出版工程,把“走出去”作为走向国际市场、走向世界的重要战略措施。近几年来人民卫生出版社探索性地实践了“走出去”工作,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也越来越清晰
期刊
《出版广角》15岁了。  在浩荡的历史面前,15年,微茫如沧海一粟,岁月总是疾驰向前,不可抗拒。  庆幸的是,在一本杂志的私人成长志里,15岁,我们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小历史。感谢15年的时光赋予我们的光荣与梦想,感谢路上不离不弃的同行者,不管你们为《出版广角》给出溢美的赞词或者善意的批评,我们都将怀着一颗谦恭的心,记住每一个关注和支持广角的名字,是你们让我们敬畏,让我们有更多的勇气笃定着我们对出版的
期刊
过去图书出版在传播领域中被讨论的范围太少,近年提出的文化产业,使图书出版业的地位提升,大家对于语文的发言语权与文化推动的特殊性更为重视。  华文出版有两个指称范围,第一种是华文语文的出版,平行输出:第二则是华文作品外译后的出版,华文外译本这也意味着我们所讨论的华文媒体市场有两个定义,一种是文化相近似、或者使用同样语言的区域消费,而另一种则是指文化相异对于引进的文化有认同的消费市场。  对华文出版生
期刊
柳斌杰,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    光阴荏苒,纪念过十周年的《出版广角》又迎来了十五周年庆典。五年前,我曾撰文评价《出版广角》:“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争鸣与批评”,今天看来,这句评语仍不过时,一本杂志应当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出版广角》创办于中国西南一隅的南宁,却并不拘泥于广西一地,而是把“广角镜”对准了全国乃至全世界,这是他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创新举措。经过十五
期刊
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对外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树立良好国家形象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出版总署于2006年正式实施“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并成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是我国出版“走出去”的重要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文化工程。  截至目前,“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共资助出版中国图书翻译项目990种,1381部,涉及36个国家,
期刊
15周年,算不上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数字,既非成年又不到而立,但在当下这个以逐利为荣的时代,在充满了八卦与花边新闻的喧嚣中,这本围绕着出版产业老老实实做文章的文化月刊能孜孜不倦地坚守15年则着实不易,不仅守住了阵脚,还办得风生水起,更值得为她祝福。  广角是一种视野、一种胸襟:开阔、宽广。《出版广角》的“特稿”、“专题”与“新观察”等栏目就是这样一种胸襟与视野的集中展现。作为出版从业者,我们不时可以
期刊
在中国图书“走出去”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高科技的最新发展成果,不断更新发展观念,深入挖掘版权资源。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法,构建中国图书出版和销售的立体化平台,扩大中国图书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加快中国图书产品“走出去”的步伐。  现阶段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方式主要以销售纸版图书的翻译版权为主,但是,随着全球化的科技进步和资源共享的不断发展,图书数字版权的销售应该引起版权销售人员足够的重视。
期刊
2005年以来的五年,既是中国出版业发生巨大变化的五年,也是《出版广角》沿着其“与中国出版同步,为中国出版服务”的宗旨,继续艰辛探索,为中国出版而歌、为中国出版而泣的五年。总括《出版广角》的15年,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出版发展的脉络,可以深切地感受中国出版人为中国出版的改革发展倾注的心血,可以真情体验中国出版人十五年来的欢喜、悲苦和激情。  我眼中的《出版广角》是中国出版业改革和发展的号手。从创刊开
期刊
一份行业刊物的成功,在于能否成为行业信息的积聚、整合和传播中心,成为同仁及时、有用、可靠的信息交流平台。《出版广角》虽然地处中南一隅,其影响却波及全国,成为出版界同仁不可或缺的精神伴侣,成为业内人士熟悉而又亲切的文化符号。  15年来《出版广角》一步一个脚印,立足广西,面向全国,以其敏锐的信息触角和独特的专业视角,及时了解、掌握出版业的动向,关注出版产业的发展,关注出版改革领跑者的创新经验,帮助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