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润惠州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690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惠州人是擅用香料的。
  不说别的,西湖芳华洲的元妙观,建于唐朝贞观年间,香火随暮鼓晨钟缭绕千年之久。古城惠州民间节俗很多,几乎每月都有节,有顺口溜唱日:“正月春节二月二、三月清明四月八、五月端午六月六、七月十四、八月十五、九月重阳十月朝(十月初一)、十一月冬至十二月年(元旦)。”这些大大小小的节俗,百姓家庭燃香祭祀习以为常,亦有为辟除异味、净化空气所为。故而老街小巷里,总有方便左邻右舍的卖香小店。香,是这样顺理成章地潜入平常百姓家。
  宋绍圣元年(1094)十月初,大文豪苏东坡被谪贬惠州。至今九百多年过去,惠州人民一直怀念他、纪念他,是因为他有一颗亲民的心。苏东坡寓惠诗词“连雨江涨二首”,记载其寓惠次年四月,东江涨水情景。夜不能寐的他写下“急雨萧萧作晚凉,卧闻榕叶响长廊。微明灯火耿残梦,半湿帘栊沮旧香”。可见,住在嘉佑寺的苏东坡在燃香祷告,祈望雨不要再下,江水不要再涨。“先生不出晴无用,留与空阶滴夜长。”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可见一斑。万般无奈,大学士也唯有燃香表露心迹罢了。
  在地方志的记载中,各种香料里,又以沉香最为难得和名贵,那是自然界的鬼斧神工:风雨大作,电闪雷鸣的天气,森林里的白木香树遇上天雷接地雷,火蛇(闪电)一根根钻进树林,此时遭了雷劈电击的白木香树,伤口会流出一种树脂,那树脂就是人们称之的沉香。沉香沉香,原来是如此沉重得来之香,印证了稀罕物大都九死一生,千锤百炼方可修成“正果”。
  凄美故事令人唏嘘。植物也是生命,虽不言语,却是大智者。那遭了雷劈电击的白木香在大难临头时明白无谁可依靠,想要活下去,唯有自救,唯有用自己的汁液为自己疗伤。这浸透白木香无限痛苦“眼泪”的树脂就这样奇香扑鼻,就这样引人青睐获取燃之。人们同时发现它还是一种难得的中药,可炼制成救人命的“救心丹”。不能不为白木香而唱赞歌:灵秀,大爱,树的精灵也!
  树的精灵需要山水的滋养,还要海风的爱抚。上苍厚爱惠州,赐惠州漫长的海岸线和适宜的季风气候。惠东的南山森林,大亚湾铁炉嶂森林,沉香伴随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在这里现身。那已入名山之册的罗浮山、象头山千米高峰,钟灵毓秀,更是千百年来惠州人的采香之地。让天雷来吧,让地雷来吧,让火蛇也来吧,白木香需要凤凰涅槃的重生!
  相传葛洪在罗浮山煉丹制药时就使用了沉香。从他遗留的《神仙传》《抱朴子·内篇》《抱朴子·外篇》《肘后备急方》等,可复原葛洪那时翻山越岭采药,也包括寻找沉香的艰辛,是医者仁心,解救病人于水火的渴望,葛洪之举令后人敬仰。
  沉香,在惠州演绎了多少故事呢?数也数不清。惠州邻近的东莞,古时就有运香的码头,一船船的香料从这里漂洋过海,走向远方,故而又有“莞香”之称。殊不知,这莞香的原料竟来自惠州。
  美术插图:黄昭晖
其他文献
我徘徊在这片位于川南珙县南端,名日麻塘坝的神奇土地上。这里曾是一个早已在历史长河中消亡的民族——僰族繁衍生息的地方,也是四百多年前,古僰国的军事指挥中心和平蛮大战的主战场。  深秋的麻塘坝,万物萧瑟,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内浸透和弥漫着古战场沉寂的气息。那些依附在悬崖上的具具棺木,历经岁月风霜的剥蚀,早已沉默为一个个神秘难解的千古谜团。唯有穿越时空的风,还在不分时节地在麻塘坝的悬崖峭壁间奔跑、呼啸,就
期刊
21岁,女大当嫁。这不是宿命,这是一次情感的转移。  在离过年还有九天的腊月二十一,我结婚了。二人世界。想象中的浪漫却在那一年的大雪里彻底冰封。当我把那一捧作为新娘捧花的塑料玫瑰放在茫茫雪地,除了孤立的红,再找不到曾经随心所欲的温暖。这个“年”注定只能在单位宿舍,在由两个人缔造的“家”里过。这个家除了崭新得陌生的嫁妆,就剩毫不相关却因爱相连的两个个体。而三个人才能团“年”的古理在此时加剧了心里的隐
期刊
抱木花,不是乡下木工师傅做木工活儿时,刨出来的那种刨木花,而是指我老家乡下的一位姑娘。  我老家位于洞庭湖“锅底”的一片湖洲上。也许洞庭湖的水特别有灵气,生活在这片湖洲上一代又一代的姑娘,喝了洞庭湖里的水,个个都出落得细肉白净,风姿绰约,水灵灵的。四十年以前,我老家乡下的姑娘抱木花,就是这里姑娘中一个典型的代表。  抱木花本名叫杨春花,不但身材苗条丰满,脸模子漂亮,而且勤快老实,是最为娇艳的一朵村
期刊
阔别故土,他乡耕耘,商旅各国,历数异域风情,然而,令我心中最难忘怀的还是童年记忆中故乡的东港河,每忆及此总是令我心驰神往。  东港河东接吴楚长江,通达商贾重镇小池,与九江隔江相望,北二十里经回风古镇王埠直折西行再二十里,达黄梅中部重镇孔垄。东港河自严家闸直入龙感湖,向东南出华阳可与长江各口岸商埠对接。真可谓四十里东港河,八面来风,千帆竞渡。迎送南来北往客,是旧时商来客往之黄金水道。  东港河水系分
期刊
汾河占据了我童年的记忆。那时伙伴们一说玩耍去,必定是那个流水潺潺,石头、沙子、野草、野花都不能少的汾河边。赶上枯水期,河床毕现,若隐若现的水流依旧急着赶路,于是便淘气地用沙子、石块圈起来,不让它流走。第二天,那细细的水流,竟汇成一股强大的动力,冲出一条道路,便问河边的老人:“它是要流到哪里去?”“流到我们家乡的黄河去。”这个老人抽着自制旱烟,用河南方言自顾自地说。  “黄河”这个字眼,在那个时候带
期刊
年近了,回家的路就不远了。  小车一拐上村道,自己的心便控制不住地柔软了起来。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从吉安城里到莲花县南岭乡圳头村,仅仅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娘催问我们到了哪里的電话就打了好几个。每逢年节,这世上最挂念自己的就是娘了。真不知如果哪天娘不在了,自己回村的欲望是否还会依然。  村道上已经有些年味了。道路宽净了,路灯安装齐整了,外地牌照的小车也明显多起来了。村道两旁的屋门口,不时可见老妪村姑
期刊
昨夜入梦,借着月光,在城南龟山寻找当年留存的一个念想,但直到月落西山头,睁开双眼,唯有两行清泪挂上眼帘。  那是30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在商州求学,周末,一帮同学相约登上当时的南秦龟山。在山上,同学们让我这个爱鼓捣文字的人写一首诗并许个愿,特别是几位风华正茂的女同学。末了,大家都写了诗也都许了愿。同学们许的愿我不知道,唯独我许的愿“学业有成,多挣钱孝敬我妈”成了大家感动的话题,同学们提议将这个愿封
期刊
在陇东市场、超市里见到一种油料作物——大麻籽。当地人很少用这种麻籽榨油,最喜生食,俗称嗑麻籽。  每到秋末收获季节,只见农家场院中间放一碌碡,四周用麻秆围住。往往是夫妻围住碌碡,一上一下使劲儿摔打,只见麻秆上下翻飞,麻籽滚落而下,大如小黄豆,小如蚕豆。只要一停下手里的活儿,夫妻俩急不可待,各自抓一把麻籽揉搓后,一手握成半圆状,另只手边溜麻籽,边用嘴使劲儿吹,等外皮吹走,土坷垃拣净,然后往嘴里一放,
期刊
金秋,我去宁夏贺兰山,参观了西夏王陵遗址,以及古代藏兵洞。  西夏王陵就是西夏王朝历代皇帝的寝陵,坐落在贺兰山东麓,分布9座帝王陵墓,200余座王侯勋戚的陪葬墓,规模宏伟,布局严整。每座帝陵都是坐北向南,呈纵长方形的独立建筑群体,规模同明十三陵相当。吸收自秦汉以来,唐宋皇陵之所长,又受佛教建筑影响,构成中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故有“东方金字塔”之称。  我伫立在西夏王陵面前,历史自动展开了它
期刊
香椿嫩芽冒满枝头的时候,母亲就会选个喜庆的日子,将它们采摘下来,择洗干净,一部分现吃,做成经典的香椿芽炒鸡蛋,一部分则用盐腌起来。  炒鸡蛋的香椿芽是带着露水的香气的,我最喜欢将脸扎到一盆新鲜的香椿芽里去,陶醉在那好闻的香气中。香椿芽的香是让人流口水的,但它们并不像槐花那么张扬,你非得将鼻子贴在嫩芽上,才能闻到那可以将人的心肺都清洗过滤的香味。腌渍后的香椿芽变成了黑绿色,看上去蔫蔫的,但是夾在煎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