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心桥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yq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江水暖鸭先知”,“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身体验才会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产生真切的感受。然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能每一节课都让学生亲历真实的生活情景。教学艺术,是移情的艺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文本中蕴涵着的情感基调,运用“移情”策略,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善于创设、再现文本情境,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入情入境地体验,在体验中获知,在求知中生情,促进学生的语言与情感全面发展。《水》是苏教版的一篇课文,写作者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偏僻缺水的地方,为了一担水,要走到“十公里之外”,“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所以“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给作者留下印象深刻的是儿时洗澡的不易。他们只有在下雨天才能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而在骄阳无雨的日子里,他们也只能用一勺水洗一次“淋浴”。文字的表面似乎表现儿时的作者及兄弟,难得一次与水接触的欣喜、痛快,但仔细深入读,觉得乡亲们的缺水生活是那样的苦涩。这种缺水的苦涩对生活在水源富足地方的学生来说是很难体会到的。在执教《水》一文,我努力挖掘学生与文本情感的交织基点,设法创造移情体验的情境,把学生带进了文本所描述的世界。
  
  教学实况
  片断一
  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回忆了全村老少洗雨水澡的疯狂:“孩子们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水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为了让学生体会人们洗雨水澡的欣喜若狂,我是这样引导的:
  师:孩子们,在骄阳似火的夏季,你们多长时间洗一次澡?
  生:一天一次。
  师:如果让你一个星期不洗澡,你会有什么感觉?
  生:一身黏糊糊的,很难受。
  师:那一个月不让你洗澡呢?
  生:浑身都是灰,奇痒无比。
  师:可是,老天就是不下雨,骄阳还是那样的炙热,土地干裂得开了口。人们盼呀,盼呀,老天还是不下雨。那么,你可能三个月也不能洗一次澡,你会怎么样?
  生:啊!受不了啦!受不了啦!脏得不能见人啦!
  生:黑得就像非洲人一样,一身都看不到皮啦!
  师:孩子们,在山村人们的企盼与焦急等待中,老天终于开恩了,下起了一场大雨,让我们和山村的孩子们一起痛痛快快地洗一个雨水澡吧!请同学们放声朗读第二自然段,来体会人们洗雨水澡的快乐、疯狂。
  此时,学生放声朗读课文,似乎真的加入了山村人们洗澡的行列,在尽情地享受雨水带给人们的抚摸与清凉。
  片断二
  课文第四、第五两个自然段写作者回忆在骄阳似火的日子里,四兄弟如同晒干的狗尾巴一样,母亲从水窖里打起珍贵的、被全家人视为生命的一勺水为孩子们冲凉的事。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一勺水带给四兄弟的凉爽与舒服,我做了这样的引导:
  师:“晒干的狗尾巴草”是什么样的?
  生:全身没有一点水分,头耷拉着,没精打采的。
  师:“如同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的四兄弟”是什么样的?
  生1:浑身无力,肌肤干渴得要命,喉咙都要冒烟了。
  生2:身体的每一个毛孔都好像要喷火一样,再不用水灭火可能就要晕倒了。
  师:你们能用自己的姿势表现出来吗?
  (学生个个低垂着头,做出有气无力状)
  师:(边读课文边学着母亲的动作)此时母亲“一手从水窖里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一手拿着一把麦秆扇往我们身上扇风”。孩子们,你们有什么感觉?
  (此时,学生渐渐地直起腰来,仰起了脸,像文中的四兄弟一样“啊啊”大叫起来,仿佛在贪婪地享受一勺水的清凉和母亲送来的缕缕清风)
  
  案例评析
  阅读过程中的移情体验,是读者把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迁移到作品中进行一次替代性的体验。移情体验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读者要有生活经验,才能把自己的体验迁移到作品中人物的身上;二是品词析句,主动地唤起学生对文本所描述情境的想象,并把它迁移到作品人物的身上。如何通过看、听、说、读、品、写等方式,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和生活积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世界,从而使学生披文入境,进入角色,获得真切的、独特的、深刻的情感体验,这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在努力追求的。
  上述两个教学片断是从不同角度来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的。片断一,我先是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课文的语言情境进行链接,使学生获得“缺水、无法洗澡的日子”让人无法忍受的情感认同。在这个引导过程中,教师不断地进行煽情:“可是,老天就是不下雨,骄阳还是那样的炙热,土地干裂得开了口。人们盼呀,盼呀,老天还是不下雨。”“孩子们,在山村人们的企盼与焦急等待中,老天终于开恩了,下起了一场大雨。让我们和山村的孩子们一起痛痛快快地洗一个雨水澡吧!”通过层层引导,学生获得了和文中山村人们一样的感受:这场期盼已久的雨水真是来之不易,我们要尽情地享受享受呀。此时,学生“盼望雨水,企盼洗澡,企盼与水亲密接触”的情感淤积在胸,他们需要通过朗读进行情感的宣泄。老师抓住此情此景,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体会人们在雨水中的疯狂。孩子们像“干渴、饥饿已久的山村孩子一样”,通过朗读把山村人们洗雨水澡的“疯狂”淋漓尽致地表现在口上、手上、脸上,甚至全身的每一个地方。此时的学生与文本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完全融在了一起,真正地感受到了一场罕见的雨水给乡亲们带来的快感及欢乐。
  片断二与片断一的移情体验方法有所不同。片断一是通过链接生活经验、教师恰当的语言渲染、学生感情朗读的方式来激发学生情感的。片断二则是通过品析词句、扮演角色,把学生当作文本中的人来促使学生与文本情感产生共鸣。教学这一片断时,我先是通过抓住“四兄弟如同晒干的狗尾巴”一句让学生品味四兄弟因炙热、缺水而“没精打采”的模样,然后师生分别扮演文本中的角色(母亲和四兄弟),共同进入文本世界。此时的老师就是那个慈祥、关爱孩子的母亲,全班同学就是那“晒得如同狗尾巴一样”的四兄弟。学生与文本中四兄弟实现了角色的转换,四兄弟享受一勺水带来的快乐的情感也就自然地迁移到了学生身上。
  总之,两个教学片断虽“移情”的方法不同,但最终都达到了“异曲同工”的效果,都把学生“带到”了那个偏僻的缺水山村,让学生感受到了山村人们对水的珍爱、企盼,体会到了那份隐含在文字深层的缺水生活的苦涩。当然,移情体验的方法很多,如:音乐渲染、语言感染、链接生活、角色表演、活动体验、想象意境等。
其他文献
低年级的写话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对写话的兴趣和自信心,鼓励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自由表达,珍视学生的自主感受。由于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最佳时期,求知欲强,既有天然的模仿才能,又善于形象思维,因此,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写话教学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依托例段。指导模仿写话    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尤其是语言生动活泼,是学生模仿的对象。用它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往往能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一句话,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呢?  一、 激发朗读兴趣,使学生“乐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激发学习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便会对朗读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到朗读之中。  1.借助
2009年6月6日,初夏的阳光温暖而热情。“同课异彩——‘千校万师支教工程’课堂教学推进会”在我校举行。三位教师执教同一篇课文《槐乡五月》(苏教版三下)。三位执教老师中,前两位是来自乡镇中心小学和市实验小学的青年教师,第三位是来自省城的名师。  三节课听下来,总的感觉是一节比一节精彩。不难看出,三位教师的教学意图都是围绕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槐乡五月槐花的美、香以及槐乡孩子的热情、快乐。但教学细节却存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常常听到语文老师这样抱怨:识字教学任务重,课时少,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教学枯燥乏味,效果不理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反思一:我们现今的识字教学,往往与阅读脱离。大部分教师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老师导入新课以后就让学生自己读书,出示生字,自学生字,互相读读,几分钟以后检查自学情况,接着教师把生字从课文中抽取出来组成词语来读,然后是分析记忆字
课堂问答包括发问、候答、叫答、理答4个环节。前不久,我听了学校语文教师优课评比活动的十几节课,课堂上呈现的叫答环节引起了我的关注与思考,普遍存在这样一些现象:  1.形式的随心所欲。问题提出来了,教师只凭感觉叫答。一堂课上下来,优生叫答几次,中等生叫答几个,学困生发言几次,教师不得而知。  2.对象的几枝独秀。作为一种习惯性的提问方式,课堂教学往往会围绕少数基础好的学生转,基础差的学生常常成为课堂
习作要求    《啊,我发现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积累·运用六》的一次习作训练。这次习作,有四点要求:一是选材的要求,即写“发现”,具体内容没有作限制,选材范围很广,具有极大的自由性;二是人称的要求,即用第一人称写;三是质量的要求,即要把发现了什么和发现的过程写清楚;四是有题目的规定,即要以“我发现……”为题,同时,“也可以根据所写的具体内容来拟定”。    设计理念    1.生活是
语文用一定的言语形式表达一定的言语内容,透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进而凭借对言语内容的把握,品味言语表达的妙处,获得言语运用规律、技巧及言语本身。但当前一个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人文理解、内容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忽略语言的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到写,了解文章写法。  那么什么叫“言”?什么叫“意”?“
《读书作文谱》系清初文章学家、语文教育家唐彪所著,后与《父师善诱法》合刻为《家塾教学法》。该书详尽阐述了唐彪在读书、作文方面的经验和主张,蕴含着丰富的系统论思想,是一本弥足珍贵、可资借鉴的写作教育论著。《读书作文谱》的价值不只是对作文法的阐述,更在于为我们构建起了一个涵盖主体建构、训练路径、体式法度等方面内容,且初具规模、独立完整的写作教育体系,值得我们认真地开掘和探释。  一、养性修身、精选熟读
教学目标    1.了解人际合作的重要性;  2.初步学习默契合作的技巧;  3.体验交流合作的快乐。    教学理念    1.在体验中交际一注重口语交际的情境性。古人云:“言为心声”。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进行的。我通过“十指抬人”这个游戏创设交际的情境,让学生感受默契合作的重要性,产生交际的需要,从而诚恳地去寻求合作,在活动中学习默契合作的技巧与方法,达到乐于合作,默契合作的三维目标。
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0 年),杜甫五十岁。历史上这一年并不太平,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外族入侵,宦官专权,仍然困扰着唐王朝这个老大帝国。  远在成都的杜甫,与战乱中的中原相距遥远,似乎正沉浸在田园交响乐中。“他在这时期写了不少歌咏自然的诗。他所歌咏的,鸟类中有鸬鹚、燕、鸥、莺、黄鹂、凫雏、鹭、鹳鹈、花鸭;昆虫中有蝴蝶、蜻蜓、蜂、蚁;花木中有丁香、丽春、栀子、枇杷、杨柳、荷花、桃、李、桑、松、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