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在过去和现在都大大地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没有现代的数学就不会有现代的文化。笔者根据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经验,试从挖掘数学史料素材;挖掘数学生活素材;挖掘数学思想素材;挖掘数学人文素材四个维度对“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数学文化 挖掘素材 数学教学 渗透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应承担向学生传递数学文化的重要职责。”数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应是一种文化熏陶,因此优质的数学课堂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
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素材,渗透数学文化我积极做到以下几点:
一、挖掘数学史料素材 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的内涵既表现在知识与方法本身,还寓于它的历史。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孕育了灿烂的数学文化。
历史上,出现过刘徽、祖冲之等伟大的数学家,有《九章算术》等经典的数学传世之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独有的宝贵资源,通过一些数学史实,如圆周率、勾股定理等史料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历史渊源,了解古人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搜集和积累与数学内容有关的数学史话和数学故事,在课堂教学中,讲到相关内容、和学生进行交流、数学课外活动时就可以信手拈来,随时插入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人文价值教育。
当然,数学文化的价值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内,完全可以延伸到课外,例如以数学专题阅读的形式,围绕某一主题选编各类材料,让学生独立阅读,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在学习《圆的周长与面积》时,教师可开展一次以“圆”为主题的阅读活动,如《圆的历史》、《圆周率“π”的由来》、《祖冲之对圆周率“π”的贡献》、《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趣味记忆法》、《扔出个π来》……
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来感知圆的文化属性,感受圆特有的美。通过生动、丰富的数学史话,学生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在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的过程中,激发对于数学创新原动力的认识,领会数学的价值,完成对数学知识意义的建构,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二、挖掘数学生活素材 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在应用方面的广泛性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特征,数学牵涉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的触角几乎延伸到一切领域。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凸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注重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重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要及时挖掘生活素材,取之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活动也是数学文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渗透数学文化。如结合数学课本的内容,开展游戏、竞赛、动手操作、讲述故事、速算与巧算、趣味数学、数图形活动等等,让学生体会凝聚在数学之中的美妙绝伦的数学思维方法,对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数学才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玩24点和七巧板等游戏,向学生介绍九连环、华容道等中国传统智力玩具,引导学生探究九连环的规律和不同阵式华容道的解法。还可以利用历史上经典的名题,将知识点的训练与文化的传承很好地结合起来。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三、挖掘数学思想素材 渗透数学文化
教育界有句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最重要的不是把知识交学生,而是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让学生明白能够让人们终身受益的是思想方法。在小学阶段,有好多内容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和渗透这些思想方法。
在数学活动课上,我们要根据学生掌握数学的程度,适当地安排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史上的一些名题。如向学生介绍中外数学家解决“幻方”的不同策略:杨辉法、巴舍法;介绍斐波那契的“兔子问题”、牛顿的“牛吃草问题”等。这些数学史名题,因其精妙的解题思想与策略,向人们展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启迪着他们的心智,激荡着他们的心灵。
四、挖掘数学人文素材 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数学精神等一些数学文化的精髓都依附在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因此在教给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创设知识产生的历史背景、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家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尽力向学生展现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的过程中,能够看到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发展的趋势,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体会到数学本身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数学发展的原动力, 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数学有着它自己的丰厚的文化渊源。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挖掘蕴藏在数学之中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实现其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和谐统一,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践行并彰显数学的文化本性,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数学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她的认识己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数学文化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数学+文化”。在关注数学历史性和数学美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对数学文化有一种朴素的理解:数学真正的文化要义在于,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张扬数学思考的魅力,并改变一个人思考的方式。
数学学习一旦使学生感受到了思维的乐趣,使学生领悟了数学知识的丰富、数学方法的精巧、数学思想的博大、数学思考的美妙,那么,数学的文化价值必显露无遗。如在教学“圆的认识”开始时,可以借助多媒体直观地为学生展示圆在人类历史、生活、文化、审美等各个层面的广泛应用,比如“圆与桥梁设计”、“圆与中国剪纸”、“圆与中国结”、“圆与中外建筑”、“圆与著名标志设计”等,引导学生感受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联,体会圆的美学与人文价值。
总之通过数学文化在数学课堂中的渗透,可以让学生在数学史中领悟数学文化,形成数学思维;在数学应用中感受数学的宏大气魄,体会数学的应用之美;在数学思想影响下体会其精妙的解题思想与策略;在数学课堂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产生文化共鸣,受到文化熏陶,从而实现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李改杨等编.数学文化的赏析,科学出版社.
[2]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3]苏霍姆林斯基著.教育的艺术,中山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数学文化 挖掘素材 数学教学 渗透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应承担向学生传递数学文化的重要职责。”数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应是一种文化熏陶,因此优质的数学课堂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
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素材,渗透数学文化我积极做到以下几点:
一、挖掘数学史料素材 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的内涵既表现在知识与方法本身,还寓于它的历史。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孕育了灿烂的数学文化。
历史上,出现过刘徽、祖冲之等伟大的数学家,有《九章算术》等经典的数学传世之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独有的宝贵资源,通过一些数学史实,如圆周率、勾股定理等史料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历史渊源,了解古人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搜集和积累与数学内容有关的数学史话和数学故事,在课堂教学中,讲到相关内容、和学生进行交流、数学课外活动时就可以信手拈来,随时插入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人文价值教育。
当然,数学文化的价值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内,完全可以延伸到课外,例如以数学专题阅读的形式,围绕某一主题选编各类材料,让学生独立阅读,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在学习《圆的周长与面积》时,教师可开展一次以“圆”为主题的阅读活动,如《圆的历史》、《圆周率“π”的由来》、《祖冲之对圆周率“π”的贡献》、《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趣味记忆法》、《扔出个π来》……
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来感知圆的文化属性,感受圆特有的美。通过生动、丰富的数学史话,学生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在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的过程中,激发对于数学创新原动力的认识,领会数学的价值,完成对数学知识意义的建构,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二、挖掘数学生活素材 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在应用方面的广泛性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特征,数学牵涉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的触角几乎延伸到一切领域。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凸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注重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重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要及时挖掘生活素材,取之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活动也是数学文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渗透数学文化。如结合数学课本的内容,开展游戏、竞赛、动手操作、讲述故事、速算与巧算、趣味数学、数图形活动等等,让学生体会凝聚在数学之中的美妙绝伦的数学思维方法,对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数学才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玩24点和七巧板等游戏,向学生介绍九连环、华容道等中国传统智力玩具,引导学生探究九连环的规律和不同阵式华容道的解法。还可以利用历史上经典的名题,将知识点的训练与文化的传承很好地结合起来。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
三、挖掘数学思想素材 渗透数学文化
教育界有句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最重要的不是把知识交学生,而是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让学生明白能够让人们终身受益的是思想方法。在小学阶段,有好多内容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和渗透这些思想方法。
在数学活动课上,我们要根据学生掌握数学的程度,适当地安排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史上的一些名题。如向学生介绍中外数学家解决“幻方”的不同策略:杨辉法、巴舍法;介绍斐波那契的“兔子问题”、牛顿的“牛吃草问题”等。这些数学史名题,因其精妙的解题思想与策略,向人们展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启迪着他们的心智,激荡着他们的心灵。
四、挖掘数学人文素材 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数学精神等一些数学文化的精髓都依附在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因此在教给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创设知识产生的历史背景、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家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尽力向学生展现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的过程中,能够看到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发展的趋势,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体会到数学本身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数学发展的原动力, 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数学有着它自己的丰厚的文化渊源。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挖掘蕴藏在数学之中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实现其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和谐统一,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践行并彰显数学的文化本性,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数学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她的认识己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数学文化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数学+文化”。在关注数学历史性和数学美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对数学文化有一种朴素的理解:数学真正的文化要义在于,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张扬数学思考的魅力,并改变一个人思考的方式。
数学学习一旦使学生感受到了思维的乐趣,使学生领悟了数学知识的丰富、数学方法的精巧、数学思想的博大、数学思考的美妙,那么,数学的文化价值必显露无遗。如在教学“圆的认识”开始时,可以借助多媒体直观地为学生展示圆在人类历史、生活、文化、审美等各个层面的广泛应用,比如“圆与桥梁设计”、“圆与中国剪纸”、“圆与中国结”、“圆与中外建筑”、“圆与著名标志设计”等,引导学生感受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联,体会圆的美学与人文价值。
总之通过数学文化在数学课堂中的渗透,可以让学生在数学史中领悟数学文化,形成数学思维;在数学应用中感受数学的宏大气魄,体会数学的应用之美;在数学思想影响下体会其精妙的解题思想与策略;在数学课堂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产生文化共鸣,受到文化熏陶,从而实现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李改杨等编.数学文化的赏析,科学出版社.
[2]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3]苏霍姆林斯基著.教育的艺术,中山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