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苗亦需勤修剪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gufe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耕作经验的人都知道,农民在种庄稼的过程中,大多有这样一个程序必不可少——间苗。间苗的目的是为了把那些长势旺盛的庄稼苗留下,长势不好的除掉。这样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等待收获了呢?不然,此后还要辛勤地给这些留下的壮苗施肥、除草、浇水,进行一系列细致的管理工作,最终才能获得丰收,收获喜悦。每每看到农民在田野里辛勤劳作,我便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我们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班主任,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就像那辛勤的农民,而我的学生们便是那庄稼苗。只不过,在具体的管理模式上,我们还得向农民乡亲学一把。
  
  一、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发现有很多青年班主任老师对工作非常认真投入,花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做学生思想工作,特别是那些学习基础薄弱,表现不太好的学生,倾注了比普通学生更多的精力,但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于是常常感慨道:“班主任真难当,摊上一群好学生吧,不用操心,工作成绩呱呱叫!要是摊上一帮子差学生,那可就倒霉了,多操心不说,整天没成绩,领导不满意。”我也曾有过这种想法,但仔细想想,才发觉在我们现行管理模式里面至少存在两个问题。
  1、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变不能操之过急。老百姓有句俗语“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转化后进生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所以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有恒心。
  2、不能让“优生”的成绩成为教育盲区。好学生就真的那么完美,不用操心吗?“小树不修不直溜”,那参天大树的长成决离不开人们的修剪;丰收的庄稼,决离不开农民的细心管理。同样的道理,好学生虽然是棵好苗、壮苗,但也需要老师去教育、去管理、去修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好学生身上肯定也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问题,如果因为其成绩好就一味地喜欢,发现不了他们身上的缺点或者发现了也不及时进行批评教育,不但影响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班级工作的管理。
  我们很多老师像农民爱壮苗一样,对成绩好、听话的学生偏爱有加,有时甚至宠着、护着。但有一点,他们与农民不一样,老农如果发现庄稼苗在生长过程中出现了毛病、问题,就会赶紧想办法、施肥、打药,把这些病症消灭掉。如果发现庄稼苗被风给刮倒了,还得细心地用树枝给撑上,以使它们茁壮成长。而我们的一些老师对好学生则是迁就、忍让,优生犯错也只是不痛不痒地说几句,生怕学生受了委屈。评先树优时,只要成绩好,一路绿灯,就连体育成绩不及格也能提成优。这些老师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值得讨论。这样做的结果只会使这些“好学生”、“好苗子”形成一种错觉,只要成绩好,什么都不重要。甚至会认为自己完美无缺,从而不能主动地发现自身缺点,更不能及时有效地改进。
  
  二、“好学生”存在的缺点
  
  根据我的工作实践,我发现在“好学生”身上可能存在以下缺点,值得大家关注。
  1、挫折感差,缺乏坚韧的意志品质
  这些好学生往往在小学就深得老师的喜爱,天天听的是表扬、赞美,年年拿的是奖状、奖杯。这些也同时鼓励了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不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常常发现,“好学生”因听惯了表扬,拿惯了先进,对老师的批评,先进的落选往往反应强烈,哭天抹泪。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也往往容易抱怨,放弃,缺乏与困难作斗争的顽强意志与坚韧品质,试想,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温室里的花朵是不可能在社会大环境中绽放的。
  2、一部分“好学生”比较自私,不愿帮助同学,甚至看不起学习差的同学
  我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发现我们班前几名的同学有这些缺点,工作以后,通过几次集体活动,特别是校运会,我发现这几乎是一部分“好学生”的通病。除了好成绩,他们什么都不重视,甚至形成了一种非常可怕的思想,高人一等,与同学关系冷漠。试想,以后他们如何在社会上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3、有些“好学生”学习方法死板,工作能力较差,自理能力较差,遇事无主见
  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老师总觉得他们在学习上有自己的方法,也很努力,便不再多问。其实,这些同学的学习也需要老师的指导,有些同学在学习中死记硬背,效率很低。这样下去好成绩也只会是暂时的,如果再没有老师指导与培养,他们会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的加深而失去优势。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些“好学生”自理能力、工作能力都不太强,往往是家长、老师让做什么,才做什么,一点主动性、创造性都没有。如果遇事没有主见,没有独立工作的能力,又怎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呢?
  以上是我近几年工作实践中的一点发现与体会,我感觉我们不能再把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了。作为教师,不应该因为学生成绩好,就忽视他们身上的缺点,使他们成为教育的盲区。作为班主任,更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把爱的雨露洒向每一位学生,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使他们都能像田野里的庄稼苗一样,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茁壮成长,真正成为建设社会的栋梁之材!
其他文献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学科,重在培养能力。如何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掌握驾驭祖国语言的本领呢?我认为这需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入手。  习惯,是人们长时期养成的、比较稳定的、经常性的行为倾向。好的习惯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影响很大,能使人受益终生。这点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已有明确指示。因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习惯是在长期里逐渐
期刊
谋篇布局就是按照作文题目和中心思想的需要,把选好的写作材料进行组织、安排、加工、裁剪、运用,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成为一篇文章的过程。而谋篇布局是否得法是作文成败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浅谈几个在谋篇布局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审清题目  审题就是作者对文章的题目进行认真地分析和理解,明确题目对内容,选材范围、重点等方面的要求。审题正确,写出来的文章就合乎要求;如果审题有误,写出的文章就会“
期刊
语文教学,从根本上讲,就是一个名篇名作的阅读、消化的过程,阅读教学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没有大量的阅读,就谈不上视野开阔,就谈不上知识积累。教师在教授阅读知识的同时,不仅要对文章题目进行评析,更要进行方法的引导和思维的启迪,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步提高阅读欣赏水平。我在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几条阅读方法,其运用有助于学生对阅读知识的整理和积累,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比
期刊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最近,中央提出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21世纪呼唤创造型人才。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需要创造型人才,而创造型人才需要创造型教育来培养。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之路是新世纪新教育的基本任务。    一、更新观念、提倡创造性思维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新大纲要求,依据现有的课程资源
期刊
灵感,是美学领域里的一个命题。灵感的产生在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用“神思方远,万涂竟萌”来描述。即开始创造者被某一具体形象所触动,激起他的情感渊薮,从生活中寻求思想依托;继而迅速捕捉住这一具体形象,通过强烈的情绪把以往的经验和眼前事物联想起来,产生出新的发现和创造。那么,灵感的发现过程也就是对种种生活现象急剧的选择、概括、熔铸和提炼的过程。灵感是在学生思维敏捷,情绪高昂的前提下产生的,它能调动学
期刊
班主任既是教师,又是班级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联系学生与各科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和社会的桥梁。作为新世纪的班主任,面对单纯、活泼、顽皮、自负、勇敢、懦弱兼而有之的孩子,怎样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有利于全面发展的环境,正确引导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接班人,是每一个有责任心的班主任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班主任要把育人作为治班之本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让学生健康成长始终是基础教育的着眼
期刊
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三款第17条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认为语文教学更需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枪支,而是激发学生兴趣”,我认为此话很有道理。在长期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也深深体会到这一点,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唤醒学生主体的创新意识。    一、挖掘教材,以美激趣  新教材选编的文言文,多是跨时空,大浪淘沙
期刊
语文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隶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常言道“语文是百科之母”,因此学好语文是极其重要的。一般来说,语文教学过程可分三大步:课前预习、上课听讲和课后复习。后二者普遍都受到重视,课前预习则是被忽视。其实它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一、课前预习的重要作用  1、预习可以提高听课水平。预习后再去听课,可以将预习后的疑难作为听课的重点。这样目的性更强,上课的积极性也会提高,学习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热衷于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这是新课改的宗旨和学校教育的目标。然而学生的能力培养在什么状态下方能达到最佳效果呢?如果学生处于积极的状态下,对于培养他们的能力就会得心应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提高了,就有了学习数学的原动力。笔者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多年,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谈点
期刊
华夏文学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传统美德熏陶着来者,激励着后人。古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凌云壮志,今有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博大胸怀。选入语文教材的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所以语文教材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战场。    一、无声润物,唤起共鸣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它与语文知识的教学相辅相成,它侧重于间接地感化学生在不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