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与学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t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摆弄“数”是一种“术”,“术数”很神秘;现在研究“数”是一门“学”,“数学”很深奥。数用文字写下来就是“数字”,数字里有一点文化,如果不管那些神秘和深奥的话,我还可以说一说,不然,对于见数生畏的我就什么也不敢说了。
  数字里我曾经说过“一”,讲了“一”的不同写法和不同功能,但没有太多涉及数字的来源。一二三太简单了,怎么说都有理,所以一般也就不当个问题了。过去我们认为一、二、三等数字来源于原始契刻,刻一道是一,刻两道是二,刻三道是三,简单明了,合乎情理。但从文字的系统性来说,汉字系统中的数字很可能源自算筹。
  计算需要借助工具,单靠心算行之不远,算不了太大的数。算筹、算盘、计算机,越来越便捷,追根溯源,筹算最古老。筹算的工具就是算筹,最初应当就是竹木棍。所以“筹”与“算”都从竹。如果没有专门的工具,随便找一些棍状物即可代替。《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为刘邦谋划时说:“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意思就是借眼前的筷子作算筹来筹划,这正是运筹帷幄,“运筹”就是用算筹运算。古人以筹算不仅仅是为了算数,还算卦、算计一切,当然最基本的还是算数。筹算就像今天的珠算需要专门学习一样,也需要学习。周代贵族学习的内容是六艺,礼乐射驭书数,掌握了这些确实是文武双全、文理兼通。其中最基本的学习内容当是书与数,就是我们今天语文课的识字和算术课的算数,而算数受到格外重视,何以知之?“学”字的构形中就表明了:
  甲骨文“学”字就这样写,这个字形就是“學”字的上半部分,不用看小篆或更古老的文字,从繁体字上都能看得出来。上面是两只手,中间是由六根算筹组成的数字“五”和“六”,双手摆弄算筹计算,这就是最早的“学”,这里学的内容和学的方式都有了,空缺处再加上一个“子”,不仅补齐了施行这种行为的主体,文字结构也更匀称饱满了,所以西周以后的“学”字基本上就固定下来了。古人造字时想得很多,这就像父母给儿女起名,查字典算八卦,其中有很多道理和寄托,但在别人眼里就是个人名而已。古人在造这个“学”字时,不仅考虑到了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和学习的主体等与“学”字相关的诸多意义,还考虑到要表达这个字的读音。两只手有多种姿态,从上边下来的读为“掬”,在《说文》中是个部首,写作“”,这个字在上古正好与“学”读音极近,可能就是同音,所以在楚文字中干脆就把它简化成:
  成了一个从子,声的形声字了。这就把我们今天想要说的数字全给省略了。
  古文字中的“五”与“六”有下面两种写法:
  五:
  六:
  清华简《系年》是由137支简构成的长篇,正文中写作 (系年55)、简背全部有编号,“五十六”却写作:
  “五”写作“乂”没有疑问。再看看上面甲骨文“学”字的写法,把它理解成用六根算筹摆出的不同数字,显然更靠谱。顺着这个思路再看看我们的数字,除了“九”字之外,其他都来自算筹摆出的不同形状。
  汉字中的数字大都用两根算筹就可以摆出来,最少用一根,最多用五根。拿出一根,横放就是“一”,竖放就是“十”。横的叠加最多到五,竖的丨(十)一般叠加到三十,叠加成四十比较罕见。
  下面是甲骨文横的算筹向叠加的一、二、三、四、五:
  竖着并列的十、廿、卅、 :
  先人很智慧,“一”表示一很自然,“十”很常用,用一根算筹的横、竖表达这两个最基本的数,既简单又区别特征突出,使用十分便利。
  至于“十”字由一竖变成一个“十”字,那是后来的事情。结构太单薄,就在上面加圆点,点又变成短横,表达二十、三十等字中把这些短横连在一起就成了廿、卅等。
  古人书写的行款主要是顺着竹简的形态,自然就是竖款。积画成“四、五”本来就有些令人眼花缭乱,如果“亖”“ ”连在一起就没法看了。所以积画成五的“五”很罕见,连“亖”后来也被同音的“厶”所代替。“五、六、七、八”就用变换算筹的方位来表达,斜着交叉是“五”,相交分叉是“六”,横竖交叉是“七”,斜着分离是“八”:
  已知的数字中只有“九”与算筹没有关系,用的是假借字。
  讲完了算筹与数字的关系,还得说说“算”“数”这两个字。“数”字结构很简单,意思是计算,从攴,娄声,目前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秦文字,那商与西周时期的“数”又在哪里呢?不知道。慢慢等,慢慢找,众里寻他千百度,说不定就在灯火阑珊处。
  “算”字《说文》中居然有两个:
  筭,长六寸。计历数者。从竹从弄。言常弄乃不误也。
  算,数也。从竹从具。读若筭。
  许慎的意思是“筭”是算筹,是工具;“算”是筹算,是功能。这可能求之过深了。汉语工具与功能常常就是一个词,名、动相因,文字也是一个字,用锄锄地,用锁锁门,用筭筭数,一也;锄可以写作“鉏”,锁可以写作“鏁”,筭可以写作“算”,亦一也。看看古书中二字的使用情况就更清楚其没有区别了。许慎说筭字从弄,言长弄乃不误也,不一定靠谱。我很疑心这个字并不从弄,而是双手摆弄算筹,所从的“玉”是交叉的四根算筹的讹变。“筭”字出现更晚,如此推测并没有什么证据,姑妄言之,希望有一天也能在灯火阑珊处看到“筭”字的真面貌。
其他文献
喜欢欧游的人不少,谢哲青也是其中之一。他不仅是一个旅行者,还是一个艺术欣赏者,他的欧洲游记同时也是一次美的记录。这一本《欧游情书》,仿佛情不自禁晒出的恋爱心境,款款情深,喃喃“艺”语,倾诉与美的一次次相遇。  当然,这些相遇需要时光沉淀,在那之前,他必须要做好足够的准备。谢哲青大学毕业后,成了一个顶尖的导游,走过80多个国家。他还求学英国伦敦亚非学院,取得了考古学与艺术史双学位,并曾任大英博物馆研
期刊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天晴雪共难消。”(林则徐《塞外杂吟》)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汪藻《春日》)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黄庭坚《雨中登望君山》)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人面不知何处去,
期刊
十月,我在江南,恰逢“一夜秋风豆花雨,轻黄浅紫满地香”的时节。细雨如尘,桂香袭裾,触目为山水秀色,适鼻有破禅秋香。只是汽车往来不绝,马达聒耳,遂想起蒋捷的《声声慢》,那词里还保存了未被现代文明搅扰的秋声。  古人所居并非高楼大厦,也不会出门即见通衢大道,在深巷里、短墙边、小院中、幽窗下,听来的秋声格外真切些。属于古人的秋夜是寂静的,寂静才会养出敏锐的耳朵,故能听见若许秋声——一首《声声慢》,以铺陈
期刊
下了一夜的大雪,大地银装素裹。雪后的早晨十分宁静,就连平时最能叫唤的麻雀也停止了叽叽喳喳。  我隐约听见了一串脚步声,随后看到父亲仍是那身灰大衣黑裤子,外面罩着件查尔瓦(查尔瓦,彝族服饰,有黑、白两色,以黑色為佳。它形似斗篷,长至膝盖之下,下端饰有长穗流苏,白天披在身上挡风御寒,夜晚则当被褥),在屋里转了一圈后,打开门,出去了。  一会儿,父亲拿来一些竹子,在火塘边盘着腿坐下来,边抽烟,边用刀把一
期刊
牛是对人类贡献最大的动物。自人类学会使用牲畜助耕,牛便成了人必不可少的劳动伙伴。它活着时,一生都在为人服务,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死后仍为人提供享受,其肉为人提供美餐,皮可做成鞋包服饰。早年,人们还用牛角做号角、盛火药、刻印章、做梳子,用牛骨做纺锤、骨针等生活用具。可谓周身是宝,几无废物。  牛本性并不温顺。西班牙的斗牛,凶猛暴烈,世界闻名。即使是那些以耕作为务的水牛,同类相见,有时也会如同仇敌
期刊
钤印,盖章,这是完成一幅画作的最后一道工序。中国传统上用钤盖印章来表示守信和责任。在画作上钤印,除表明这是画家作品的信证之外,还具有鉴定作用和审美情趣。棉白的宣纸或柔软的绢帛上,墨色浓淡的间隙中,钤盖上精美的朱红色印章,它均衡着画面的构图,丰富了画面的效果。只有这样,一幅画作才是完美完整的。  印,始于商周,盛于秦汉,是证信之物。隋唐印章钤盖在画作之上,是鉴赏认定的证明。北宋起,苏东坡等文人兼擅数
期刊
大多数动物,外形上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而鸡的性别差异尤为突出。公鸡雄壮阳刚,其冠大而红,像古代将军头盔上的簪缨,花俏的羽毛,光彩熠熠,长长的鸡尾,仿佛戏台上的武生插在背上的多面小旗,走起路来高视阔步,姿态矫健。母鸡娇小温柔,冠小而色淡,羽毛颜色单调,且无惹眼的光鲜,仿佛衣着朴素的良家妇女,走路多是小步蹀躞,透着谦卑。这只是外表的差异,公鸡与母鸡的性格也大不相同,而对于下一代的态度,简直就像对家庭毫
期刊
猪的习性,像某种人,因此某种人的习性,会使我们联想到猪。  猪懒。它知道自己被人豢养,勿须为食住动什么脑筋,故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吃饱之后,大部分时间用于睡。于其酣睡之际,人即使踢它两脚,抽它一棍,它也舍不得起身,只是哼哼两声,颤动一下肥胖的身躯,继续享受黑甜之乐。反正它膘肥皮厚,挨上两下满不在乎。想让它行动起来,得狠踢猛打,使它痛得不能再睡,或是推迟开饭时间,让它挨饿。  猪脏。豢养者为保持猪圈
期刊
一  在《春秋时代的春与秋》和《千古斯文道场》的“高潮”部分,作者引入了一个更为宏阔的视域——雅斯贝尔斯和他对于人类文明“轴心时代”的洞见。公元前800-前200年,在世界不同的地域,各自独立产生的伟大思想,分别开启了人类文明和本民族精神的不同面向。在中国,以孔子、老子最为突出,与之并起的,有墨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儒、道、墨、法诸家的“百家争鸣”,由此形成;在印度,则出现了《奥义书》和佛陀,“
期刊
三百多年前在京城称爷不是开口就叫的,不是爷称爷是要遭罚丢俸禄的,不该叫的地方叫了爷那是要吃官司的。  李莲英权大不大?红不红?可谓炙手可热,一手遮天。颐和园陪老佛爷听戏,一品大员都得跪着陪,只有李莲英可以坐在慈禧边陪。那也不能称爷。光绪初年,李莲英随醇亲王去北洋水师巡查,回来后有人举报他在外自称王爷,有人当众称李莲英爷。就因为此罪名,李莲英竟然被罢了官,摘了顶子,扒了官袍,差点丢了小命。李莲英尚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