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概念是学科知识的核心,以大概念做统帅,是有效破解群文阅读中寻找组文依据难题的重要方法。本文以《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为群文阅读研究对象,以“情节运行推动故事发展”大概念为基点设计群文阅讀学习内容,达成深度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定位情节大概念,确立学习目标
· 镜头一 ·
师:课前预习时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大体可以分为两类:情节类、人物类。
屏幕显示《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于勒要写两封信?(23人)为什么菲利普夫妇在遇见于勒时那么恨于勒?(9人)《变色龙》一文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写奥楚蔑洛夫反复“变色”?(18人)可以看出什么样的人性和社会?(10人)
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为:1.掌握字词,流利朗读课文;2.概括小说情节,至少举出三处情节运行之美的案例进行品析;3.说一说自己感悟最深的人物,辩一辩“生活中谁可能成为‘变色龙’”。
(一)大概念的教学价值
大概念是“一组跨领域的高层概念和模型,它们能够对相当范围内的有关现象做出解释”。[1]2018年1月,在教育部发布的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首次使用大概念统整各学科课程内容,引领课程与教学改革,明确要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传统的小说教学,往往专注于单篇解读,知识点零散、孤立,学生学习肤浅的碎片化知识。以大概念为基点的群文阅读教学,能让教师找到整合教学内容的依据,通过大概念这个核心使知识融合、贯通,整合学习内容,有利于知识学习的组织化、网络化、结构化,有利于开展从低阶思维迈向高阶思维的进阶式学习。
(二)厘定群文阅读大概念
寻找大概念的路径,一方面要基于单元教学分析。《我的叔叔于勒》是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文章,教学要求为:学会梳理小说情节,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小说主题。《变色龙》是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文章,教学要求为:学习本单元,要在梳理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对作品的内容、主题有自己的看法,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欣赏学习小说语言,了解小说多样的风格。两篇小说课后的第一个思考探究题都要求学生梳理小说情节,并给出了指导方法。另一方面要从小说文本分析。《我的叔叔于勒》和《变色龙》之所以历经岁月洗礼仍能动人心魄,就在于小说情节的一波三折,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高潮迭起,让人目不暇接;峰回路转,让人赏心悦目;情节陡转,让人回味无穷。这是最鲜明的特色。抓住“情节运行推动故事发展”大概念展开教学,防止了与情节无关的内容冲淡重点。学习过程中,学生欣赏小说的情节运行之美,丰满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鲜明的主题逐渐“浮出水面”,学习成果水到渠成。
二、紧扣情节大概念,核心问题引领思考
· 镜头二 ·
师:情节的一波三折和陡变是两篇小说的共同特点。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概括《我的叔叔于勒》和《变色龙》两篇小说的情节。1.尝试从这样的角度梳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原因→结果(逻辑),期待→破灭(心理),悬念→结局(技巧)。2.尝试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用波浪线、曲线、不同颜色、标点符号、面部表情图等表示情节的变化,用文字解说。各小组推荐代表上台展示,根据评价量规(见下表)评价。
[量规描述 得分 等级 能说出梳理情节的方法 一等3分,二等2分,三等1分 情节概括与文本相符 图文设计能明晰地反映情节运行、变化 能流畅阐述图文内容,甚至有恰当的辅助动作 总分 ]
师:这两篇小说的情节扣人心弦,布瓦洛说:“一切都出人意表,这样才能使观众热烈地称奇叫好。”你觉得哪个情节最出人意料?先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谈谈。
生:小说中的来信说穷困的于勒发了财出人意料。
生:刚开始说于勒发了财,后来却是穷水手。
生:菲利普夫妇之前得知于勒发财时和之后得知于勒是穷水手时的情绪变化出人意料。
……
师生共同研讨又老又穷的于勒出现之后父母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探究可笑又有“仪式感”的举动:念信,让别人看信,每星期日的等待,拟定上千种计划。
师:假如作者设计情节让于勒顺利回国,好不好?
生:不好,于勒主动回国,情节就缺少了戏剧性,就没有出人意料的惊奇。
生:不好,如果于勒主动落魄回国,母亲就不会彻底绝望、暴怒。
(一)围绕核心问题建构情节研究问题链
教师针对学习目标,提出核心问题:研究两篇小说的情节。再围绕核心问题,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图文并茂的任务展示。随后,以子问题引领学生层层深入解读:小说中哪个情节最让你觉得出人意料?品析父母发现于勒又老又穷后的神态、语言、心理活动,你体验到了什么?如果情节设计成把于勒送到荒无人烟、极端穷苦的美洲,按照通常情形写于勒死亡或贫困返乡,还有这样的艺术效果吗?作者是如何让小说情节再起波澜的?研究让情节变得扑朔迷离的、神秘的“两封信”,你发现了什么……
大多数学生选的最出人意料的情节是“父亲和母亲碰到于勒之后的慌乱暴怒”。教师让学生在情境模拟中读出父亲“低声嘟囔”的味道,体会父亲“低声”背后的难言之隐和残留的一丝冷静;在角色朗读中体会母亲的歇斯底里的暴怒,彻底爆发的愤怒、绝望、憎恨。赏析父亲总是重复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让学生在情境还原中体会菲利普夫妇从望眼欲穿、极度兴奋到隐隐失望、渐渐怀疑的心理,把握真实的人物本心。问题链设计的目的是激活学生思维,变被动回答问题为主动创新、探究、讨论、争辩、总结,让学生主动阅读、感悟、评判,促进学生潜能发挥。
(二)变换阅读视角,深入解读文本 教师引领学生思考,如果把情节设计为合乎常理的于勒被流放、穷困潦倒地度过余生好不好?学生领会到,这样就不会有父亲、母亲崩溃爆发的情节了。能让小说再起波澜的高明之处在于作者设计了“两封神秘的来信”“三种可笑又有仪式感的举动”这样无与伦比、巧妙至极的情节。教师再引导学生从读者和小说人物的角度去体会情节运行之美。两封神秘的来信给菲利普一家编织了一个无比动人的美梦,让一家人陷入了精神的乌托邦不愿醒来。三种具有层递性的、富有“仪式感”的举动让人在不可思议中理解了小人物欲望膨胀的非常态表现。让学生从见人就读信中体会人物的虚荣,从每星期日企盼于勒的举动中体会人物对自己编织的美梦的顽固,从拟定上千种计划中领略小人物近乎疯狂的可笑行为。再转换到作者视角,文中写“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为什么不让于勒十拿九稳地回国呢?通过探究,学生了解作者在情节陡变中展示人物本性的妙处,进而理解小说主题。
三、解读情节大概念,层层剖析人物形象
· 镜头三 ·
师:作者又设计了什么情节?
生:出国旅行,设计了一次巧妙的“偶遇”。
师:看似平常的小情节——旅行,却成了一切陡转的关键。情节设计“针脚绵密”。菲利普一家在旅行中遇见了于勒,结果怎样?
生:父母不得不从编织了十二年的梦中醒来。
生:梦醒了,心碎了,一切美好的幻想落空了。
生:辛辛苦苦筑就的精神大厦轰然倒塌了。
師:这情节,如一丝火花,瞬间引爆了精神烈焰;如一股暗流,瞬间引发了海啸。这就是情节的一波三折和陡转带来的震撼人心的魅力!人物的本性撕下了温情的面纱,一览无余,你看到了怎样的菲利普夫妇?
……
依据刚才分析情节的方法和技巧,再来谈谈《变色龙》哪些情节出乎意料?
(一)深入剖析情节,探究人物形象
学者孙绍振认为,我国古典小说情节一波三折,是为了更深地揭示人物心灵奥秘。作者把人物放在超越常规的“第二环境”中,经受超过情感结构稳定限度的考验,使人物的情感越出常规。一次打不破情感表层结构,就来第二次,二次打不破,就来第三次,就是为了达到揭示情感深层结构奥秘的目的。所以有三打白骨精、三打祝家庄、三气周瑜、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九伐中原等。[2]因此,对于情节特色鲜明的文本,如不能把情节研究清楚,人物形象分析也会单薄。为了让学生深入体验一波三折的情节设计,教师要放慢讲课速度,让学生细细品味文本,用足力气领略情节运行之美,发现其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如,作者设计情节的矛盾之处往往是解读文本的金钥匙。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一般在外偶遇亲人是什么心情,为什么父母的反应是如此不同寻常。非常态叙事反映了人物的非常态心理。教师进而引导学生探究父亲、母亲经年累月压抑的复杂心情。学生自然理解了前文中所有的铺垫都为矛盾的爆发埋下伏笔。
(二)互文性阅读,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
“互文性”也可译为“文本间性”或“互文本性”。《我的叔叔于勒》和《变色龙》在情节方面有着极大的互文性和可比性,是学习小说情节的极佳范本。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先从《我的叔叔于勒》学习小说情节分析方法,然后迁移到《变色龙》之中,培养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
四、透视情节背后的意蕴,深挖小说主题
· 镜头四 ·
师:奥楚蔑洛夫在俄语中意为“疯癫者”,菲利普夫妇和奥楚蔑洛夫的性格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你觉得他们是“疯癫者”还是“清醒者”?
生:菲利普夫妇不是完全的“疯癫者”。他们自私冷酷,其实是生活穷困、生存压力大迫不得已的选择。
(教师带领学生诵读、分析文本中“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相关内容。)
师:奥楚蔑洛夫呢?
生:在当时的社会中,为了保住饭碗,守护自己的权力,他只能察言观色地生活。
师:他生存在怎样的社会呢?文中有交代吗?
生: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四下里一片沉静……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
师:醋栗是味道不美的小野果,也要没收,饭馆成了饥饿的嘴巴,折射出这是什么样的社会?
生:极度贫穷,生活动荡,连醋栗也当成好东西抢夺。
生:民不聊生、死气沉沉的社会。
(屏幕显示:《变色龙》这篇小说写于1884年,沙皇豢养了一批媚上欺下的走狗,镇压人民。整个俄罗斯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
师:社会如此,你能理解奥楚蔑洛夫的选择吗?
生:社会动荡不安,他不得不成了只求自我保护的“变色龙”,他不压榨别人,可能会成为被压榨的对象。
师:你觉得两篇小说中的人物谁还可能成为“变色龙”?
生:《我的叔叔于勒》里面的两个姐姐在那样的家庭中会成为“变色龙”。
生:《变色龙》里面的巡警也会成为“变色龙”。
师: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跨越了时代、社会制度、国界,你认为生活中谁还可能成为“变色龙”?
(学生描述生活中的“变色龙”。)
师:这“变色龙”还有可能是你,是我,我们都可能在生活中、私欲面前,成为颜色或深或浅的“变色龙”。面对利益,选择了一己之私,可以理解,但就滑向了狭隘,甚至卑劣;选择了宽容正义,就选择了高尚,人性才会绽放永恒的光亮!
(屏幕显示:伟大的作家使你看见愚昧的同时,认出自己的原型而涌出最深刻的悲悯。)
师:带着对这两篇小说的理解,读一读上面这句话,希望你能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慢慢领悟。
教师布置作业:小作文《十年漂泊的于勒叔叔》。于勒十多年在远方漂泊的生活是怎样度过的?他是怎样变得又老又穷的?请尝试写成小作文。
“立德树人”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引领学生体会文本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是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学生通过探究菲利普夫妇和奥楚蔑洛夫是“疯癫者”还是“清醒者”这个问题,关注到社会人的真实人性,从而理解人物的或自私或无奈的选择。我们又顺势引导学生争辩:小说中的谁还可能成为变色龙?生活中的谁还可能成为变色龙?学生由人物关注到了社会背景以及社会对小人物的影响,增强了代入感,学生心生涟漪,理解了经典小说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跨越了时代、社会制度、国界。也许为生活所迫,我们都可能在私欲面前成为颜色或深或浅的“变色龙”。作家的伟大之处就是让人们在阅读中读出自己的“原型”,进而坚守人性的真善美,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并非将大概念直接教给学生,而是利用大概念更好地梳理学科知识,形成学科知识体系。”[3]我们以情节大概念为统领,携带起人物形象、主题分析,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在实践中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陈毅中学)
参考文献
[1][英]温·哈伦.韦钰,译.以大概念理念进行科学教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6:59.
[2]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修订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317-318.
[3]徐洁.基于大概念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9(22):41-43.
一、定位情节大概念,确立学习目标
· 镜头一 ·
师:课前预习时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大体可以分为两类:情节类、人物类。
屏幕显示《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于勒要写两封信?(23人)为什么菲利普夫妇在遇见于勒时那么恨于勒?(9人)《变色龙》一文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写奥楚蔑洛夫反复“变色”?(18人)可以看出什么样的人性和社会?(10人)
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为:1.掌握字词,流利朗读课文;2.概括小说情节,至少举出三处情节运行之美的案例进行品析;3.说一说自己感悟最深的人物,辩一辩“生活中谁可能成为‘变色龙’”。
(一)大概念的教学价值
大概念是“一组跨领域的高层概念和模型,它们能够对相当范围内的有关现象做出解释”。[1]2018年1月,在教育部发布的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首次使用大概念统整各学科课程内容,引领课程与教学改革,明确要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传统的小说教学,往往专注于单篇解读,知识点零散、孤立,学生学习肤浅的碎片化知识。以大概念为基点的群文阅读教学,能让教师找到整合教学内容的依据,通过大概念这个核心使知识融合、贯通,整合学习内容,有利于知识学习的组织化、网络化、结构化,有利于开展从低阶思维迈向高阶思维的进阶式学习。
(二)厘定群文阅读大概念
寻找大概念的路径,一方面要基于单元教学分析。《我的叔叔于勒》是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文章,教学要求为:学会梳理小说情节,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小说主题。《变色龙》是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文章,教学要求为:学习本单元,要在梳理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对作品的内容、主题有自己的看法,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欣赏学习小说语言,了解小说多样的风格。两篇小说课后的第一个思考探究题都要求学生梳理小说情节,并给出了指导方法。另一方面要从小说文本分析。《我的叔叔于勒》和《变色龙》之所以历经岁月洗礼仍能动人心魄,就在于小说情节的一波三折,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高潮迭起,让人目不暇接;峰回路转,让人赏心悦目;情节陡转,让人回味无穷。这是最鲜明的特色。抓住“情节运行推动故事发展”大概念展开教学,防止了与情节无关的内容冲淡重点。学习过程中,学生欣赏小说的情节运行之美,丰满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鲜明的主题逐渐“浮出水面”,学习成果水到渠成。
二、紧扣情节大概念,核心问题引领思考
· 镜头二 ·
师:情节的一波三折和陡变是两篇小说的共同特点。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概括《我的叔叔于勒》和《变色龙》两篇小说的情节。1.尝试从这样的角度梳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原因→结果(逻辑),期待→破灭(心理),悬念→结局(技巧)。2.尝试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用波浪线、曲线、不同颜色、标点符号、面部表情图等表示情节的变化,用文字解说。各小组推荐代表上台展示,根据评价量规(见下表)评价。
[量规描述 得分 等级 能说出梳理情节的方法 一等3分,二等2分,三等1分 情节概括与文本相符 图文设计能明晰地反映情节运行、变化 能流畅阐述图文内容,甚至有恰当的辅助动作 总分 ]
师:这两篇小说的情节扣人心弦,布瓦洛说:“一切都出人意表,这样才能使观众热烈地称奇叫好。”你觉得哪个情节最出人意料?先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谈谈。
生:小说中的来信说穷困的于勒发了财出人意料。
生:刚开始说于勒发了财,后来却是穷水手。
生:菲利普夫妇之前得知于勒发财时和之后得知于勒是穷水手时的情绪变化出人意料。
……
师生共同研讨又老又穷的于勒出现之后父母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探究可笑又有“仪式感”的举动:念信,让别人看信,每星期日的等待,拟定上千种计划。
师:假如作者设计情节让于勒顺利回国,好不好?
生:不好,于勒主动回国,情节就缺少了戏剧性,就没有出人意料的惊奇。
生:不好,如果于勒主动落魄回国,母亲就不会彻底绝望、暴怒。
(一)围绕核心问题建构情节研究问题链
教师针对学习目标,提出核心问题:研究两篇小说的情节。再围绕核心问题,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图文并茂的任务展示。随后,以子问题引领学生层层深入解读:小说中哪个情节最让你觉得出人意料?品析父母发现于勒又老又穷后的神态、语言、心理活动,你体验到了什么?如果情节设计成把于勒送到荒无人烟、极端穷苦的美洲,按照通常情形写于勒死亡或贫困返乡,还有这样的艺术效果吗?作者是如何让小说情节再起波澜的?研究让情节变得扑朔迷离的、神秘的“两封信”,你发现了什么……
大多数学生选的最出人意料的情节是“父亲和母亲碰到于勒之后的慌乱暴怒”。教师让学生在情境模拟中读出父亲“低声嘟囔”的味道,体会父亲“低声”背后的难言之隐和残留的一丝冷静;在角色朗读中体会母亲的歇斯底里的暴怒,彻底爆发的愤怒、绝望、憎恨。赏析父亲总是重复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让学生在情境还原中体会菲利普夫妇从望眼欲穿、极度兴奋到隐隐失望、渐渐怀疑的心理,把握真实的人物本心。问题链设计的目的是激活学生思维,变被动回答问题为主动创新、探究、讨论、争辩、总结,让学生主动阅读、感悟、评判,促进学生潜能发挥。
(二)变换阅读视角,深入解读文本 教师引领学生思考,如果把情节设计为合乎常理的于勒被流放、穷困潦倒地度过余生好不好?学生领会到,这样就不会有父亲、母亲崩溃爆发的情节了。能让小说再起波澜的高明之处在于作者设计了“两封神秘的来信”“三种可笑又有仪式感的举动”这样无与伦比、巧妙至极的情节。教师再引导学生从读者和小说人物的角度去体会情节运行之美。两封神秘的来信给菲利普一家编织了一个无比动人的美梦,让一家人陷入了精神的乌托邦不愿醒来。三种具有层递性的、富有“仪式感”的举动让人在不可思议中理解了小人物欲望膨胀的非常态表现。让学生从见人就读信中体会人物的虚荣,从每星期日企盼于勒的举动中体会人物对自己编织的美梦的顽固,从拟定上千种计划中领略小人物近乎疯狂的可笑行为。再转换到作者视角,文中写“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为什么不让于勒十拿九稳地回国呢?通过探究,学生了解作者在情节陡变中展示人物本性的妙处,进而理解小说主题。
三、解读情节大概念,层层剖析人物形象
· 镜头三 ·
师:作者又设计了什么情节?
生:出国旅行,设计了一次巧妙的“偶遇”。
师:看似平常的小情节——旅行,却成了一切陡转的关键。情节设计“针脚绵密”。菲利普一家在旅行中遇见了于勒,结果怎样?
生:父母不得不从编织了十二年的梦中醒来。
生:梦醒了,心碎了,一切美好的幻想落空了。
生:辛辛苦苦筑就的精神大厦轰然倒塌了。
師:这情节,如一丝火花,瞬间引爆了精神烈焰;如一股暗流,瞬间引发了海啸。这就是情节的一波三折和陡转带来的震撼人心的魅力!人物的本性撕下了温情的面纱,一览无余,你看到了怎样的菲利普夫妇?
……
依据刚才分析情节的方法和技巧,再来谈谈《变色龙》哪些情节出乎意料?
(一)深入剖析情节,探究人物形象
学者孙绍振认为,我国古典小说情节一波三折,是为了更深地揭示人物心灵奥秘。作者把人物放在超越常规的“第二环境”中,经受超过情感结构稳定限度的考验,使人物的情感越出常规。一次打不破情感表层结构,就来第二次,二次打不破,就来第三次,就是为了达到揭示情感深层结构奥秘的目的。所以有三打白骨精、三打祝家庄、三气周瑜、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九伐中原等。[2]因此,对于情节特色鲜明的文本,如不能把情节研究清楚,人物形象分析也会单薄。为了让学生深入体验一波三折的情节设计,教师要放慢讲课速度,让学生细细品味文本,用足力气领略情节运行之美,发现其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如,作者设计情节的矛盾之处往往是解读文本的金钥匙。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一般在外偶遇亲人是什么心情,为什么父母的反应是如此不同寻常。非常态叙事反映了人物的非常态心理。教师进而引导学生探究父亲、母亲经年累月压抑的复杂心情。学生自然理解了前文中所有的铺垫都为矛盾的爆发埋下伏笔。
(二)互文性阅读,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
“互文性”也可译为“文本间性”或“互文本性”。《我的叔叔于勒》和《变色龙》在情节方面有着极大的互文性和可比性,是学习小说情节的极佳范本。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先从《我的叔叔于勒》学习小说情节分析方法,然后迁移到《变色龙》之中,培养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
四、透视情节背后的意蕴,深挖小说主题
· 镜头四 ·
师:奥楚蔑洛夫在俄语中意为“疯癫者”,菲利普夫妇和奥楚蔑洛夫的性格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你觉得他们是“疯癫者”还是“清醒者”?
生:菲利普夫妇不是完全的“疯癫者”。他们自私冷酷,其实是生活穷困、生存压力大迫不得已的选择。
(教师带领学生诵读、分析文本中“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相关内容。)
师:奥楚蔑洛夫呢?
生:在当时的社会中,为了保住饭碗,守护自己的权力,他只能察言观色地生活。
师:他生存在怎样的社会呢?文中有交代吗?
生: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四下里一片沉静……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
师:醋栗是味道不美的小野果,也要没收,饭馆成了饥饿的嘴巴,折射出这是什么样的社会?
生:极度贫穷,生活动荡,连醋栗也当成好东西抢夺。
生:民不聊生、死气沉沉的社会。
(屏幕显示:《变色龙》这篇小说写于1884年,沙皇豢养了一批媚上欺下的走狗,镇压人民。整个俄罗斯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
师:社会如此,你能理解奥楚蔑洛夫的选择吗?
生:社会动荡不安,他不得不成了只求自我保护的“变色龙”,他不压榨别人,可能会成为被压榨的对象。
师:你觉得两篇小说中的人物谁还可能成为“变色龙”?
生:《我的叔叔于勒》里面的两个姐姐在那样的家庭中会成为“变色龙”。
生:《变色龙》里面的巡警也会成为“变色龙”。
师: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跨越了时代、社会制度、国界,你认为生活中谁还可能成为“变色龙”?
(学生描述生活中的“变色龙”。)
师:这“变色龙”还有可能是你,是我,我们都可能在生活中、私欲面前,成为颜色或深或浅的“变色龙”。面对利益,选择了一己之私,可以理解,但就滑向了狭隘,甚至卑劣;选择了宽容正义,就选择了高尚,人性才会绽放永恒的光亮!
(屏幕显示:伟大的作家使你看见愚昧的同时,认出自己的原型而涌出最深刻的悲悯。)
师:带着对这两篇小说的理解,读一读上面这句话,希望你能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慢慢领悟。
教师布置作业:小作文《十年漂泊的于勒叔叔》。于勒十多年在远方漂泊的生活是怎样度过的?他是怎样变得又老又穷的?请尝试写成小作文。
“立德树人”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引领学生体会文本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是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学生通过探究菲利普夫妇和奥楚蔑洛夫是“疯癫者”还是“清醒者”这个问题,关注到社会人的真实人性,从而理解人物的或自私或无奈的选择。我们又顺势引导学生争辩:小说中的谁还可能成为变色龙?生活中的谁还可能成为变色龙?学生由人物关注到了社会背景以及社会对小人物的影响,增强了代入感,学生心生涟漪,理解了经典小说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跨越了时代、社会制度、国界。也许为生活所迫,我们都可能在私欲面前成为颜色或深或浅的“变色龙”。作家的伟大之处就是让人们在阅读中读出自己的“原型”,进而坚守人性的真善美,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并非将大概念直接教给学生,而是利用大概念更好地梳理学科知识,形成学科知识体系。”[3]我们以情节大概念为统领,携带起人物形象、主题分析,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在实践中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陈毅中学)
参考文献
[1][英]温·哈伦.韦钰,译.以大概念理念进行科学教育[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6:59.
[2]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修订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317-318.
[3]徐洁.基于大概念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9(2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