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探索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d963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民族传承的动力,是民族凝聚力的源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当前,国家逐渐重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新要求。怎样有效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高效利用文化馆这一渠道进行有益尝试,是近些年来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力度,创新服务方式,将文化覆盖范围扩大,是本文要进行的课题探索。
  新时代,我国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可以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实现标准化与均等化。文化馆要大力推广和开展群众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同时合理运用宣传手段,宣传国家方针政策,发挥文化引导作用。当前,要想实现文化创新,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实现标准化、均等化。因此,本文分析了如何实现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必的标准化、均等化。
  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
  (一)基础服务设施与网络覆盖相结合
  当前,各地要将基础服务设施与网络覆盖相结合,推动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标准化和均等化。例如,浙江省大力开展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一大批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館拔地而起。近年来,浙江省不断强化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已经建立300余个县级以上的文化中心,网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成效显著。浙江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助于其实现标准化与均等化。当前,人们要合理利用网络,扩大网络的覆盖面,加大城乡文化交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完善文化服务体系。
  (二)信息化条件下公共服务存在的矛盾
  信息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来丰富和协调文化信息资源,虽然小范围内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是由于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别较大。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受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限制,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缓慢。受资本的驱动,信息技术和人才都涌向经济发达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基础较差,技术和人才相对匮乏。经济发展可以促进文化进步,但是区域差异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信息服务必须实现均等化,以消除“信息孤岛”。如果经济发展缓慢,就难以实现信息均等化,公共文化体系的标准化与均等化就更难实现。
  二、逐步实现文化馆公共服务标准化与均等化的策略
  (一)明确发展原则,树立责任意识
  文化馆在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文化馆的受众是广大群众,它是对群众开展文化教育的主要平台,可以提高国民素质,弘扬民族文化。文化馆要增强责任意识,明确发展原则,积极履行职能与义务,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同时,文化馆要注重文化创新,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机制,为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以人民为中心,提升服务质量
  文化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积极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文化馆要不断完善硬件和软件配置,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各地要强化对文化馆的管理,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文化馆运行模式。同时,要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扩大文化馆规模和文化活动范围,丰富活动形式。其间,要重视信息服务建设,提高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影响力。另外,政府相关部门和文化馆要坚持共建共享原则,不断加强统筹管理,明确各方责任,优化资源配置,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提高文化服务质量,以促进文化与信息的融合,推动文化发展。
  (三)拓展惠民项目,加大对农村民间文化的扶持
  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较大,因此国家要不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以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均等化,提升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其间,文化馆要深入农村,组织和开展公共文化活动。国家要给予农村政策扶持,推广广播电视设备,强化信息化网络服务,宣传新型文化发展理念。县级文化馆与图书馆要加强对书籍与信息的统筹管理,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共享。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拓展惠民文化项目。文化馆要明确自身定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文化创新,最终实现文化惠民的目的。
  三、结语
  作为公益性的文化机构,文化馆必须履行自身责任和义务,努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标准化与均等化,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贡献力量。同时,文化馆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分享与交流,积极落实文化惠民项目,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文化馆)
  作者简介:祁红霞(1971-),女,内蒙古包头人,本科,群众文化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其他文献
约翰·费斯克是西方当代大众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对大众文化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他的大众文化研究是对原有理论的突破。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约翰·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研究理论进行分析,首先阐明费斯克对大众文化的界定与定义,其次深入剖析其大众文化理论中主观能动的大众观,最后围绕他的理论核心观点,指出其大众文化研究理论存在的局限。  费斯克是当代著名的大众文化理论家,尝试建立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并出版了
期刊
《人间词话》中存在一些讨论文体的言论,展现了王国维丰富而独特的文体思想。其中文体的“演进”观是通贯王国维文体观的主线。王国维曾说:“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他反对文学今不如古的说法,但是针对一种文学体裁,他赞成今不如古的说法。  一、《人间词话》中王国维的文体观  王国维认为文体与文体之间,因袭创新是文体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一种文体的兴盛与衰落
期刊
20世纪30年代,以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作家活跃在上海文坛,他们主动运用西方全新的观点、主张、方法、技巧来描写都市生活的光怪陆离,分析人们的病态心理,表达他们对于都市的全新感受和体验。在这一系列作品中,他们塑造出了一批令人目眩的“摩登女郎”形象,最大程度地表现出现代都市人的异质性和聚居性。其中,以心理分析著称的施蛰存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更是别具特色,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对象系统,塑造
期刊
“七贤”之名源自谢安或其家族之称述,为袁宏所记,孙盛《魏氏春秋》《晋阳秋》遂以称之。魏晋之际,在古山阳(今河南修武县)之地的嵇公竹林里,聚集着一群文人雅士,他们谈玄清议,遗落世事,以其鲜明的人生态度和独特的处世方式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广受争议的群体,也成为魏晋时期的一个文化符号。他们就是被称为竹林七贤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和王戎。魏晋名士重视友谊的崇高价值,例如
期刊
戏剧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这样的发源时间可谓极早了。从上古至五代,戏剧一直处于发展中,但为何没有像楚辞、汉赋、唐诗那样早早地成为一代之文学呢?每一代之文学,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土壤,而戏曲之所以能在宋元时期发展兴盛,跟它所在的时代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一代文学终将衰落,清中叶的戏剧创作陷入衰退状态,其原因值得深思。基于此,本文从历史发展角度探究了戏曲盛衰的原因。  一、戏曲在元大盛的原因  戏曲
期刊
近日天气转凉,天上的乌云盘旋着,好像它们把什么东西落在地上似的。我望着被风抽打着的树枝与摇摇欲坠的树叶,不禁想起了外公家的银杏树。  银杏树长得最茂盛的时候,我记得是外婆还健在的那年夏天。一家人忙里忙外,但路过它的时候,只是向上望一眼就匆匆地走了,可能是因为它来到这个院子的时间太久了。据我外公说,在我妈妈小的时候,村里的生产队让每家每户都抽一根树苗,所以现在的家里便有了唯一的绿色。  虽然我没看到
期刊
陆小曼和徐志摩恋爱时的身份是有夫之妇。当时,社会舆论主要对准的是小曼,指责徐志摩的声音却不多。那段恋情和婚姻,即使放在这个时代,社会大众说不定依旧会把指责的对象指向陆小曼,因为她是有夫之妇,还因为小曼是一个女人。虽然那时已经是五四时期,但社会价值观的主流依然是传统的道德观念,哪怕是提倡婚恋自由的当今时代,大多数人还是会习惯性认为这一切都是小曼的错,更何况那么久远的年代呢?因为徐志摩是才子,而才子本
期刊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持久发展的基础。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新时代中国梦引导下大发展的中国面对时代发展、文化表达和传播方式的新境际,必须不断进行创造性转化,以促使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更适应时代的要求。本文意图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文化转换的背景环境进行分析,提出新语境下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路径,以期促进传统文化教育更加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内核  (一
期刊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因而能够深刻地反映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汉字以其独特的表意性、超时空性、超地域性而源远流长。正如帕尔默所说:“如果中国人屈从西方国家的再三要求,引入一种字母文字,充其量不过为小学生(和欧洲人)省出一两年学习时间。但是为了这点微小的收获,中国人就会失掉他们对持续四千年的丰富的文化典籍的继承权。”本文从汉字中蕴含的婚姻制度和婚姻习俗两个大方面着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婚姻文化
期刊
汉字是古老的自源文字中的表意文字,它不但直接与汉语息息相关,而且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高度一致。文化帮助人们理解汉字,汉字又记录着中华文化。本文从先秦时期的建筑文化入手,旨在通过汉字构形分析,更加直观地了解当时的建筑文化,探究汉字所承载的建筑文化信息,加深对汉字与文化“互证关系”的理解。  一、汉字与建筑文化  (一)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概览  除了史料记载以外,汉字形体也蕴含丰富的建筑文化信息。透过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