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一个叫可汗的人横空出世。十年间,他共计制作了4800段教学视频。2014年1月,Youtube上的可汗学院频道共吸引了163.3万订阅者,观看次数超过3.55亿次。可汗从此成为教育领域的超级巨星。
从可汗而来的教育创新迅速席卷全球,很多人将之称之为“翻转课堂”。问题是,可汗所做的真的是革命么?
两百年的反转
《连线》杂志在去年的一篇文章中说:
公共教育的主流思想还停留在工业革命初建学校的模式,要求准时、有规律、注意力、沉默。
1989 年,美国教育总监庆祝美国学校发展到机器一样的表现,老师还被要求教导学生要守规矩,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不挡别人的道。我们的教育系统直到现在仍定期地测试孩子们记忆知识和掌握一些很窄的技术能力,把学生看成被加工、立项、测试的材料。
学校的管理层的主要任务则是准备教学大纲,制定教课速度,决定老师每天讲什么。在2010 年,美国公共学校里只有50% 的职工是老师。剩下的成队的管理人员每天监视教室里发生的每一件事。(见《白卷》2014.7期总第001卷)
现代k12学校源自于学徒制。这与大学的源头不太一致。义务制学校的兴起则首先在德国地域萌发,主要的原因也出于大工业时代发展的需要。简单说,上文所提到的学校的状态,基本都来自于两百多年以前。它的起始就带有强制学习和功利性目的的性质。
对这种学校形态,早有批判。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伊里奇的名著《非学校化社会》,在伊里奇看来,现代学校不仅阻碍真正的教育,而且造就了无能力、无个性的人,并带来了社会两极化和新的不平等。因此,应将学校连同课程学习及其观念一起废除。
伊里奇希望废除教育中的垄断,恢复教育的本来面目,使受教育者享有选择教育的权利,成为积极的消费者。他提出废除学校的两方面内容:一废除体现垄断阶级利益的学校制度和机构,即制度革命;二废除人们尤其是学生和家长头脑中的对学校的简单依附,即心理革命。
伊里奇在设想中提出的“四种学习网络”与可汗后来的做法极为相似。或者说,在对学校的批评与教育的目的之间,一直存在极为紧张的矛盾,只是到了可汗出现的时期,到达了一个临界点。
可汗改变了什么
可汗的出现让这种学校形态呈现出了一种异变。他超越了学校的固定形态。
很显然,在可汗完成的视频中,学生的学习不需要再借助于学校的办公场地,甚至坚持一种四十分钟左右的课堂。
他们的联系完全建立在网络之中,利用网络上的各种资源,自我完成学习和对其他人的沟通。
可汗说:
在我憧憬的学校中,我会允许学生犯错,鼓励他们发散思维,对于他们的远大目标,不管最终达成与否,我都会教会他们重视体验的过程并与之庆祝。变得更有创造力没有什么妙方,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为他们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提供照亮前路的灯塔。
可汗希望,最终的教育会是一个全民课堂,通过蜂巢一样的方式让每个人找到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而不致影响他人。甚至,在可汗的设计中,这会是全世界的共同学习场域。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存在学习者与教育者。
很显然,可汗的做法颠倒了教与学的关系,而且撤掉了教育规范中的各种限制,包括年龄、性别、专业等等。
比尔·盖茨说:“可汗的成功令人难以置信,我和孩子也经常观看可汗学院的视频。他是一个先锋,他借助技术手段,帮助大众获取知识、认清自己的位置,这简直引领了一场革命。”
这种纷至沓来的赞美不计其数。但可汗真的引导了一场革命么?
答案似乎毋庸置疑。对于现在的教育方式来说,可汗完全是颠覆性的。当然,他的风行建立在世界被网络改变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电子科技,可汗的一切存在可能都是梦想。
但是我们从两百年之前再追溯而上,也许会发现,可汗的革命在某种程度上,不过是回归。
社会化的目的
教育总是被期望面向未来。但未来和现在恰恰很难说得清,究竟谁创造了谁。
如果不是现代社会发展到信息化可以造成地球村的情况下,教育的可汗模式不可能被创造出来。或者说,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造就了全新的教育方式。而如今的教育方式之所以被批评,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更多的人认为,它不再能够完美适应未来。
那么未来是怎样的?
2012年,美国政府由白宫牵头,启动了一个“大数据发展计划”,这个计划的推出被视为进入大数据时代的标志性事件,其重要性堪比1992年美国政府推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被视为进入网络时代的标志)。在相似的时间,欧盟各国陆续开放了很多政府数据,日本也启动了一个大数据项目,联合国2012年发布大数据报告……全球掀起了大数据研究和应用的热潮。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袁卫认为:
大数据将对教育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目前可以预见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成长环境、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有利于教育者对学生加深了解,有利于因材施教,使得根据学生个人兴趣、特长、能力进行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二是带来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变,立体化教学、案例教学、互动教学等方式的运用使得教学更加生动,MOOCs(慕课)就是大数据时代教学变革的一个例子。大数据可以促进全世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发挥每个教师的优势特长。大数据将对教育产生一系列的深远影响,不可低估。
而在7月8日,一项名为“IBM U-100“的合作计划中,IBM公司将向100所中国高校捐赠一系列价值1亿美元的大数据及分析软件,并提供专业知识,支持这100所中国高校培养下一代数据科学家。
合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在这 100所高校设立大数据与分析技术中心;在其中 30所高校开设本科和硕士课程;以及在 5所大学设立“卓越中心”。针对当前中国市场急剧攀升的大数据与分析技能需求和人才缺口,还会涵盖 4万名学生,帮助他们获得大数据与分析的专业知识。
很显然,一旦时代的车轮滚动,必然会有各种力量争相推动向前,所以,在教育的领域内,也势必要培养能够适应或者说成为想象中未来的人才,以便世界能够继续在这样的想象中发展。
究其根本,今日无论是可汗的革命,还是其他各种各样的大数据教育发展,都具备了一个社会化目的的想象。这在根本上,与教育的目的有关也无关。
真正的教育走向
如果只是为了培养人的技艺能力或者说培养他的社会属性,那这样的教育仍然并不完整。
可汗的教与学的方式实际上可以远溯到苏格拉底时期。那时候的教书,恰恰没有现在那样的死板,无论是苏格拉底还是苏格拉底批评过的那些敌人们,他们的教学方式都非常注重个体性、私人化以及由问答而来的创造力的培养。
可以说,在本质上,可汗的做法与古希腊时期教育刚刚走入世界的方式没有太大的冲突。问题只在于,教什么?
真正的教育走向,不但含有社会世俗化的一面,还含有灵魂的个体属性。这一点,必须通过真正的冲破世界观念的理念才可以激发。它不属于现实中能够教导的一切。或者说,它属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没有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的领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没有学生领悟,教师永远不能教给它这些知识。
真正的教育走向,必须唤醒灵魂才算数。只有肉体或世俗社会属性的技能,虽然可以寄养肉身,但不能持久滋养灵魂。一个缺乏灵魂的人,或早或晚都是一具行尸走肉。因为技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要活下来?
如果跳过大数据等技术领域的迷雾,这,才是可汗式教学的真正挑战
从可汗而来的教育创新迅速席卷全球,很多人将之称之为“翻转课堂”。问题是,可汗所做的真的是革命么?
两百年的反转
《连线》杂志在去年的一篇文章中说:
公共教育的主流思想还停留在工业革命初建学校的模式,要求准时、有规律、注意力、沉默。
1989 年,美国教育总监庆祝美国学校发展到机器一样的表现,老师还被要求教导学生要守规矩,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不挡别人的道。我们的教育系统直到现在仍定期地测试孩子们记忆知识和掌握一些很窄的技术能力,把学生看成被加工、立项、测试的材料。
学校的管理层的主要任务则是准备教学大纲,制定教课速度,决定老师每天讲什么。在2010 年,美国公共学校里只有50% 的职工是老师。剩下的成队的管理人员每天监视教室里发生的每一件事。(见《白卷》2014.7期总第001卷)
现代k12学校源自于学徒制。这与大学的源头不太一致。义务制学校的兴起则首先在德国地域萌发,主要的原因也出于大工业时代发展的需要。简单说,上文所提到的学校的状态,基本都来自于两百多年以前。它的起始就带有强制学习和功利性目的的性质。
对这种学校形态,早有批判。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伊里奇的名著《非学校化社会》,在伊里奇看来,现代学校不仅阻碍真正的教育,而且造就了无能力、无个性的人,并带来了社会两极化和新的不平等。因此,应将学校连同课程学习及其观念一起废除。
伊里奇希望废除教育中的垄断,恢复教育的本来面目,使受教育者享有选择教育的权利,成为积极的消费者。他提出废除学校的两方面内容:一废除体现垄断阶级利益的学校制度和机构,即制度革命;二废除人们尤其是学生和家长头脑中的对学校的简单依附,即心理革命。
伊里奇在设想中提出的“四种学习网络”与可汗后来的做法极为相似。或者说,在对学校的批评与教育的目的之间,一直存在极为紧张的矛盾,只是到了可汗出现的时期,到达了一个临界点。
可汗改变了什么
可汗的出现让这种学校形态呈现出了一种异变。他超越了学校的固定形态。
很显然,在可汗完成的视频中,学生的学习不需要再借助于学校的办公场地,甚至坚持一种四十分钟左右的课堂。
他们的联系完全建立在网络之中,利用网络上的各种资源,自我完成学习和对其他人的沟通。
可汗说:
在我憧憬的学校中,我会允许学生犯错,鼓励他们发散思维,对于他们的远大目标,不管最终达成与否,我都会教会他们重视体验的过程并与之庆祝。变得更有创造力没有什么妙方,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为他们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提供照亮前路的灯塔。
可汗希望,最终的教育会是一个全民课堂,通过蜂巢一样的方式让每个人找到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而不致影响他人。甚至,在可汗的设计中,这会是全世界的共同学习场域。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存在学习者与教育者。
很显然,可汗的做法颠倒了教与学的关系,而且撤掉了教育规范中的各种限制,包括年龄、性别、专业等等。
比尔·盖茨说:“可汗的成功令人难以置信,我和孩子也经常观看可汗学院的视频。他是一个先锋,他借助技术手段,帮助大众获取知识、认清自己的位置,这简直引领了一场革命。”
这种纷至沓来的赞美不计其数。但可汗真的引导了一场革命么?
答案似乎毋庸置疑。对于现在的教育方式来说,可汗完全是颠覆性的。当然,他的风行建立在世界被网络改变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电子科技,可汗的一切存在可能都是梦想。
但是我们从两百年之前再追溯而上,也许会发现,可汗的革命在某种程度上,不过是回归。
社会化的目的
教育总是被期望面向未来。但未来和现在恰恰很难说得清,究竟谁创造了谁。
如果不是现代社会发展到信息化可以造成地球村的情况下,教育的可汗模式不可能被创造出来。或者说,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造就了全新的教育方式。而如今的教育方式之所以被批评,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更多的人认为,它不再能够完美适应未来。
那么未来是怎样的?
2012年,美国政府由白宫牵头,启动了一个“大数据发展计划”,这个计划的推出被视为进入大数据时代的标志性事件,其重要性堪比1992年美国政府推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被视为进入网络时代的标志)。在相似的时间,欧盟各国陆续开放了很多政府数据,日本也启动了一个大数据项目,联合国2012年发布大数据报告……全球掀起了大数据研究和应用的热潮。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袁卫认为:
大数据将对教育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目前可以预见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成长环境、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有利于教育者对学生加深了解,有利于因材施教,使得根据学生个人兴趣、特长、能力进行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二是带来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变,立体化教学、案例教学、互动教学等方式的运用使得教学更加生动,MOOCs(慕课)就是大数据时代教学变革的一个例子。大数据可以促进全世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发挥每个教师的优势特长。大数据将对教育产生一系列的深远影响,不可低估。
而在7月8日,一项名为“IBM U-100“的合作计划中,IBM公司将向100所中国高校捐赠一系列价值1亿美元的大数据及分析软件,并提供专业知识,支持这100所中国高校培养下一代数据科学家。
合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在这 100所高校设立大数据与分析技术中心;在其中 30所高校开设本科和硕士课程;以及在 5所大学设立“卓越中心”。针对当前中国市场急剧攀升的大数据与分析技能需求和人才缺口,还会涵盖 4万名学生,帮助他们获得大数据与分析的专业知识。
很显然,一旦时代的车轮滚动,必然会有各种力量争相推动向前,所以,在教育的领域内,也势必要培养能够适应或者说成为想象中未来的人才,以便世界能够继续在这样的想象中发展。
究其根本,今日无论是可汗的革命,还是其他各种各样的大数据教育发展,都具备了一个社会化目的的想象。这在根本上,与教育的目的有关也无关。
真正的教育走向
如果只是为了培养人的技艺能力或者说培养他的社会属性,那这样的教育仍然并不完整。
可汗的教与学的方式实际上可以远溯到苏格拉底时期。那时候的教书,恰恰没有现在那样的死板,无论是苏格拉底还是苏格拉底批评过的那些敌人们,他们的教学方式都非常注重个体性、私人化以及由问答而来的创造力的培养。
可以说,在本质上,可汗的做法与古希腊时期教育刚刚走入世界的方式没有太大的冲突。问题只在于,教什么?
真正的教育走向,不但含有社会世俗化的一面,还含有灵魂的个体属性。这一点,必须通过真正的冲破世界观念的理念才可以激发。它不属于现实中能够教导的一切。或者说,它属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没有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的领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没有学生领悟,教师永远不能教给它这些知识。
真正的教育走向,必须唤醒灵魂才算数。只有肉体或世俗社会属性的技能,虽然可以寄养肉身,但不能持久滋养灵魂。一个缺乏灵魂的人,或早或晚都是一具行尸走肉。因为技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要活下来?
如果跳过大数据等技术领域的迷雾,这,才是可汗式教学的真正挑战